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在瑞典城市召開的北極理事會部長會議,國際媒體把議程簡化成一個標題: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國。在Web 2.0的140字時代,這樣的報道吸引到了讀者的注意,但也夸大了中國在北極事物上的戲劇性。
北極理事會是1996年成立的關注北極(北冰洋)地區(qū)環(huán)境資源的政府間組織,永久成員國是5個北歐國家(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瑞典)和加拿大、美國、俄羅斯。此次這8個國家的外長,一致同意通過已經(jīng)是特殊觀察員國的中國成為永久觀察員國,但媒體沒有重點報道的是,同時被通過的永久觀察員國還有日本、韓國、印度、新加坡、意大利。而且這不是永久觀察員國的第一次任命,法國、德國、荷蘭、波蘭、西班牙、英國早已在列。既然快連到非洲的西班牙都可以“觀察”北極,中國加入也沒什么不好理解的。
雖然北極理事會在成立時,是關注北冰洋地區(qū)的資源論壇,但隨著全球變暖,目前北極被冰覆蓋的占世界13%強的未勘探石油,和30%強的未勘探天然氣就會成為可勘探資源,同時北冰洋也成為國際重要航道,那么世界上重要的歐亞貿(mào)易和工業(yè)化國家,就的確成為利益相關國,獲得對相關資源和航道決策的參與權非常合理,這就是8國一致支持中國等亞歐新成員“觀察”北極事務的原因。至今,位于北半球的G20主權國家中,還有墨西哥、印尼、土耳其和沙特尚未申請,想必受到中國等國成功“觀察”的影響,一定也會認真遞交申請。今后如果有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巴西等國也提交申請,也不會太讓人意外。
但歐盟的申請失敗。永久觀察員還有一些國際組織,如紅十字會、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等,基本跟環(huán)境和資源保護相關。歐盟卻是一個重要世界政治組織,是當前一些成員國、觀察員國的“領導”,它的加入的確對北極理事會非歐盟的核心國家有一些利益威脅。加拿大就公開說不,因為歐盟竟然對它的海豹制品禁止進口,認為它還沒進理事會,就已經(jīng)損害加拿大的北極資源利益,那入會的事情就免談了。
中國成為永久觀察員,雖然可以開始參與北極事務和北冰洋航道的開發(fā),但沒有資格加入最重要的成員國部長會議,特別是俄羅斯,雖然同意主權國家成為觀察員國,但反對觀察員國分享成員國的特權,也反對政治性組織染指北極事務。不過,對于俄羅斯如此的強勢,北歐5國已經(jīng)表示出不滿,它們非常樂于支持中國等觀察員國更大程度參與北極事務。
敘利亞總統(tǒng)巴沙爾5月18日在接受阿根廷一家報紙采訪時說,他歡迎由美俄發(fā)起、旨在結束敘利亞內(nèi)戰(zhàn)的和談,但是他沒有辭職的計劃。“辭職就是逃跑,”巴沙爾說,西方國家更多是要火上澆油,而不是平息事態(tài),并且會不惜一切代價推翻他的統(tǒng)治。
到5月21日,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領導的政府滿一年。梅氏對政府一年來的工作給出“及格”分,稱他領導的政府在經(jīng)濟成績方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有俄議員對他的總結不認可。有媒體甚至預測,由于與總統(tǒng)普京“裂痕加深”,他領導的政府可能年底辭職。
日本大阪一個市民團體5月17日抗議大阪市市長橋下徹就“慰安婦”問題發(fā)表的錯誤言論,要求橋下辭去大阪市市長一職。橋下5月13日曾大放厥詞,稱“慰安婦”制度是當時保持軍紀所必需,沒有證據(jù)顯示日本政府或軍方直接采取了綁架、脅迫“慰安婦”的行為,他的言論遭到日本國內(nèi)外一片譴責。
韓國總統(tǒng)府(青瓦臺)發(fā)言人金杏在5月15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青瓦臺已于當天17時免去前發(fā)言人尹昶重的公務員職位。此前尹昶重被指性騷擾韓國駐美大使館的一名韓僑女實習生,在未經(jīng)其同意的情況下“摸了該實習生臀部”。此一丑聞不僅使他自己丟官丟人,而且還連累了整個青瓦臺。韓國最大在野黨民主黨要求青瓦臺首席秘書集體辭職,呼吁樸槿惠總統(tǒng)親自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