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骨一科,北京 100700)
β-七葉皂苷鈉具有抗炎、抗?jié)B出、抗水腫、增加靜脈張力、改善血循環(huán)及神經(jīng)保護等作用[1],靜脈給藥最主要的不良反應是引起輸液性靜脈炎[2],80%以上的患者在用藥后3~5 d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血管條索狀改變、紅腫、疼痛,對藥物較敏感者甚至當天就會出現(xiàn)血管炎性癥狀,嚴重者會出現(xiàn)血管硬化?;颊哂袝r因靜脈炎不得不中斷用藥,等好轉(zhuǎn)后再繼續(xù)治療。靜脈炎是指由于靜脈內(nèi)長期輸入濃度較高、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或放置刺激性大的介入導管,而引起的化學性或機械性的局部炎癥,也可在輸液過程中因無菌操作不嚴格而導致局部靜脈感染[3]。靜脈炎的防治至關重要,現(xiàn)對靜脈滴注β-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的防治現(xiàn)狀進行綜述。
王雪萍[4]的研究表明,選擇粗、直、彈性好、易固定、血液暢通的靜脈穿刺,避開關節(jié)、靜脈竇、神經(jīng)、肌腱的表面,避免使用有血管性疾病、癱瘓及骨折側(cè)肢體的血管,避免重復使用同一血管,12~24 h更換穿刺部位。合理安排輸液順序,有刺激性的藥物應交替使用。輸液部位如發(fā)生腫脹即使回抽有回血也應立即停止使用該血管,另選血管重新穿刺。發(fā)生藥液外滲者,應立即停止輸液,并采取積極措施。提倡使用靜脈留置針或中心靜脈穿刺,以減少穿刺次數(shù)。
潘雪勤[5]發(fā)現(xiàn),應用 24 G留置針輸注 β-七葉皂苷鈉,能減輕患者的疼痛,且靜脈炎發(fā)生率及程度明顯低于20 G留置針。24 G 留置針短而細,內(nèi)徑 0.7 mm,長 19.0 mm,進入血管后漂浮在血液中,減少了對血管內(nèi)壁的損傷,因此可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
李葆華等[6]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將5%碳酸氫鈉加入β-七葉皂苷鈉溶液中,調(diào)整其pH至7.14左右,可顯著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且通過體外試驗證明,在此pH下β-七葉皂苷鈉的穩(wěn)定性符合《中國藥典》規(guī)定。張明學等[7]研究發(fā)現(xiàn),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β-七葉皂苷鈉比0.9%氯化鈉注射液配制對靜脈損傷小。
張琳[8]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對精細過濾輸液器和普通輸液器輸液進行比較,使用精細過濾輸液器能更有效地濾除藥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減少微粒對血管的刺激,精細過濾輸液器能有效降低β-七葉皂苷鈉引起的血管疼痛及靜脈炎發(fā)生率。蔣紅霞等[9]也證實,使用精細過濾輸液器輸注β-七葉皂苷鈉可有效減輕輸液時的疼痛,并降低輸液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
陳寧[10]的研究顯示,高濃度的β-七葉皂苷鈉刺激性強,其pH和滲透壓與血液相差較大,組織間液被吸收入血管,使血管內(nèi)壓力升高、內(nèi)膜受損、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提示降低藥物濃度可有效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伊麗華等[11]的研究證明,β-七葉皂苷鈉總劑量超過140 mg/d不僅不能顯著提高療效,反而增加了不良反應,因此劑量應低于20 mg/d。
李新華等[12]的研究證明,避免同一部位連續(xù)輸入。最好1次穿刺成功,以免反復穿刺破壞血管壁。必要時采用靜脈留置針,5~7 d更換1次。每日更換敷貼,如有滲出、滲液、出汗、空氣等立即更換敷貼。輸入刺激強的藥物后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管,減輕對血管壁的刺激,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
王雪萍[4]的研究發(fā)現(xiàn),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有訴疼痛者即使穿刺局部無腫脹也要防止藥液外滲,有外滲者應及時處理。發(fā)現(xiàn)靜脈發(fā)紅者,要立即停止輸液,重新更換血管,防止靜脈炎惡化,以免造成血管不可逆的損傷。
董桂芬等[13]的研究發(fā)現(xiàn),適當加快β-七葉皂苷鈉的輸液速率可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對同一患者前后2 d采取不同的輸液速率(分別為60滴/分和30滴/分),患者的主訴和臨床觀察都表明,加快滴注速率及減少輸液時間可減少輸液性靜脈炎的發(fā)生。張美玲[14]的研究發(fā)現(xiàn),輸注七葉皂苷鈉時,將輸液器置于加熱泵上,將輸入的液體進行持續(xù)加熱,使輸入液體的溫度保持在20℃左右至輸液結(jié)束,可明顯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
靜脈輸入小劑量硫酸鎂:尹愛良等[15]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靜脈滴注β-七葉皂苷鈉前后均靜脈滴注0.9%氯化鈉注射液50 mL加硫酸鎂1 mL,發(fā)現(xiàn)靜脈輸入小劑量可使局部刺激癥狀明顯減輕,靜脈炎發(fā)生率顯著下降,且如此小劑量的硫酸鎂對血液生化和心功能無負性影響,安全可靠。
靜脈推注利多卡因:朱文倩等[16]的研究發(fā)現(xiàn),建立了靜脈通道后,立即將0.1% 利多卡因5~10 mL緩慢靜脈推注。結(jié)果表明,能有效防止β-七葉皂苷鈉靜脈滴注引起的靜脈痙攣性疼痛和靜脈炎的發(fā)生。
靜脈注射少量肝素鹽水:謝小輝[17]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遵醫(yī)囑給藥的第1天開始,使用注射用β-七葉皂苷鈉,予以靜脈推注少量0.04%肝素鹽水,可有效預防靜脈炎發(fā)生。
靜脈注射鹽酸普魯卡因:代國蘭[18]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輸注β-七葉皂苷鈉前,用0.25%的鹽酸普魯卡因 5~10 mL靜脈注射,發(fā)現(xiàn)鹽酸普魯卡因可明顯降低β-七葉皂苷鈉對靜脈滴注后出現(xiàn)的局部組織和靜脈損傷的發(fā)生率。
2.2.1 臨床藥物外敷
硫酸鎂濕敷:劉家文[19]報道,采用浸有50%硫酸鎂的紗布緊貼在炎癥肢體上進行濕敷,每日3次,每次20 min,可有效減輕局部炎癥、水腫,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又能增進舒適感,增強新陳代謝和白細胞的吞噬功能。
喜療妥外涂:羅朝虹等[20]的研究顯示,靜脈滴注 β-七葉皂苷鈉前 10~15 min于穿刺血管處上方2~10 cm外涂喜療妥,直徑不小于10 cm,輕輕按摩1~2 min,每日2次,至治療結(jié)束。喜療妥藥膏藥物性質(zhì)溫和、無毒無刺激,外涂操作簡便、省時省力、不需專人操作。使用喜療妥外涂減輕β-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效果確切,可減輕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2%山莨菪堿溶液外敷:李小平等[21]的研究顯示,用浸過2%山莨菪堿溶液的濕紗布敷在靜脈輸液穿刺處,持續(xù)保持紗布濕潤,可有效防止靜脈炎的發(fā)生。
2.2.2 植物外敷
海帶濕敷:王[22]的研究顯示,將干海帶用清水浸泡(干海帶與水的比例為1∶5)20 min,清洗干凈,用干凈的布將其表面水分擦干,放入清潔容器內(nèi)備用。取大于腫脹部位2 cm的海帶外敷于滲漏腫脹處,用紗布或繃帶固定,外面再覆蓋保鮮膜。海帶干后再更換。同時可在保鮮膜上用50℃左右的熱水袋熱敷15~20 min。海帶藥源豐富,取材方便,適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靜脈炎且無明顯不良反應。此方法操作簡單,易于掌握,經(jīng)濟實用。
植物蘆薈外敷:王小俊[23]的研究顯示,取鮮植物大葉蘆薈1片,清水洗凈,削兩旁的刺,縱形切開,用紗布包裹,取黏液面緊貼敷患處及超周圍皮膚范圍2 cm以上,每天3次,每次4 h,至癥狀完全消失。植物蘆薈治療注射用β-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起效快,療效確切,優(yōu)于傳統(tǒng)常規(guī)治療方法。該方法取材簡便,藥源豐富,經(jīng)濟實用,患者容易接受,值得臨床推廣。
新鮮馬鈴薯片貼敷:林錫波等[24]的研究顯示,在輸入β-七葉皂苷鈉溶液開始時,將洗凈的新鮮馬鈴薯切成3~4 mm薄片,貼敷在穿刺點上方近心端靜脈血管走行皮膚上,以預防靜脈炎的發(fā)生。輸藥后局部出現(xiàn)紅、腫、疼痛者可將其敷于腫脹明顯處,敷時注意馬鈴薯與皮膚相貼,可用膠布固定。為保持馬鈴薯新鮮,要及時更換,因時間稍長馬鈴薯就呈現(xiàn)黑色。馬鈴薯貼敷3~5 d后,一般靜脈炎得到明顯改善,必要時配合封閉治療。因馬鈴薯系薯類食物,其主要成分為淀粉、各種鹽類及龍葵素,淀粉可加快藥液的吸收,龍葵素可緩解疼痛,減少滲出達到消腫止痛作用。馬鈴薯含多種人體所需營養(yǎng)物質(zhì),貼后可經(jīng)皮膚吸收,補充滲出部位細胞營養(yǎng)而加速靜脈炎的恢復。
2.2.3 中藥外敷
紫花燒傷膏外敷:王雪麗等[25]的研究顯示,采用紫花燒傷膏(山東華潤制藥有限公司)外敷在穿刺針口上方靜脈走向5~15 cm處,無菌紗布覆蓋并膠布固定,保持皮膚濕潤直至輸液結(jié)束后40 min。用紫花燒傷膏外敷能明顯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延長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此方法操作簡單,取材方便,對皮膚無刺激,無不良反應。
自制“金黃膏”外涂:胡順琴等[26]的研究顯示,采用自制的“金黃膏”均勻涂于患處,每日2~3次。“金黃膏”藥物組方為姜黃40 g,大黃 40 g,黃柏 40 g,蒼術(shù) 16 g,厚樸 16 g,陳皮 16 g,甘草 16 g,生南天星 16 g,白芷 40 g,天花粉 80 g,寒水石 160 g,青黛 3 g。將上述藥物研成粉末,將適量黃凡士林熔化后調(diào)入藥粉和勻成膏,3 d為1個療程。采用自制“金黃膏”治療滲漏性靜脈炎,方便簡單,療效顯著,止痛時間快,經(jīng)濟價廉。
云南白藥外敷:李夢來等[27]報道了云南白藥外敷液的配置方法。1瓶云南白藥粉(規(guī)格為每瓶4 g)加50%乙醇,加200 mL滅菌注射用水,用滅菌容器配置好。在輸入 β-七葉皂苷鈉時,用8 cm×8 cm 4層無菌紗布浸透云南白藥外敷液濕敷于穿刺點上方,以紗布不滴液為宜,覆蓋保鮮膜,云南白藥預防靜脈輸注β-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的效果顯著,且優(yōu)于濕潤燒傷膏。
京萬紅軟膏外涂:周姣玲[28]的研究顯示,在患者靜脈輸注β-七葉皂苷鈉藥液的同時,在注射針眼長1~2 cm、寬3 cm范圍用無菌棉簽外涂1 mm厚的京萬紅軟膏。京萬紅軟膏外涂操作簡單,經(jīng)濟方便,可作為治療β-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的用藥。
2.2.4 理療
中藥離子導入治療:任平等[29]的研究顯示,將獨活、伸筋草各50 g,川芎、生草烏各 30 g,應用乙醇1 000 mL浸泡1周,經(jīng)過濾后瓶裝,密封備用。治療方法為,取2塊8層的6 cm×8 cm紗布襯墊浸泡中藥藥液,在靜脈炎紅腫處敷上襯墊,在襯墊上放置電極板,用彈力帶加壓固定,然后用2008-3型電腦中頻治療儀(北京奔奧)治療。治療儀電流強度為5~25 mA,根據(jù)患者的耐受程度調(diào)整,常用20 mA,以患者舒適為準,每次20 min,每日1次。應用中藥離子導入中藥治療β-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效果優(yōu)于50%硫酸鎂濕敷治療,且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感覺舒適,無痛苦,易于接受。
利凡諾濕敷聯(lián)合微波理療治療:方蘭巧等[30]的研究顯示,根據(jù)靜脈炎嚴重程度予0.1%利凡諾濕敷每日1~2次,或持續(xù)濕敷1~2 d,再配合微波理療,每日 1~2次,每次 20 min,連續(xù) 1~2 d。觀察時間為3~5 d。利凡諾濕敷聯(lián)合微波理療治療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50%硫酸鎂濕敷。
2.2.5 局部封閉
牛媛[31]的研究顯示,發(fā)生外滲及靜脈炎后,即刻拔針,腫脹肢體給予抬高、制動,同時采用5%利多卡因加0.9%氯化鈉注射液局部封閉,注射時采用環(huán)狀阻滯法,及時阻斷藥液在局部傳導,避免損傷靜脈。
2.2.6 其他
康惠爾透明貼:于麗麗等[32]的研究顯示,靜脈穿刺處上方康惠爾透明貼外用使用,透明貼減輕患者的不適,能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率,配合臨床治療的順利完成尤為重要。臨床應用過程中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賽膚潤噴涂:趙曉梅[33]的研究顯示,每次輸注 β-七葉皂苷鈉前、后,于穿刺點上方沿靜脈走向局部噴涂賽膚潤1~2滴,輕輕均勻抹開,使皮膚完全吸收,面積約6 cm×8 cm。賽膚潤能有效治療β-七葉皂苷鈉針靜脈輸注所致的紅腫、疼痛,明顯減少條索狀靜脈炎的發(fā)生。
β-七葉皂苷鈉在臨床應用的治療效果顯著,然而其不良反應靜脈炎卻是困擾臨床用藥的一個棘手問題,一直無特效的治療和預防方法。通過以上總結(jié),以便今后更有利地減少β-七葉皂苷鈉靜脈滴注所致靜脈炎的發(fā)生,盡早地給予護理干預,減輕患者的疼痛,降低住院費用,以進一步提高護理質(zhì)量及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田 巍,王 彤,倪 莉.七葉皂苷鈉和甲基潑尼松龍對油酸制備急性肺損傷大鼠模型的干預對比研究[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2(1):116-120.
[2]陳紅琢,劉薇群.七葉皂苷鈉致靜脈炎機制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2,26(3):577 -579.
[3]殷 磊.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256.
[4]王雪萍.β -七葉皂苷鈉致局部靜脈炎的預防和護理措施[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2,24 (2):70 -71.
[5]潘雪勤.兩種型號留置針輸注 β -七葉皂苷鈉的臨床觀察[J].廣西醫(yī)藥,2010,32(10):1 288 -1 289.
[6]李葆華,張 進,黃潤州,等.溶液pH值對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2):113 -115.
[7]張明學,劉 琳,趙巨光.山莨菪堿濕敷預防 β -七葉皂苷鈉致靜脈損傷[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5):367 -368.
[8]張 琳.精細輸液器預防靜脈滴注 β -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6,21 (2):49 -50.
[9]蔣紅霞,姚招娣.精密過濾輸液器在減少注射用七葉皂苷鈉不良反應中的作用[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11(12):115 - 116.
[10]陳 寧.20例注射用七葉皂苷鈉致靜脈炎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藥物警戒,2009,6(10):595 -599.
[11]伊麗華,汪利芬,李信炯.七葉皂苷鈉合理應用[J].用藥指南,2010,29(2):260 - 261.
[12]李新華,李 亞.七葉皂苷鈉靜脈輸注導致靜脈炎的護理干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0):144 -145.
[13]董桂芬,曾愛蓮.輸液速度對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7):1 477.
[14]張美玲.β -七葉皂甙鈉加溫靜脈滴注的臨床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2,23(7):812.
[15]尹愛良,肖春光,傅承樺 .小劑量硫酸鎂靜滴預防 β -七葉皂甙鈉所致靜脈炎 81 例分析[J].山東醫(yī)藥,2004,44 (14):46-47.
[16]朱文倩,王婷婷,劉 會.靜脈推注利多卡因預防七葉皂苷鈉靜脈滴注致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0,3(21):38
[17]謝小輝.減少注射用 β -七葉皂苷鈉致靜脈炎的護理體會[J].首都醫(yī)藥,2009(2):41.
[18]代國蘭.普魯卡因?qū)?β -七葉皂苷鈉致局部組織和靜脈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1(25):65 - 66.
[19]劉家文.注射用七葉皂苷鈉引起靜脈炎相關因素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3):346.
[20]羅朝虹,張淑冰,許 超.喜療妥外涂減輕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0(9):163-164.
[21]李小平,趙麗麗.靜脈輸注七葉皂苷鈉致靜脈炎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0,7(6):1 454.
[22]王 .海帶濕敷治療老年病人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護理研究,2011,15(9):2 513.
[23]王小俊.植物蘆薈治療注射用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0,17(12):119-120.
[24]林錫波,王麗芬.七葉皂苷鈉導致靜脈炎的原因及護理方法[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31(2):204 - 205.
[25]王雪麗,李 萌,詹秀玲,等.紫花燒傷膏外敷預防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J].臨床誤診誤治,2010,23(9):900.
[26]胡順琴,王良娥.自制“金黃膏”治療滲漏性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8):762.
[27]李夢來,黃雪梅.云南白藥預防靜脈輸注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3,15(4):101.
[28]周姣玲.京萬紅軟膏對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的治療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1(12):162 -163.
[29]任 平,蔣宏玲.中藥離子導入治療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2,11(1):61 -62.
[30]方蘭巧,李 菁,郭獻湘,等.利凡諾濕敷聯(lián)合微波理療治療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的效果探討[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1(2):130.
[31]牛 媛.七葉皂苷鈉靜脈滴注致靜脈炎120例預防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6):86-87.
[32]于麗麗,石海霞.康惠爾透明貼降低七葉皂苷鈉引發(fā)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1,9(10):396.
[33]趙曉梅.賽膚潤在防治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中的應用[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3,22(3):250 -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