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現代生活方式的變化,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糖尿病已經成為21世紀繼腫瘤、心腦血管病后又一高發(fā)疾病。眾所周知,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宜淡不宜咸,宜涼不宜熱,宜粗不宜精,應少糖、少米、多豆、多菜,通過中藥配以飲食的調理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及其后期的并發(fā)癥。那么,控制血糖上升的食療方法有哪些呢?在這里我們向大家推薦一些中醫(yī)治療糖尿病的食療方,供大家參考。
1.玉米須煲瘦肉
玉米須30克,瘦豬肉100克,加水共煮湯。待熟后去玉米須,飲湯食肉。當人們嘗試各種降糖食品時,卻忽略了玉米須——我們吃玉米時隨手扔掉的“廢物”。其實,玉米須有非常不錯的降糖效果,廣大糖尿病患者只要稍加利用,完全可以變廢為寶。玉米須含有大量營養(yǎng)物質和藥用物質,如酒石酸、蘋果酸、苦味糖苷、多聚糖、β-谷甾醇、豆甾醇等。本方適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但偏于腎陽不足者不宜。
2.家常炒洋蔥
洋蔥250克,用家常烹炒法制成菜肴,隨飯食用。或取洋蔥50~100克,水煮1~2分鐘后服食。洋蔥有溫中、下氣、消積等功效,能提高血中胰島素水平以降低血糖,還能抑制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血膽固醇升高,適用于糖尿病伴有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食用。
3.枸杞子燉兔肉
枸杞子15克,兔肉250克,加水適量,文火燉熟后加鹽調味,飲湯食兔肉。枸杞子為滋補肝腎之良藥,據藥理研究,其有降血糖作用。兔肉有補中益氣、止渴健脾、滋陰強壯之功用,《本草綱目》及《增補本草備要》均言能“治消渴”。該方適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肝腎不足者,腸燥胃熱者不宜。
4.蚌肉苦瓜湯
苦瓜250克,蚌肉100克。將活蚌放清水中養(yǎng)兩天,洗凈后取蚌肉,與苦瓜共煮湯,熟后酌加油、鹽調味,即可服食。據文獻記載,苦瓜、蚌肉均有降血糖作用??喙洗痔崛∥锖愃埔葝u素物質,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中醫(yī)認為,苦瓜性味甘苦寒涼,能清熱、除煩、止渴;蚌肉甘咸而寒,能清熱滋陰、止渴利尿。兩者合用,清熱滋陰,適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胃陰虛有熱者。
5.綠豆南瓜羹
綠豆250克,南瓜500克,切塊,加水適量,煮熟食用。南瓜性味甘、寒,無毒,有清熱潤燥、健脾止渴之功效。南瓜含有大量果膠,有促進人體內胰島素分泌的功能,而且富含維生素,是一種高纖維素食品。綠豆甘、涼,有消暑、利尿、解毒的作用,含大量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此方適用于消谷善饑者,常食有穩(wěn)定血糖作用。
6.黃芪山藥煎
生黃芪30克,懷山藥30克,煎水代茶飲。適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脾胃虛弱及肺氣不足者。經臨床驗證,該方對消除癥狀及降血糖、尿糖都有一定療效。肺胃燥熱或兼外感者不宜。
7.芡實鴨肉湯
老鴨1只,芡實100克。鴨宰殺,去毛及內臟,洗凈,將芡實填入鴨腹內,文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吃鴨肉、芡實,飲湯。每周2~3次。能滋補肝腎、斂陰生津。適用于肝腎陰虛型糖尿病,對癥見口干口渴、腰酸尿頻、頭昏耳鳴者有良效。
8.山藥薏米粥
懷山藥60克,薏苡仁30克,共熬粥食。山藥性味甘平,不寒不燥,有補益脾胃和養(yǎng)肺滋腎之功。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本草綱目》和《本草拾遺》均載其能治消渴。本方食后有飽腹感,可減少飯量,對各型糖尿病患者均較為適宜,尤以脾胃虛弱、口渴善饑者為佳。
9. 番石榴苦瓜茶
番石榴干50克,苦瓜1個,水煎服用。番石榴不但好吃,而且營養(yǎng)豐富,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谷氨酸以及鈣、磷、鐵和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豐富。番石榴不僅可作為日常水果,它的鮮果汁還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以用于輔助治療糖尿病。番石榴性味澀、甘、平,具有止瀉、止血、消炎、收斂、燥濕等功用,可以治療痢疾、腹瀉等疾病。但有便秘習慣或有內熱的人均不宜多吃。
10. 生芪玉米須飲
黃芪、玉米須各30克,水煎服用。玉米須味甘、淡,性平,歸腎、肝、膽經,質輕滲降,具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的功效。主治水腫,小便淋瀝,黃疸,膽囊炎,膽結石,高血壓病,糖尿病,乳汁不通。黃芪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11. 菠菜根銀耳粥
菠菜根100克,洗凈切段,銀耳10克浸泡后一起煮水,早晚2次。菠菜根有養(yǎng)血、止血、斂陰、潤燥功能,對高血壓、糖尿病和夜盲癥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配銀耳可改善糖尿病所造成的便秘。
12. 五味子茶飲方
西洋參3克,麥冬9克,五味子6克,將三味藥浸入少量開水中浸洗1分鐘,后用1000毫升涼至80℃的開水沖泡藥物,40分鐘后即可,此為一日劑量,可連服月余。很適合夏季當涼茶飲。此方可改善口干、口渴癥狀,適用于氣短、易疲勞、口干口渴的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多有熱,或因多食少動而致郁熱,或因氣陰不足而致虛熱,因此常見有口干、口渴、自汗、盜汗、心煩失眠等癥,而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之功效??赏ㄟ^不同的配伍,改善各種癥狀。若失眠可與酸棗仁合用;若口干、口渴癥狀明顯,可與麥冬合用;若口渴舌苔黃,為實熱明顯者,可酌加黃連、黃芩清熱利濕解毒;口渴氣短可加人參或西洋參以益氣養(yǎng)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