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認為,初中生的思維雖然存在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特征,但其思維的主要形式是抽象的邏輯思維,他們正處于從經驗型向理論型的過渡時期?;谶@樣的心理特征,初中語文教師要致力于思維的深度和廣度的培養(yǎng),但當下很多教師認為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尚不成熟,閱讀教學中對文本的闡釋缺少深度的啟發(fā),延誤了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提升與發(fā)展。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能尊重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遵循“整體感知——研讀探究——遷移拓展”的解讀思路設計教學內容,但解讀止于文本內容的理解、成說的體認,對文本蘊含的豐富的審美意蘊缺少真實的體驗。針對當下文本解讀存在的解讀淺白的問題,借助文本細讀的理論可以指導學生深入研讀文本,實現(xiàn)文本的深度解讀。文本細讀是文學批評的重要術語,指的是運用語義學方法對作品語言、結構和細節(jié)進行“細膩、深入、真切的感知、闡釋和分析”。
《春酒》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以“民風民俗”為話題的一篇課文,它是臺灣著名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思鄉(xiāng)散文。通過富有情趣的細節(jié)描寫,生動展示出浙江溫州一帶的民俗風情,表達了作者對童年、母親、家鄉(xiāng)的深深眷戀。琦君的《春酒》不同于其他文人的思鄉(xiāng)懷舊之作,她擅長捕捉生活的細節(jié),在不大的題材中挖掘深意,以一種洗盡鉛華的筆調絮絮地訴說著對童年、家園的深情,語言細膩柔婉,有著濃郁的個性色彩。這樣一篇美文,教學中應帶領學生多角度細讀文本,才能深刻領悟文章的審美意蘊。
一、細讀細節(jié)——由人物概念化的分析到復雜情感的立體解讀
當下文本解讀流于淺白的原因之一是對文本的細節(jié)鑒賞止于平面化、概念化的分析。很多教師把細節(jié)描寫作為教學的重點,通過細節(jié)的鑒賞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但解讀大多滿足于學生發(fā)現(xiàn)成功的細節(jié)、言說細節(jié)的內容、概括細節(jié)的意義,對細節(jié)的解讀停留在文本內容的理解,忽視了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中蘊含的豐富情韻及復雜情感。
案例一
作者用一些細節(jié)描寫來刻畫人物,描寫風俗。請你找出來,并談談這些細節(jié)描寫有什么作用。(小組討論、學生交流后教師作指導,出示幻燈。)
關于母親(由一個小組匯報):
(1)“她總是笑瞇瞇地說:‘大約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是沒有一定分量的?!€是一樣一樣仔細地告訴別人??梢娝鍪裁词拢加袀€尺度在心中的。”
(2)“母親是從不上會的,但總是很樂意把花廳給大家請客,可以添點喜氣。”
小結:突出母親熱情好客、慷慨大方。
這個案例中對母親的細節(jié)描寫的鑒賞,只是要求學生找出細節(jié),然后由細節(jié)概括母親的性格特征。教師只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細節(jié),然后用細節(jié)印證抽象的概念,解讀滿足于一種簡單的驗證與分析,這樣的解讀頗似數(shù)學的演繹論證題,缺少鮮活的體驗和深刻的認識,解讀止于平面化的概念分析。
文學語言是以其特定的情境內涵表達獨到的審美體驗的,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都有語境的支持,重視語境義是文本細讀的重要方法,對于語境的準確理解是文本解讀過程中意義確定的關鍵。本文語言平實,但蘊藉悠遠,所以應該結合語境解讀細節(jié)的內涵。就本文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讀細節(jié)。
1.細讀風俗。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浙江溫州農村春節(jié)的風俗:春節(jié)期間,迎神拜佛,小孩子不能在客廳、廚房里玩,否則會碰壞了碗盞;吃東西不能隨便抓;女孩子的腳不許擱在灶邊,因為許多東西都是要供佛和祖先的;說話要討吉利;家家戶戶輪流地邀喝春酒等等。在濃郁風俗的語境中,種種瑣事,皆是彌漫著“家鄉(xiāng)味”,鄉(xiāng)思之情悄然氤氳開來。由此可體會到作者“在一個不大題材領域里挖了一口深井的卓異不凡”的藝術功力。
2.細讀母愛。“在琦君的散文中,為母親落墨的部分,是最經得起反復賞讀的部分。”母親“到了喝春酒時,就開出來請大家嘗嘗?!a氣、健脾、明目的喲!’”“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寶酒,都問母親里面泡什么寶貝。母親得意地說了一遍又一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其實母親是滴酒不沾唇的?!薄澳赣H總是得意地說。她又轉向我說:‘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縫,小孩子喝多了會流鼻血,太補了’。”“不僅是酒,母親終年勤勤快快的,做這做那,做出新鮮別致的東西,總是分給別人吃,自己卻很少吃?!薄髡哂媚珮O其儉省,只言片語,一個終年勤快、熱情好客、樸實大方、助人為樂的母親形象就躍然紙上,點染出母親對愛女的呵護,流露出作者對相依為命的母親的追思。而“母愛的光輝,使得故鄉(xiāng)魂牽夢繞于作者的靈魂深處,永不腿色。”在歌詠了母性之美的語境中,思鄉(xiāng)之情躍然紙上。
3.細讀人倫。文中有關于主仆、鄰里關系的細節(jié)描寫。過春節(jié),家家邀請吃春酒,“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在每個人懷里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才過癮?!编l(xiāng)親們互相起會,融洽地置辦會酒,善良純樸的“花匠阿標叔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客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劃拳吆喝,格外的興高采烈?!痹诟柙伻藗愔赖恼Z境中,思鄉(xiāng)之情愈加濃郁。
4.細讀玩伴。文中,可愛的小花貓躍然紙上?!坝幸淮我徊恍⌒?,跨門檻時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卻全灑在衣襟上了。抱著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作者兒時的歡樂有賴于故鄉(xiāng)靈性的小動物的相伴”,玩伴之樂亦是鄉(xiāng)情中難以泯滅的情愫。
魯迅說“于細節(jié)處見精神”。關于細節(jié)的解讀不能止于“寫了什么”的認識,還要帶領學生發(fā)現(xiàn)細節(jié)背后的精神、細節(jié)的組織特點以及細節(jié)表現(xiàn)出的作者的審美追求。就本文來講,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探究細節(jié)描寫的特點以及意義:文本對童年往事的追憶,善于精選典型的生活細節(jié),過新年、喝春酒、吃會酒,天真小女孩子、慈愛的母親、貪嘴的小花貓、和睦的鄰里、淳樸的花匠,每一生活的細節(jié),都寄托了作者懷鄉(xiāng)思親的種種情愫。平實中見深情,表現(xiàn)出非凡的敘事與抒情能力。
二、細讀結構——由內容的整體感知到藝術表現(xiàn)力的深入體會
文本解讀淺白的第二個原因是對文本結構的解讀止于對文本線索、內容的整體感知,沒有探討怎樣通過巧妙的選材、精心的構思、藝術的表達來抒發(fā)復雜的情思的。
案例二
整體感知:
(1)文章主要記敘了哪幾件事?
明確:文章主要記敘了兒時在故鄉(xiāng)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如今自泡八寶酒等四件事。
(2)這幾件事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
這個案例中第一個問題的設計是讓學生感知文本的內容,第二個問題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文本的線索及選材的角度,但是對文本結構的匠心、表達的效果缺少鑒賞。
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往往以其結構的匠心藝術地傳達獨到的人生體驗,如《項鏈》開頭平穩(wěn),中間意外迭起,結尾出乎意料而又似合乎情理,發(fā)人深思,既嘲諷了馬蒂爾德的小資產階級的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同時,又表達了對受盡生活愚弄的主人公的深切同情?!端帯返碾p線結構,明線突出群眾的愚昧麻木,暗線揭示革命者的悲哀。兩條線從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眾的冷漠而帶來的革命者的悲哀。獨具匠心的結構藝術地傳達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琦君的散文結構特點在于敘述角度的選擇。她的散文喜歡運用兒童化敘述角度敘述故鄉(xiāng)的風土人情?!皟和暯菙⑹率刮恼戮哂辛四撤N難以言表的親切感、時光流逝的憂傷之美以及由此帶來的意在言外的耐人咀嚼的味道?!弊プ∥谋镜臄⑹绿攸c,是文本的一種細讀途徑,由此可發(fā)現(xiàn)文本的藝術表現(xiàn)力,提高探究的深度。
就本文來說,可以設計討論問題:(1)用童年時的“我”的敘述角度敘述童年的往事,但在結尾處變換了敘述的角度,以成年人的口吻收束全文,這樣好不好?通過討論可以明確:《春酒》主要運用兒童化敘事角度,敘述故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描寫“小時候那段快樂得爆裂開來的好日子”。童年化的敘事角度,使得文章放棄故作深沉,議論抒情,不雕琢、不粉飾,語言平易但“語語動人”。但在文章的結尾處,作者轉化了敘述的角度,以成年的視角巧妙設問,結束全文,表達了一個游子對故鄉(xiāng)親友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感情深沉而婉約。
學生學習需求日益提高,教師要盡最大可能地挖掘文本的意義,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認知能力由“已知區(qū)”過渡到“最近發(fā)展區(qū)”,最大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細讀精彩語言——由語義的單一向度的認識到多向度揣摩
文本解讀淺白的第三方面的表現(xiàn)就是對精彩語言、含義豐富的語言的解讀向度的單一化,也即對精彩語言與含義豐富的語言的解讀表面化、淺層次化,不能多元解讀豐富的意義。
課程標準正是為了避免離開具體文本進行所謂的分析,提倡文本的鑒賞活動應該落實到語言層面,根據(jù)語境揣摩含義豐富的語句和精彩語句的意義。語文姓“語”,語文教學應還語文教學語文味,要擯棄閱讀教學多就文本的內容做社會道德倫理評判,把極富個性色彩的生動活潑的文本肢解成貌似深刻的成說,而忽視文本的審美意義的分析。要知道文本的任何價值均應通過語言得以實現(xiàn),語文還其本色,必須著眼于語言層面的閱讀與鑒賞。
教師要善于抓住文本的精彩語言,指導學生結合特定的語境揣摩精彩語言的表達意義與效果。文本的精彩語言往往是文本思想情感的關節(jié)點,惟其認真品味揣摩才能發(fā)現(xiàn)作者的匠心所在。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或者忽視了文本中的精彩的語言,或者對精彩的語言三言兩語概括意義,解讀匆匆而過,學生沒有真切的體驗和深入的思考。
《春酒》結尾寫到:“我”在多年之后按母親的辦法“如法炮制”了“八寶酒”,遺憾的是“究竟不是地道家鄉(xiāng)味啊。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結尾文章的文眼,是解讀的一個重點語句。
案例三
文章結尾寫道:“一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地道家鄉(xiāng)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xiāng)春酒的味道嗎?
明確:作者在文中主要通過春酒寫故鄉(xiāng)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寫“自己”對故鄉(xiāng)親友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其間,流淌的是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是一種讓人難忘的生活的深情懷念。
這樣的解讀過于簡單。既然是文眼,就是文章思想感情的凝結處,就應該帶領學生探究其豐富的意義。教師顯然沒有意識到作者藝術地運用了空白的手法。文本細讀理論認為,空白的語言富有語言的張力,蘊含豐富的解讀價值,所以是文本細讀的關鍵點。解讀中教師應讓學生發(fā)現(xiàn)空白,對空白進行補充或再創(chuàng)作,探究其意義的未定性,從而達到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目的。揣摩結尾的空白義,可以得到多元的認識:結尾的設問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感喟,有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思鄉(xiāng)而不得歸的落寞與感傷;委婉地表達對故鄉(xiāng)的贊美;含蓄地道出物是人非的感慨……情緒由從快樂到憂傷,語言蘊藉豐富,收到言盡而意無窮的文學效果。
四、細讀作者——由對文本思想情感的簡單概括到文本個性化的審美情感的多維解讀
文學即人學,“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不知人情世故,就沒有生動的文學作品,作者的生活經歷以及創(chuàng)作的思想無不影響作品思想情感的傳達。探究文本深意的途徑之一即要指導學生做知人論世的精神對話。
1949年的大遷徙、大分裂,使得渡海來臺的大陸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樂園”的痛楚,思鄉(xiāng)懷舊便很自然地成為他們主要的寫作題材了。琦君是一位著名的鄉(xiāng)愁作家,琦君的鄉(xiāng)愁是一種人生暮年旅居異鄉(xiāng)、眷戀故土和親人的精神依戀,故鄉(xiāng)在她心中是一盞永遠光明的指路燈。她曾說過:“像樹木花草似的,誰能沒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忘掉故鄉(xiāng),我若能不再哭,我寧愿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然而,這怎么可能呢?”懷鄉(xiāng)是她創(chuàng)作的主要題材。月是故鄉(xiāng)明,水是故鄉(xiāng)甜,人是故鄉(xiāng)親,故鄉(xiāng)是她豐茂的情感綠洲,是“永遠不疲倦的歌”。
文中的童年記憶,母女之情、鄰里之諧,“毋寧說是對人性的謳歌和向往,尤其在齷齪的現(xiàn)實的映襯之下,崎君筆下的童心童趣幾乎是人生永難企及的樂園,令人向往,令人迷惘”。她“試圖把童年演化和提升成為一種鑒別真善美和假丑惡的價值尺度,為世人營造一個單純溫馨、自然和諧的生活樂園”。她的懷鄉(xiāng)散文一掃臺灣懷鄉(xiāng)散文的消沉、苦悶的調子,故鄉(xiāng)的“溫馨”與“和諧”對人情日漸淡漠的現(xiàn)實社會來說是個永遠的夢,是她完美精神世界的寄托。細細品味如一股溫潤的細流緩緩注入心田,彌漫開來,散發(fā)著歲月的淡遠與幽思,給人以強烈的情緒感染。
文本細讀的閱讀策略致力于學生的主體情感的投入,通過對文本的語言與結構仔細推敲、品味,鑒賞到文本中蘊涵的作者多方面的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使學生能夠真正對話文本、對話作者、對話編輯、對話老師和同學,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和豐富的審美認識。
參考文獻
[1] 王先霈.文學文本細讀講演錄.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 錢理群.我的教師夢.語文學習,2004(6).
[3] 張禾青.語文教學要重視文本細讀.語文教學與研究,2008(3).
[4] 語文教師教學用書(八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 魏赤.臺灣女作家琦君的散文世界.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2(2).
[6] 具春林.那醉人的八寶酒.名作欣賞(中學閱讀版),2008(3).
[7] 翁細金.琦君散文的另一種解讀.溫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2).
[8] 郭秀琴.蕭紅遲子建兒童敘述視角之比較.陰山學刊,2008(2).
[9] 文婷.論琦君懷舊散文小說化書寫.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