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陸
(長春市第六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52)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精神障礙的臨床療效觀察
張 陸
(長春市第六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52)
目的探討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精神障礙的臨床效果。方法對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精神障礙患者給予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分析。結果98例精神障礙患者應用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后,痊愈者44例,顯效者32例,有效者19例,無效者3例,總有效率為96.94%。結論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具有不良反應、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適應范圍廣等優(yōu)點,可作為治療精神障礙的主要手段而在臨床中大力推廣應用。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精神障礙;臨床療效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是在通電前,先應用靜脈麻醉藥和肌肉松弛劑,然后再用電流刺激大腦,從而使患者意識喪失,達到無抽搐、痙攣發(fā)作而治療精神障礙的一種方法[1]。其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個是運用短脈沖電流刺激技術治療逆行性記憶障礙和意識模糊,使患者思維在發(fā)病階段消失,然后思維進行重新組合,同時血腦屏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從而對多種神經(jīng)遞質的傳遞產(chǎn)生影響,達到治療效果。因其療效肯定,不良反應少,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F(xiàn)對我院應用無抽搐電休克治療98例精神障礙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總結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精神障礙患者98例,給予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男53例,女45例。其中癔癥32例,躁狂癥10例,抑郁癥33例,精神分裂癥23例。年齡23歲~66歲,平均(33.2±7.5)歲;病程2個月~35年,平均(7.8±2.4)年。
1.2 方法
①治療藥物:阿托品、丙泊酚、司可林等。②治療儀器:美國美可達公司的思倍通5000Q型無抽搐電休克多功能治療儀。③治療方法:入院后進行常規(guī)檢查,如心電圖、腦電圖、胸片、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充分做好術前常規(guī)準備,為減少呼吸道分泌物,可在治療前半小時給予肌注阿托品0.5 mg,然后讓患者仰臥位,靜脈滴注丙泊酚1.5 mg/kg至其睫毛反射消失,用生理鹽水迅速沖洗滴管,快速靜脈滴注司可林1.0 mg/kg,待全身肌肉松弛,四肢震顫結束,自主呼吸停止時即可通電。根據(jù)患者年齡將通電能量百分比設定好,將電極放置于患者雙顳區(qū),緊托下頜,通電3~5 s,待四肢、面部抽搐停止時,加壓給氧,并緩慢靜脈滴注生理鹽水,直到患者有清晰意識,完全恢復自主呼吸。整個治療過程中進行血壓、血氧、心電、心率及腦電監(jiān)測。治療次數(shù)一般為每周3次,連續(xù)3周后調(diào)整為每2周1次鞏固治療。治療中可以聯(lián)合應用抗精神病藥物,如氯丙嗪等,但盡量不肌注氟哌醇、不用苯二氮類藥物。
1.3 療效評定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完成后采用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躁狂量表(BRMS)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進行評估。以PANSS、BRMS及HAMD的減分率為評定標準,痊愈:減分率≥75%,顯效:減分率≥50%,有效:減分率≥25%,無效:減分率<25%。
2.1 臨床療效
98例精神障礙患者應用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后,痊愈者44例,顯效者32例,有效者19例,無效者3例,總有效率為96.94%。
2.2 不良反應
短期記憶力下降者30例(30.61%),譫妄者12例(12.24%),排尿困難者2例(2.04%),頭痛頭暈者31例(31.63%),惡心嘔吐者23例(23.47%),治療結束后均能夠自行恢復,沒有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
精神障礙是由于大腦功能活動紊亂,從而導致人體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意志、認知、情感和行為等精神活動障礙[2]。其致病因素包括:先天遺傳、社會環(huán)境因素、個人體質因素和器質因素等。精神障礙患者常伴有錯覺、幻覺、妄想以及情感障礙等,表現(xiàn)為缺乏自知力,自言自語、哭笑無常、意志減退、行為怪誕等,而且很多患者都不承認自己有病,不主動就醫(yī)。傳統(tǒng)的抽搐電休克治療是在患者有清醒意識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患者不僅要經(jīng)受肉體上的痛苦,還容易產(chǎn)生強烈的恐懼感,同時容易發(fā)生心腦血管意外、呼吸暫停、骨折等嚴重問題。而目前廣泛應用的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是在麻醉藥物誘導下注入肌肉松弛劑后再對患者進行治療的一種物理療法。其主要是通過適量的短暫電流刺激大腦,使患者意識喪失,廣泛性皮層腦電發(fā)放,以達到控制精神障礙癥狀的目的。治療中患者表現(xiàn)為癲癇樣大發(fā)作或醫(yī)師憑臨床經(jīng)驗來完成治療?;颊咴谥委熯^程中比較安靜、無恐懼感、可以積極配合,避免了傳統(tǒng)治療方法中容易發(fā)生的心腦血管意外、呼吸暫停、骨折等問題,而且具有療效好、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適應范圍廣等優(yōu)點。對于年齡較長者(≥60歲)、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患者,以及伴有腎功能損害的患者,傳統(tǒng)治療方法一般均視為禁忌證。而對于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來說,只要沒有嚴重的腦部占位性病變、心肌梗死的精神障礙患者皆可視為適應證,治療后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少。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對躁狂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效果顯著[3]。本研究結果顯示,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對精神障礙的治療有顯著臨床療效,有效率為96.94%。本組治療中,雖有部分患者出現(xiàn)短期記憶力下降,譫妄,排尿困難,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但均在短期內(nèi)自行恢復,沒有發(fā)生任何嚴重不良反應。
總之,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既保留了傳統(tǒng)抽搐電休克治療方法的見效快、療效確切的優(yōu)點同時又具備了不良反應、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適應范圍廣等特點,可作為治療精神障礙的主要手段而在臨床中大力推廣應用。
[1] 王天平.無抽搐電休克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48例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2,4(1):110.
[2] 夏麗.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精神病60例療效觀察[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09,25(4):575.
[3] 朱金成.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與療效[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23(19):2451.
R749
B
1671-8194(2014)21-02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