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妍,孫 妮
(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安徽蕪湖 241000)
迷途知返,人生禮贊
——《寡婦贊歌》中艾維的文化身份建構(gòu)
江 妍,孫 妮
(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安徽蕪湖 241000)
《寡婦贊歌》是葆拉·馬歇爾的第三部小說,也是她自傳型小說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為加勒比裔移民后代的美國黑人婦女,在種族和性別的雙重壓迫下面臨著文化選擇困境與身份認同危機。從后殖民女性主義批評視角分析女主人公艾維丟失文化身份的原因和尋找文化身份的過程,指出只有尊重過去,認可自己的民族文化及其傳統(tǒng)儀式,才能成功建構(gòu)黑人女性的文化身份。
葆拉·馬歇爾;《寡婦贊歌》; 后殖民女性主義; 身份建構(gòu)
葆拉·馬歇爾(1929—)是當代美國黑人女性作家的先驅(qū),其父母都是來自加勒比海巴巴多斯的移民。《寡婦贊歌》是其第三部小說,標志著她的創(chuàng)作開始走向成熟。小說發(fā)表于黑人民權(quán)在種族隔離社會中被否定的階段,并且民權(quán)運動并沒有為黑人女性作家的發(fā)展提供支撐。在現(xiàn)實生活中,被雙重邊緣化的馬歇爾以黑人女性的寫作方式來表達自己與其他黑人女性的困境。她的寫作采用的是葛雅特里·斯皮瓦克(Gayatri Spivak)的“前沿風格”(frontier style),提倡縱橫交錯、斷裂、合唱式的形式[1]。馬歇爾通過這種寫作風格,自然流暢地將女主人公艾維塑造得既具典型性又具個性。典型性在于與其他美國黑人一樣,艾維在后殖民時代種族與性別的雙重壓迫下迷失了自己,找不到文化歸屬感。其個性在于迷失后的艾維通過重新建立起與祖先及族群的聯(lián)系,并重新構(gòu)建了自己的文化身份。馬歇爾通過塑造艾維,間接表達了自己對改變當代黑人女性精神現(xiàn)況的看法。
小說圍繞主人公在加勒比海域的四天之旅來展開她的人生經(jīng)歷。馬歇爾通過插敘和倒敘,將艾維短短的四天經(jīng)歷綿延至她的大半個人生,呈現(xiàn)了一幅黑人女性的真實生活畫卷:在雙重“他者”的困境中丟失自己的文化身份,為克服身份危機追逐美國夢,夢醒破碎后,在叔祖母的指引下?lián)肀褡逦幕?gòu)自己的文化身份。
《寡婦贊歌》的主人公艾維是加勒比移民的后代,美國出生成長的她因為膚色(種族)在白人主導的社會中被排擠歧視,找不到自己的立足點。同時,女性的性別身份又使艾維在男權(quán)社會中成為附屬的附屬。斯皮瓦克曾在她的《屬下能說話嗎》(“Can the Subaltern Speak”)一文中提到,“在后殖民語境下,如果屬下沒有歷史,也不能說話,那么作為女性的屬下就會隱藏在陰影的更深處?!保?]文中特別強調(diào)了作為黑人的女性不僅要承受來自種族的壓迫,更要承受來自性別的壓迫。斯皮瓦克在“三位女性的文本以及對帝國主義的批判”中,提出了對西方女性主義的種族中心主義及其在新殖民主義政體中同謀關系的批判[3],認為黑人女性在后殖民時代的境遇比黑人男性或白人女性更加特殊,她們是歷史中被刻意隱去的群體,同時也是黑人民權(quán)運動結(jié)束后依然無處發(fā)聲的群體。因此,將性別問題與種族問題聯(lián)結(jié)的后殖民女性主義批評(Post-Colonial Feminist Criticism)于黑人民權(quán)運動后發(fā)展起來,成為后殖民批評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已極大地改變了女性主義批評的面貌[4]。
(一)種族意義上的“他者”
小說的開頭,61歲的艾維是一位生活富足并有三個成年女兒的母親,此時的她一身典型的資本主義中產(chǎn)階級的行頭,與其他兩位黑人女性朋友開始了每年例行的豪華游輪之旅。盡管80年代的美國種族主義已經(jīng)呈現(xiàn)明顯的滑坡趨勢,可是社會生活中仍舊殘留有后殖民時代的諸多印記?!豆褘D贊歌》中白人文化對黑人文化的侵蝕是同時在經(jīng)濟、心理和身體作用的過程[5]。艾維的丈夫杰小時候就讀的學校實施種族隔離政策。北方的學校不教有色人種的孩子任何有關他們民族、他們自己的知識[6]125。一方面,讓黑人就讀種族隔離學校會讓那些在美國出生的孩子無法真正融入美國文化;另一方面,學校不教授黑人學生有關自己的民族文化,他們又無法融入黑人文化。這樣一來,在兩種政策的影響下,黑人的孩子在成長中只會同時被兩種文化雙重邊緣化。除了在學校教育的殘酷現(xiàn)實中窺見黑人的“他者”地位與形象,黑人自身將自己視為“他者”的意識在小說中更值得關注。艾維的朋友莫爾是一位黑白混血、文化素質(zhì)不高、喜愛吹牛的人,由于擁有黑人血統(tǒng)而對自己的身份地位非常敏感。艾維與她的第一次游輪旅行中,當她們在餐廳被安排在離服務窗口比較接近的桌位時,她立馬要求調(diào)換座位[6]22。莫爾認為窗口附近的座位低人一等,受到歧視待遇的黑人需要為自己爭取平等權(quán)。在去加勒比海的旅行中,艾維與莫爾、克拉麗絲進入游輪上最豪華的凡爾賽餐廳(Versailles Room)吃飯,暗示了三人對進入主流社會生活的渴望。而這個奢華的凡爾賽餐廳曾經(jīng)簽署過她們的黑人先輩被販賣的條約。也正是在這個餐廳吃過飯后,艾維開始感到不舒服,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幻覺,從而開始了她的身份尋找和回歸之路。
(二)性別意義上的“他者”
艾維作為加勒比裔黑人,不可避免在美國白人主導的社會中成為“他者”,導致其身份認同危機。而且作為黑人女性的艾維在建構(gòu)自己的身份時比黑人男性更加困難。來自種族的社會壓力和來自性別的家庭壓力使黑人女性難以負荷。住在貧民窟哈爾西街的黑人家庭中,有很多女性會在半夜和酗酒的丈夫爭吵后離家出走,就連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艾維在懷著自己的小女兒時,也在一個星期二晚上因為生活的重壓情緒失控。
年輕時的艾維接受過一年高等教育。這一年的大學生涯讓她覺得自己與眾不同[6]105。經(jīng)過長期的努力奮斗,她在一家上市公司成為了二級管理階級職員。躊躇滿志的她卻在懷孕后不得不放棄心愛的工作,將自己的生活范圍局限在空間狹小的臥室里??粗煞蛎刻煸绯鐾須w,自己卻從職業(yè)婦女變成了身材臃腫的家庭婦女。她認為鏡子里那個穿著隨便的女人不是自己,這象征著艾維否定了自己家庭婦女的身份。她厭惡這個身份但又無法擺脫,于是將自己的怨氣都出在了丈夫身上。
自己的肚子不停地腫脹,加之即將到來的冬季使她下樓出門變得愈發(fā)困難,她只好整天和孩子待在最頂樓的四個小房間里。她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已經(jīng)連續(xù)幾個星期都在責備杰[6]97。
女性角色在家庭生活中的責任與負擔讓艾維逐漸失去理智,她選擇了一條與那個街區(qū)大多數(shù)女性一樣的發(fā)泄渠道,導致夫妻間矛盾不斷,停止了精神交流。馬歇爾在這一段家庭關系的描繪中,艾維展示了黑人婦女在女性主義運動熱潮的影響下力圖沖破傳統(tǒng)觀念中家庭對女性的束縛,從而進入職場的現(xiàn)代女性形象。
在資本主義價值觀的同化下,艾維認為只有提升自己的經(jīng)濟地位才能被社會所接納。她逼迫自己和丈夫以實現(xiàn)美國夢為目標,放棄所有的休閑娛樂。杰放棄了最愛的爵士樂和詩歌朗誦,艾維則放棄了向杰講述自己在叔祖母那兒聽到的有關黑人的民間傳說。喬伊斯·佩蒂斯曾說過:“黑人文化表述的重要性在于爵士樂,藍調(diào),詩歌和舞蹈?!保?]這些黑人鐘愛的消遣方式正是他們進行精神交流,聯(lián)系彼此、聯(lián)系過去、聯(lián)系族群的媒介。在雙重“他者”的困境下,艾維放棄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而對美國夢的追逐并沒有使她成功建構(gòu)自己的身份。已躋身資產(chǎn)階級的她在游輪之旅中突感不適,隨之出現(xiàn)一系列幻覺,有關塔特姆的回憶不停地涌現(xiàn)。這種身體的不適其實是精神困境的外化表現(xiàn),她的疾病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價值觀作用的結(jié)果[8]。與民族文化遠離多年的艾維終于在卡里阿庫島之行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丟失文化身份的原因。她夢到自己的叔祖母在呼喚她回家,“來吧,哦,你回來吧?!保?]42在叔祖母和勒伯特的指引下,艾維決定去卡里阿庫島體驗當?shù)氐募雷鎯x式和民族舞蹈。
加勒比海域被視為精神的復蘇之地,在那里破碎的靈魂會被修復,精神也會重新振奮[9]。馬歇爾將故事的寫作背景從美國轉(zhuǎn)移到加勒比海域,是希望艾維能連接自己的過去,從而建構(gòu)其文化身份。首先,卡里阿庫島的身份建構(gòu)之旅始于艾維對資本主義價值觀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當勒伯特問及艾維是什么民族時,艾維啞口無言,她才明白自己大半生的奮斗也沒能實現(xiàn)建構(gòu)身份的初衷。在勒伯特的勸說下,她放棄了回紐約的計劃。在勒伯特家中,他的女兒像對待孩子一般幫艾維沐浴清洗。水象征著起源與新生,沐浴過的艾維褪去了都市生活中的浮華之氣,穿上了一身白色的素衣,宛如一個新生兒。這預示著艾維新身份建構(gòu)的第一步:與資本主義物質(zhì)至上價值觀徹底決裂。那些曾經(jīng)被她珍視的毛皮大衣、禮帽等華服轉(zhuǎn)眼全失去了光澤。其次,艾維在黑人傳統(tǒng)文化儀式中找到了建構(gòu)身份的途徑。勒伯特在大鼓儀式(The Big Drum)中對非洲民族祖先的祭奠觸動了艾維的心靈,讓她聯(lián)想到兒時叔祖母在塔特姆告訴她的有關非洲人飛回家鄉(xiāng)的傳說。當群落的民眾圍在一起跳幾乎已經(jīng)失傳的民族舞蹈時,艾維的身體情不自禁地開始舞動起來,并逐漸融入這個黑人大家庭。此時的她已不再是美國人,其他人也不再是卡里阿庫島人,他們都是一個整體,一家人(All O'we is one)[10]。他們擁有共同的文化身份,在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儀式中維系這種身份。最后,大鼓儀式體驗結(jié)束后的艾維決定帶著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回到紐約,并且要傳遞給自己的女兒們以及其他黑人同胞。她希望女兒們了解只有回歸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在種族和性別的雙重壓迫下找到歸屬感,建構(gòu)黑人移民后代的文化身份。這個文化身份的傳承使命曾經(jīng)由叔祖母交給艾維,而小說的結(jié)局又輪到艾維肩負起這個使命,將民族的文化財富傳遞給自己的女兒。民族文化的母系傳承因此對黑人女性建構(gòu)自己的身份具有積極的社會、政治和歷史影響力。
馬歇爾在1977年非洲文化藝術節(jié)的訪談中曾提到,“我們必須回到過去,重新體驗過去的文化,才能用那些過去的經(jīng)驗幫助我們應對當下的掙扎。”[11]在美國出生的第二代加勒比移民深受美國WASP文化(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和加勒比黑人文化的影響。如果不能正視自己的民族文化,一味去迎合西方文化,最后的結(jié)果就如小說中女主人公艾維一樣喪失自己的文化身份。馬歇爾認為她的藝術創(chuàng)作致力于建造一座橋梁來連接世界上兩大黑人的流散地——美國與加勒比。在兩大流散地中,黑人都能在民族文化與傳統(tǒng)儀式中建構(gòu)自己的身份,聯(lián)系彼此,聯(lián)系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譜寫一曲黑人生命體驗的贊歌。
[1] 艾勒克·博埃默.殖民與后殖民文學[M].盛寧,韓敏中,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260.
[2]Bill Ashcroft,Gareth Griffths,Helen Tiffin.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M].London:Routledge,1995:28.
[3] 巴特·穆爾—吉爾伯特.后殖民批評[M].楊乃喬,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221.
[4]林樹明.性別意識與族群政治的復雜糾葛:后殖民女性主義文學批評[J].外國文學研究,2002(3):14-21.
[5]Eugenia C DeLamotte.Places of Silence,Journeys of Freedom:The Fiction of Paule Marshall[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98:88.
[6]Paule Marshall.Praisesong for the Widow [M].New York:Putnam's,1983.
[7]Maria T Smith.African Religious Influences On Three Black Women Novelists:The Aesthetics of“Vodun”(Zora Neale Hurston,Simone Schwarz-Bart,and Paule Marshall)[M].Queenston,Ontario:The Edwin Mellen Press,2007:103.
[8]William David Hart.Afro-Eccentricity:Beyond the Standard Narrative of Black Religion[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1:45.
[9]Alexander,Simon A James.Mother Imagery in the Novels of Afro-Caribbean Women[M].Columbia: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001:4.
[10]Heather Hathaway.Caribbean Waves:Relocating Claude McKay and Paule Marshall[M].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9:88.
[11]James C Hall,Heather Hathaway.Conversation with Paule Marshall[M].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10:39.
(責任編輯:張 杰)
Return to the Selfhood,Praisesong for the Life Cultural Identity Establishment in Praisesong for the Widow
JIANG Yan,SUN Ni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Anhu 241000,China)
Praisesong forthe Widowis the third novel of Paule Marshall,and it is also the last one of her autobiographical trilogy.Under racial and sexual oppression,the Caribbean-American black women suffer from the difficulties of establishing their identities.The reasons of Avey's losing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rocess of finding her identity from post-colonial feminist perspective are analyzed.Marshall emphasizes that only if black women respect the past and recognize their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rituals can they succeed in establishing their cultural identities.
Paule Marshall;Praisesong for the Widow;post-colonial feminism;identity establishment
I106.4
A
1674-0297(2014)05-0090-03
2014-02-18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戰(zhàn)后英國移民文學研究”(12BWW050)
江妍(1990-),女,安徽黃山人,安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孫妮,女,安徽蕪湖人,安徽師范大學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與比較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