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雙琳 張 聰 林 殷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100029)
面部皺紋是皮膚老化最直觀的外在表現,因此如何防治面部皮膚皺紋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埋線美容療法是將醫(yī)用可吸收線體埋植入特定穴位或皮下,長效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從而起到養(yǎng)顏抗衰老作用的一種經絡療法。該療法是傳統(tǒng)的中醫(yī)埋線技術與現代美容醫(yī)學技術相結合的實踐結晶。在人體十二經脈中,足陽明經因其本身的循行特點及其與脾胃的絡屬關系,具有極為重要的美容作用。筆者在臨床中發(fā)現取足陽明經穴埋線具有多方面美容的效果,現就足陽明經穴埋線對女性皺紋皮膚的作用效應進行客觀評價,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皮膚科美容門診65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齡55歲,最小年齡35歲,平均年齡(46±5.5)歲。
納入標準:女性,35~55歲,面部皮膚皺紋Ⅱ、Ⅲ級者。
皺紋分級標準[1]:Ⅰ級:皺紋程度可無,臨床表現為沒有明顯可見的皺紋或只見連續(xù)的皮膚紋線。Ⅱ級:當面部的肌肉收縮時,肉眼可見細微淺淡的皺紋,而當收縮停止時,皺紋隨即消失。Ⅲ級:面部靜止時即能看到皺紋散布各處,用外力牽拉皺紋外側皮膚時,皺紋可消失。Ⅳ級:皺紋形態(tài)上表現為粗大、深壑,即使用外力牽拉皺紋外側皮膚,皺紋也不會消失。
排除標準:1)妊娠或哺乳期婦女;2)有嚴重的皮膚病或系統(tǒng)性疾病者;3)有皮膚過敏史者;4)瘢痕體質者;5)精神病、嗜酒、吸毒者;6)未按規(guī)定接受治療,無法判斷療效者。
1.2 埋線治療組操作步驟及方法[2-3]
1.2.1 器具選擇 羊腸線:選擇上海浦東金環(huán)醫(yī)療用品有限公司出品的00號鉻制醫(yī)用羊腸線。術前按無菌操作方法將線剪成0.5 cm、1.0 cm、1.5 cm三種規(guī)格,浸泡在75%乙醇內,3 d后可用。一次性使用埋線針:揚州市邗江國祥醫(yī)療器械廠出品的9號埋線針。
1.2.2 術前準備 確定穴位,用2%的碘伏在施術部位由中心向外環(huán)形消毒后再用75%乙醇脫碘。
1.2.3 選擇穴位 面部選穴:額部皺紋:頭維穴;眼周皺紋:承泣、四白穴;唇周皺紋:地倉、巨髎穴;面頰皺紋:大迎、頰車、下關穴。遠端選穴:第一組:天樞+足三里;第二組:梁門+上巨虛;第三組:水道+下巨虛。每次選穴遵循面部選穴(2~4個,均為雙側取穴)加遠端配穴(每次1組)。治療為2周1次,3次1個療程,共計42 d。所有操作均由一名專業(yè)針灸醫(yī)師完成。
1.2.4 具體操作 使用眼科鑷夾持羊腸線從埋線針尖端推入,至針尖外無線體外露;左手拇食指繃緊或提捏起進針皮膚,右手拇中指夾持埋線針針柄,食指輕壓針芯帽,針尖斜面朝上,迅速將針刺入穴位皮下(面部穴位以平刺為主,遠端穴位以直刺為主),左手拇食指緩緩推動針芯,右手拇食中三指緩緩后退針管,待羊腸線完全植入后,立即出針,用干棉球壓迫針孔片刻。
1.2.5 注意事項 1)埋線前需與患者充分溝通,消除患者緊張心理;2)應遠離淺表血管及皮膚有炎癥、潰瘍、破損或瘢痕處操作;3)術后24 h創(chuàng)口不能沾水,告知受試者若出現皮下血腫、輕微發(fā)熱、硬結、輕度疼痛等均屬正常現象,1~2周可自行消除。
1.3 觀察方法
1.3.1 療效判定標準 基本治愈:面部皺紋消退>90%,皮膚光滑緊致;顯效:面部皺紋消退>60%,皮膚緊致度明顯改善;好轉:面部皺紋消退>30%,皮膚緊致度有所改善;無效:面部皺紋消退<30%,皮膚變化不明顯??傆行室曰局斡语@效計。
1.3.2 儀器檢測 VISIA皮膚圖像分析儀(美國)。分別于治療前、后對患者進行皮膚儀器檢測,進行定量分析和評價。控制室溫22℃、濕度60% ~50%?;颊咴跍y前30 min進入測試環(huán)境中安靜待測,采用VISIA皮膚圖像分析儀檢測面部皺紋。首先清潔面部,15 min后用VISIA拍攝患者面部圖像,經儀器分析后得出皺紋的三項數值:1)絕對數值,即同等面積區(qū)域皺紋的數量,該數值越低越好。2)相對數值,皺紋數量與面積的比值,該數值越低越好。3)百分位數值,即同等皮膚狀態(tài)下的百分位排名。該數值越高越好。皮膚檢測均由同一工作人員操作。
1.3.3 安全性觀察 治療后每次隨訪觀察,詢問并記錄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程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及方差分析,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 17.0軟件。
2.1 臨床療效 基本治愈20例(30.8%),顯效34例(52.3%),好轉10 例(15.4%),無效 1(1.5%)例,總有效率83.1%。
2.2 VISIA皮膚圖像分析結果 (見表1)。皺紋數值變化:每次治療前后皺紋絕對數值均有顯著性下降,相對皺紋分值顯著下降,百分位值顯著提高,說明治療前后皺紋改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表1 埋線治療前后組VISIA皺紋數值對比(±s)
表1 埋線治療前后組VISIA皺紋數值對比(±s)
35±9.75 15±7.3.3 <0.01相對分值 8.42±0.43 3.52±0.24 <0.01相對比率絕對數值60.61±8.16 82.33±5.83 <0.01
2.3 患者治療中及治療后基本能耐受疼痛 術后輕度腫脹1~2 d,少數有瘀血約持續(xù)7~10 d消失。未見紅腫、滲出等不良反應,無休工期。
面部皮膚皺紋隨著年齡的增長日趨明顯,是不可避免的生理現象,隨著人們對于美容的要求不斷提高,除皺方案近年更傾向于朝綠色、微創(chuàng)的方向發(fā)展。
埋線療法是將可吸收性外科縫線(常用羊腸線)置入穴位內,利用線對穴位產生的持續(xù)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其刺激感應維持時間持久,具有省時經濟、療效明顯等優(yōu)點,已被廣泛應用在內、外、婦、兒等臨床各科,尤其是在經絡美容、損美性皮膚病等方面療效滿意[4-6]。取陽明經穴埋線,是埋線療法在除皺美容實踐中的經驗結晶。
從中醫(yī)臟腑看,脾胃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體各臟腑經絡、肌肉關節(jié)、四肢百骸均有賴于后天生化的氣血濡養(yǎng),肌膚的色澤、充盈、彈性、營養(yǎng)也有賴于氣血濡養(yǎng)。從經絡循行看,《內經》認為面部的衰老首先由“陽明經衰”引起,《素問·上古天真論》[7]說:“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fā)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fā)始白……男子……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fā)鬢頒白。”《靈樞·經脈》[8]記載“胃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huán)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fā)際,至額顱”,幾乎行及整個面部。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陽明脈衰,也就是脾胃的虛衰。面部皮膚的榮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脾胃強弱和陽明經氣血的盛衰。足陽明經在面部的穴位有: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八穴,是十二經在面部分布穴位最多的經脈。本研究主穴在顏面足陽明經取穴,局部疏通氣血,榮養(yǎng)皮膚。同時配合經脈循行部位足三里、天樞等遠端取穴,循行所過,主治所及,增強足陽明胃經促進氣血化生,強壯機體,從而起到了明顯的改善皮膚皺紋的作用。
實驗研究表明[9-12],埋線可產生局部效應機制:埋線時引起的輕微損傷及少量血液滲出,受損細胞釋放化學因子等,可促進皮下血管再生,從而改善皺紋區(qū)的微循環(huán)。羊腸線埋入體內軟化、液化吸收的過程中,其分解產生的多肽及氨基酸可引起巨噬細胞的吞噬包裹,促進膠原蛋白合成,皮下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對松弛的皮膚起到支架和重構作用。局部埋線可一定程度改善皮膚的皺紋和彈性。全身效應機制:埋線可提高細胞的免疫調節(jié)能力,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刺激足三里穴能提高機體抗自由基氧化損傷的能力,防止血清脂質過氧化物形成,從而延緩機體老化進程。因此推測遠端埋線可一定程度改善機體衰老的體質。
總之,本研究通過臨床觀察證實了足陽明經穴埋線治療皮膚皺紋是安全、有效的,沒有明顯不良反應,值得推廣應用。本研究僅觀察了一條經脈取穴的臨床效果,并未涉及其它經脈取穴的對照研究。下一步的研究將對比多條經脈循經取穴的作用異同,并通過動物實驗探討其可能的機制,為面部年輕化提供更完善的埋線治療方案及理論依據!
[1]Harii K,Kawashima M.A 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 controlled,two-dose comparative study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treating glabellar lines in Japanese subjects[J].Aesthetic Plast Surg,2008,32(5):724-730.
[2]孫文善.微創(chuàng)埋線臨床操作規(guī)范[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1):69.
[3]《針灸技術操作規(guī)范第10部分:穴位埋線》項目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21709.10-2008)[J].中國針灸,2009,29(5):405-406.
[4]劉婧.穴位埋線治療黃褐斑96 例[J].山西中醫(yī),2010,26(12):38-39.
[5]沈賢新,穴位埋線配合針刺治療痤瘡36例[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20(12):781.
[6]蘇文武,鄭照順.埋線療法治療上面部動力性皺紋[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01(下):71-72.
[7]王冰.黃帝內經素問[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46.
[8]史菘.靈樞經[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30.
[9]布的爾坡,張興明.穴位埋線療法的治療原理與臨床應用價值[J].西部醫(yī)學,2009,21(5):852-854.
[10]陳波,呂明莊,賀志光,等.穴位理線加灸對衰老模型鼠抗自由基氧化損傷DNA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針灸,2003,23(4):234.
[11]陳貴珍,許云祥,張家維,等.穴位埋線對絕經后女性骨代謝、自由基水平的影響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針灸,2010,30(3):177-181.
[12]姜國良,于曉,徐愷,等.腹腔和皮下注射D-半乳糖衰老大鼠模型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3):110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