○孫 娜
(華僑大學外國語學院,福建泉州362021)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漢字,恐怕沒有人能說清,這么多的漢字對于個人乃至一個民族,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為了普及教育、提高國民素質(zhì),中日兩國都在不斷地進行文字改革。眾所周知,日本的漢字限制一直都在實行,早在1866年,前島密向德川慶喜呈上“漢字御廃止之議”,掀起了明治的漢字廢止論。戰(zhàn)后的漢字限制主要體現(xiàn)在1946年內(nèi)閣告示當用漢字1850個,1981年內(nèi)閣告示常用漢字1945個,2010年內(nèi)閣告示常用漢字2136個。但現(xiàn)實生活中,日本人實際使用的漢字遠遠超過所限制的數(shù)量,日語中的漢字詞(通常說“熟語”)也比較復雜:
a.同音異形異義詞:せいこう(生硬、成功、星光)、おうか(桜花、歐化、謳歌)、はいけい(背景、拝啓)等。
b.同形異音異義詞:心中(しんじゅう、しんちゅう)、大家(おおや、たいか、たいけ)、平地(へいち、ひらち)等。
c.同音同義異形詞:げっしょく(月食、月蝕)、せんどう(扇動、煽動)、めいち(明知、明智)等。
在這里要考察的就是第三類同音同義異形詞,即通常所說的“異形詞”,也有人根據(jù)異體字的叫法稱之為異體詞。異形詞的說法主要是來源于漢語,2002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fā)布《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規(guī)范了“本分-本份”、“筆畫-筆劃”、“畢恭畢敬-必恭必敬”(每組異形詞破折號前為推薦詞形)等338組異形詞,2004年《第二批異形詞整理表》又繼續(xù)規(guī)范了264組異形詞。其實,日語中也存在著大量的異形詞,春復稱之為“日語漢字詞同詞異體”,并分析了這種現(xiàn)象與古漢語用字的關(guān)系。[1] 69-72出于對漢字使用的限制,日本對異形詞的規(guī)范使用方面有同音漢字替換的做法。即用常用漢字表的表內(nèi)字替換使用過程中遇到的表外字。三省堂編修所就新的常用漢字表的發(fā)布實施說明了廣泛推廣同音漢字的替換做法。比如“気焔→気炎”、“稀代→希代”、“外廓→外郭”、“暗誦→暗唱”(每組箭頭后面的為替換后的推薦詞形)等。[2] 184當然也有由于人們的習慣用法無法改變而又添加到常用漢字表中允許繼續(xù)使用的異形詞,如“憶測、臆測”、“肝心、肝腎”,其中的“臆”、“腎”就是2010年的常用漢字表新加入漢字,并承認了其異形詞并用。根據(jù)2010年的常用漢字表“~とも書く(也可以寫成~)”的異形詞僅有5個:“臆説、臆測”可以寫成“憶説、憶測”、“肝腎”可以寫成“肝心”、“隙間”可以寫成“透き間”、“各”可以寫成“各々”。為了進一步了解異形詞,除了常用漢字表的規(guī)定,還要從詞典中的異形詞數(shù)量、異形詞的表現(xiàn)形式、異形詞的使用狀況來分析。
詞典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是以促進語言使用規(guī)范化為宗旨的工具書。為了解日語異形詞在詞典中的存在狀況,具體考察了《廣辭苑》(第六版)中出現(xiàn)的異形詞,如表1①《廣辭苑》最初由日本學者新村出主編,于1955年5月25日發(fā)行第一版,2008年已發(fā)行至第六版,除了收錄24萬條詞匯外,還收錄了國內(nèi)外圖片及地圖3000張,可以說是一冊小型的百科全書。在日本,《廣辭苑》與三省堂的《大辭林》并列為最有權(quán)威與可信度的兩大辭典。。
表1 《廣辭苑》中異形詞的具體詞條數(shù)量表
經(jīng)統(tǒng)計,《廣辭苑》中包括重復出現(xiàn)的異形詞詞條共6113個。大約占總詞條數(shù)(約24萬)的2.5%。其中最多的是假名“し”開頭的異形詞,共計509個,最少的是假名“る”(を忽略不計)開頭的異形詞只有一個“るいせつ(縲絏、縲紲)”。有的異形詞由于讀音不同而被作為兩個甚至多個詞條列出,如“文箱、文筥”分別以讀音“ふばこ”和“ふみばこ”出現(xiàn)兩次?!昂蜕稀⒑蜕小狈謩e以讀音“かしょう、おしょう、わじょう”出現(xiàn)三次,以詞條形式出現(xiàn)最多的是“反古、反故”,讀音分別是“ほうご、ほぐ、ほんご、ほご、ほんぐ”共五次。有的出現(xiàn)兩次或多次但在書寫上略有差異,如“猿楽、申楽”出現(xiàn)在“さるがく”的詞條里,“猿楽、散樂”出現(xiàn)在“さるごう”的詞條里。當然,也有個別的異形詞根據(jù)書寫形式的不同意義也有所不同,類似于同音異形異義詞。如“あだづま(徒夫、徒妻)”,根據(jù)異形詞的書寫分別表示“かりそめの夫、契りの短い夫”和“かりそめの妻、契りの短い妻”。此種形式的異形詞不計在本文分析范圍內(nèi)。
通過對《廣辭苑》中出現(xiàn)的6千余個異形詞進行考察,其表現(xiàn)形式大致可以分為下面幾種類型。
如あいず(合図、相図),構(gòu)成這組異形詞的“合”在前,“相”在后,而在あいまい(相舞,合舞)中,就是“相”在前,“合”在后。類似的例子還有由“暗、闇”構(gòu)成的異形詞あんや(暗夜、闇夜)和あんけつ(闇穴、暗穴)。由“巖、石”構(gòu)成的異形詞いわたけ(巖茸、石茸)、いわと(石戸、巖戸)等。
這種類型的異形詞用字多數(shù)都是常用漢字表的規(guī)范漢字①日本的常用漢字表有1981年(昭和56年)和2010年(平成22年)兩版,后者在前者的1945個字的基礎(chǔ)上刪減了5個字,增加了196個字,共計2136個字。如無特別指出,文中出現(xiàn)的常用漢字表二者均適用。,且含義相同或接近。但是在音訓使用上卻違反了漢字表的規(guī)定?!昂稀焙汀跋唷倍际菨h字表中的漢字,但“合”的音訓有“ゴウ、ガッ、あう、あわす、あわせる”,“相”的音訓有“ソウ、ショウ、あい”。“暗”的音訓有“アン、くらい”,“闇”只有訓讀“やみ”。“石”的音訓有“セキ、シャク、コク、いし”,“巖”的音訓有“ガン、いわ”。那么,按照常用漢字表的音訓使用規(guī)范,第一組不太好區(qū)分,但后兩組應(yīng)該是“暗夜”、“暗穴”和“巖茸”、“巖戸”是毫無疑問的。
同音的如そがい(阻害、阻礙)中的“害”和“礙”在日語中都音讀“がい”,都有損害、妨礙之義。但常用漢字表規(guī)范用字是“害”,并有詞例“阻害”。同訓的如あおあし(青蘆、青葦)中的“蘆”和“葦”,都有蘆草之義,同訓“あし”,あさかり(朝猟、朝狩)中的“狩”、“猟”都有打獵之義,同訓“かり”。類似由于漢字同義而被同音或同訓而產(chǎn)生的異性詞還有かけおび(掛帯、懸?guī)?,うちね(打根、撃根),えどころ(絵所、畫所),おきなみ(沖波、沖浪),うらぶみ(占文、卜文)、きき(機器、器機)、せいせい(整斉、斉整)等。也有例外的如かたじき(片食、片膳)中的“食”的訓是“じき”、“膳”的訓“ぜん”,但“食”“膳”二字都有“吃的東西,食物”的含義,古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都有“膳食”一詞。甚至還有現(xiàn)在看來含義完全相反的“潮”和“汐”構(gòu)成的異形詞いでしお(出汐、出潮),在古漢語和古日語中,“潮”、“汐”都有“海水的流動”之義,都訓讀為“しお”。這類異形詞的形成其主要原因是兩個字原本在漢語中就是同義詞,被日語借用后大多同音或同訓,因而導致書寫上的混亂。萬玲華認為從日語中不同的漢字有相同的訓讀音可推知漢語的同義詞。[3] 112-113
如えび(蝦,海老),從“蝦”字看意義很明了,但還可以寫成“海老”就不太好理解了。而且日本飯館的菜單和超市便當盒上都用“海老”。古漢語固有詞中確有“海老”一詞,但為“海枯、水干”之意。日語的這組異形詞中的“海老”很明顯不是源于此。并且日本古辭書《和名類聚抄》中已經(jīng)有“鰕、七巻食経云、鰕音衣比、俗用海老二字”的記載,[4] 375加納喜光關(guān)于“えび”的語源是這樣解釋的:“ェは枝、ビはひげの略で、鬚の特徴から漢名の異名に長鬚公がある。日本では、腰の曲がった老人に見立てて海老の漢字表記が生まれ、長壽のシンポルとされる”。[5] 87-88因此,這組異形詞中的“蝦”來源于漢語,“海老”就是日語造詞了。還有的異形詞中的日語造詞很明顯是當時的筆誤造成的,如中國古代歷史上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こうせん(勾踐、句踐)”。吳王闔閭“こうりょ(闔閭、闔盧)”(也讀作“こうろ”)。古代朝鮮國名“こうくり(高句麗、高勾麗)”等。
如えんか(煙霞、煙霞)、かっぱつ(活発、活潑)、ごご(午後、午后)和かっき(畫期、劃期)等,表面上看是漢字簡化的影響,實際上與古漢語用字有很大關(guān)系。えんか(煙霞、煙霞)、えんけい(煙景、煙景)、えんぱ(煙波、煙波)等是一組由“煙”和“煙”構(gòu)成的異形詞。辭源指出“煙”是“煙”的別體字,倉頡篇云:“煙,熅也”,律文做“煙”。并且在“煙”這一詞條中有“煙霞”、“煙景”的構(gòu)詞。[6] (2)1919現(xiàn)代漢語已經(jīng)規(guī)范為“煙”,但常用漢字表中的規(guī)范字是“煙”。異形詞かっぱつ(活発、活潑),王力認為“潑(bō)”有“魚尾擺動聲”之義,呂氏春秋季春紀“薦鮪于寢廟”,高誘注:“詩曰:鱣鮪潑潑?!苯裨娦l(wèi)風碩人作“鱣鮪發(fā)發(fā)”。[7] 633即此時的“発”同“發(fā)”同“潑”,現(xiàn)代漢語已經(jīng)簡化為“發(fā)”。異形詞かっき(畫期、劃期),常用漢字表中,“畫”是“畫”的允許字體,而“劃”、“畫”在古漢語中就是同源字。ごご(午後、午后)中的“后”和“後”在古漢語中是通假字,被日語借用后形成了異形詞,現(xiàn)在常用漢字表規(guī)范用字是“後”。還有一些受古漢語用字影響體現(xiàn)在異形詞漢字的偏旁部首上,如おうひ(橫帔、橫披)中的“帔”和“披”是古漢語的同源字,うんこう(雲(yún)崗、雲(yún)岡)中的“崗”和“岡”是古漢語的異體字,かいこう(回航、廻航)中的“回”和“廻”是古漢語的通假字,きげん(起源、起原)中的“源”和“原”是古漢語的古今字。這些古漢語用字一并被日語借用形成了異形詞。
一方面是作為表音的漢字也就是萬葉假名在記載上使用的漢字不同,遺留下來形成的異形詞。如あかべら(赤倍良、赤遍羅)、あびこ(阿毘古、阿弭子、我孫)、えぞうし(絵雙紙、絵草子)。還有一組由“店”和“見世(みせ)”夠成的異形詞かげみせ(陰店、陰見世)、かたみせ(片見世、片店)、きりみせ(切店、切見世)等。
另一方面是語言形成時期,漢字和和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的不固定以異形詞的形式遺留下來。也可以說是由于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受到所處時代的限制造成的。如いらつめ(郎女、女郎),通過查證,該異形詞在上代語中就有混用的記載。據(jù)《上代語時代別辭典》的記載,“阿倍郎女、次阿貝知能三腹郎女(記応神)”、“娶尾沿大王之女、名多至波奈大女郞、為后(法王帝説)”。[8] 105但漢語典籍固有詞中只有“女郎”沒有“郎女”。可見,“郎女”是從“女郎”而來的造詞,除了書寫不同外,表意表音沒有區(qū)別。并且在松岡靜雄的《日本古語大辭典》(語志篇)[9] 234和下中彌三郎的《大辭典》[10] 26中訓讀為“いらつめ”的除了“女郎、郎女”還有“娘、娘子、譲、譲子、良姫”等。這種異形詞的形成跟歷史上的和訓不固定有很大關(guān)系。同樣還有あおり(障泥、泥障),辭源中有“障泥,垂于馬腹兩側(cè),用以遮擋塵土者”。[6] (4)3294日語中該異形詞也為此義,“泥障”也應(yīng)該是從“障泥”聯(lián)想而來的。再如“唐”、“漢”、“韓”構(gòu)成的異形詞からびと(韓人、唐人)、からことば(唐語、韓語)、からたけ(漢竹、唐竹)?,F(xiàn)在看來覺得“唐”指的是中國大陸,“韓”指的是朝鮮也包括韓國。但在“から”一詞形成的時代,“から”就有“朝鮮”、“中國”甚至“外國”的多重含義。還有一些表示植物名稱的異形詞來源于漢語的多種稱呼,如おがたまのき(小賀玉木、黃心樹)、いわひば(巖檜葉、巻柏)、いすのき(柞、蚊母樹)、いちょう(鴨腳樹、銀杏、公孫樹)、つばき(椿、山茶、海石榴)等。
日語中大量異形詞的存在是事實,常用漢字表的漢字使用限制也是事實。下面從文學作品和報刊媒體用字來分析這些異形詞在日本人實際生活中的使用狀況。
如あいきょう(愛敬、愛嬌),現(xiàn)在用來表示使人覺得容易親近的可愛的樣子或舉止。原本寫作“愛敬”,來自于佛教用語,表示和藹可敬之意。中世后期(鐮倉時代)“敬”的本意逐漸變?nèi)?,多用來表示可愛之意,也就逐漸寫成了“嬌”。山口佳紀認為這個詞古讀“アイギョウ”,室町時代開始出現(xiàn)清音、濁音混用,發(fā)展到現(xiàn)在只用清音“アイキョウ”。[11] 8
(1)「君は愛嬌のない男だね」(夏目漱石:虞美人草)①文中的例句出自青空文庫(青空文庫Aozora Bunko)和朝日新聞的在線記事(聞き蔵Ⅱビジュアル)。
(2)この時十七八の、不斷著で買物にでも行くというような、廂髪の一寸愛敬のある娘が、袖が障るように二人の傍を通って、鋭い目の窪んだ、鼻の尖った顔に、無造作な愛敬を湛えて、記者は名告った。(森鴎外:青年)
(3)田中中尉は口髭の短い、まろまろと顋の二重になった、愛敬のある顔の持主である。(芥川龍之介:文章)
(4)これからが、愛嬌も何も無い大人の仕事である。書きたいものだけを、書いて行きたい。(太宰治:東京八景)
下面是“朝日新聞”中的用例:
(5)高さは約70メートルで、愛嬌のある三角顔におはしを持った姿が印象的。お米を食べて元気を出してもらおうと、下には「日本の元気」という言葉を添えた。(2011-10-01)
(6)途中、ゾウが木の葉を食べようとして、調(diào)教師に怒られていたのもご愛敬。高さと揺れがちょっと怖かったが、なんだか夢のような數(shù)分間の體験だった。(2011-10-04)
(7)自己紹介コーナーでは、緊張からか、つっかえたり、うまく日本語がつながらなくなったメンバーが続出したがこれもご愛嬌。(2011-10-11)
從上述文學作品和“朝日新聞”中的例句可以發(fā)現(xiàn)異形詞あいきょう(愛敬、愛嬌)近代以來一直處于混用狀態(tài)。并且現(xiàn)在“愛嬌”的使用率要大于“愛敬”。但日本的常用漢字表中卻有“敬”而無“嬌”。這也說明了盡管日本一直在限制漢字的使用,但在實際生活中,還和規(guī)定有一定的距離,人們還是有習慣用法。
類似的還有いしょう(衣裳、衣裝),雖然常用漢字表用字里面只有“裝”,杉本認為在日常生活使用中混用,尤其是女性,都會選擇“裳”而不用“裝”,即いしょう(衣裳)。[12] 19
如にっしょく(日蝕、日食),這個異形詞的構(gòu)成受到古漢語古今字的影響,古漢語中先有“食”,后分化出“蝕”,《論語·子張》:“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后又用“蝕”來表示日月虧缺現(xiàn)象?!妒酚洝ぬ旃贂?“日月薄蝕”?!笆场迸c“蝕”是古漢語的古今字關(guān)系,“蝕”是今字,但其產(chǎn)生于唐后,但對于日語的自造漢字詞來說仍為“古字”?,F(xiàn)代漢語已經(jīng)規(guī)范為“日食”。
(1)天文學者の計算によるとその日に日食はなかったはずだという事である。(寺田寅彥:春寒)
(2)日蝕のごとき短時間の暗黒狀態(tài)としては、ここに引用した以外のいろいろな記事が調(diào)和しない。(寺田寅彥:神話と地球物理學)
平均粒徑(M)表示了沉積物粒度的平均及中心趨勢的分布狀況。本文采用由Folk等[17]提出的全面圖解計算法。各粒度參數(shù)如表3所示。
(3)日蝕どころではない。何十日何百日、いや何十年何百年と、まっくらになったのだ。(海野十三:氷河期の怪人)
(4)當時學問の造詣は如何と云ふに、都良香が貞觀十八年に大極殿が燒けた時に廢朝の事を議した文や、又元慶元年に夜の日食に就ての建議などは、いかにも其の該博を見して居る。(內(nèi)藤湖南:平安朝時代の漢文學)
可見,這組異形詞在近代作品中是混用的,混用現(xiàn)象甚至出現(xiàn)在同一作家的筆下。根據(jù)常用漢字表的規(guī)定,“食”是規(guī)范用字,因此,現(xiàn)代日語的“にっしょく”已經(jīng)逐步完成了規(guī)范過程,即“日食”。除非在提及原有的文學作品時出于尊重其原用詞形用“日蝕”。下面是“朝日新聞”中的用例:
(5)膨大な情報の時代こそゆっくり読んでゆっくり考えたい平野啓一郎さんといえば、芥川賞受賞作「日蝕(にっしょく)」に象徴される難解な作家、という印象が濃い。(2011-10-04)
(6)2012年5月21日に日本全國で観察できる日食に向け、安全に太陽観察できる専用器具「日食グラス」に人気キャラクターデザインを施し、追加ラインナップを新発売。(2011-10-07)
(1)何とかそこに當意即妙の知恵を発揮して、わたしたちは、そのことをともかくしようことのあることにして生活して來ている。(宮本百合子:しようがない、だろうか?)
(2)人類の祖先たちは、彼らの原始的な生活のもとで、どんなふうに自分たちの発見と智慧とをもちいてきたのだろう。(宮本百合子:いのちのある智慧)
(3)さてその智恵の無い談話の題目は「曲亭馬琴の小説とその當時の実社會」というのでございます。(幸田露伴:馬琴の小説とその當時の実社會)
但通過近年的《朝日新聞》的例句檢索表明,這組異形詞在現(xiàn)代日語中的使用已經(jīng)趨于規(guī)范化為“知恵”?!爸焙汀皭{”都是常用漢字表的規(guī)范用字?!爸菒{”、智慧”多用于人名,或佛教用語,“智慧”在歷史上本身也是來自梵語固有詞,用于佛教①下中彌三郎(1936:第十七、十八巻338)“判斷するを智といい、選択するを慧という。また、俗諦を知るを智といい、真諦を知るを慧という”。(判斷為智,選擇為慧,通曉俗諦為智,通曉真諦為慧)。
(4)初優(yōu)勝から2週連続優(yōu)勝すれば、1990年の西田智慧子、05年の表純子に並ぶツアー史上3人目の快挙となる。(2011-09-03)
(5)最終戦の結(jié)果により前回4位の有村智恵と橫峯さくら(前回3位)の順位が入れ替わった。(2011-11-28)
(6)宗教の存在意義は、人間の力でどうにもならないことに直面して、深い智慧によってそれを超えるところにある。(2009-04-06)
(7)さらに相続稅の増稅が予定され、相続稅と2世帯住宅の関係を把握して、節(jié)稅になる賢い家づくりを行うための知惠が必要となっています。(2011-10-12)
漢字的傳入和日本人對漢字的利用在日語發(fā)展史上起著重要作用。日本人在長期使用漢語的過程中,對其音韻、漢字、語法、詞匯都進行了大膽的借用,日語中的大量異形詞的存在也就成了必然。這些異形詞成為日本人及日語學習者的一個負擔,雖然常用漢字表的發(fā)布對漢字的使用起到了限制的作用,同音漢字替換的做法也使異形詞用字趨于規(guī)范化,但實際上還是存在習慣用法和混用情況。通過考察《廣辭苑》中出現(xiàn)的異形詞,發(fā)現(xiàn)日語異形詞在用字上有的違背常用漢字表的音訓使用規(guī)定,有的是漢語借用詞和日語自造詞并用,還有的是日語史上標音的萬葉假名及漢字訓的不固定造成的。同時,日語異形詞的形成與古漢語的通假字、古今字、同源字等用字有很大關(guān)系,漢字在意義上的相同或接近也造成了日語借用后的同音或同訓,形成了異形詞。這些都進一步證實了古漢語對日語的影響,也對其進一步規(guī)范提供了依據(jù)。
[1] 春 復.日語漢字詞同詞異體的古漢語用字關(guān)系[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2).
[2] 三省堂編集所.新しい國語表記ハンドブック第六版[M].東京:三省堂,2011.
[3] 萬玲華.日語漢字與古代漢語研究[J].語言研究.2006,(2).
[4] 諸本集成.倭名類聚抄(本文篇)[M].京都:臨川書店,1978.
[5] [日] 加納喜光.動物の漢字語源辭典[M].東京:東京堂出版,2007.
[6] 商務(wù)印書館編輯部.辭源(1-4冊)[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2.
[7] 王 力.王力古漢語字典[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0.
[8] 上代語辭典編修委員會.時代別國語大辭典:上代編[M].東京:小學館,1994.
[9] [日] 松岡靜雄.日本古語大辭典[M].東京:刀江書院,1929.
[10] [日] 下中彌三郎.大辭典[M].東京:平凡社,1936.
[11] [日] 山口佳紀.新語源辭典[M].東京:講談社,2008.
[12] [日] 杉本つとむ.常用漢字にない漢字の辭典[M].東京:日本実業(yè)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