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燕
在實際工作中曾發(fā)現(xiàn)在同臺儀器上,血清與腦脊液因基質的不同造成結果的嚴重誤差,是不能同時操作的,應用各自匹配的校準液標定后方可檢測[1]。但因為腦脊液標本量相對較少,分開檢驗增加了檢驗成本;或有的醫(yī)院不具備獨立分開檢驗的條件,使得實施起來有些困難。為了避免同臺儀器同種校準物同檢測體系檢測血清和腦脊液標本,造成結果明顯誤差,特進行多組數(shù)據(jù)比對修正檢驗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儀器與試劑 深圳越華的MI-921電解質分析儀分別用朗道定標液CAL2350(C-1組和A組)和儀器原裝廠家的電解質定標A液(C-2組和B組)分別標定。A組質控物為HN1530,B組質控物為試劑定標液A,檢測所用試劑均為原裝且同一批號。
1.2 一般資料 取我院住院患者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的腦脊液標本156份;分別在兩臺儀器上分別同時檢測,分為C-1和C-2組,不合格腦脊液標本3份除外;建立修正體系后檢測2012年6~7月的48份腦脊液標本,分為A組和B組,不合格腦脊液標本1份除外。
1.3 檢測方法 3腦脊液標本隨來隨做,用倆臺儀器同時檢測記錄數(shù)據(jù),比對修正體系矯正前后的結果。
2.1 比較C-1和C-2組并換算后繪制表格如下。
注:A組結果乘以修正系數(shù)后再與B組結果比對
2.2 A組的Cl-109.4±3.5;B組Cl-125.3±3.9,結果相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使用修正體系換算后A組Cl-123.5±4.3,與B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A組測定值<100或>120,與B組結果相差結果較大,因為數(shù)據(jù)較少也無太大的臨床意義,未做過多的研究。
ISE引起誤差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首現(xiàn)由于電極的選擇性減弱,使得Cl-電極對其他鹵化物離子也有響應,造成結果的誤差;其次由于大量蛋白在敏感膜上沉積或敏感膜被污染以及鹽橋被離子競爭或與某些離子發(fā)生反應改變了對選擇離子的響應;也可能與“電解質排斥效應”有關[2]。校準物與標本基質的變化,使得誤差更加明顯。標準液應該與其分析系統(tǒng)配套,而不能通用。實際工作中往往因為儀器、校準物、質控物等條件的不成熟以及從經(jīng)濟效益、巨大的標本量、工作量尤其結果的不顯著差別等等很多因素,致使腦脊液、胸腹水、心包積液等體液標本的檢驗和血清在同條件下檢測。已有報道腦脊液氯離子和血清在同條件下檢測會有嚴重誤差,但仍未引起重視。離子選擇電極法(ISE)作為目前測定Cl-的最好方法,也作為腦脊液氯離子檢測的有效方法[1-2]而應用廣泛。為了減低基質誤差,將腦脊液與血清在同條件檢驗后的結果,通過粗略的換算,使修正后的腦脊液氯離子結果更加準確,但仍有一定誤差,建議有條件實現(xiàn)腦脊液與血清標本分開檢測的,應盡量使用各自匹配的校準物,建立各自的檢驗因子和換算系數(shù)。
腦脊液氯離子檢驗過程中出現(xiàn)了校準物與校準物、校準物與標本、標本與標本、甚至質控物與校準物基質[3]的差別,如何能將基質效應造成的基質偏差降到最低,是值得思考的問題。雖然本文章實現(xiàn)了腦脊液與血清標本同時檢測的可能,但其只是相對于不修正的結果更為準確而已,血清與腦脊液基質的不同是不可消除的,勢必造成誤差的存在。作為合格的檢驗工作者,應通過有效的步驟和處理手段[3,4]降低基質效應造成的結果誤差,避免一定程度上的誤診、漏診,也避免因結果的不可信造成的臨床再次復查對病患造成的身心及經(jīng)濟上的損失。
[1]彭小燕.倆種校準液對826次電解質基質偏差的影響.當代醫(yī)學,2011,17(22):147.
[2]周新,府靈偉.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56-176.
[3]彭小燕,王英勇,張世坤,等.47例尿微量白蛋白高值AMR的評價.醫(yī)學研究雜志,2010,39(10):106-107.
[4]彭小燕,楊利紅,祁雙寶,等.20人份鈣磷鎂系統(tǒng)性負誤差的分析及消除.當代醫(yī)學,2012,18(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