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楠
摘要 媒介環(huán)境學派以研究媒介、文化和社會的關系而聞名,但也飽受技術決定論的質疑。在“媒介意識形態(tài)”理論中,波茲曼厘清了媒介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既強調媒介技術在社會文化形成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深深表達了技術研究中所飽含的人文關懷。本文從媒介的偏向性、媒介的隱蔽性、作為整體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媒介以及對技術決定論誤解的澄清中對該理論進行解讀,以期更客觀地認識媒介與技術對于當代文化的影響方式,并為我國媒介文化的發(fā)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 波茲曼;媒介意識形態(tài);技術決定論;媒介的偏向性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在傳統(tǒng)的經驗學派和批判學派之外,傳播研究領域中的第三大流派正在崛起,這就是北美的媒介環(huán)境學派。該學派以研究媒介、文化和社會之間的關系而獨樹一幟,其第一代代表人物伊尼斯提出的“傳播的偏向”、麥克盧漢提出的“媒介即信息”讓世人開始意識到媒介在文化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卻也使該學派飽受技術決定論的質疑。這一理論命題在該學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波茲曼這里得到了更為深入的思考和更為清晰的表達,“媒介意識形態(tài)”理論集中體現(xiàn)了他對該問題的認識。一方面,他肯定了技術對于社會和文化的塑造作用,另一方面,他又向社會大聲呼喊技術的兩面性,希望喚起人們對日益發(fā)達和普及的現(xiàn)代技術的警惕,從而避免可能出現(xiàn)的技術壟斷的前景,來實現(xiàn)對社會的救贖。其中,對于技術主導作用的認識是防止技術壟斷出現(xiàn)的前提,而避免在一個遍布媒介的環(huán)境當中走向技術壟斷才是研究的最終歸宿。
一、媒介的偏向性
波茲曼“媒介意識形態(tài)”觀最主要的涵義是指媒介進入一種新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時,將會引起該社會全面而深刻的變革。之所以會發(fā)生這種變革,是因為媒介自身所帶有的意識形態(tài)性,即每一種媒介都具有這樣一種性質,它傾向于將社會文化引向某個特定的發(fā)展方向?!恳环N工具里都嵌入了意識形態(tài)偏向,也就是它用一種方式而不是用另一種方式構建世界的傾向,或者說它給一種事物賦予更高價值的傾向;也就是放大一種感官、技能或能力,使之超過其他感官、技能或能力的傾向。”比如印刷術傾向于帶來一種理性的社會話語系統(tǒng),而電視則傾向于產生一種娛樂化的社會文化形態(tài),這兩種不同的文化特征就分別是印刷術與電視的意識形態(tài)性的表現(xiàn)。這種由媒介所引發(fā)的特定的文化發(fā)展方向,所體現(xiàn)的正是媒介的偏向性。
在這里,波茲曼借用了“意識形態(tài)”一詞來強調媒介所蘊含的偏向性這一含義。媒介的“意識形態(tài)”不同于通常意義而言的由于階級利益或其他原因所導致的扭曲認識,因為媒介意識形態(tài)所含的這種偏向性不是某些利益集團所人為設定的,而是由媒介自身的物理結構和技術特點所決定的,是每一種媒介都客觀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與它的使用者或社會環(huán)境亦沒有直接的關系。以電視的意識形態(tài)特征為例,電視的這種娛樂化傾向不僅存在于世界上經濟最為發(fā)達的、大眾文化有著深厚根基的美國,也同樣存在于崇尚高雅文化、精英文化的歐洲國家如英國、法國等,而作為與西方各國在政治制度、經濟基礎、宗教信仰、社會文化等各領域有著極大差異的中國,在電視普及之后亦出現(xiàn)娛樂化的文化趨勢。對于電視來說,文化的娛樂化是其客觀存在的一種文化影響,所不同的僅僅在于,由于電視普及度和在社會中的滲透度的不同,各國娛樂化的進程有早有晚,程度深淺不同而已。
既然與使用者無關,那么媒介是如何影響它所在文化的呢?在媒介環(huán)境學派看來,正是媒介自身的物理性質和符號特征造就了它的偏向性。具體而言,每一種媒介由于自身的物理結構和技術特點不同,會形成不同的符號系統(tǒng)和傳播模式,這種形式方面的特點會對傳播的內容進行選擇和改造,從而形成思想的偏向、感知的偏向、政治的偏向和內容的偏向等多個方面偏向。伊尼斯在《傳播的偏向》便是基于媒介的物理特征對其文化影響進行了分析:“某種媒介可能更加適合知識在時間上的縱向傳播,而不是適合知識在空間中的橫向傳播,尤其是該媒介笨重而耐久,不適合運輸?shù)臅r候;它也可能更加適合知識在空間中的橫向傳播,而不是適合知識在時間上的縱向傳播,尤其是該媒介輕巧而便于運輸?shù)臅r候?!北热?,石刻文字和泥板文字耐久,所以它們承載的文字具有永恒的性質,適合于時間上的縱向傳播。但是,它們不容易運輸,不容易生產,不方便使用,所以在空間中的傳播受限。相反,莎草紙和紙張輕巧,容易運輸,方便使用,能夠遠距離傳播信息,然而它們傳播的信息局限于當下,比較短暫,所以它有助于空間范圍內的廣播傳播而不適合于時間中的永恒存在。媒介對時間或空間倚重的不同偏向,對于它所在的文化,便產生了不同的偏向。麥克盧漢“媒介即訊息”對這個問題做了進一步的闡發(fā):“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對個人和社會的任何影響,都是由于新的尺度產生的;我們的任何一種延伸(或曰任何一種新的技術),都要在我們的事務中引進一種新的尺度?!边@意味著,媒介和技術自身就是一種訊息,因為新媒介、新技術的使用會引起人間事務相應的尺度的變化,而尺度的變化又會對社會整體帶來全面的變化。從這個角度來看,媒介就不僅僅是一種傳遞信息的中性的介質,媒介自身的性質不可避免地對傳遞的內容進行著塑造,這種改變的方式與它所傳遞的信息的具體內容并無必然的聯(lián)系。這就如同鐵路的作用,并不是把運動、運輸、輪子或道路引入了人類社會,更不在于它運載了何種貨物或多少乘客,而是加速并擴大人們過去的功能,創(chuàng)造出新型的城市、新型的工作、新型的閑暇,這些變化是鐵路自身的性質——速度,而非其實際運輸?shù)膬热輿Q定的。
波茲曼對伊尼斯和麥克盧漢的思想做了進一步的闡發(fā)。他指出,媒介的偏向性首先表現(xiàn)在特定的感知世界和賦予事物價值的方式上。他引用了一句古老的箴言對此進行說明:在手握榔頭者的眼里,一切都仿佛是釘子。他將其引申為“在手握鉛筆者的眼里,一切都像是寫下的清單;在拍照人的眼里,一切都像是圖像;對使用電腦的人來說,一切都像是數(shù)據(jù);對手握成績單的人而言,一切都像是數(shù)字?!备兄钠蜻M而會造成思想的偏向,在《娛樂至死》一書中,他詳細闡明了印刷術是如何形成理性的公眾話語的:印刷術以抽象的需要經過學習才能掌握的文字為符號,且采取一種有序的線性排列方式,其交流方式以作者與讀者的分離為前提,紙上的文字是唯一的中介,無論是寫作者還是閱讀者,都必須對文字字斟句酌,否則就會產生歧義甚至無法理解。印刷術作為媒介的這種特征,就決定了它具有“某種內容:一種有語義的、可釋義的、有邏輯命題的內容”,這種內容“推崇客觀和理性的思維,同時鼓勵嚴肅、有序和具有邏輯性的公眾話語?!边@便是印刷術在思想方面的偏向,相應地變化還有:“印刷術樹立了個體的現(xiàn)代意識,卻毀滅了中世紀的集體感和統(tǒng)一感;印刷術創(chuàng)造了散文,卻把詩歌變成了一種奇異的表達形式;印刷術使現(xiàn)代科學成為可能,卻把愛國主義變成了一種近乎致命的狹隘情感”等。而到了電視統(tǒng)治的時代,社會文化又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表現(xiàn)在多個方面。相較于印刷術,電視雖然也能夠表現(xiàn)語言與思考過程,但它主要還是以動感畫面及相應的音響為主要表現(xiàn)對象,稍縱即逝卻斑斕奪目,這就決定了它必然舍棄思想來迎合觀眾對視覺快感的追求,因此娛樂而非理性成為電視這一媒體的思想偏向,與此同時,它把政治、宗教、教育也都統(tǒng)統(tǒng)變成了娛樂,于是,如果不加警覺,整個社會就會悄悄走向“娛樂至死”的道路。
二、媒介的隱蔽性
既然媒介具有這種意識形態(tài)性,為何長久以來不被發(fā)覺呢?在波茲曼看來,這主要是由于媒介對文化的影響方式往往被它自身的實際用途所掩蓋。如果說技術的實際用途是媒介的內容,那么媒介的文化影響即媒介的偏向性則可以看做是媒介的形式,相對于媒介內容的外顯性,媒介形式往往是隱蔽的,這也正是媒介意識形態(tài)的一個重要特征。
為強調媒介發(fā)揮作用的這種隱蔽性,在《娛樂至死》中波茲曼用“媒介即隱喻”來置換了麥克盧漢“媒介即信息”這一命題。麥克盧漢把媒介比作“信息”,波茲曼雖然非常認可這個命題中媒介對于話語方式的塑造作用,卻不能認同這種表述方式,因為在他看來,信息是關于世界的明確具體的說明,而媒介則沒有這個功能,他認為媒介更像是一種隱喻,用一種極其隱蔽但卻有力的暗示來定義現(xiàn)實世界。波茲曼指出,“媒介的獨特之處在于,雖然它指導著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這種介入卻往往不為人所注意。”這種隱蔽性與麥克盧漢的一個比喻相類似,即媒介的內容,像一片滋味鮮美的肉,破門而人的竊賊用它來渙散思想看門狗注意力,因為人們往往只關注媒介的內容,而忽視媒介的形式,也就沒有能夠真正地理解媒介。而相對于媒介的內容,媒介意識形態(tài)關注的是媒介超越媒介技術具體功能的意義,而非它們在具體環(huán)境中的具體應用。以眼鏡的發(fā)明為例,人們往往只關注它的直接功能是矯正視力,但是卻忽視它帶來的新觀念,即人類可以不必把天賦或缺陷視為不可更改的命運,這種新觀念恰恰是眼鏡所蘊含的意識形態(tài),是它對文化所產生的影響。
媒介意識形態(tài)的隱蔽性特征,意味著一種新的媒介技術在誕生之初,它的文化影響并非總能一望即知,總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磨合之后才能漸漸顯露出來。例如鐘表起初是為修道院而發(fā)明,用來提供準確的時間讓修士做功課,這個功能確實達到了,但隨之而來的,鐘表不僅成為計時的手段,而且成為控制修士生活過程的工具。后來時鐘在整個社會中的應用,產生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時間觀念,造就了按部就班的生產方式、準確計時的工作和標準化的產品,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提供了技術保證。所以波茲曼說道,“悖謬、奇怪而神奇的是,發(fā)明鐘表本來是要人用更加刻板的制度去侍奉上帝,然而終極的結果卻是相反,鐘表最大的用處是讓人積攢金錢。在上帝和財神的終極斗爭中,鐘表偏愛的是財神爺,這實在是出人意料。”也正是基于此,即使是技術的發(fā)明人,也難以預測技術的未來影響。因為技術一旦被廣為運用,它就會脫離發(fā)明者的控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塑造社會文化的面貌。波茲曼擔憂的是,“在技術壟斷時代,我們陷入了機器神奇效果的重重包圍之中,我們受到的鼓勵是忽略機器里嵌入的理念。”正是因為對它的忽視,我們就在無意識之中服從于媒介的意識形態(tài)而渾然不覺,我們的文化也將因此變成被技術壟斷的文化,失去對技術的控制力和抵抗力,這恰恰是最危險的狀態(tài)。因此,認識到媒介意識形態(tài)的隱蔽性,就是提醒人們在面對每一種新技術時,要透過它的實際用途去仔細辨別它所可能帶來的文化影響,避免陷入盲目樂觀主義的精神狀態(tài)。也只有認識到它的隱蔽性,才有可能對新媒介的負面作用產生警覺,從而想辦法去化解它的消極影響。
三、作為整體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媒介
相對于媒介的具體用途,媒介的形式對社會的文化影響更為深遠,它將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感知方式、政治運行方式等眾多社會層面,而不僅限于某一個有限的領域,如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引入新的物種會改變整個自然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一樣。因此從性質上來說,“技術變革不是疊加性的,而是生態(tài)性的”。新媒介的介入,往往是對已有媒介社會文化的全面改寫。
由于媒介意識形態(tài)的隱蔽性,新舊媒介之間的競爭也是隱而不顯的,但這樣的競爭往往更為激烈,因為在作為工具的媒介競爭之后還潛藏著它們所蘊含的意識形態(tài)之間特有的競爭。就實際功能來說,新媒介既可能是舊媒介的替代品從而使之被淘汰,也有可能是舊媒介的補充從而與之共同存在共同發(fā)展,如同電視產生之后印刷的書本依然存在,并且在數(shù)量上有增無減,新舊媒介存在某種程度的兼容性。但是就媒介的意識形態(tài)來看,新舊媒介之間的關系往往是非此即彼、互不相容的,“這樣的競爭不僅僅是工具對工具的競爭,不僅僅是字母表對會意文字的攻擊、印刷機對插圖手抄本的攻擊、攝影術對繪畫藝術的攻擊、留聲機對印刷術的攻擊、電視對印刷詞語的攻擊。在媒介互相爭斗殺伐時,它們的競爭還是不同世界觀的沖突?!币驗橐环N新的媒介被普遍應用之后,就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改造社會文化,使其走向一個新的方向,已有的媒介喪失的不僅是某些功能,而是自己在現(xiàn)實工具社會的主導地位,以及由它所構造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所以波茲曼將媒介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競爭形象地比喻為“全面的戰(zhàn)爭”,“重要的變化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以此觀之,到印刷機發(fā)明之后五十年,歐洲已不是舊歐洲和印刷機簡單的相加,而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歐洲。
媒介之間的競爭并不意味著只要產生一種新媒介就會馬上改變社會文化的走向。當一種新媒介的影響力不及舊媒介之時,新媒介就會在原有文化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確定自身的定位,如同電報的產生雖然使信息超越了自身的時空語境,但在它與報紙密切結合以及電視產生之前并未能改變印刷時代的話語特征,而是被印刷文化收編。但是當具有相同性質的新媒介積累到一定數(shù)量,或某一種新媒介的力量非常強大,其影響力超過舊媒介之時,這種情況就要發(fā)生逆轉,社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必將發(fā)生改變,舊媒介也必須對自身的功能和性質進行重新定位。如同電視的產生帶來了一種“娛樂至死”的文化類型,印刷品的數(shù)量雖然仍在攀升,卻越來越注重視覺形象因素和可讀性、娛樂性,顯示出電視對它的影響。
由此,波茲曼希望我們認識到,電視、電腦等這些新的媒介技術的出現(xiàn),不是簡單的某些工具的增加,而是改變了已有的文化環(huán)境,使之成為一種新類型的文化,與之前的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對于這種建立在新的媒介技術的新型文化我們可能應該用一種新的認識方式去加以分析,而非沿用已有的認知范式。誠如他所言,電視對美國文化的影響,不僅僅是它自身為大眾提供了娛樂的節(jié)目,而是它將所有的嚴肅話語包括新聞、政治、科學、宗教在內都變?yōu)閵蕵?,它從整體上改變了印刷文化的理性邏輯,而將社會引向“娛樂至死”的道路。在《技術壟斷》中他進一步提到電腦的廣泛應用對美國文化的影響,它迫使人感覺它在人類事物的一切領域扮演一種無所不能的感覺,仿佛離開電腦就沒有了發(fā)明創(chuàng)造,而事實上有很多重要的發(fā)明如原子彈其實在電腦普及之前就已產生。對于電腦等技術設備的過度依賴,即將成為一種“技術壟斷”的文化類型,即文化到技術里去謀求自己的權威,并接受技術的指令。這也是他提醒人們所必須意識到的一種新情況。
四、非技術決定論:波茲曼的人文關懷
媒介意識形態(tài)強調的是技術帶給社會文化發(fā)展的偏向性,那么技術的這種作用是否就是決定性的呢?換言之,一旦新技術產生,它就必將以它自己的方式來改變世界,那么人類面對新技術是否就完全無能為力了呢?這是理解波茲曼媒介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媒介環(huán)境學派經常被人誤解之處。
答案是否定的。媒介環(huán)境學派對于媒介技術自身屬性的強調,并非意味著把技術看作是文化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在其看來,技術仍然只是諸多社會力量中的一種,是在與社會其它力量的互動中來發(fā)揮作用的。媒介環(huán)境學派的先驅者之一芒福德在探討技術對精神文化方面的貢獻時,便是將技術置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相互作用的前提下進行的,并明確反對這樣一種觀點,即認為技術的技術的能力(生產力)會自動地向前發(fā)展,從而決定其他機構和制度的特點。他指出“技術上的收益從來不會自動獲得社會上的認可:它們需要同樣機敏的政治上的創(chuàng)新和適應過程。習慣上人們簡單地認為機械進步必然促進文化和文明的進步,但機器體系根本無法完成這種任務。由于缺乏合作性的社會才智和社會意愿,最先進的技術也不能承諾必將帶來社會進步,就像電燈并不能給叢林中的猴子帶來任何承諾一樣?!币聊崴箤鞑テ虻难芯浚菍⒅糜谂c權力、制度等諸關系的互動之中進行的。麥克盧漢在《媒介定律:新科學》中,指出媒介總是按照一定規(guī)律演化,并總結出媒介演化的四條定律:提升、過時、再現(xiàn)和逆轉,每一種媒介都處在不斷轉化之中,這體現(xiàn)出辯證法的思想,而非決定論的思想。媒介環(huán)境學派的另一晚近代表約瑟夫·阿什克羅夫特也指出,活字印刷術在中國出現(xiàn)早于歐洲好幾百年,但在中國當時的環(huán)境中并未得到推廣,也未帶來它在歐洲引起的一系列變化,其主要原因就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異影響著技術對社會的沖擊??傊?,如同政治、經濟等社會力量一樣,雖然擁有強大的力量,但是單靠技術自身是無法決定整個社會文化的發(fā)展路徑的,在技術發(fā)揮其影響力量的過程中,總是受到社會其他影響因素的制約與平衡,其作用是主導性的而非決定性的。
對于波茲曼來說,道德關懷本就是媒介研究的根本目的。他在媒介環(huán)境學成立大會上的主題報告中明確表示:“我認為應該在道德倫理的語境中去研究媒介,用其他的態(tài)度去研究媒介是沒有意義的。”并且,他還從四個方面對媒介的人性關懷進行了詳細的說明:第一,一種媒介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理性思維的應用和發(fā)展;第二,媒介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民主進程的發(fā)展;第三,新媒介在多大程度能夠使人獲得更多有意義的信息;第四,新媒介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或減弱了我們的道義感,提高或減弱了我們向善的能力??梢?,波茲曼盡管一再強調媒介在文化形成過程的主導作用,他也并非是主張技術決定論,而如何在媒介影響文化的既定現(xiàn)實面前去更好地提升現(xiàn)有文化,才是波茲曼媒介研究的最終目的。“媒介意識形態(tài)”的提出,正是波茲曼希望人們能夠認識到技術的作用,進而通過努力來抵抗媒介意識形態(tài)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因為由于媒介意識形態(tài)的隱蔽性,人們通常不能正確地認識它,而且被它的表面用途所迷惑,只看到其優(yōu)點和便利之處,卻忽視了它所帶來的思想方式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變化。在這樣一種遍布媒介技術的社會中,波茲曼很清醒地知道,那種拋棄技術的看法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問題的關鍵在于認清技術將會帶給社會何種影響。所以他提醒我們,技術常常是利弊同在的產物,我們應該用兩只眼睛而非一只眼睛,盯住技術的消極面。在他高喊“技術壟斷”的同時,其目的卻是在于喚起人們對技術的警覺,并希望通過教育來培養(yǎng)出抵抗技術壟斷的愛心斗士,來抵御技術壟斷的可怕前景,而非把技術的意識形態(tài)偏向看作是無法抵御的。他這樣來描述愛心斗士,“抵抗技術壟斷的斗士知道,絕不能夠把技術當做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來接受;他知道,每一種技術都是具體的政治經濟環(huán)境的產物,從智商測驗、汽車、電視到計算機都是環(huán)境的產物;他知道,每一種技術都帶有獨特的綱要、議程和理論,它未必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因此每一種技術都需要我們去細察、批評和控制??傊?,抵抗技術壟斷的斗士在認識論和精神上必須和技術拉開距離,所以技術始終帶有幾分陌生的色彩,技術絕不會是必然的、自然的現(xiàn)象?!痹谶@背后,體現(xiàn)出的是波茲曼對于媒介文化深深的人文關懷。
五、結語
總起來看,波茲曼“媒介意識形態(tài)”觀超越了媒介的實際用途去探索媒介的文化影響,是對媒介的形式研究而非內容研究,它強調媒介在社會文化形成中的主導作用,同時也反對把它看成決定性因素。它通過揭示出媒介意識形態(tài)的隱蔽性,號召大家去關注媒介之間激烈的文化競爭,建立起一個良好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懊浇橐庾R形態(tài)”為理解我國當代文化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借鑒。當今我國業(yè)已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媒介文化時代,電影、電視、電腦、網絡、手機、MP5、Iphone等已經充斥著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這些媒介設備將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變化,僅僅是多了一些觀看、交往的工具,還是在塑造著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tài)?正如波茲曼通過“媒介意識形態(tài)”所表達的,我們需要對這些媒介給我們思想觀念所帶來的變化保持清醒的認識,并自覺地發(fā)揮它們有利于文化發(fā)展的潛能,而盡量避免它們給現(xiàn)有文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最起碼,當我們豎立起這些意識時,就已經邁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1][4](美)尼爾·波斯曼,何道寬譯.技術壟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7.
[2](加)伊尼斯,何道寬譯.傳播的偏向[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27.
[3](加)麥克盧漢,何道寬譯.理解媒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33.
[5][6][7][8](美)尼爾·波茲曼,章艷譯.娛樂至死[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5,68,35,13.
[9][12](美)尼爾·波斯曼,何道寬譯.技術壟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8.
[10](美)尼爾·波斯曼,何道寬譯.技術壟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53.
[11]Postman,N(1996).The end of education:Redefining the value of school[M].New York:Alfred A.Knopf.p.192.
[13](美)尼爾·波斯曼,何道寬譯.技術壟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9.
[14].(美)劉易斯·芒福德,陳允明、王克仁、李華山譯.技術與文明[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195.
[15]約瑟夫·阿什克羅夫特.印刷術及其對文化與傳播的影響:媒介環(huán)境學的詮釋[C].林文剛.媒介環(huán)境學思想沿革與多維視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282.
[16][17]波茲曼.媒介環(huán)境學的人文關懷[C].林文剛.媒介環(huán)境學思想沿革與多維視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45,47-49.
[18](美)尼爾·波斯曼,何道寬譯.技術壟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