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無 自 我 的 “人”
——借祥林嫂與菊英娘的形象探究20世紀婦女生存狀態(tài)

2014-03-06 05:32:40余依妮
文教資料 2014年36期
關(guān)鍵詞:守節(jié)魯鎮(zhèn)祥林嫂

余依妮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 文科基地,江蘇 南京 210097)

無 自 我 的 “人”
——借祥林嫂與菊英娘的形象探究20世紀婦女生存狀態(tài)

余依妮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 文科基地,江蘇 南京 210097)

《祝?!泛汀毒沼⒌某黾蕖吠青l(xiāng)土小說中關(guān)注寡婦形象的代表作品之一。文章從群體規(guī)范出發(fā),以祥林嫂和菊英娘形象為主要分析對象,詳細闡述了封建禮教的群體規(guī)范本質(zhì)、祥林嫂和菊英娘在封建禮教的群體約定之下“自我”的丟失,以及作者在作品中傾注的對個體“人”的思考,對社會暗黑的反抗,對未來之路的探尋。

群體規(guī)范 貞節(jié) 自我 反抗 探尋

魯迅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奠基人之一,在小說創(chuàng)造中給予“人”最大的關(guān)注,農(nóng)民題材和知識分子題材是魯迅先生小說創(chuàng)造的兩大題材。而在這其中,頗值得一說的,是魯迅先生對于農(nóng)村婦女命運的關(guān)注,如《離婚》、《單四嫂子》、《祝福》等。在魯迅先生的指引下,一大批青年作家加入了鄉(xiāng)土文學的隊伍,其中便有一心學習魯迅先生、被魯迅先生稱為“一代鄉(xiāng)土文學作家的代表”的王魯彥。兩位作家共同關(guān)注鄉(xiāng)土文化,描寫故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文化習俗,揭示傳統(tǒng)文化下鄉(xiāng)村人民生活的閉塞、愚昧,表達作者的痛心、憐憫和感傷之情。

《祝?!肥囚斞赶壬矣鲬魰缘淖髌?,其中的祥林嫂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作品描寫了祥林嫂兩次嫁夫,兩次成為寡婦,最后淪為乞丐,在魯鎮(zhèn)最重大的節(jié)日——祝福中死去的故事?!毒沼⒌某黾蕖穭t是王魯彥的代表作,作品敘述了菊英娘為死去十年的菊英辦冥婚的故事。

對《祝?!返难芯渴菍W者永遠做不完的工作,但研讀學者論著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以往的分析多是在探討祥林嫂和魯鎮(zhèn)人們的關(guān)系、和“我”的關(guān)系,去分析誰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主要原因。而對于《菊英的出嫁》,人們也多是將關(guān)注點放在作者對浙東鄉(xiāng)村愚昧風俗的描寫上。所以,本文旨在另辟蹊徑,以群體規(guī)范為主要切口,比較分析群體規(guī)范對作品中的兩位女性的影響,并探尋作者在這兩位女性人物身上投注的對婦女生存狀態(tài)的思考,對“人”的思考。

一、封建禮教的群體規(guī)范本質(zhì)

對于婦女的貞節(jié),魯迅先生在《我之節(jié)烈觀》一文中說:“古代社會,女子多當作男人的物品,或殺或吃,都無不可;男人死后,和他喜歡的寶貝、日用的兵器一同殉葬,更無不可。后來,殉葬的風氣漸漸改了,守節(jié)便也漸漸發(fā)生。但大抵因為寡婦是鬼妻,亡魂跟著,所以無人敢要,并非要她不事二夫。這樣風俗,現(xiàn)在的蠻人社會里還有。中國太古的情形,現(xiàn)在已無從詳考,但看周末雖有殉葬,并非專用女人,嫁否也任便,并無什么制裁。由漢至唐也并沒有鼓吹節(jié)烈,直到宋朝,那一班‘業(yè)儒’才說起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的話,看見歷史上‘重適’兩個字,便大驚小怪起來?!保?]

由魯迅先生這一番話看,婦女貞節(jié)觀念,自古代以來便有,只是“由漢至唐也并沒有鼓吹節(jié)烈”,直到宋代才提出了嚴格的貞節(jié)規(guī)范。宋代理學的先驅(qū)周敦頤在《通書》中說:“禮,理也;樂,和也。陰陽禮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萬物各得其理后和,故禮先而樂后?!彼^夫夫婦婦,就是夫為妻綱,以夫御婦。程頤也認為:“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極大”。再至朱熹,更是直接明確了貞操是女子第一生命,如貞操與性命不能兩全時,唯舍命而保住貞操。這種嚴格的貞潔觀念在宋儒的推動下成為了古代儒家思想中重要部分,也隨著儒家思想統(tǒng)治了中國社會一千多年。

一千多年的社會習俗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早已內(nèi)化為人們的道德觀念,成為社會默認規(guī)范準則,而一旦出現(xiàn)有人違反這種道德觀念,便是破壞了這一群體約定,破壞了人們的同一認知。那么,人們自然要去捍衛(wèi)這一群體規(guī)范,要打擊這種反動的思想和行為。于是,只是認同,才能在社會生存。而認同的結(jié)果,往往就是自我獨特性的丟失,對于處于從屬地位的婦女來說,這種自我的丟失就表現(xiàn)得更明顯了。

這里需要解釋“群體規(guī)范”的概念。《社會科學大辭典》解釋“群體規(guī)范”,是為保證群體目標的實現(xiàn)和群體活動的一致性,而使群體成員必須遵守的已經(jīng)確立了的思想、評價和行為的準則。群體規(guī)范是一種標準化了的觀念。群體成員必須在規(guī)范的框架之內(nèi)開展活動,超出規(guī)范限制,則被視為越軌,就要受到群體制裁。[2]具體到婦女貞節(jié)的群體規(guī)范,便是以上我們所說的對“守節(jié)”的推崇、表彰,對“失節(jié)”的譴責、制裁。

對貞婦的表彰始于漢宣帝,但真正成為習俗是理學提倡和官方表彰的結(jié)果。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曾下令:“民間寡婦,三十以前,夫亡守節(jié),五十以后不改制者,旌表門閭,免除本家差役?!奔丛诿鞔陀袨樨憢D設(shè)立貞節(jié)牌坊,免除貞婦娘家差役和賦稅的規(guī)定。而這種表彰節(jié)婦的風氣一直延續(xù)到民國初期。

另一個很能說明群體規(guī)范對人的影響的便是殉節(jié)。據(jù)《山西通志·烈女錄》不完全統(tǒng)計,該省貞烈之女,在元代以前僅有幾人,元代增至25人,明代突增至677人,清代(從順治到光緒)更上升到1830人。又據(jù)《福建通志·列女傳》不完全統(tǒng)計,該省唐至宋殉節(jié)者26人,元代12人,明代猛增至679人,清代更高達5603人??梢姡后w規(guī)范一經(jīng)形成,就會對行為違背規(guī)范的成員產(chǎn)生無形的心理壓力,迫使個人遵從。而本文中所要論述的祥林嫂和菊英娘正是這種群體規(guī)范的受害者。

二、祥林嫂與菊英娘的“自我”丟失

祥林嫂一生兩次嫁夫,兩次亡夫。而這兩次亡夫正好一正一反證明了群體約定的力量——即,封建禮教貞潔觀對婦女的迫害。

祥林嫂起初嫁給了祥林,在祥林死后為逃避婆婆逼著改嫁逃到了魯鎮(zhèn),在魯四老爺家做女工。魯四老爺雖嫌棄祥林嫂寡婦身份,但是四嬸看“她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著限,不開一句口,很像一個安分耐勞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皺眉,將她留下了。試工期內(nèi),她整天的做,似乎閑著就無聊,又有力,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錢五百文?!庇纱丝梢?,對于“守節(jié)”的寡婦,人們雖然仍有嫌棄,但看在她還能“守節(jié)”也并非十分厭惡。

此后,祥林嫂便在魯四老爺家流了下來?!八淖龉s毫沒有懈,食物不論,力氣是不惜的。人們都說魯四老爺家里雇著了女工,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竟沒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边@幾句話有很多值得分析的地方。祥林嫂逃到魯鎮(zhèn),憑借自己的力氣做工吃飯,人們也并沒有嫌棄這個寡婦,反而因為她勤快能干特別欣賞她,祥林嫂自己也滿足于人們的評價,“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這里,我們發(fā)現(xiàn),“守節(jié)”的祥林嫂還是可以被大家接受的,并且她也十分樂于融入魯鎮(zhèn)的新環(huán)境,在人們的贊賞中感到滿足和高興。但是,人們?yōu)槭裁床幌訔壦枪褘D呢?因為祥林嫂是為了給亡夫“守節(jié)”出來做工的!祥林嫂是一個節(jié)婦!這是應(yīng)該被尊重和推崇的人物!這一點,讓我們對比一下祥林嫂第二次來魯鎮(zhèn)做工就更明白了。

祥林嫂改嫁賀老六后,似乎日子過的不錯,用衛(wèi)老婆子的話就是,“母親也胖,兒子也胖;上頭又沒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氣,會做活;房子是自家的?!ΠΓ媸墙涣撕眠\了”。由上文對于婦女貞潔觀的描述我們可以知道,女子嫁人是需要從一而終的,改嫁是失節(jié)的表現(xiàn),是嚴重的道德敗壞。但是,似乎祥林嫂的改嫁讓她的日子更舒坦了?!笆Ч?jié)”難道沒有關(guān)系嗎?當然不是,一切的懲罰都在后頭。

賀老六風寒死了,兒子阿毛被狼叼走了,祥林嫂在賀家無依無靠,一個外人,自然就被大伯收了房子趕了出來。于是,祥林嫂只好又到魯鎮(zhèn)來做工。這一次,魯鎮(zhèn)人民對祥林嫂的態(tài)度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四嬸可憐祥林嫂又留下了她,魯四老爺卻再三強調(diào)“這種人雖然似乎很可憐,但是敗壞風俗的,用她幫忙還可以,祭祀時候可用不著她沾手,一切飯菜,只好自已做,否則,不干不凈,祖宗是不吃的?!庇谑牵漓氲臅r候,只要祥林嫂一攙和,四嬸就會大聲制止,“祥林嫂,你放著罷!我來擺?!薄跋榱稚惴胖T!我來拿?!惫ぷ鲀?nèi)容變化了,雇主態(tài)度變化了。鎮(zhèn)上人們的態(tài)度自然也不一樣了?!版?zhèn)上的人們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調(diào)和先前很不同;也還和她講話,但笑容卻冷冷的了。”魯鎮(zhèn)人們的冷漠、嫌棄毫不遮掩地表現(xiàn)出來。原因很簡單,祥林嫂失節(jié)了,她不是個節(jié)婦!一個女人竟然在丈夫死后嫁給了另一個男人,還為另一個男人生下了孩子,這在舊社會簡直是不能饒恕的罪過!

人們嫌棄祥林嫂“不干凈”,更是拿祥林嫂“不干凈”的事嘲諷她。阿毛的故事被人厭棄了之后,人們有很快在祥林嫂身上找到了新的樂子,那邊是她的“依了”。“祥林嫂,我問你:‘你那時怎么竟肯了?’一個說?!Γ上?,白撞了這一下?!粋€看著她的疤,應(yīng)和道?!边@種直接的對祥林嫂失節(jié)的挖苦和嘲諷給祥林嫂很大的精神傷害。更要命的是柳媽說的關(guān)于死后閻王爺要鋸開她分給兩個男人的言論。祥林嫂沒想到,失節(jié)除了會被世人恥笑外,連死了也不得安寧。于是,她又趕緊按柳媽說的捐門檻??墒牵T檻捐了以后,依然改變不了魯鎮(zhèn)人們對她的歧視。至此,祥林嫂完全死心了,她已經(jīng)成為了“失節(jié)”的奴隸,永遠得不到人們的原諒,甚至得不到閻王爺?shù)脑彙?/p>

魯迅先生是強調(diào)尊重個體的,“一是強調(diào)個體的。具體的人,二是強調(diào)人的自由狀態(tài),三是強調(diào)人的精神,概括起來就是‘個人的精神的自由’。這構(gòu)成了魯迅最基本的觀念”。[3]

在這里我們就可以明確感受到魯迅先生對 “個人的精神的自由”的強調(diào)。祥林嫂第一次到魯鎮(zhèn)做工,人們敬重她是“守節(jié)”的“烈女”,接受她,肯定她。而等到祥林嫂第二次到魯鎮(zhèn)做工,她是一個失節(jié)婦女的形象。她不僅要承認世人的鄙夷、嘲諷,更要接受死后在地獄被鋸成兩半的懲罰。失節(jié),是人間地府都不可饒恕的罪行。因為失節(jié),祥林嫂得不到他人的認同,失去了人格和尊嚴,又因為失節(jié),承受了巨大的精神迫害,完全成為了“貞節(jié)觀”的奴隸。舊社會中只有按照人們的群體約定恪守道德倫理,才能在社會立足,不然,就只有死亡。人的個體性完全泯滅。只有群體,沒有個體。個體只有完全按照群體約定的方式生活,不然就會收到指責、批判,直指該個體在群體間消亡,群體重新回到原有的穩(wěn)定狀態(tài)。

相比祥林嫂,菊英娘就是一個“守節(jié)”的女人。菊英爹“飄海過洋的在外面經(jīng)商”,常是“半年六個月沒有家信,四年沒有回家”,可以說,菊英娘和“守活寡”沒有區(qū)別。但是菊英娘仍是“千辛萬苦的在家工作”來養(yǎng)育菊英照顧婆婆。因為,封建禮教就是如此規(guī)定,媳婦必須贍養(yǎng)公婆,尊重公婆,撫養(yǎng)兒女。只有丈夫休妻,妻子才能不必承擔這些義務(wù)?!犊兹笘|南飛》就是很好的例子。

失去了家里的頂梁柱,一切生活的重擔都得菊英娘一個人承擔。年幼的菊英和年邁的婆婆都需要菊英娘照顧?!八眢w很不強健,屢因稍微過度的勞動或心中有點不樂,她的大腿腰背便會酸起來,太陽心口會痛起來,牙齒會浮腫起來,眼睛會模糊起來?!钡幢闶沁@樣,她也要“走下那高高低低搖動而且狹窄的一級一級的埠頭,跪倒在最末的一級,彎著酸痛的腰和背,用力的洗她的衣服。眼睛盡管起了紅絲,模糊而且疼痛,有什么衣或鞋要做時,她還是要帶上眼鏡,勉強的做她的衣或鞋。”[4]

生活的負擔給菊英娘很大的壓力,而精神的空虛、寂寞想必是菊英娘更深層次的悲哀。菊英爹“飄海過洋的在外面經(jīng)商”,常是“半年六個月沒有家信,四年沒有回家”,菊英娘只能日日夜夜獨守空房,勞累心酸無人傾訴,空虛寂寞無人慰藉,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都得不到滿足。

可是為何如此心酸,菊英娘還不改嫁還要堅持呢?這又是“守節(jié)”和“失節(jié)”的問題了。魯迅先生在《我之節(jié)烈觀》里說,“凡人都想或,烈是必死,不必說了。節(jié)婦還要活著。精神上的慘苦,也姑且弗論。單是生活一層,已是大宗的痛楚。照這樣說,不節(jié)烈便不哭么?答道,也很苦。社會公意,不節(jié)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他在這社會里,是容不住的?!薄吧鐣隙鄶?shù)古人模模糊糊傳下來的道理,實在無禮可講;能用歷史和數(shù)目的力量,擠死不合意的人。這一類無主民無意識的殺人團里,古來不曉得死了多少人物;節(jié)烈的女子,也就死在這里。”[5]既然守節(jié)、失節(jié)都痛苦,都得失去“個體的精神的自由”,又有那么多像祥林嫂一樣失節(jié)的先例在,選擇守節(jié),情愿忍受生活和精神的痛楚,以求保全名聲在社會生存也不是很難的事了。而說到底,這種所謂的“保全名聲”依然免不了丟失個體的精神獨立,成為“貞潔觀”的附庸,成為群體約定的奴仆。

在菊英娘身上,完成菊英爹和菊英娘的共同心愿,給菊英辦一個轟轟烈烈的婚禮,正是菊英娘尋找群體認同的重要手段。

菊英“是娘所最愛的心肝兒”,“她離不開娘,娘離不開她。她是娘的肉,她是娘的唯一的心肝兒!”“菊英的娘和爹,一個千辛萬苦的在家工作,一個飄海過洋的在外面經(jīng)商,一大半是為的兒女的大事。如果兒女的婚姻草草的了事,他們的心中便要生出非常的不安?!蹦呐戮沼⒁呀?jīng)離開好久了,但娘還是要盡心竭力地給她辦一個轟轟烈烈的婚禮,要讓“鄰居親戚們知道罷,菊英的娘不是一個沒有福氣的人!”

所以,菊英娘盡她所有的力給菊英預(yù)備嫁妝,“大略的說一說:金簪二枚,銀簪珠簪各一枚。金銀發(fā)釵各二枚。挖耳,金的二個,銀的一個。金的,銀的和鉆石的耳環(huán)各兩副。金戒指四枚,又鉆石的兩枚。手鐲三對,金的倒有二對。自內(nèi)至外,四季衣服粗穿的具備三套四套,細穿的各二套。凡絲羅緞如紡綢等衣服皆在粗穿之列。棉被八條,湖縐的占了四條。氈子四條,外國絨的占了兩條。十字布烏賊枕六對,兩面都挑出山水人物。大床一張,衣櫥二個,方桌及琴桌各一個。椅,凳,茶幾及各種木器,都用花梨木和其他上等的硬木做成,或雕刻,或嵌鑲,都非常細致,全件漆上淡黃,金黃和淡紅等各種顏色。玻璃的櫥頭箱中的镴器光彩奪目。大小的蠟燭臺六副,最大的每只重十二斤。其余日用的各種小件沒有一件不精致,新奇,值錢。在種種不能詳說(就是菊英的娘也不能一一記得清楚)的東西之外,還隨去了良田十畝,每畝約計價一百二十元?!保?]

這樣隆重的婚禮,沒有一個人不說好的?!白≡诮稚系娜思叶紩缘镁沼⒌霓I子出了門。菊英的出嫁比別人要熱鬧,要闊綽,他們都知道。他們都預(yù)先扶老攜幼的在街上等候著觀看?!薄翱吹娜硕颊f菊英的娘辦得好,稱贊她平日能吃苦耐勞。她們又談到菊英的聰明和新郎生前的漂亮,都說配合得得當?!?/p>

所以,透過這幾處對菊英娘心理的描寫和對鄰居鄉(xiāng)親的描寫,我們多少可以窺視一些菊英娘的心理。她希望通過給菊英辦婚禮來完成她和菊英爹的愿望,更希望通過辦這場婚禮讓鄰里鄉(xiāng)親看到她也是一個有福氣的人,跟大家一樣,甚至比大家還好。她是在追求與群體的一致,希望在給兒女辦婚禮上跟大家一致,就像她跟大家一樣是有丈夫的人,只不過菊英已經(jīng)死了,只不過丈夫出門在外??墒沁@樣不是就更能體現(xiàn)她把這個家放在心上嗎?不是就更能說明她是一個從一而終的人嗎?所以說,辦冥婚,其實也是菊英娘在尋求群體的認同,在證明自己的“節(jié)烈”。當然,從效果上看,她也確實做到了??墒牵非笠粋€“病態(tài)社會”的認同,又有什么意義呢?然而,在當時的社會,不去追求這個“病態(tài)社會”的認同,又能怎么樣呢?

三、“向死而生”的反抗與探尋

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指出 “魯迅作品的基本母體:‘愛’——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關(guān)愛;‘死’——生命無辜的毀滅;以及‘反抗’——對來自一切方面的對生命的奴役、殘害的絕望的抗爭”。[7]而我認為,這“愛”與“死”與“反抗”的三個方面,都是魯迅先生對“人”的思考,對“人”的生存方式的思考。因為愛人,所以看不慣一切壓迫,更受不了無辜的死亡,所以決心抗爭。自然,“辭舊”必定“迎新”。所以,反抗里自然也就有探索,對“人”應(yīng)該有的生存方式的探索。

魯迅先生寫過一篇《娜拉走后怎樣》。在這篇文章里,魯迅先生敏銳地覺察出這一重大社會問題的,即如果口袋里沒有錢,沒有經(jīng)濟大權(quán),則婦女出走以后也不外兩種結(jié)局:一是回來,一是餓死。只有婦女真正掌握了經(jīng)濟大權(quán),參與了社會生活,不把自己局限在小家庭里,不把婚姻當成女人唯一的職業(yè),才有可能真正獲得“解放”和“自由”。娜拉如此,子君如此,祥林嫂自然也是如此。

祥林嫂和菊英娘固然是一個時代女性的代表,她們的生活、命運,也反應(yīng)了那個時代所有農(nóng)村婦女的命運:沒有獨立人格,沒有自我,依附丈夫,屬于從屬地位,婚姻是其唯一的職業(yè),丈夫和孩子是靈魂的全部。這種依附關(guān)系的后果便是,丈夫一旦死亡,婦女便丟失了一半靈魂,甚至失去了生活的能力,所以,不是“失節(jié)”再找一個家庭“回歸”,便是“守節(jié)”——“餓死”。祥林嫂和菊英娘正是這一前一后兩種方式的體現(xiàn)。

在小說《祝?!分?,“我”被祥林嫂問及有無地獄的問題,“我”只能吞吞吐吐地回答“也許有吧”,再被追問死掉的一家人能否在地獄相見時,只能閃爍其詞匆匆走開?!拔摇笔顷P(guān)心祥林嫂的,可憐她也同情她,但是卻幫不了她,最后只能離開。這一點,也正是魯迅先生的困惑?!鞍洳恍?,怒其不爭”固然是一個方面,可是,“哀”了、“怒”了之后呢?魯迅先生沒有答案。但是,這沒有答案也并不是完全否定的?!拔摇彪x開魯鎮(zhèn)進城,既是逃避,也是面對?!拔摇辈幌氪谟廾晾淇岬聂旀?zhèn),或許城市已有進步青年在“回來”在“餓死”之外尋找到了第三種可能。那么,“我”也去尋找這種可能。哪怕是希望。所以說,《祝?!防铮斞赶壬€是有希望的。

《菊英的出嫁》則不同。菊英娘給菊英辦完婚禮,“在家里哭得昏去了”,“娘從此連心肝兒的棺材也要永久看不見了”。由此判斷,菊英娘仍將留在這個家中,照顧婆婆,等待丈夫。換而言之,菊英娘仍然受困。在文章中,我們沒有看到希望,似乎連對希望的追求都沒有。正如同作者自己說的“咒詛這社會,又翻不過這世界;厭恨著生活,又跳不出這地球”。[8]可是,沒有希望也是另一種“希望”,希望讀者去尋求,去探究。

但是,總結(jié)這兩篇文章,通過分析人物,我們其實是可以看見作者所向往的、所追求的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沒有獨立人格,便去追求獨立人格,沒有精神自由,便去追求精神自由。只是改如何去追求,還有待讀者去發(fā)現(xiàn)探究。方向已經(jīng)給出,路就一定好找。

[1]魯迅.墳·我之節(jié)烈觀.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2]彭克宏,主編.馬國泉.社會科學大詞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

[3]錢理群.與魯迅相遇.北大演講錄之二.三聯(lián)書店,2003.

[4]王魯彥.柚子.上海北新書局,1926.

[5]魯迅.墳·我之節(jié)烈觀.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6]王魯彥.柚子.上海北新書局,1926.

[7]錢理群.魯迅作品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8]魯彥,著.高遠東,編.魯彥代表作:秋夜.華夏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守節(jié)魯鎮(zhèn)祥林嫂
深挖文本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劇原因解讀
課外語文(2023年1期)2023-02-06 14:37:46
基于祥林嫂稱謂感知其人物形象
名家名作(2022年18期)2022-12-16 04:37:28
魯鎮(zhèn)社會的“和”文化背離
唐張守節(jié)與司馬貞同為張嘉會弟子考
《祝福》教學經(jīng)驗分享
神話
延安文學(2021年1期)2021-02-04 07:29:56
論魯迅小說中對“魯鎮(zhèn)”的民俗描寫
西部學刊(2016年19期)2016-12-19 01:20:47
《祝?!分械娜齻€“?!?/a>
深水埗区| 吉木萨尔县| 凤冈县| 左云县| 巍山| 玉门市| 永兴县| 三原县| 饶河县| 临邑县| 普兰县| 文安县| 宜丰县| 宜君县| 白水县| 衢州市| 宜兴市| 玉门市| 曲麻莱县| 土默特左旗| 无为县| 鲁山县| 通许县| 柳河县| 西盟| 息烽县| 南通市| 礼泉县| 桦川县| 阿勒泰市| 乐至县| 根河市| 连平县| 崇文区| 烟台市| 永修县| 温宿县| 靖江市| 敦化市| 忻城县| 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