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山東省農(nóng)科院山亭實驗站 山東棗莊 277200)
在優(yōu)質(zhì)土雞生產(chǎn)上及早鑒別出雌雄雛雞,具有重要的經(jīng)濟意義。掌握這門技術(shù),可進一步提高經(jīng)濟效益。
總的來說,動物雄性要比雌性活潑,活動力強,悍勇好斗;雌性的比較溫馴懦弱。因此,一般強雛多雄,弱雛多雌;眼暴有光為雄,柔弱溫文為雌;動作銳敏為雄,動作遲緩為雌;舉步大為雄,步調(diào)小為雌;鳴聲粗短而聲音清脆多為雄,鳴聲細長而聲音尖嫩多為雌。公雛雞,行走時,兩只腳的腳印成一條直線,喂食時爭吃,而且吃得快。母雛雞,握在手中無反抗能力,行走時兩只腳的腳印相互交叉;開食遲,吃得慢。
雄雞的外表特征是頭大,眼圓有神;喙長而有尖鉤,好啄斗;體長,眼高,腳脛粗。雌雞與雄雞相反,頭小,眼睛橢圓,反應(yīng)遲鈍,喙短而圓直,性情溫和;體圓,眼矮,腳脛細。
雛雞出殼后4天,開始換新羽毛,如果此時胸部和肩尖已有新羽毛長出,就是雌雞;沒有新羽毛長出,就是雄雞。雄雞一般出殼后7天,胸部和肩尖才能看見新羽毛。兼用型雞和雜交雞可根據(jù)翅、尾羽生長的快慢來鑒別。一般小雌雞的翅、尾羽長得比小雄雞快。此外,翼羽形狀在小雞階段雌雄也有區(qū)別。雄雞翅膀長出的新羽毛為尖形,雌雞的則為圓形;紅羽品種小雌雞的翅羽顏色淺,雄雞較深。
雞冠和肉髯是雞的第二性征,一般來說,雄雞的冠基部肥厚,冠齒較深,顏色較黃,肉髯明顯;雌雞的冠基部薄而矮小,冠齒較淺,顏色微黃或蒼白,肉髯不明顯。
將出殼雛雞握在手中,使肛門朝上,吹開肛門周圍的絨毛,用左右手拇指撥動肛門外壁,觀察雛雞肛門張縮情況。撥動時如果肛門閃動快而有力,就是雄雞;如果閃動一陣停一會,再閃動一陣,張縮次數(shù)少而慢,同時容易將肛門翻開,就是雌雞。
先輕輕地握住剛出殼的雛雞,排掉它的糞便,再翻開肛門的排泄口,觀察生殖突起的發(fā)達程度和狀態(tài)。觀察時主要是以生殖突起的有無和隆起的特征進行鑒別。雄雞的生殖突起(即陰莖)位于泄殖腔下端八字皺襞的中央,是一個小圓點,直徑0.3~1mm,一般0.5mm,且充實有光澤,輪廓明顯。雌雞的生殖突起退化無突起點,或有少許殘余,顯然正常形的呈凹陷狀。少數(shù)雌雞的小突起不規(guī)則或有大突起,但不充實,突起下有凹陷,八字皺襞不發(fā)達。有些雄雞的突起肥厚,與八字皺襞連成一片,且比較發(fā)達。此法最好是用來鑒別出殼12~24小時內(nèi)的雛雞。因為此時雌雄雞生殖突起差異最明顯,以后隨著時間的推移,突起就會逐漸萎縮而陷入泄殖腔的深處,不容易鑒別。
把安在光學(xué)儀器尖端的小玻璃管,從小雞肛門插入直腸內(nèi),通過腸壁來觀察卵巢和睪丸。雄雞左右側(cè)各有1個睪丸,呈黃色,形似香蕉;雌雞只在左側(cè)有1個卵巢,三角形,置桃紅色,右側(cè)卵巢退化。用這個方法同樣要求熟練,否則會弄破腸壁影響雞的健康成長,熟練后鑒別速度也較快,每6分鐘可鑒別100只左右。
用伴性遺傳羽毛來鑒別就是應(yīng)用伴性遺傳的羽色這一性狀進行鑒別。由于親代雌雞的白色羽毛這一性狀是顯性,親代雄雞的紅色羽毛這一性狀為隱性,因而在子代雛雞中,凡是白色羽毛的都是雄雞,凡是紅色羽毛的都是雌雞。例如,我國引進的羅斯、羅蔓、伊莎和星雜579等商品代雞,就是應(yīng)用這個方法來鑒別雛雞雌雄的。用速羽型的雄雞與慢羽型的雌雞進行交配,其子代雛雞凡是慢羽型的都是雄雞,凡是速羽型的都是雌雞。鑒別的操作方法是將雛雞翅膀拉開,可看見2排羽毛,前面一排叫主翼羽,后面一排叫覆主翼羽,覆蓋在主翼羽上。如果主翼羽的毛管比覆主翼羽的長,就是雌雞;如果2排翼羽平齊,不分長短,就是雄雞。
提著雛雞的兩腳,將雛雞倒著提起來。握在手中想掙脫,向上昂頭,2個翅膀展開拍打,猛力掙扎一般就是公雛雞;若腦袋自然地向下垂,翅膀沒有展開或者展開以后又慢慢合攏,多為母雛雞。
同一批孵化的雛雞,20.5天出殼的雄雞占多數(shù),第21天出殼的雌雄雞數(shù)均相等,第21天以后出殼的雌雞占多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