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華星,岳國法
(河南工業(yè)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河南鄭州 450001)
中西方古典愛情詩之比較
——以李白的《怨情》與勃朗寧夫人的《我怎樣愛你》為例
戚華星,岳國法
(河南工業(yè)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河南鄭州 450001)
中西方愛情詩歌都歌頌了人類情感中最神圣、純潔和崇高的愛情,然而由于地理環(huán)境、文化心理等各種因素的差異,中西愛情詩也各有特色。從創(chuàng)作動機、作品主題及詩風(fēng)和手法這三個方面探討中西方愛情詩的差異,可以發(fā)現(xiàn):中詩委婉、微妙、簡雋;西詩直率、深刻、鋪陳。兩方各有千秋,我們應(yīng)以開放的心態(tài)博采眾長。
愛情詩;創(chuàng)作動機;作品主題;詩風(fēng)
詩歌從古至今備受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偉大教育家孔子曾對詩歌的社會作用做出了高度稱贊:“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yuǎn)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漢代文人更是在《毛詩序》文中對詩之功能作了更為詳實的闡釋:“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盵1]45“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先王以是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fēng)俗?!盵1]48美國作家及詩學(xué)教授勞倫斯·珀賴恩(Laurence Perrien)也曾這樣評價詩歌的地位:“詩歌在任何時期都被認(rèn)為是人類存在的核心?!盵2]由此可見詩歌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據(jù)著無可取代的位置,而愛情詩更是以其歷久彌新的魅力為世人傳唱,經(jīng)久不衰。
中西愛情詩的主題大都是歌頌?zāi)信g純真爛漫、至死不渝的感情,都表達(dá)了人類純潔、高尚的精神追求;然而由于地理環(huán)境、生活方式、文化傳承、民族心理、審美情趣等因素的差異,中西方愛情詩也風(fēng)格迥異,各領(lǐng)風(fēng)騷。本文以李白的《怨情》與勃朗寧夫人的《我怎樣愛你》為例,輔以其他幾首中西方古典經(jīng)典愛情詩,試從創(chuàng)作動機、作品主題及詩風(fēng)和手法這三個方面探討中西方古典愛情詩的差異,以期能更加深刻地領(lǐng)略其不可言傳的奧妙之處。
中國古典愛情詩善于“怨”,大多寫于婚后。詩中女子借表達(dá)對丈夫的真情切意,來抒發(fā)離別之哀怨抑或相思之苦,更有宣泄棄婦之怨恨、物是人非的幽怨之情。如[3]291: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全詩雖只有二十字,語言亦平淺簡易,卻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一個淚眼未干、凄慘落寞的少婦深鎖眉頭、苦等夫君的畫面,實在令人動容。美人兒卷起珠簾巴望著離別的人兒早日歸來,就這樣一直坐在深閨里不曾舒展眉頭;因思念之深不禁流下眼淚,心上的人兒啊到底何日歸來?全詩不見“怨”字卻把怨情抒發(fā)地淋漓盡致、意味深長,尤其是第二句的“深”字和最后一句的“恨”字:“深”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庭院深深、深閨等,冷清寂寥之意不言而喻,而此處“深”字更暗指女子等待時間之久,隨之流露的怨氣亦可見一斑;“恨”字實為相思之意,明明是濃濃的思念,詩人卻冠以“恨”之假名,恰到好處地刻畫出了戀愛中的女子由于苦苦等待愛人無果而生出怨恨之情。
與中國的“怨”詩不同,西方愛情詩最善于“慕”。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雪萊、勃朗寧及其夫人等人的短詩都達(dá)到了“慕”的勝境,此處即以勃朗寧夫人(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極富盛名的《我怎樣愛你?》(“How Do I Love Thee?”)[4]為例:
我是怎樣地愛你?讓我逐一細(xì)算。
我愛你盡我的心靈所能及到的
深邃、寬廣、和高度——正象我探求
玄冥中上帝的存在和深厚的神恩。
我愛你的程度,就象日光和燭焰下
那每天不用說得的需要。我不加思慮地
愛你,就象男子們?yōu)檎x而斗爭;
我純潔地愛你,象他們在贊美前低頭。
我愛你以我童年的信仰;我愛你
以滿懷熱情,就象往日滿腔的辛酸;
我愛你,抵得上那似乎隨著消失的圣者
而消逝的愛慕。我愛你以我終生的
呼吸,微笑和淚珠——假使是上帝的
意旨,那么,我死了我還要更加愛你!
這首詩是白朗寧夫人寫給自己丈夫的一首情詩,她直言不諱地對愛人表達(dá)自己誠摯而熱烈的愛意:“我愛你盡我的心靈所能及到的深邃、寬廣、和高度……/我愛你的程度就象日光和燭焰下/那每天不用說得的需要……我愛你以我終生的呼吸,微笑和淚珠”;詩人更是把她對丈夫的愛與對上帝和宗教的愛相提并論:“我愛你……正象我探求/玄冥中上帝的存在和深厚的神恩/……假使是上帝的意旨,那么,我死了我還要更加愛你!”,其愛慕之深溢于言表。此詩為歷代人所傳誦,它的首句更是被成為“英語中最著名的起首句之一”。
朱光潛先生在《詩論》中中指出:“西方詩人要在戀愛中實現(xiàn)人生,中國詩人往往只求在戀愛詩中消遣人生。中國詩人腳踏實地,愛情只是愛情;西方詩人比較能高瞻遠(yuǎn)矚,愛情之中都有幾分人生哲學(xué)和宗教情操”??v觀中國古典愛情史詩,幾乎沒有詩文中有宗教色彩,“這就不能不歸咎于哲學(xué)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操的淡薄了。”[5]91這一點不僅在李白《怨情》中得到體現(xiàn),也在元稹的悼亡詩《遣悲懷三首(其三)》[3]266有所表現(xiàn):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此詩是元稹為亡妻所作悼亡詩的第三首,詩人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人生有限,又以鄧攸、潘岳自喻,表達(dá)了膝下無子的遺憾和愛妻早逝的悲痛,接著詩人寄希望于死后與愛人同葬一處以期來生再續(xù)前緣,可轉(zhuǎn)瞬便思量這種幻想太過虛無縹緲、難以實現(xiàn),繼而陷入來生無緣再見的絕望里,最終決定徹夜不眠,用自己的思念來彌補亡妻生前所受痛苦折磨,可謂情之所深,哀痛欲絕?!八墪y期”一句道出了詩人不相信來生尚能同妻子重聚,等待來生再遇渺不可期。同樣的觀點在潘岳的《悼亡詩》和白居易的《長恨歌》等詩中均有體現(xiàn)。
而在西方詩歌中,詩人相信靈魂超越生死,有情人在天國仍會重逢,天國的存在當(dāng)然不容置疑。這種“有神論”的觀點在上文列舉過的勃朗寧夫人的《我怎樣愛你?》一詩中已清晰可見,如“我愛你……正象我探求/玄冥中上帝的存在和深厚的神恩/……假使是上帝的意旨,那么,我死了我還要更加愛你!”,詩文明確表達(dá)了詩人相信上帝之存在,靈魂之不朽,真愛之永恒。此處再以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的《夢亡妻》(On His Deased Wife[6]127)中的五句為例輔證:
我的阿爾雪斯蒂已經(jīng)洗凈了產(chǎn)褥的污點,
按照古法規(guī)凈化,保持無瑕的白璧;
因此我也好想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
毫無阻礙地,清楚地看見她在天堂里,
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樣純潔,
此詩為彌爾頓夢中與亡妻重逢,醒后悵然而作。全詩彌漫著濃厚的宗教色彩,詩人拿亡妻與阿爾雪斯蒂(自我奉獻(xiàn)與犧牲的象征)相比,詩中的凈身禮(“按照古法規(guī)凈化,保持無瑕的白璧”)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基督教中“圣徒”的形象;詩人認(rèn)為妻子純潔、神圣(“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樣純潔”),因而得以進(jìn)入天堂,而詩人自身也仿佛重獲光明一般(詩人曾一度失明)能再次目睹妻子芳容。詩人堅信亡妻已仙居天堂,并期待與其在天國重逢,同樣的信念在其他諸多西方詩人的詩中都有體現(xiàn)。因此,相比而言,中國詩人比較務(wù)實,偏重人事而反對空想;西方詩人比較浪漫且富于宗教情操,中詩雖比西詩典雅卻在主題上不如西詩那么宏大深遠(yuǎn),意義非凡。
中西愛情詩在寫作風(fēng)格和手法上也相去甚遠(yuǎn)。在風(fēng)格上,中詩尚婉約含蓄,隱情于景,如梅圣俞所說: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中國古詩雖主張抒情言志,卻又在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影響下提倡克制情感,所以中國愛情詩往往是遮遮掩掩、欲說還休的——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在手法上,中詩愛情故事的背景陪襯往往不是廣袤無垠的大自然景觀而是小橋流水、曲徑通幽、花前月下、深閨繡閣,這些場景往往給人以美的感官享受。以上文提到過的李白《怨情》一詩為例,首句和第二句中出現(xiàn)的“卷珠簾”及“深坐”都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美人兒獨坐深閨,冷清惹人憐的畫面,而三、四句“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更讓人想到女子淚眼朦朧,心有千千結(jié)的場景。從整首詩的背景及意境來看,著實給人以“居深閨,述怨情”的婉約含蓄之感。下文再以唐代詩人溫庭筠的《菩薩蠻》[7]235為例佐證: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這首詩描寫了一位獨處深閨的少婦起床、梳妝、穿衣等一系列行為,借景言情,體現(xiàn)了主人公孤獨苦悶的心情。全詩含蓄委婉,場景亦是少婦閨房。詞學(xué)家周汝昌先生曾這樣評價此詩:此篇通體一氣,精整無只字雜言,所寫只是一件事,若為之?dāng)M一韙增入,便是“梳妝”二字。“懶”和“遲”使讀者得以洞察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無精打采、百無聊賴;照鏡自憐,感傷姣好容貌卻人為己悅,尾句鷓鴣成雙更是與她的形單影只形成鮮明對比繼而將她的落寞孤單推向極致。
與中國愛情詩的婉約柔美相比,西詩在風(fēng)格上更顯大膽奔放,熱烈率真,詩人往往直抒胸臆,毫無造作,言盡而意亦盡,這種感情的宣泄使他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后身心舒暢,酣暢淋漓。在手法上,西詩更是體現(xiàn)了陽剛之美,筆調(diào)直率大膽,場景巨大鋪陳。詩中常有排山倒海般的情感伴以宏大的自然景觀,諸如狂風(fēng)閃電、懸崖峭壁、驚濤駭浪、荒谷沙漠等等。這在前文勃朗寧夫人《我怎樣愛你?》一詩中便有所體現(xiàn),此詩詩風(fēng)奔放熱烈,文字大膽直白,如“我愛你盡我的心靈所能及到的/深邃、寬廣、和高度”,“我愛你的程度,就象日光和燭焰下/那每天不用說得的需要”,“我不加思慮地/愛你”等等,“我愛你”這三個字眼在詩中出現(xiàn)多達(dá)十次,由此可見詩人對愛人的傾慕溢于言表;從詩歌背景烘托來講,此詩雖無明確提到恢弘非凡的自然景觀卻也給讀者營造了宏大高遠(yuǎn)的意境,這都與中國古典愛情詩中多深閨高閣的場景及溫婉矜持的詩風(fēng)截然不同。此處又以蘇格蘭著名詩人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愛情詩《一朵紅紅的玫瑰》(“A Red, Red Rose”[8]188)為證:
呵,我的愛人象朵紅紅的玫瑰,
六月里迎風(fēng)初開;
呵,我的愛人象支甜甜的曲子,
奏得合拍又和諧。
……
我的好姑娘,多么美麗的人兒!
請看我,多么深摯的愛情!
親愛的,我永遠(yuǎn)愛你,
縱使大海干涸水流盡。
這是詩人寫給自己戀人的一首贊美詩,表達(dá)了他對心上人熾熱直白、忠貞不渝的愛戀以及對這份愛情的堅定信心。詩人把自己的戀人比作一朵嬌艷的玫瑰、一首甜蜜的歌曲,又立下誓言:縱使??菔癄€,我依然愛你!最后詩人保證定不負(fù)愛人,早日歸來。整首詩坦率熱烈,毫不掩飾自己對戀人的歌頌、贊揚,奔放而露骨,更以大海、太陽、巖石等自然景觀為襯托來表白心跡,強烈感染讀者,充分體現(xiàn)了西方詩人“愛情是生命的動力”的觀點。
通過上述三個方面的對比,我們不難得出結(jié)論:中國古典愛情詩少了幾分奔放,多了幾分婉約;而西方愛情詩少了幾分柔腸,多了幾分剛烈。正如朱光潛先生在《詩論》中所說:“西詩以直率勝,中詩以委婉勝;西詩以深刻勝,中詩以微妙勝;西詩以鋪陳勝,中詩以簡雋勝?!盵5]88總之,作為人類感性的飛揚,詩歌在文學(xué)中的地位不可小覷,中西方愛情詩歌各有所長,我們理應(yīng)求同存異,兼容并包,懷著更為開放的心態(tài)方能深刻領(lǐng)悟中西詩歌之大美。
[1] 周波. 中國美學(xué)思想闡釋[M].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
[2] Johnson G, Thomas R. Arp Perrine’s Sound and Sense: An Introduction to Poetry [M].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013.
[3] 蘅塘退士. 唐詩三百首[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4] 方平. 勃朗寧夫婦愛情詩選[M]. 長沙: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3: 104.
[5] 朱光潛. 詩論[M]. 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04.
[6] 朱維之. 復(fù)樂園[M]. 上海: 新文藝出版社, 1957: 127.
[7] 楊蔚. 唐詩宋詞點評[M]. 廣州: 華南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 2002: 235.
[8] 王佐良. 英國詩選[M].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1: 188.
Contrastiv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and Western Love Poems——Analysis of Li Bai’s Yuanqing and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s How Do I Love Thee?
QI Huaxing, YUE Guof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China 450001)
The love poems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 have eulogized the holiest, purest and noblest relationship of all human beings, however, Chinese love poems differ a lot from those of Western ow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cultural backgrounds , psychological traits, etc.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be in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love poem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reating motivation, themes of the poems and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poems, and finally the paper reaches a conclusion that Chinese love poems are implicit, subtle and laconic, while Western love poems are explicit, incisive and magnificent. They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many aspects so we should appreciate them with a broad mind.
Love Poems; Creation Motivation; works’ Theme; Style
I106.2
A
1674-3555(2014)06-0110-05
10.3875/j.issn.1674-3555.2014.06.017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從xuebao.wzu.edu.cn獲得
(編輯:周斌)
2014-02-17
戚華星(1988-),女,河南洛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