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婷
【摘 要】發(fā)達國家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起步較早,經歷了長時間的發(fā)展、建設,逐步形成了“以學生為本”的學生事務管理體系?!耙詫W生為本”,就是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來考慮問題。從學生的思想、生活、學習入手,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發(fā)展,關注他們的共性和個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樹立為學生服務的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幫助學生實現自我,通過提供優(yōu)質的校園服務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通過研究比較其他國家“以學生為本”的學生事務工作體系,借鑒其經驗,對我國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積極推動我國高校的學生事務工作發(fā)展。
【關鍵詞】學生事務管理;“以學生為本”;民辦高校
當今社會,外部環(huán)境迅猛變化,高校如何從中國高等教育、學校和大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做好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是新時期首先需要思考和面對的課題。并且,如何“以學生為本”,構建新時期學生事務管理體系,對于各高校來說,也是一個需要正視的難題。
發(fā)達國家的學生事務工作相對來講起步較早,經歷了長時間的發(fā)展,建設,現在都已趨向成熟。各個國家的學生事務工作都具有自己的特色,通過研究比較其他國家“以學生為本”的學生事務工作體系,借鑒其經驗,對我國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對于我國高校的學生事務工作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各國學生事務工作特色
(一)美國學生事務工作
美國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經過初始期、發(fā)展期和成熟期三個時期,形成了“以人為本”的學生事務管理理念,“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為中心的管理目的。即樹立為學生服務的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時刻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和思想狀況,幫助學生實現自我,通過提供優(yōu)質的校園服務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美國高校的學生事務管理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流程規(guī)范,制度完善。美國的高校為保證學生學業(yè)和生活的順利進行,制定了相對完善的管理規(guī)章制度來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所有工作都有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保證了學生事務工作的有序進行。二是從業(yè)人員專業(yè)化。這是美國學生事務管理隊伍人員素質最直接的體現。一般而言,申請初級崗位的人員通常需要具備心理咨詢、職業(yè)指導、學生事務實踐等方面的碩士學位。每個州也都至少有一所大學開辦高等教育學生行政專業(yè),并設有碩士、博士學位,為高校學生工作培養(yǎng)專門人才。因此,美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隊伍呈現出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的趨勢。
(二)英國學生事務工作
英國大學在經歷了“替代父母”、專業(yè)化、集成和伙伴關系等四個階段后,形成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并踐行于學生事務的管理中。主要體現在英國大學在所有的公共場所都備有有關學業(yè)咨詢、職業(yè)咨詢、心理咨詢等方面的免費咨詢材料,并在網上公布供學生查閱。這樣就使學生全面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合理安排自己的學業(yè)生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此外,英國大學還非常尊重學生的多元化需求及多元化的價值觀,給每位大學生平等接受教育與服務的機會。包括學費減免和助學金的申請等,學校會利用各種方式宣傳申請的方式和途徑,如果學生不自己主動申請的話則絕對不會考慮。因為英國高校相信學生有能力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幫助,也認為學生有責任自己主動尋求幫助。
除此之外,英國高校學生事務都有規(guī)范有效的工作準則,明確規(guī)定了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且,在合乎法律的規(guī)定下,制定完善的校規(guī)校紀。學校在為學生提供了足夠大的自由發(fā)展空間的同時,用各種校規(guī)校紀對學生進行規(guī)范和約束,即涉及學生事務的各種事項都有相應的規(guī)定,保證了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三)日本學生事務工作
相對其它國家,日本的高等教育的主要特色是高效率的行政管理,這也是保證日本大學教育體系得以順利運行的必要條件。實際上,日本大學的行政管理職能部門機構相對較小,而且職責分明。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少部分的人處理學生事務,分工明確,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還可以節(jié)約經費開支。
日本高校的管理工作和英國、美國有相類似的地方,即也是為學生提供服務為主,輔助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本質在于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在工作安排、日常事務的處理上均以服從教學、科研為原則。其次,日本高校建立了全面、詳細的管理條例和規(guī)章制度來保證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以學生為本”的內涵及意義
“以學生為本”,顧名思義,就是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來考慮問題。首先這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換。即我們在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時,除了要堅持社會道德的尺度,還應該確定人的尺度,要從學生的思想、生活和學習入手,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和自身發(fā)展,關注學生的共性和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使他們養(yǎng)成自主獨立的意識,包括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其次,“以學生為本”是一種價值取向,即作為學生事務工作者,應充分尊重學生、依靠學生、幫助學生和塑造學生。
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念、一種思維方式,“以學生為本”意味著站在學生的角度和立場,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為學生服務。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主選擇,按學生實際需要設置學生事務管理的工作機構和項目,滿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源結構學生需要的多樣性。把學生的主體性要求當作一切管理制度安排和規(guī)范措施得以成立的價值源泉,從學生的特點和實際出發(fā),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學生事務管理是要為學生服務,但不是放任學生。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是要把學生由一個自然人變成一個社會人,變成一個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專門人才,/不應讓學生像野花那樣“自然成長”?!耙詫W生為本”意味著對學生實行“人性化”的管理,要保證制度的規(guī)范性和政策措施的完善性。在高校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中,堅持“以學生為本”,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承認學生有巨大的自我發(fā)展?jié)撃?,肯定學生的價值,確立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新性,通過學生事務管理使學生轉變?yōu)閾碛歇毩⑼晟迫烁竦闹黧w。
三、構建中國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體系
(一)轉變觀念,構建文化內涵。
現階段我國民辦高校的學生事務管理是以社會本位為指導思想,以服務學校為工作導向,即“以學校為本”。學校對學生采取嚴格管理以確保穩(wěn)定。當今社會,外部環(huán)境迅猛變化,高校應從中國高等教育、學校和大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做好學生事務管理工作。
高校應切實“以學生文本”為管理理念,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目的不是執(zhí)行服務本身,而是要通過服務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因此,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應該從學生的需要、利益出發(fā),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站在學生的立場去考慮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
民辦高校應轉變思想,在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上,應改變千篇一律的標準化管理方式,而是采用百花齊放的個性化管理;不再是簡單地進行傳道授業(yè),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授予學生獲取新知、更新知識結構的方法和工具;不再是一味強迫學生服從、聽話,而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生存,學會堅持。學會合作,學會做人,讓學生充分地行使自己選擇、創(chuàng)新的權利,并且為這種權利承擔責任。這就是“以學生為本”的真正涵義。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規(guī)范工作流程。
從美國、英國、日本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三個國家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擁有相對完善制度體系和規(guī)范的流程來保障整個學生事務工作的順利有序進行。
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重“人治”而輕“法治”,規(guī)章制度存在隨意性強、操作性差,長效機制少等問題。實際上,制度是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取得實效的有效保證。新時期的我國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應樹立依法治校、制度管理的意識。如果規(guī)章制度不夠完善、不夠健全,流程不夠規(guī)范,就會在學生教育和日常管理中無章可循,給管理工作帶來困難。因此,應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制定出完整的、可操作性強的程序、流程和學生事務的日常工作規(guī)章制度,并以此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保證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
(三)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注重學生的參與。
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應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并給學生提供最大的選擇機會,包括學習時間,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等等,以使學生確立自己的主體意識。要使學生對教育教學享有實際的參與性和選擇性,給學生以最大的學習自由,滿足學生作為“現實的個人”的實際需要。
人的發(fā)展,本質上說,就是認得主體性的發(fā)展。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應激發(fā)學生對基本價值的追求,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民辦高校應重視各項活動和學生組織。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學生事務管理中,增強學生的積極性。
“以學生為本”工作理念的核心是高等教育的服務意識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民辦高校應樹立為學生服務的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這種“以學生為本”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理念,既是傳統(tǒng)人本教育思想的升華,也是現代素質教育的核心。
民辦高校只有牢固樹立、理解、貫徹和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才能貼近學生,才能尋找到學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不可替代的地位。高校應不斷給廣大學生創(chuàng)造成長成才的良好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適應能力和自身綜合素質,這是民辦高校能成功育人的根本所在。
參考文獻:
[1]以學生為本: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新理念 劉可風 中國地質教育 2007年第3期
[2]英國高校學生事務的特點及啟示 童靜菊 高等教育研究 2009年1月
[3]日本高校行政管理特點與執(zhí)行力分析 劉菊青 玉溪師范學院學報(第27卷) 2011年第12期
[4]美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特色與啟示 付文紅 思想教育研究 2007年9月
[5]美國大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發(fā)展特征 李明忠 現代教育科學 2005年第5期
[6]中日高校行政管理之比較 劉艷玲 日本問題研究 199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