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萍
古詩鑒賞融入高考已有多年,題型由最初的選擇題轉型為簡答題,分值由5分逐漸增加到10分左右。古詩鑒賞考查等級、分值逐年提升,反映了詩詞鑒賞在高考中的地位不斷提高,這一信號已引起廣大教師的關注?!犊荚囌f明》對詩歌鑒賞的總體要求為: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其中最讓學生頭疼的是表達技巧中的抒情手法問題,他們感覺無從下手。在這里我就把高考詩歌鑒賞中常見抒情手法歸納一下。
一、直接抒情
也可以稱為直抒胸臆,是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等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的一種常見抒情方式。例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的結尾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敝苯邮惆l(fā)了對權貴的蔑視。再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詩人臨終之前大聲疾呼,表達了渴望收復失地的強烈愛國之情。
二、間接抒情
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不正面直接描寫而是借某種方式來表達。
借景抒情
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fā)。例如杜甫的《登高》中“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詩中借蕭瑟的秋景,表達了詩人年老體衰、漂泊不定的孤寂悲涼之情。
托物言志
也可以稱為借物抒情,詩人通過描寫的物來表明心跡,以及人生的態(tài)度和感悟,常常借助于某物的特性?!爸尽笨梢灾父星?、志向、情操、愛好、愿望要求等。例如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硯池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借梅花自比,表達了自己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情景交融
這是詩歌中最常見的抒情手法,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例如北宋女詞人魏夫人的《菩薩蠻》一詞中有“溪山掩映斜陽里,樓臺影動鴛鴦起”,“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的句子,句句寫景,實則景景含情,樓臺影動、鴛鴦驚起、柳絮紛飛,這些景物暗含作者綿綿相思之情。
寓情于景
也可以稱為移情入景,就是指詩人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接觸外界的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使其帶上了人的情感。如李白的“山花向我笑,正好銜杯時”,花哪里會笑,只不過是李白心情舒暢罷了,在這里詩人把自己的快樂注入到山花中。
用典抒情
即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跟借古諷今聯(lián)系在一起出現(xiàn)。例如辛棄疾的《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痹娙私鑴⒃.斈瓯狈タ箶车挠⑿酃适拢磉_了對南宋王朝屈辱求和的不滿之情。
敘事抒情
記敘一件事情,借此表達某種情緒。例如《孔雀東南飛》記敘了劉蘭芝、焦仲卿二人的愛情悲劇,表達了作者對封建家長制的強烈反抗之情。再如《石壕吏》,這是一首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敘事詩,寫了差役趁夜到石壕村捉人征兵,連年老體衰的老婦也被帶走的故事。借此表達了對安史之亂中飽受苦難的貧苦百姓的同情。
以上幾種即為常見抒情的手法,高考出現(xiàn)率較高,學生應熟記于心、靈活運用。鑒賞是一種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有規(guī)律可尋,無捷徑可走,只有多讀、多練、多想、多悟才能在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