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要:本文針對聲樂初學者在聲音觀念及學習和演唱習慣上提出一些建議,并結合筆者自身經驗,對近年來的教學得失,做一個梳理。
關鍵詞:聲樂初學者 聲音觀念 學習 演唱習慣 教學感悟
聲樂教師這個職業(yè),已經伴隨筆者走過了幾個年頭。由于所接觸的大部分學生在聲樂演唱的水平和程度上都比較淺,有些甚至沒有任何聲樂基礎。教學伊始,作為一名年青教師,如何幫助這些學生在大學四年的時間里打好聲樂基礎,這一直是很困擾筆者的問題。在這幾年中,筆者一直在努力地學習,不斷積累經驗,并在探索中前行。有成功,也有挫折,及時地總結經驗教訓,成了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此,筆者想從以下幾個方面結合自身的體會,談談這幾年教學中的感悟。
一、樹立正確的聲音觀念
樹立正確的聲音觀念,是初學者們所要學習的第一步。但是,不少人對源自意大利的美聲唱法都有一種誤區(qū),覺得美聲唱法就應該是:演唱時,盡可能地將口腔打開,張得越大越好;聲音要盡量唱得粗壯、響亮。持有這種“裝腔作勢”的演唱觀念的人,在聲樂學習者中大有人在,但這并不是我們所提倡的。我們不應該去做出一個所謂的“美聲”狀態(tài)去演唱,而是要運用西方幾百年傳承下來的科學的演唱方法,來開發(fā)出每個人自己特有的、優(yōu)美的、舒服的聲音。學生要學會“自然”地唱,首先要學會正確地說。由于生理結構因人而異,所以每個人的音質和音色也各不相同。筆者認為:所謂演唱,就是伴隨著旋律和節(jié)奏、搭著氣息、高位置地說話。所以,在教學中,筆者會采取讓學生在唱之前先運用腹部支持的力量,搭上氣去大聲說(類似朗誦)的辦法,內容可以是單一的母音或是整句歌詞,然后,再加上旋律進行演唱。這種方法很有效,它有助于幫助學生找到歌唱的位置。所以,樹立正確的聲音觀念,建立自然、健康的演唱狀態(tài)可以為聲樂學習者的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
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對聲樂初學者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作為聲樂教師,只是教會學生去唱好幾首歌曲,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更應該幫助和教授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習慣的養(yǎng)成,能讓他們在以后的聲樂學習中事半功倍。
(一)提高讀譜的能力,鞏固正確學習的方法
由于現代網絡、傳媒咨詢的高速發(fā)展,我們所需要的信息幾乎都能在網上找到。這就導致了一些學生在學習一首新歌(特別是外國歌曲)時,不是先認真地看譜,而是第一時間通過網絡找到相關的音頻或視頻,然后一遍遍地反復聽,跟著學,置樂譜于不顧。這樣,的確會使學生對新歌曲快速加深印象起到幫助,也相對簡單,省事;但因為古典音樂以嚴謹著稱,對于聲樂初學者來說,認真、規(guī)范地讀譜,對建立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所以,當拿到新樂譜時,可以先通過視頻音樂對歌曲進行初步的了解,但僅此而已。接下來,筆者就自己的經驗,以一首外國歌曲為例,談一下學習的步驟。首先是學習語言,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正確拼讀歌曲的外語歌詞,并隨著學習的深入,逐步掌握獨立拼讀的能力。其次,就是按照歌曲的節(jié)奏和節(jié)拍去朗誦歌詞。第三步是學習歌曲的旋律,注意旋律中疑難節(jié)奏和變化音的掌握。然后,再將詞曲合成進行演唱。當我們做到以上步驟后,應該說已經能夠初步完成了,但只能說是會唱,如果想要進一步唱好,還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學生們常常忽視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曲譜上所顯示的音樂術語。這些音樂術語在速度上、力度上、情緒上提示歌者該如何去演唱,它仿佛是作曲家在面對面地告訴你,該如何去表現他的作品。因此,掌握這些音樂術語可以幫助你準確地表達作品的情感。最后,演唱者再融入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處理,這才能達到詮釋作品的目的。這些學習步驟看似繁瑣,但多加練習,便能熟能生巧,運用自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思考先于演唱,養(yǎng)成想好再唱的習慣
在我們的聲樂學習中,“腦子”比“嗓子”更重要。聲音是抽象的,它看不見也摸不著。好的聲音狀態(tài)要靠清晰的頭腦,去支配和協(xié)調身體各部位共同合作而建立的。所以,聰明的學習者會在老師的指導下,讓“思考”行于“演唱”之前,多聽、多看、多想,做到先想后唱,想好再唱;并結合自身特點和問題,運用相應方法有的放矢,那他終究會有所成就。所以,筆者認為:好聲音不是唱出來的,而是想出來的。
三、建立規(guī)范的演唱習慣
(一)養(yǎng)成演唱前,先練聲的習慣
不少初學者認為練聲無關緊要,在演唱前,還要先用幾十分鐘的時間去開聲,既麻煩,又枯燥,直接張嘴就唱,方便省事。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健康的。因為,練聲就是幫助聲帶做熱身運動。舞者在跳舞之前,必須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為自己預熱,拉伸身體各個部位,從而達到熱身的目的,否則會很容易受傷。我們的聲帶就是兩條韌帶,通過閉合,相互的摩擦發(fā)出聲音。它們和身體各部位一樣,也需要預熱,在演唱前,規(guī)范地練聲是非常重要的。練聲就是通過各種帶有母音的音階,去調整、加強聲帶閉合和松緊的能力,達到為聲帶熱身的目的。同時,練聲也是聲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很多的聲樂演唱技巧都體現在練聲曲中,并通過訓練來提高和完善演唱能力。為了達到練聲的效果,正確的練聲也很重要。筆者認為要掌握三個原則。一是循序漸進、因人而異原則。練聲曲的安排要從易到難,由簡入深。除了一些常規(guī)母音搭配音階的練習外,還要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和問題,安排不同的針對性訓練。二是適用原則。練聲曲都要有其作用,比如“哼鳴”是為了鞏固發(fā)聲位置,[U]母音練習起到穩(wěn)定喉頭的作用等等。使學生清楚各條練聲曲的作用,做到有的放矢。三是適度原則。因為生理結構和演唱習慣的不同,所以個人練聲所需要的時長也各不相同。練聲的時間不是越長越好,而是適度就好。超負荷的練聲,會使聲帶產生疲勞感,如果長期的過度使用,就會積勞成疾,從而引發(fā)聲帶疾病。練聲不是一次練習兩三個小時,而要做到“多餐少食”,筆者建議每天可以練習兩到三次,每次時間在三十分鐘到一個小時之間。正確的練聲會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演唱狀態(tài),不斷重復的正確練聲會使好的狀態(tài)得到鞏固。
(二)掌握自然,規(guī)范的演唱姿勢
在課堂上,筆者會要求學生以一名歌唱演員的身份來要求自己。因為作為聲樂學習者,總要面對舞臺,在舞臺上,他就是演員。我們有時會贊賞一名演唱者在臺上很有“份兒”。所謂“份兒”,就是他所流露出來的舞臺氣質。這種氣質是表演者各方面因素的綜合體現,其中就包括自然的演唱姿勢。何為正確的演唱姿勢,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
1.身體放松直立,兩腳一前一后稍分開(左右腳前后視個人習慣即可),身體稍稍前傾,前腳著力,重心落于雙腳。
2.眼睛平視前方,牙關放松,自然打開,面部呈微笑狀演唱。所謂打開是指口腔內牙關的打開,而不是外部嘴形的盲目張大(嘴巴的過度張大,恰恰會影響牙關的打開)。下巴自然內收,脖子后壁、背部、腰部成一線,脖子切忌前伸。
3.放松胸部及兩肩,雙手自然垂下,小腹在演唱時保持支持狀態(tài)。演唱動作要根據歌曲內容適當表現,切忌手舞足蹈。
聲樂界有一句常用語很好地詮釋了演唱姿勢的重要性:“呼吸是發(fā)聲的源泉,而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彼?,掌握自然、規(guī)范的姿勢直接影響著演唱的優(yōu)劣。
四、聲樂教學中的三點感悟
(一)師生間的交流溝通,能幫助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主動感知與思考的能力
筆者認為:聲樂教學只靠一味地將技巧灌輸給學生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通過師生間的溝通合作,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主動感知和思考的能力。課堂上,老師要及時與學生交流,提出問題,讓學生參與討論,例如:“剛才的演唱,你感覺舒服嗎?如果不好,你覺得哪里需要調整?”或者“剛才很好,你覺得相較于前面一次,自己做了哪方面的調整?”等等。起初,學生的回答可能是:“不知道?!边@很正常,因為他們還不習慣去感知和回憶演唱的感覺。這時,教師不能就此放棄,要堅持提問,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去思考,去體會;并通過討論,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演唱感覺,加深印象,從而使好的狀態(tài)得到鞏固。同時,學生的反饋也幫助老師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對表達方式和教學方法等作出及時、相應的調整。
(二)解決問題要抓重點,不能“面面俱到”
聲樂課上,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會同時存在幾個問題,例如:身體過于緊張,口腔內狀態(tài)不夠積極,演唱脫離氣息,咬字不夠清晰等。如果老師在一堂課上指出所有的問題,并試圖一起去解決。根據筆者這幾年來的教學經驗來看,這是不現實的。這樣會使正處在初學階段的學生感到混亂而不知所措。所以,老師在指正時,要抓重點,指出學生最主要的問題,次要問題可以先放一邊,不惜利用一堂課甚至幾堂課的時間集中精力去解決它。有趣的是,因為演唱機能的相關聯(lián)性,有時主要問題的解決,也會讓其它問題迎刃而解。
(三)靈活運用逆向思維法,引導學生轉換思路,學會反向思考
教學中,我們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如果一直強調學生所出現的某個問題,例如:演唱時,下巴不要往外推,或氣息不能上浮等等。這樣的提醒,往往收效甚微。曾經有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在一個特定的場景下,他對周圍的人說:“請你們不要想像面前有一只粉紅色的天鵝。”這時,聽眾的腦海里會有什么樣的畫面?當然是“粉紅色的天鵝”。當學生演唱出現技術問題時,反復強調問題本身,不一定能幫助其解決,甚至會加深錯誤的印象,適得其反。筆者認為可以嘗試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所謂逆向思維法,是指從事物的反面去思考問題的思維方法。由于解決問題的手段受阻,而轉換成另一種手段,或轉換方向、角度思考,以使問題順利解決。將此方法運用到實踐中,例如:學生在演唱時,下頜比較緊張,存在下巴向外突出的現象。我們不需要一直向學生強調放松下頜,下巴向內收,而是運用反向思維的方式,提醒他演唱時,努力抬起上頜。很明顯,如果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上面,做到了上頜的抬起,往往下巴的問題自然也就得到了解決。
總之,聲樂教師的工作,就是將無形的、抽象的聲音藝術,通過精確的表達來培養(yǎng)和幫助學生走上聲樂演唱之路。這不僅要求教師有正確的聲音觀念和先進的音樂理念,更需要具備適應各種情況的有效的教學技術和手段。筆者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學習,不斷提高和完善自身的能力,才能做到教學相長,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才能無愧于“教師”這個神圣的職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