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西平
教學的有效與教師這一角色至關重要,因為學生學習的有序進行,是教師按照課程標準預設和實施的。自主—合作—探究并不是教師什么都不做或只做簡單的安排,讓學生想怎樣就怎樣的放任與無序;相反,是教師經(jīng)過充分的準備,不斷調整、修改完善,合理地、適時地、科學地引領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甚至是提出合理的有意義的問題,激起師生探究的欲望。讓思維得到碰撞,知識得到落實,技能得到訓練,最終使教學有效生成。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應做到如下幾方面:
一、教學前的準備
教師的準備,是引領課堂、有效生成的基石。當今時代,信息資源十分豐富,教師可獲得的信息來源亦很寬廣。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去創(chuàng)設情境,還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內(nèi)容,盡力尋找出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巧妙設計,以能引發(fā)學生強烈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人教版“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模塊“細胞生活的環(huán)境”的教學中,教師播放《走進科學》的“人身象腿”的視頻,面對主人公的象腿,學生除了震驚,馬上就會提出問題,是什么原因使主人公有這么粗大的腿,連走路都成問題呢?然后教師給學生梳理知識點——組織液、血漿、淋巴的關系。學生根據(jù)這三者的關系,又可以提出,這是組織液回流受阻,還是淋巴不能進入血液?在一系列問題驅動下,師生一起層層剖析,最終落實知識點。在一定情境中獲取的知識,效果更佳。
二、教學中的誘導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滿腔熱情地鼓勵學生大膽發(fā)問,用微笑、注視、點頭、手勢等方式進行鼓勵,讓學生能夠“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說、敢做,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都是從低質量的問題開始的。一個好的教師應善于以問題為突破口,捕捉學生智慧的火花,推動他們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提出新問題。只要學生動起來了,教師就能通過篩選抓住機會,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的閃光點,找到教學的著力點。
三、教學中的發(fā)現(xiàn)
教師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有些天馬行空的思維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教學生成。例如,進行微生物生長曲線的教學中,教師正分析說明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會走向衰亡,突然一個聲音“人類社會也會衰亡!”打斷教學,看似搗亂,實則是一個好契機。給學生機會,他說:“我是說人類的發(fā)展就像微生物的生長曲線一樣,最終會走向滅亡,因為地球的資源總是有限的?!苯處煶浞挚隙嗽撋挠^點,并利用這一問題,達成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的共識,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學生也有了興趣。
四、教學中的點撥
善于思考的學生,課堂上總是會有問題拋出。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討論,在討論中點撥、正確引導,直至獲取正確結論。三倍體無籽西瓜開花時,要授以二倍體西瓜花粉刺激子房發(fā)育。學生最喜歡問“為什么不用生長素處理呢?”或問“為什么不用二倍體做母本培育三倍體?”學生討論,教師適時點撥:(1)用花粉刺激保證子房的正常發(fā)育;(2)用花粉刺激比配置適宜濃度生長素溶液的操作簡便;(3)二倍體西瓜和三倍體西瓜可以間種,能同時獲得無籽西瓜和有籽西瓜,經(jīng)濟有效,一舉兩得;(4)選用四倍體做母本是因為多倍體的花粉的可育性低于兩倍體,多倍體做母本,二倍體做父本,種子產(chǎn)量會高些;(5)與細胞質的遺傳有關,細胞質的遺傳是母本遺傳,正如:用四倍體做母本,以后的西瓜的瓢就多、皮很薄;如果用二倍體西瓜作母本、四倍體西瓜作父本,即進行反交,則會使珠被發(fā)育形成的種皮厚硬,從而影響無子西瓜的品質。適時有效的點撥,既獲得了學生的認可,又使教學效果具有四兩撥千斤之效。
五、教學后的反思
反思就是要求教師對自己的教育行為乃至教育細節(jié)經(jīng)常進行追問、審視、推敲、質疑、批判、肯定、否定……課前反思,把以往的生成納入現(xiàn)有的預設范圍,拓寬預設的可能性;課中反思,以及時調整、改變和充實預設,使預設不斷完善;課后反思,對課堂教學回顧、批判、總結和提煉有效的預設和生成,明確課堂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什么是有效教學?筆者認為,有效不僅是學生獲得了生物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獲得了思維的鍛煉、能力的提高和德性的培養(yǎng)。在一定意義上,有效教學即體現(xiàn)為教學的有效生成。只要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以豐富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為基礎,通過積極學習與反思積累資源,在備課中就能輕松駕馭課堂,引領有效的教學生成,讓精彩課堂釋放師生生命的活力。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