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新媒體的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2014-03-29 03:20:27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4年3期
關鍵詞:聽力教材素養(yǎng)

王 麗

(長春師范大學 外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基于新媒體的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王 麗

(長春師范大學 外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在信息技術大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數字化互動式新媒體”廣泛應用于英語教學中。本文探討基于新媒體的視聽說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就課堂交流、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和師生信息素養(yǎng)等方面的問題提出建議。

新媒體;視聽說;英語教學

一、基于新媒體的英語視聽說教學實踐模式

在采用語言實驗室和多媒體網絡的英語視聽說教學實踐中,要處理好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管理和教學評估等方面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

隨著語言實驗室的優(yōu)化更新以及視聽說課作為獨立的課型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專門的視聽說教材也應運而生。教材內容一般圍繞幾個主題單元設計任務活動,有的特別設計制作系列短片,有的選取相關的電影片段。視聽說教材與普通紙質教材不同,其目的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理想真實的語言文化環(huán)境,并且將課程與多媒體網絡相整合,拓展知識和信息的獲取渠道。[1]經典的視聽說教材《走遍美國》,以美國人的生活為背景,介紹美式英語和美國文化。由中外英語教育專家合作設計的系列教程《新標準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則注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盡力體現社會發(fā)展和時代特色。在內容上,展現多元文化,探討文化差異,引導文化比較,提高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以及在跨文化交際情境中使用恰當、得體、地道英語的能力。在教學模式上,提供學習光盤、教學光盤、網絡自主學習平臺、試題庫等教學資源,滿足大學英語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需要,實現教材、光盤與網絡課程之間的相互支持,為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提供豐富的立體化資源,滿足新教學模式的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個性化、自主式的學習環(huán)境。大學視聽說英語系列教材《Visual English——Learning through Media》,根據聽說領先的原則,以影視、視頻、圖片的形式展現學習環(huán)節(jié),著重提高學生的聽力和理解力,增加口語知識,培養(yǎng)語感。眾多教材各有特色,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一種,或綜合使用幾種,也可以自編課件,體現自己的特色,做到因材施教。另外,教師也不能忽視課外自學資源的利用,要根據每個單元的主題向學生推薦經典影片、網絡視頻節(jié)目和相關文章、書籍等,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視角。

(二)教學過程

本文將英語視聽說課程的教學過程分為課上和課下兩個部分來討論。以使用視聽說教材《視覺英語——自我奮斗》為例。每個單元分九個部分,但是授課時間有限,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都在課堂上解決,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筆者作了這樣的設計:第一部分介紹本單元將要接觸到的詞匯和短語,通過Bingo游戲幫助學生掌握新詞,了解本單元的主題;第二、三部分展示Big echo視頻剪輯,通過分段播放和整體播放,要求學生做排序練習,訓練整體聽力和理解力;第四、五部分播放影視片段,通過改錯練習,糾正發(fā)音,介紹讀音規(guī)則,通過判斷題和填空題檢測學生對視頻的理解程度;第七部分是綜合口譯、口語和依托式自由表達訓練,即在整段影視片段中節(jié)選八個小片段,只給出漢語意思,讓學生先自主翻譯,再看視頻,與影視原文對比,學習地道的表達方式,鍛煉翻譯能力,最后再播放整段視頻,加深印象、強化理解。以上是課上要完成的任務。其余的部分涉及大量的聽讀、聽寫、排演、欣賞等活動,所以留作課下任務。課下的作業(yè)包括:第六部分的對口型練習(Lip sync),訓練學生模仿完整片段視頻臺詞的能力,以培養(yǎng)語感,增加口語知識,提升口語基本應用能力;第八部分提供英文MTV,供學生欣賞;第九部分的看視頻,聽寫臺詞和角色扮演,把視、聽、說、寫訓練成果以演的方式展現出來。這樣用3個課時完成課上的任務,用1個課時檢驗課下的作業(yè),符合教材編寫者在課時安排上的建議。

為了充分發(fā)揮新媒體在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作用,要認真開發(fā)語言實驗室的各項功能,保證課上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在課下也可以開通各種渠道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如開放自主語言實驗室、開設公共郵箱、建立英語QQ群等。

(三)教學管理

英語視聽說課程的教學管理包括對教學硬件設備的管理和對課程建設方面軟環(huán)境的管理。在硬件設備管理方面:首先,要做好師生對設備使用的培訓,尤其是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培養(yǎng)具有現代化教學觀念、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師隊伍;其次,要加強任課教師和電教人員的合作,開發(fā)適合本校學生的教學資源;再次,要充分利用語言實驗室和計算機多媒體設備的各項教學功能,增加學生操練的機會;最后,要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維護,保持良好的多媒體使用環(huán)境。

在課程建設方面,第一、二學期開設聽力和口語課,英語視聽說課設置在第三、四學期。課程定位為新媒體支持下的視、聽、說三位一體的綜合訓練課。無論是在課上的引導式學習,還是在課下的自主式學習,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和教學的中心。在教材使用方面,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整合市場引進的教材和自主開發(fā)的教材,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實現各種資源優(yōu)勢互補。

(四)教學評估

英語視聽說課程的教學評估包括學生對教學質量的評價和教師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估。

我們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對教學質量的評價。問卷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教學過程的評價,包括教材和教法兩個方面;第二部分是對教學媒體使用效率的評價,包括對語言實驗室和網絡服務兩個方面。調查結果顯示,對教材、教法、語言實驗室和網絡服務的滿意率分別為89%、70%、50%和80%。

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估采取綜合測試的方法,把過程性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把口語測試和聽力測試相結合。綜合的評價方式避免了只考查聽力的簡單化做法,避免了一次性評價的片面性。新的評價模式要體現視聽說課程的特點,強化對口語方面和學習過程的考查。通過綜合評估,一方面使教師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進而調整教學進度;另一方面鼓勵學生了解自己的實際水平,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

在此評估模式中,總成績由合作學習成績、自主學習成績、口試成績和筆試成績四個模塊構成。其中合作學習成績和自主學習成績構成平時成績,屬于過程性評價。前者主要是針對教材中對口型配音和角色扮演的部分,要求學生分組合作完成任務;后者分為聽寫、復述和影評。學生到網上下載音頻自主聽寫,把作業(yè)上交后,老師再把聽力原文發(fā)到網上,學生可以核對答案;接下來的聽力任務是聽寫復述,要求理解大意,并寫出概要;最后教師上傳不帶字幕的影片,要求學生概括大意并發(fā)表評論,然后把文章發(fā)到作文批改網直接得出成績和評價。課下視、聽、寫與課上視、聽、說相配合,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期末成績包括口試和聽力筆試。口試也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仍采用視聽說結合的形式,即看視頻,聽問題,口語作答,同時將答案錄音,教師聽錄音評分。聽力筆試采用標準化試卷考查聽力理解能力??傊麄€評估過程離不開多媒體和網絡及語音設備等新媒體軟、硬件的支持。

二、實踐經驗及建議

(一)加強課堂交流

語言實驗室為英語視聽說課提供了良好的多媒體環(huán)境,但是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處于相對隔離的狀態(tài),如果組織不好,反而不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首先,沒有經驗的教師會忙于控制設備、播放課件,沒有精力時時關注學生的反應。學生在監(jiān)督不力的情況下容易躲在屏幕后開小差。另外,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對話、討論都必須通過人機對話實現,雖然能夠消除學生的焦慮感,但是人際互動被束縛在機器媒體上。語言學習離不開鮮活的語言使用環(huán)境,人機對話無法取代面對面的情感交流。最后,教師掌握著控制臺,是一切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決策者。教師決定哪些學生發(fā)言,每次課中學生的表現機會有限。師生對話不如面對面交流那樣直接自如。學生的即時反應、表情不容易被老師發(fā)覺。針對以上提到的弊端,我們要努力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媒體課堂,利用好語言實驗室,而不為機器設備所累。一方面,教師要熟悉各種設備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避免因操作問題耽誤時間,使交流互動不暢。另一方面,在教法方面要做些變通,把新媒體和傳統(tǒng)教學手段相結合,實現優(yōu)勢互補,克服教材形式和教學模式對師生主觀能動性的制約。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結合,可以避免一直面對機器反復練習的單調乏味,創(chuàng)建充滿互動、動靜結合的視聽說課堂。

(二)注意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以往的視聽說課常常被簡單地視作聽力課,雖然使用影音教材,但只關注學生是否聽懂看懂,文化知識的滲透并不是重點。根據《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對視聽說課的表述,該課程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和口頭表達能力,加深他們對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認識和了解。也就是說文化知識的傳遞和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也是重要的方面。所以,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抓住文化教學的契機,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文化因素,介紹英語國家的背景知識,推薦相關資料供課外自主研讀、學習和欣賞,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文化差異,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的視聽活動和文化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使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同步,獲得異域語言文化的熏陶,提高人文素養(yǎng)。

(三)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yǎng)

在信息社會,信息素養(yǎng)作為現代人的基本素養(yǎng),是人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新媒體的應用是信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高科技信息工具能否有效地為教學服務還取決于師生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包括熟練操作多媒體網絡工具和各種教學軟件,具備迅速篩選獲取媒體信息并創(chuàng)造性地加工處理信息,以及運用信息技術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在新媒體海量信息、檢索便捷、個性化、融合性強等特點的沖擊下,教師必須轉變角色,由信息的主要傳播者轉變?yōu)橐龑д?、協(xié)助者、新資源的開發(fā)者。另外,要對新事物有正確的認識,不能讓媒體設備成為教師的替身,把視聽說課上成僵化的錄像播放課。教師要提高對新媒體的應用能力,善用網絡媒體和先進設備的各項功能,保證視聽說課的特色和質量。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是指能夠充分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并可有效地發(fā)現、檢索、評價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的能力。要使新媒體成為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實施個性化學習的幫手,必須加強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加強其對信息的分辨能力,強化自我監(jiān)督和評價。

三、結語

在信息技術大發(fā)展的新世紀,現代教學技術成果已經惠及英語教學的各個方面,新媒體在教育領域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尤其在外語視聽說教學中的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谛旅襟w的英語視聽說課程,為外語教學理論和實踐帶來新的活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提高信息素養(yǎng),已經成為現代教師職業(yè)技能發(fā)展的新方向。積極探討基于新媒體的教學模式、教材開發(fā)、評價機制等課題,是現代外語教師的重要責任。

[1]胡壯麟. 大學英語教學的個性化、協(xié)作化、模塊化和超文本化——談《教學要求》的基本理念[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5).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nglish Visual-Audio-Oral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New Media

WANG L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China)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grea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gital Interactive New Media”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glish teach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odel of English visual-audio-oral teaching based on new media. In addition, suggestions are given in terms of class interaction, cultural awareness promotion and student-teacher information literacy on the basis of teaching practice.

new media; visual-audio-oral; English teaching

2013-12-02

王 麗 (1980- ),女,吉林長春人,長春師范大學外語學院講師,碩士,從事英語教學研究。

H319

A

2095-7602(2014)02-0172-03

猜你喜歡
聽力教材素養(yǎng)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三測
教材精讀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七測
Units 1—2 聽力練習
Units 3—4 聽力練習
紫云| 江西省| 南和县| 克什克腾旗| 安图县| 洪泽县| 阿瓦提县| 浪卡子县| 津市市| 苏尼特右旗| 搜索| 平阴县| 广灵县| 汉川市| 曲水县| 维西| 元氏县| 靖江市| 鄱阳县| 濮阳县| 柞水县| 固原市| 新绛县| 锡林浩特市| 松溪县| 景宁| 连南| 伊吾县| 温宿县| 井研县| 兰西县| 乌什县| 海南省| 盐山县| 达孜县| 黄骅市| 章丘市| 奉节县| 甘肃省| 阿坝|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