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初到德國,第一印象便是潔凈。與大學(xué)期間的德國留學(xué)生烏塔在柏林游逛一天,鞋子竟一塵不染;不由為德國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所折服,更佩服德國民眾的公德意識——從街頭小小的“贈物箱”,便足見一斑。
那天要去購物。出門前,烏塔隨手抄起一只玩具泰迪熊和幾本舊書,塞進手提袋讓我?guī)兔α嘀?。走到垃圾箱前,我正要往里投,烏塔慌忙制止:別扔,這東西要贈給別人。我連忙收回,好奇地問:贈給誰?烏塔一聳肩,笑道:我也不知道,贈給需要的人吧。隨后拉起一頭霧水的我,向街頭走去。
沒走多遠,烏塔指了指一座大號電話亭模樣的小屋說:瞧,就送到那里。走近一瞧,說是小屋,其實就是由幾塊木板釘成的柜子,足有兩米多高,頂棚用透明塑料板封頂;屋旁掛著兩盆吊蘭,青翠欲滴。小木屋雖簡陋,但采光極好、倍感溫馨。正門上方用英文寫著“贈物箱”,下方是條公益廣告“共享就是關(guān)愛”。
烏塔用一句中國俗語給我介紹了這“贈物箱”倡導(dǎo)的理念: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走近小屋,簡直就是一個“雜貨鋪”,擺放的物品種類繁多,且都是日常生活所需。左側(cè)的衣架上掛著幾件時尚的干凈衣服;衣架下有幾雙運動鞋、皮鞋;正面木架上分層擺放的物品更是豐富,有兒童玩具、書籍、光盤、杯子等,竟然還有照相機、水果。
在我觀賞之時,烏塔已將泰迪熊和舊書擺上了木架。詢問烏塔得知:“贈物箱”是臨近的居民區(qū)設(shè)置的,里面的東西都是居民們自己不再需要,但又完好無損的舊物。扔掉可惜,就拿來放在這里,送給有需要的人。不管是附近的居民還是路過的行人,喜歡里面哪個東西都可以拿走,不用付費,不用負責(zé)任。我只聽說過網(wǎng)上有“換客”,沒想到現(xiàn)實中竟可以隨便“淘寶”,真是新鮮!
羨慕之余,首先想到的便是,這“贈物箱”如若在中國普及該有多好,便問烏塔:可好推廣?烏塔說:其實設(shè)置之初也曾遭遇阻礙。當(dāng)一位公益人士自籌200歐元,將自己動手做的第一個“贈物箱”擺放在街頭時,很快便有人指責(zé)這種贈物方式很“傻”,甚至被砸破了。但他們不灰心,堅持認(rèn)為“贈物箱不用變,要變的是這個世界”。漸漸,擁護者越來越多,如今“贈物箱”已在德國十多個城市設(shè)立。
說完,烏塔拉我?guī)退驋咝l(wèi)生,整理木架。原來這“贈物箱”,全由附近居民自發(fā)照料。整理木架時,我發(fā)現(xiàn)墻上有則提示:請贈物的人注意,如果你放進去的物品超過兩周沒人拿走,就請你再把它拿回去自行處理。另外,也請拿走物品的人注意,從這里拿走的贈物只可自用,不可轉(zhuǎn)賣去獲利。讀著提示,我很是為德國人自覺的公德意識所感動。
正在我們清理之時,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孩子走進小木屋。孩子一眼便瞅準(zhǔn)了烏塔的泰迪熊,跳著讓媽媽拿給他。烏塔和我靜靜地看著,心里十分高興,這或許就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覺吧!
小小“贈物箱”,折射的卻是社會大公德。這一行為,不僅促進了舊物循環(huán)再利用,避免了資源浪費,也召喚著一種人人互助的公益慈善行為,更反映了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精神面貌和人文修養(yǎng)。
離開德國時,我將旅途攜帶的幾本中國雜志,送到了“贈物箱”,希望會有人喜歡。
(摘自2012年8月5日人民網(wǎng))
責(zé)編:向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