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亞軍,徐惠忠
(南通大學 啟東校區(qū)管委會,江蘇 南通 226019)
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正在縱深推進。高校作為傳承人類文明、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必須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發(fā)揮積極的引領作用。習近平同志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1]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土壤與基礎。[2]高校要認真汲取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科學厘清傳統文化在大學文化發(fā)展脈絡中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大學文化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功能與價值,切實樹立起廣大師生的文化自信,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成為高校師生的內在需求和自覺追求。
文化是流淌在一個民族肌體里無處不在的生命力。大學與文化具有天然的聯系,文化是一所大學的靈魂所在和鮮明旗幟,它集中反映了大學的本質特性。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奠定了大學文化的歷史厚度和堅實基礎,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不竭源泉,更是我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邏輯起點 。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大學文化的歷史溯源。文化凝結歷史、連接未來。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秀、燦爛的文化,大學的出現,就是為了繼承文化、傳播文化、創(chuàng)造文化。大學文化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深厚的根基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曾經擔任哈佛大學校長的查爾斯·艾略特曾明確表示:一所名副其實的大學必須從本國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成長起來。[3]大學作為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重要基地,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塑造與培育現代大學文化,必須首先自覺地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沃土,從中充分汲取營養(yǎng),努力將其精髓、理念滲透到校園的各個領域;其次要借鑒人類其他古今文明的精華與優(yōu)長,融合時代要求和獨具特色的大學精神。當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更需要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中國歷史文化優(yōu)秀傳統的教育,引導堅持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唯有如此,才能有正確認識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的愛國情感。
大學文化是大學的活的靈魂和核心要素。大學文化是大學與文化的有機結合,是大學在長期發(fā)展變革過程中形成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的總和。大學之大,最重要的是大學有精神,大學有文化,一個高水平大學都有自己富有特色的大學文化。大學文化作為大學發(fā)展過程中的文化積淀,不僅是大學核心精神的體現, 也反映著社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是大學綜合實力的體現。大學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外延,是學校一代代創(chuàng)業(yè)者業(yè)績、品格、精神的寶貴結晶,是一個漸進形成的歷史過程,是種種現象背后的本質所在。大學傳統、大學精神,實際上就是大學的文化傳統、文化精神。長期以來,大學管理者帶領廣大師生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傳承人類文明、傳播先進文化、促進思想文化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由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高校自身特色相結合的大學文化。當前新形勢下,引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大學文化,是完善和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重要途徑,對大學的生存與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已經愈來愈成為高校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大學文化是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踐載體。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不是空洞的、無形的,必須有教育的載體,才能使價值觀的教育落到實處,才能更加貼近實際,易于被廣大師生接受。文化的最深層次是價值觀,這是文化的核心。[4]大學文化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重要載體和實踐途徑, 對師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和道德情操有著很大的影響。價值和文化須臾不離,互為表里[5],兩者有著密切的聯系,價值觀培育必須立足文化建設。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此過程中,要堅持用核心價值觀引領學校傳統文化與現代思想,促進優(yōu)秀文化在高校的發(fā)展和繁榮。培育大學文化也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結合學校多年來積淀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在教學實踐中形成的特色進一步凝練本校的辦學理念、大學精神,以此豐富和發(fā)展大學文化。通過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利用各種校園文化形式來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巧妙設計暗示在各種載體、平臺。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6]中華民族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樹立文化自信,這是在興衰和沉浮中不斷探索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國家主席習近平兩會期間在參加貴州團審議時指出,“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最高層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一個民族精氣神的凝聚。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盵7]
文化自信是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需要。大學校園文化是各種思想、觀念碰撞與交融的舞臺,文化多元化帶來的不同社會思潮時刻沖擊著大學校園。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的轉型期,社會上的不良思想蔓延,特別是造成了主流文化價值觀的嚴重缺失,一些大學生價值取向偏離、道德滑坡,尤其在對待傳統文化方面自卑自棄、認識弱化,在大學生群體中造成了消極影響,甚至動搖著他們的理想信念。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有的也存在學術腐敗,急功近利,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淡薄,缺乏馬克思主義信仰等問題。有些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往往過多地注重學生的實際需要而不顧及其健康成長,忽視傳統文化的教育,使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導向模糊。究其根源,與長久以來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文化自信缺失有關。因此,加強文化自信,是當前高校文化建設的需要,也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
文化自信是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動力。習近平同志在“五四運動”95周年之際與北大學子的座談中多次提到了核心價值觀及文化自信。他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文化自信對于青年大學生而言尤為重要,大學生只有具備了文化自信,才能有探索的勇氣、實踐的精神,才能堅持正確的方向,才能獲得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心,煥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活力。樹立文化自信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思想基礎和強大力量源泉,目的在于讓青年人迸發(fā)活力,增強和引領起文化自信的新風潮,為踐行核心價值觀提供精神動力。高校也只有把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放在首位,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文化,才能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好、踐行好;才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內化為全體師生的個人價值認同,并在實際行動中積極實踐;才能形成以追求真理、崇尚科學為核心的大學文化精神和積極健康、求實奮進的校園文化。
一個國家的強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自信的程度。同樣,建成一流大學不僅要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研,更必須體現出一流大學的文化自信。唯有如此,高校才能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廣大師生才能獲得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心,煥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活力。
文化如水,滋潤萬物。文化自信是長期熏陶、積淀、培育的結果,而不是單純靠宣傳和思想灌輸。因此高校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要切實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具體地就是要與中國夢緊密結合、要與優(yōu)秀傳統文化緊密結合、要與大學文化的建設緊密結合、要與教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
中國夢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價值體認和價值追求,蘊含著豐富的當代中國價值觀念,承載著中華幾千年的深厚價值理念,有利于提升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和中國夢,教育是先導和基石。[8]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是高等教育肩負的重要使命,也是大學義不容辭的責任。實現中國夢,高校必須帶領廣大師生堅持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而這首先需要文化自信的覺醒,以此來構建起充實的、富有張力的而非虛無飄渺的精神文化體系,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的放矢。中國夢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內容和形式的最佳結合。有夢才有希望,有夢才有方向,大學生在追夢的時代,有著圓夢的期待,正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用中國夢教育大學生,能把深奧的理論大眾化,把艱深的概念通俗化,更能為大學生所理解和接受,從而更加利于大學生樹立起文化自信。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思想寶庫,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樹立文化自信,首要的要以優(yōu)秀傳統文化為根基,認真汲取中華文化的思想精華、道德精髓,以宣傳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以提升大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教育為重點,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內化于心,從而增添文化的內涵、實現文化的關照。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9],這只會嚴重戕害一個民族的進步,阻礙一個國家的興盛,失去自信的動力和源泉。高校通過開展“文化植根”、“文化塑形”、“文化育人”等多方面的文化實踐活動,努力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滲透到學校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讓每個大學生都內含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精氣神。當然,對待傳統文化,也要辯證地對待,要與時代文化相適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深深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沃土。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傳播,一種文化選擇與構建,在高校,就是要與大學文化建設充分。廣大師生通過傳承和發(fā)展先輩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精神,并貫穿到實際的各種教學生活中,也就逐步形成了大學自身的價值追求,形成獨具特色的大學文化,從而使師生保持健康的核心價值觀,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這是一條適應現代社會需求和大學發(fā)展的文化興校之路。這種優(yōu)秀文化進一步堅定了師生的信仰,增強了師生的文化自信。大學文化以其特有的通俗性和意識形態(tài),影響著高校師生的審美情趣、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以具有貼近生活氣息的話語、鮮活典型的事例、通俗明了的道理,把大學文化與高校的價值觀念結合起來,容易引起師生的共鳴,得到自覺認同,并不斷把這種認同的力量進一步滲透到對高校核心價值觀的精神追求和行動實踐中去,形成良性的互動氛圍。因此,大學文化自信的立足點,就是要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挖掘高校傳統的優(yōu)秀文化,融入文化價值的導向,充分關注學生的身心成長,實現文化與心里的養(yǎng)育, 進一步增強師生的文化自信、價值觀自信。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與教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融入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學生把認識轉化為切實的行動。當前高校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存在脫離師生實際,形式主義現象比較突出,在一些高校不同程度地缺乏文化責任和文化自信的缺失。文化自信需要長期積累,要利用各種方式、各種途徑引領和傳播學校文化,在校內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對社會形成廣泛的影響力。高校要把培養(yǎng)文化自信滲透到教學改革的全過程,注重理論內容與學生實際需求相結合,理論高度與學生認知能力相結合,理論指導與學生實踐能力相結合;要增設有關中國文化、中國哲學等傳統文化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讓學生系統了解我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使學生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增強文化自信;利用新生開學典禮、新生入學教育、畢業(yè)典禮等環(huán)節(jié),加強對青年學生的校史、辦學傳統和成人成才教育;依托科技文化藝術節(jié),組織經典誦讀、主題演講,充分利用博物館、紀念館等社會資源,開展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主題實踐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活動,切實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貫穿于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總之,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文化自信,就沒有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10];同樣,一個學校沒有文化自信,就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培育基礎。文化自信使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再虛無縹緲,變得更加有現實感,更加接地氣。在高校牢固樹立文化自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才能有聚焦點和落腳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會始終保持飽滿的時代內涵和時代氣息,才會擁有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和不竭的現實動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學習時講話[N].人民日報 , 2014-02-26(01).
[2] 郭齊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土壤與基礎[N].光明日報,2014-04-02(13).
[3] [美]理查德·諾頓·史密斯.哈佛世紀[M].程方平,譯.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2004:27.
[4] 袁貴仁.關于價值與文化問題 [J].河北學刊,2005(1): 5-10.
[5] 劉玉萍,張盛文.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新向度[J]. 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140-143 .
[6] 云杉.文化自覺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強[J].新華文摘,2010(20):1.
[7] 習近平.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上的講話[EB/OL ].(2014-03-07)[2014-06-22].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zx/2014qglianghui/2014-03/07/content_17331643.htm.
[8] 杜玉波.高等教育內涵式發(fā)展助推“中國夢”實現 [N].中國教育報,2013-03-26(01).
[9] 舒剛.價值觀的自信與自立[N].解放日報,2014-03-11(01).
[10] 林君龍.文化和價值觀自信是精神鈣片[EB/OL ].(2014-05-22)[2014-06-22]. http://cq.wenming.cn/wpsp/201405/t20140522_19610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