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鯤
“人生千里與萬里,黯然銷魂別而已。君獨何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边@首《悲歌贈吳季子》是清初著名詩人吳偉業(yè)寫給將要發(fā)配到寧古塔的摯友吳兆騫(即吳季子)的一首詩。吳兆騫是清朝初年著名的“南闈科場”案中被流放寧古塔的8名舉人之一。順治十六年(1659年),自京師出塞、送其出關之作遍于天下,吳偉業(yè)正是在此情此景之下,寫下了這首凄涼之作,表達了對好友的依依惜別之情。在諸多反映清朝生活的歷史劇中,大家也經(jīng)常會聽到不同時期、不同皇帝動怒時的一句經(jīng)典臺詞:“將某某發(fā)往寧古塔,永世不得入關!”那么何謂寧古塔?寧古塔又在何處?
何謂寧古塔
寧古塔,并不如其字面上的意思那樣乃為一塔。寧古塔為古地名,約在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帶,范圍大概是圖們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地靠日本海,舊屬吉林管轄。滿語數(shù)之“六”為寧古,“個”為塔,所以寧古塔的意思即為“六個”。寧古塔流人吳兆騫之子吳桭臣在《寧古塔紀略》中說:“相傳昔有兄弟六個,各占一方,滿洲稱六為寧古,個為塔,其言寧古塔,猶華言六個也?!绷硪涣魅藯钤街訔钯e兩次來寧古塔探親,他在《柳邊紀略》中說:“寧古塔之名不知始于何時,寧古者漢言六,塔者漢言個?!彼?,寧古塔為滿語“六個”之意是沒有異議的。
關于寧古塔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此地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六祖”曾經(jīng)居住過的地方。據(jù)《清太祖實錄》記載,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曾祖父生有六子,六子成人后,“環(huán)衛(wèi)而居,稱為寧古塔貝勒,是為六祖云”。其實,六祖建城的遺址今天依然存在,位于今天的遼寧省撫順市新賓境內(nèi),史載“德世庫居覺爾察地;劉闡居阿哈河洛地;索長阿居河洛噶善地;景祖居祖基赫圖阿喇(今遼寧省新賓境內(nèi))地;包朗阿居尼麻喇地;寶實居章甲地”??梢?,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境內(nèi)的寧古塔與遼寧省撫順市新賓境內(nèi)的寧古塔貝勒舊址并非為一處,所以,此寧古塔非彼寧古塔,只是牽強附會罷了。
真實的寧古塔,最早見于文獻《清太祖實錄》?!肚逄鎸嶄洝分杏涊d明朝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上命巴圖魯額亦都率兵千人,往東海渥集部之那木都魯、綏芬、寧古塔、尼馬察四路?!泵鞒詈笠晃槐可袝鴱埧N彥在明亡后降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因“文字獄”被捕入獄,沒收家產(chǎn),發(fā)配寧古塔。在發(fā)配期間,他完成《寧古塔山水記》一書,其中《寧古臺》一文中說:“寧古塔者,名其地也,其山則曰臺,塔與臺音相近也,或以山形如臺,故名?!睂幑潘幻?,便有可能來源于寧古臺。
寧古塔有新舊二城,兩城相距25千米。新城在今天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寧安市,舊城在今海林市舊街。流人們曾記述說,寧古塔“城方二里”,由于“壘石成垣”,所以寧古塔也被稱為石城,城中百姓寥寥數(shù)家,可謂是人煙稀絕。
寧古塔地處北方邊陲,氣候寒冷。吳兆騫在給他母親的家書中說:“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p>
寧古塔的行政建制始自清順治十年(1653年),設昂邦章京(意為總管)鎮(zhèn)守,康熙元年(1662年)改為寧古塔將軍,寧古塔將軍設立后,寧古塔便成為東北北部政治和軍事中心,管轄今天的黑龍江省、吉林省、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一部分以及烏蘇里江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廣大地區(qū)??滴跷迥晷拗鲁牵ń駥幇彩校?,其地址為渤海國故地、上京龍泉府故址??滴跏迥?,將寧古塔將軍移駐吉林烏拉城,以原吉林副都統(tǒng)鎮(zhèn)守此地。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設綏芬廳于寧古塔,與副都統(tǒng)共同管理軍政事務,光緒三十三年裁撤副都統(tǒng)一職。宣統(tǒng)元年(1909年),綏芬廳升為府,遷駐三岔口。1910年,此地設置為寧安府,現(xiàn)今為黑龍江省寧安市的轄區(qū)。
流人的苦難生活
自“南闈科場”案后,因科場案、“文字獄”和各地反清斗爭引發(fā)的各種大案,使大批犯人被逐出山海關,經(jīng)寧遠,過遼河,流放到東北牡丹江邊的寧古塔。而流徙來的人,俱張縉彥講:“多吳、越、閩、廣、齊、楚、梁、秦、燕、趙之人。”那么為什么要選擇寧古塔作為犯人的流放地呢?
清初,寧古塔隸屬于東海渥集部,是野人女真的居住地。對于中原人士,尤其對流放者本人來說,這是一個十分陌生的地方,對于江南人士來說,此地更是聞所未聞。正如流人方拱乾在《絕域紀略》中記載的那樣:“寧古塔,不知何方輿?歷代不知何所屬?數(shù)千里內(nèi)外,無寸碣可稽,無故志可問?!比缜拔乃?,寧古塔位于塞外苦寒之地,氣候非常惡劣。除了天氣寒冷外,再就是路途遙遠,寧古塔與京師相距七八千里,徒步行走要4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到達。如果是單個人行走,倒也算輕松,可是犯人均需帶上幾十斤重的枷鎖;若是舉家流徙,其艱難程度更是可想而知。吳兆騫在流放寧古塔的路上寫下了“山野相錯,或繼或續(xù),無日不行山水間,亦無日不行風雨間”,可見路途中的艱難。無數(shù)的流人甚至還沒到寧古塔,就已成為了這漫漫謫戍路上的孤魂野鬼。所以,將犯人流放于寧古塔,不僅是一種肉體上的折磨,更殘酷的是心靈上的摧殘。
流放之人經(jīng)過漫長的路途到達寧古塔后,并不是苦難的結束,而是更大苦難的開始。他們要被安插入各旗之中,或在官莊里做苦力,或給披甲人為奴。當差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頭,不是種田,即是打闈、燒石灰、燒碳,并無半刻空閑日子。而為奴的人更是備嘗艱苦,長受折磨,清代法律還規(guī)定,奴主可以處死為奴的犯人而不受懲罰;更殘酷的是為奴的人,其子孫也得世代為奴,永世不得為民。正因為流放生活的苦難,對為奴流人逃亡的記載不絕于史書。據(jù)《清實錄》記載,順治年間,在戍邊官員給皇帝的奏折中,流放到黑龍江、吉林的犯人逃脫的人將近一半,可以想見其境遇之慘。
我們在影視作品如《康熙微服私訪記》《宰相劉羅鍋》中看到的多是官員被流放于寧古塔。其實,在流放人群中,文人亦有不小的比例。如大文豪金圣嘆、著名詩人吳兆騫、清初著名詩人學者方拱乾、因“文字獄”而被流放的著名思想家呂留良及其親屬等。
“災難,對常人來說也就是災難而已,但對知識分子來說就不一樣了。”在災難來臨之初,這些文人們無不惶惶不可終日,但經(jīng)歷苦難之后,他們的精神世界卻依然寬廣。精神世界的寬廣體現(xiàn)在留在漫漫謫戍路上的無數(shù)詩篇。
當?shù)竭_寧古塔這個邊陲之地后,當?shù)氐娜憋L光和滿族的風俗習慣,無不深深地影響著這些被貶文人。他們借詩抒情,歌以詠志。方拱乾在流放期間共做詩951首,編為詩集《何陋居集》,其詩詞多描繪寧古塔地區(qū)的風土人情、壯麗山川以及自己的生活心態(tài)等。方拱乾刑期滿后,自寧古塔返京,又作詩590首,后輯為《甦庵集》。吳兆騫流放于寧古塔后,寄情于山水,其詩作慷慨悲涼,獨奏邊音,描寫了自己流放寧古塔期間的所見所聞,抒發(fā)自己無辜被逐的苦悶情懷,亦有描寫邊塞軍民抗擊俄人的英勇事跡,并與張縉彥、錢威、姚其章、錢虞仲、錢方書、錢丹季創(chuàng)立七子詩社,定期創(chuàng)作,對寧古塔地區(qū)的文風有很大影響,其著作《秋笳集》收錄詩作300余首,使現(xiàn)在的人們得以了解300多年前寧古塔的風情。
除詩集之外,文人們多寄情于山水,寫下了不少優(yōu)美的篇章。最著名的當屬張縉彥的《寧古塔山水記》。張縉彥性喜山水,登山臨水之際留心觀察,記述山川源流,載其風俗、物產(chǎn),這些文章集合而成《寧古塔山水記》,這是黑龍江省第一部山水記專著。
寧古塔,本“不知何方輿”,被流放的文人到這里后,著有多部寧古塔地方志。方拱乾著有《絕域紀略》,吳桭臣著有《寧古塔紀略》,楊賓著有《柳邊紀略》,這些記載寧古塔歷史的地方志,反映出這些文人雖為貶戍之人,但當他們踏上這片充滿神秘色彩的土地的時候,已被它所深深吸引,一篇篇地方志相繼誕生,無不飽含著他們對這片土地的深情。
今天的我們雖然不能以300多年前流人們的眼光來打量這座古城,但是古人們?yōu)閷幑潘淼闹性拿骱烷_闊豁達的性情,卻始終照耀著寧古塔的歷史與未來。
【責任編輯】王 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