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青
走出國門看世界
1978年前后,為了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引進外資,改變中國落后面貌,全國掀起了一股出國考察熱潮。據(jù)當時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統(tǒng)計,僅1978年1月至11月,經(jīng)香港出國和去港考察的人員就達529批,共3213人。
在各路考察團中,最核心的是由中央直接派出的國家級政府經(jīng)濟代表團,主要有四個:以林乎加(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為團長的赴日經(jīng)濟代表團,以李一氓(時任中聯(lián)部副部長)為團長的赴羅馬尼亞、南斯拉夫代表團,以段云(時任國家計委副主任)為團長的港澳經(jīng)濟貿易代表團,以國務院副總理谷牧為團長的赴西歐五國(法國、瑞士、比利時、丹麥、西德)代表團。其中最重要的當屬西歐五國之行。這既是新中國首次向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派出國家級代表團,也是直接推動中國改革開放的一次訪問。
出訪西歐五國代表團的成員除了分管經(jīng)濟工作的副總理谷牧外,還有水電部部長錢正英、農業(yè)部副部長張根生、廣東省副省長王全國等七八位部級干部和20余名長期從事經(jīng)濟工作的中央和地方領導。
谷牧率領的代表團于1978年5月2日出發(fā),6月 6日回國,行程36天,先后訪問了西歐五國的25個城市,參觀了80多個工廠、礦山、港口、農場、大學和科研單位。行程之緊,可謂“坐著飛機看花”。
現(xiàn)代化什么樣
在赴西歐五國代表團中,即使是以前出過國的同志,也沒想到“腐朽的帝國主義”會發(fā)展得如此神速。
西德一個年產5000萬噸褐煤的露天煤礦只用2000名工人,而中國生產相同數(shù)量的煤,需要16萬名工人,相差80倍。
瑞士伯爾尼公司一個水力發(fā)電站,裝機容量2.5萬千瓦,職工只有12人。中國江西省江口水電站,當時裝機2.6萬千瓦,職工卻有298人,高出20多倍。
法國戴高樂機場一分鐘起降一架飛機,一小時60架,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半小時起降一架,一小時起降兩架,還搞得手忙腳亂。
現(xiàn)在我們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那時,高速公路在五國以至整個西歐已經(jīng)形成一個網(wǎng)絡,而當時的中國一公里高速公路都沒有。
更讓出訪者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
訪問日本的人回來介紹:日本普通工人家庭一般有四五十平方米的住宅,全國平均每兩戶有一輛汽車,95%以上的人家有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日本東京的大型商店的商品多達50萬種。
而我們呢,王府井百貨大樓僅有商品2.2萬種,城市職工20多年沒漲工資,人均住房面積 3.6平方米,擁有自行車、手表、縫紉機還是大多數(shù)家庭的追求,農村仍有2億人沒解決溫飽。
近八個小時的匯報
1978年6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聽取了西歐五國行的考察匯報。這場匯報從下午3時半一直進行到晚上11時15分,將近八個小時。這次匯報會,谷牧主要談了三點:一是二戰(zhàn)后,西歐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濟確有很大發(fā)展,尤其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電子技術廣泛應用,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和這些國家相比,我國大大落后了。這些國家的經(jīng)濟運行機制、政府對經(jīng)濟的調控和對社會矛盾的處理,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二是這些國家大都對華友好,由于資金過剩,技術要找市場,商品要找銷路,因此都非常重視與中國發(fā)展經(jīng)濟貿易交往。只要我們做好工作,許多似乎難辦的事情都可以辦成。三是發(fā)展對外經(jīng)濟交往中,有許多國際上通行的辦法,如補償貿易、合作生產、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等,我們可以研究采用,以加速我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
中央領導興趣盎然,熱烈地發(fā)表了意見。
主持匯報會的華國鋒要求,考察人員繼續(xù)深入討論,研究出幾條有情況分析、有行動措施的意見,提到國務院務務虛,進一步統(tǒng)一認識。
這次匯報會后,鄧小平又專門找谷牧談話。鄧小平指示,引進項目這件事要做,重要的是爭取時間,但質量要選好,要先進的。
不久,國務院在中南海懷仁堂報告廳召開了關于加速現(xiàn)代化建設的務虛會。務虛會從7月6日一直開到9月9日,長達兩個多月。大家就有關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作了重要準備。
下定決心對外開放
出國考察團的訪問收獲,對鄧小平?jīng)Q心實行對外開放政策起了重要的參考作用。
1978年6月、10月,在會見羅馬尼亞和西德客人時,鄧小平指出:“我們派了許多代表團到歐洲和日本去考察,發(fā)現(xiàn)我們可以利用的東西很多,許多國家都愿意向我們提供資金和技術,條件也不苛刻,從政治、經(jīng)濟角度對我們都有利,為什么不干呢?”“關起門來,是發(fā)展不起來的。要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就要善于學習,大量取得國際上的幫助。要引進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先進裝備,作為我們發(fā)展的起點?!?/p>
赴西歐五國代表團訪問回來后,向中央?yún)R報時提出建立特區(qū)。谷牧后來回憶說,特區(qū)這個名稱是鄧小平提出來的。當時有幾種提法:自由貿易區(qū)、出口加工區(qū),還有免稅區(qū)、開發(fā)區(qū)等。鄧小平說,就叫特區(qū)吧。
1978年10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對日本進行了正式訪問。他視察了日產汽車公司的座間工廠,了解到座間工廠月生產汽車44000輛,是當時中國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月產量的99倍。他感慨地說:“我懂得了什么是現(xiàn)代化。我們歡迎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特別是日本產業(yè)界同中國合作?!?6日,鄧小平乘坐東海道新干線列車前往京都、奈良、大阪訪問。在飛馳的列車上,陪同人員問鄧小平的感受,他爽快地回答說:“速度快,蠻舒適,干什么事都要有速度喲!”在訪問期間,鄧小平坦率地說:“首先承認我們的落后,老老實實承認落后,就有希望。再就是善于學習。本著這樣的態(tài)度、政策、方針,我們是大有希望的?!编囆∑降恼勗挶缓M饷襟w解讀為“下定了改革開放的決心”。
對于這次出國考察潮的意義,參加出訪西歐五國代表團的同志認為,這次對西歐五國的訪問,加上同年其他幾個代表團的出訪,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制定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總方針,是起了應有的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