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后“猿叟”。為尋覓安全、健康、美味之食而上下左右搜索的孤獨的行者。
小寧波林振每周要去寧波進貨,我們隨時可吃到價廉味美的寧波美食。不過,林振常說:“可惜你們不能跟我一起去寧波,不然,你們就可以吃到更加地道的‘鮮咸合一了。”
我倒“想勿落”( 想不通)了。我們?yōu)槭裁床荒苋幉ㄆ穱L呢?有小寧波這么地道的向導,還怕吃不到正宗的寧波美食嗎?幾位資深“饞癆痞”決定跟著林振去寧波,哪怕在那邊住一宿,只要有好吃的東西, 也是值的呀!
吃到老味道就想哭
抵達寧波的當晚,在“竹林人家”江東店晚餐, 林振的老領導、小兄弟上了許多海鮮。誠如林振所言,同樣的原料,這里要比上海更好吃。
為了休養(yǎng)生息,以便次日再戰(zhàn),我早早在賓館睡下了,林振及其朋友喝酒、唱歌,直到半夜才散。次日一早,他們又去逛市場了,真是精力充沛的年輕人!直至將近正午,他們匆匆回來叫我快去退房,隨后驅車前往另一家“竹林人家”。林振在路上告訴我,剛才在菜場里的熟食店吃到白切雞、白切鵝,剛一進嘴,東泰祥老板小宗就要哭了——上海的許多菜場熟食店沒有老味道,以至多年來不吃熟食。什么好東西有如此魅力?等到了餐館,小宗拿出已打包的熟食,老遠就聞到一股久違的香味。急忙拿筷子一嘗,真是好吃呀!難怪小宗要哭。肉質滋潤而有嚼頭,那就是小時候路邊小攤頭上的好味道,真正的皮香肉酥鹵足,并未標榜“有機”、“綠色”,卻是真真切切的家常菜。噢,還有大腸,沒有穢氣, 只有腸香,肥而不膩,香鮮可口。要不是得快快開車回滬,他們肯定會喝兩盅。我們另點了紅燒雜魚和幾樣蔬菜, 恨不得好味道永留舌尖。
滄浪享鴨面
吃罷午餐我們又去溪口。林振先在溪口那邊菜場進筍干,我坐在車內(nèi)等。無聊中看見路邊一個賣燒鴨、鴨脖子的小店,門口一塊招牌寫著“上海滄浪享鴨面”。上海哪有“滄浪享”?一定是“滄浪亭”之誤,但滄浪亭哪有湯面?只見店里一鍋鴨湯一直在咕嘟咕嘟滾著。胡思亂想之中,小青年們說說笑笑出了菜場,要進鎮(zhèn)去看蔣介石故居了。我說:“且慢,吃一碗鴨面再去。”邊說邊朝店內(nèi)走去。果然,這鴨面確實好吃。原來,這面是以鴨子老鹵為湯,且有幾塊燒鴨,這好味道上海吃不到。我對正在煮鴨的老板說,鴨面好吃, 但“滄浪享”錯了,上海沒有滄浪享,只有滄浪亭。
嘻嘻哈哈之中我們走馬觀花游看一遍“豐鎬房”,然后直奔慈溪,到林振好朋友店里吃晚餐去了。吃了幾樣小海鮮,趕緊回上海。
“唐記魚圓”還有
回上海的第二天,我和小宗、大俠去“大蔬無界·外灘美素館”評菜。這里是外灘22 號, 太古洋行舊址,在一個團隊的策劃、設計下, 無限禪機,卻大蔬無界——無宗教之界,無中外之界。最享受的是還原素食原本沒有呈現(xiàn)出來的質感,如比獅子頭更好吃的“葵花崗”, 微黃而齒感似花膠(魚肚)的竹蓀,以人參果(蕨麻)、雞頭米(芡實),還有碧綠的甜豆, 擺一個造型,美其名曰“大珠小珠落玉盤”。 席間,不知咋的,大俠問:“不知‘唐記魚圓還有?”小宗說:“哪能(怎么)嘸沒?等一會帶儂去。”
從外灘22 號出來,在浦東上南路果然找到“唐記魚圓”,老板已退休了,他的兒媳帶著小伙計在做。小宗嘗了一個(魚圓本身是熟的),點點頭說:“味道對格。”每人買了一袋,又買了幾個蝦圓(所剩不多了),打道回府。
高高興興買了魚圓后,見路邊有一個“夫妻老婆攤”在做蔥油餅,一見用豬油煎,還有油酥, 每人買一個,邊走邊吃,香、鮮、脆、酥全有,真是老上海好味道!
江禮旸
70 后“猿叟”。為尋覓安全、健康、美味之食而上下左右搜索的孤獨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