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明輝
作文難,難在何處?難在學生覺得無話可說。因此,作文中假話、空話連篇的現(xiàn)象不絕。寫的人是千人一面,記的事是千篇一律。學生為什么會覺得沒話可說,沒內容可寫呢?筆者認為:第一,學生平時沒有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所以對身邊的人和事熟視無睹,自然積累的作文材料就缺乏。第二,詞匯貧乏,語言表達不準確。第三,作文訓練時間太少,訓練質量不高。針對造成學生作文難的原因,筆者認為關鍵是要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情感,“心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愿望,便想傾吐?!睘榇耍處煵环翉囊韵聨追矫嫒胧?,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一、加強閱讀教學,規(guī)范語言,積累詞匯
語文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深厚感情,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有許多地方方言。由于受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每個地區(qū)的學生對地方方言的掌握往往比普通話更牢固,所以經常出現(xiàn)學生說話、寫作文都是方言與普通話混用、語言表達不準確的現(xiàn)象。針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理解祖國的語言文字,積累普通話詞匯,規(guī)范書面語言,消除寫作中的障礙,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基礎。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積累寫作素材
學生的天性就是喜歡玩。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正好符合學生的“胃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學生獲得心理感受,建立起對事物的概念,積累寫作素材。如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拔河比賽”“跳繩比賽”“卡拉OK比賽”“課本劇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有了親身經歷,在活動中有了親身感受,拓寬了視野,豐富了寫作源泉,寫起作文來就不會感到無話可說了。
三、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增加寫作量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準確把握課文讀寫結合的契機,適時進行寫作訓練,增加作文訓練量。
1.摹仿課文練寫。有的課文內容淺顯易懂,結構簡單,教師可在學完課文后指導學生仿寫一篇類似的作文。如學完《高大的皂莢樹》一課后,讓學生模仿它的寫法,觀察校園里或自己家鄉(xiāng)的一種植物,結果有的同學寫了《校園的柳樹》,有的寫了《家鄉(xiāng)的楊樹》,還有的寫《屋后的野葡萄樹》……選材十分豐富,觀察也比平時作文細致得多。仿寫,打開了學生創(chuàng)寫的開端。
2.以課文為基點,鼓勵學生實踐感知,隨筆成文。如教學《勞動最有滋味》一課后,我讓學生回家親自參加一次勞動,然后把參加勞動的過程、勞動時的心情、勞動后的收獲和感受寫下來。學生回家不僅參加了勞動,而且寫成的作文因為有了真實體驗,所以情真意切。有的學生寫到:“學了《勞動最有滋味》一課,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勞動會是最有滋味的事?我可從來沒有體驗過。不行,今天我得試試。啊,對了,咱們家的兔籠該打掃打掃啦!好,立即行動……哎,兔籠總算清掃完了,可我覺得腿都站僵了,渾身酸軟,不自在。這樂趣在哪兒呢?咦,你看那小白兔多高興哪,蹦來蹦去的,是因為我把它們的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嗎?也許吧,誰不愿意住得舒適安逸呢?”
3.讓學生展開想象,填補課文內容的空白。如教學完《窮人》一課,我讓學生展開想象,續(xù)寫出桑娜拉開帳子后的情形。學生聽說是自己編故事,寫作的積極性相當高,效果不錯。再如,教學《種子》一課,針對課文最后“我站在講臺上,開始了我教師生涯的第一次講話”一句,我啟發(fā)學生:“假如你是這位教師,此時此刻,你會說些什么?”學生都爭先恐后地舉手,大膽地說出了各自的想法。由于時間因素,不可能每一位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我讓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這樣,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4.鼓勵學生寫讀后感。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后,我讓學生寫一寫學了這一課的感想。學生由于剛學了課文,對小女孩的悲慘遭遇十分同情,寫的讀后感都是有感而發(fā),感情十分真摯。如有位同學在文中寫道:“賣火柴的小女孩,你冷嗎?別怕,我給你棉衣,寒冷不敢侵襲你;可憐的小女孩,你餓嗎?別怕,我給你面包,饑餓會離你而去;你不敢回家嗎?到中國來吧,我們全國的小朋友都會歡迎你……”稚拙的話語,可愛的言詞,不僅表達了他對小女孩的關心和同情,更道出了自己心中美好的愿望。
5.堅持每周寫一則周記。為了增加學生的作文訓練量,我除了每兩周按大綱要求安排一次大作文訓練外,堅持讓學生每周寫一篇周記,把本周自己親眼所見的,親耳聽說的,心里所想的,都寫下來。這樣有利于學生暢所欲言,訴說自己的心理話,真正達到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的目的,寫出來的文章才有真情實感。
總之,學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必須經過長期的嚴格訓練,然而這種訓練又不能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這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努力研究,探索作文教學的新路子,切實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