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琪,洪 楊
(東北師范大學 傳媒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淺析中國紀錄片大眾化的表現特征
朱嘉琪,洪 楊
(東北師范大學 傳媒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當紀錄片脫下貴族的外衣,換上世俗化的新外套時,其發(fā)展必定會迎來全新的蛻變,那便是紀錄片的大眾化。多年來,紀錄片不論是創(chuàng)作理念還是創(chuàng)作方法都不斷變化更新,并且融入了新的紀實手法、新的思想、新的內容,形成了新時期電視紀錄片的特點。
中國紀錄片;大眾化;多元化;表現特征
1.大眾文化的興起
大眾文化的崛起存在歷史的必然性。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在長期壓制下對感性的需求和對世俗生活的迷戀,使普通大眾獲得了參與文化的機會,并使文化回歸到日常生活中。文化在這一刻起便不再是精英們書齋里評頭品足的客體,而成為平民百姓可以隨時參與的主體活動,甚至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行其道的大眾文化就這樣令文化走下“圣壇”。與此同時,現代化傳播媒介也為大眾文化的流行推波助瀾,使大眾文化在傳播上更廣泛,內容形式也更加豐富。由于渠道的不斷拓寬,來自方方面面的文化都注入其中,使其繁盛程度令人眼花繚亂。
2.大眾文化對紀錄片的影響
在廣播電視這一目前最大的文化傳播領域,大眾文化的影響可謂直接而深刻。它顛覆了以往的傳播模式,并對其表現形式、藝術手段等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消費邏輯取消了藝術表現的傳統崇高的地位,主流價值體系也開始動搖。一直以來,電視紀錄片被認為是用來探討文化與社會問題的影像文獻,它不以觀賞和消遣為主要目的,而以反映社會、探討現實為己任。而如今在大眾文化的沖擊下,精英與大眾、權威與多元的沖突就尤為明顯了。[1]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整體素質不斷提升,對電視節(jié)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紀錄片的市場化也不斷深入,收視率成為了紀錄片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我國的電視紀錄片開始走向大眾化的紀錄片發(fā)展之路。
(一)表現形式的多元化
1.故事化敘事方式的興起
近年來,故事化的敘事方式成為紀錄片發(fā)展公認的方向。故事化的敘事方式重在情節(jié)的把握,從2006年的《故宮》到2007年的《大國崛起》,人們都明顯地感受到了講故事的魅力?!豆蕦m》全片都帶有很強的故事性,第一集的開頭從永樂元年除夕說起,將人們帶入歷史的情境中。隨后便像講歷史故事一樣,向觀眾講述從遷都北京到火燒紫禁城再到紫禁城重建的過程。編導突破了歷史題材紀錄片的灌輸模式,將一段歷史敘述得跌宕起伏,有沖突、有懸念、有發(fā)展、有戲劇性轉折,使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將這段歷史印入腦海。而《大國崛起》則將500年來九個大國的興衰歷程以故事的形式講述了出來,嚴肅而刻板的歷史在它“深入淺出,情理兼顧”的指導思想下,表現得生動而又深刻。[2]該片的編導與撰稿人運用了大量的疑問句,引領觀眾一步步地探究大國崛起的歷程。片子運用故事元素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使觀眾沉浸在大國興衰的“故事”里。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有血有肉的人物,看到了珍貴的歷史細節(jié),也看到了紀錄片所潛在的巨大表現力。
2.非虛構搬演在紀錄片中的運用(真實再現)
在故事化的表現中,為了彌補影像缺憾,電視紀錄片很多時候會利用非虛構搬演這種表現手法(又稱作真實再現),它真正讓紀錄片的故事化成為可能。在許多歷史題材的紀錄片中,真實再現是必不可少的表現手段。1995年,中央電視臺推出了第一部情景再現樣片《忘不了》,此后這種手法便在中國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中廣泛應用起來。
在大型紀錄片《敦煌》中,這一手法被充分發(fā)揮。影片為了展現古絲綢之路上敦煌城的繁華,運用了大量人工實景布置和真人扮演。在《家住敦煌》一集中,有一個表現農婦齖砢與其婆婆之間矛盾的場景,片中人物表情動作夸張,與戲劇表演幾乎沒有兩樣。[3]簡單場景的布置,能夠把所有時代背景完全過濾掉,使得觀眾將注意力只停留在片中所表現的事件本身,讓觀眾以歷史人物的視角體驗當時的情景。
長期以來,盡管真實再現在紀錄片的運用中一直存在爭議,然而其新穎、形象的特色還是得到許多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的喜愛。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現場不足造成的情節(jié)、斷點,活躍了原本沉悶、單調的紀實空間,豐富了紀錄片的表現手段。
3.懸念的營造
懸念,本來是文學概念,而近幾年也被運用到了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中。懸念的引入是由電視紀錄片的自身特性決定的。生活過程的未知性必然引發(fā)人們對未知事實的渴望,于是懸念在電視紀錄片中利用視聽語言或者文字語言引發(fā)著受眾對未來的探尋。懸念的營造使整部影片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起到了與故事化敘事同等的重要性。
在目前的電視紀錄片中,我們看到懸念的設置通過大致三種方式進行設置。
首先,通過電視畫面語言進行設置。用畫面語言設置懸念的常用方式有三種。第一,在節(jié)目中突然出現違反常情常理的畫面,這類畫面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能激發(fā)起觀眾探究欲望。如《千畝耕地的使用權應該歸誰》中,在片頭,一塊剛剛冒出麥苗的麥田竟然被重新毀掉,這樣的反常情況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激起了人們的疑惑,吸引著人們進一步探究事情的原因。第二,利用搖鏡頭來制造懸念。搖鏡頭最大的特點便是其空間的不完整性和畫面空間的逐漸展開性,這一特性使得畫面在起幅和落幅之間有一段時間差,形成強有力的懸念。這樣,我們的畫面利用心理學上有意注意的原理,在起幅上制造懸念,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在落幅上表現結果,形成觀賞心理的起伏。第三,利用跟移鏡頭,營造懸念。將鏡頭緊緊跟在記者或線索人物的后面,令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究竟會發(fā)生什么”的懸念也會油然而生。如在電視紀錄片《尋找樓蘭王國》中,攝制組走進了1500多年前吞噬了樓蘭王國的大沙漠,他們將尋找什么?又能尋找到什么?帶著一切模糊、未知和隨時都可能改變的懸念,受眾跟隨主人公的腳步一步一步向前探索,這時就產生了強烈的懸念。[4]
其次,通過聽覺語言建構懸念。這種懸念在紀錄片的運用中同樣起到了畫龍點睛的功效。如在《神秘的自然》中,主持人神秘地說:“跟我來,我又有了一個新發(fā)現”。懸念便在這一刻升起,現場感十足。實際上,用解說詞構建懸念是電視紀錄片常用的方法。聲效對懸念的設置同樣不可忽視,特別是同期聲對懸念的設置。如平靜的湖面上突然響起的一聲槍聲,這槍聲便足以激發(fā)人們的懸念。而音樂,特別是背景音樂,同樣可以設置意想不到的懸念效果。音樂對于建構畫外空間,引發(fā)受眾對畫外空間的想象與探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最后,通過視聽蒙太奇塑造懸念。蒙太奇是電視藝術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手段之一,它對于懸念的營造可以引發(fā)人們的好奇與探究心理。比如我們經常在片中看到路上一個行走的人,突然聽見求救的喊聲。這時鏡頭也許還沒有來得及轉向聲音的來源,我們卻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結果了。[5]
4.動畫和特效在紀錄片創(chuàng)作中的萌芽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攝影機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時均被突破,動畫和特效手段以其視覺上的寬度和廣度被電視紀錄片引用。三維動畫技術彌補了歷史資料的缺失以及文獻、典籍畫面的蒼白感,很多宏大的場面也可以通過三維動畫技術得到形象的表達。在《敦煌》中,三維動畫技術的運用使得很多壯觀的歷史場景可以通過電腦來重新展現,例如敦煌第一次被研究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修整后,其嶄新面貌和古代燃燈節(jié)時沙漠綠洲的敦煌莫高窟中閃爍的燈光都被很好地還原了,使得之前從未有過的視覺感受得到滿足。
5.聲音的運用
解說詞在紀錄片聲音元素中是最重要的,大多數解說詞在紀錄片中都起到了直接參與敘事的作用。然而,在紀錄片的不斷發(fā)展中,解說詞的運用變得柔和而巧妙,常常串聯整個故事線索,并起到表現情節(jié)、推動情節(jié)的作用?!渡嗉馍系闹袊繁愫芎玫剡\用了解說詞來進行轉場,其中有一段這樣說:“在中國北方遼闊的草原上,蒙古族的牧民也被另一種乳白色的美味滋養(yǎng)著?!盵6]解說詞引出烏珠穆沁草原孟克家制作奶豆腐,然后是云南的“牛奶團子”、安徽的“毛豆腐”。與此同時,解說詞還可以補充畫面中無法展現的內容,如歷史背景。
音樂的運用在如今的紀錄片中也開始得到重視,它為烘托紀錄片氛圍、深化主題以及保持紀錄片敘事結構的完整性、有序性起了很大的作用。適時融入音樂可使紀錄片在表達上更加細膩生動,在揭示內涵上更加深刻。如今,紀錄片對音樂的重視可謂發(fā)揮到了極致,最典型的莫過于2012年火了整個紀錄片界的《舌尖上的中國》。唯美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不斷挑動著人們的味蕾,使人們不自覺地就被帶入了這個神奇的情境中。為了將音樂元素得以很好地發(fā)揮,《舌尖上的中國》劇組請阿鯤專門為此譜曲19首,通過變奏和各式各樣樂器的配合演奏來展示人物不同情景下的情緒,這也是當今紀錄片制作發(fā)展的一個趨勢。
同期聲的運用更是紀錄片在聲音元素中樂于使用的。同期聲可以讓畫面更鮮活,觀眾感受也更逼真。在《舌尖上的中國》中,編導更是不惜模擬同期聲,以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效果。其中有一場倒綠豆的聲音,為了還原場景,編導們把魚糧倒在防曬服上來模擬一捧綠豆倒在袋子里。攝制組使用的生活音效基本上都來自于生活,用的東西也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比如木桶、臉盆等。如此組合起來的聲音最大限度地還原了現場?!稌r間的味道》一節(jié)當中饅頭的發(fā)酵聲,《轉化的靈感》中豆腐長毛的聲音等本是不能聽到的聲音,而紀錄片予以適度的模擬,為整個視頻增加了立體空間,借此推動敘事的進展。
(二)傳播媒介的多元化
新媒介,是指報刊廣播電視三大傳統媒體以外的新興媒介,目前主要包括手機、電腦等高科技數字產品。新媒體實現了雙向的信息交流,個性的傳播方式為紀錄片的發(fā)展提供了契機。以新媒體為載體播放紀錄片,受眾可以任意選擇紀錄片的類型,對于它的播放時間和播放速度以及播放形式都可以自主地進行調控。觀眾在收看的同時,新媒介還為其提供了可以討論的空間論壇。
2009-2010年,很多網絡媒體,如中國網絡電視臺、搜狐網、奇藝網、優(yōu)酷等紛紛創(chuàng)辦紀錄片頻道,電視紀錄片的網絡化表達成為其傳播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從2011年至今,網絡化更是旗幟鮮明地成為了紀錄文化的獨特形式,顯示出新媒介環(huán)境下紀錄片傳播的即時性、開放性、多樣性與交互性特點。那種及時分享的話語規(guī)則以網絡化普適性的特點滲透到社會生活的細節(jié),使新媒介環(huán)境下的國產紀錄影像形成了自我的話語規(guī)則?!渡嗉馍系闹袊肪褪前l(fā)端于電視、火爆于網絡,最終形成“舌尖”文化的突出代表。
與此同時,中國可創(chuàng)作視頻的硬件設施普及率不斷提高。調查顯示,大多數網民擁有具備攝像功能的手機或數碼相機。新媒體也可以滿足這些獨立的紀錄片制作人發(fā)表自己的作品,在新媒介這個傳播空間內,任何人拍攝的紀錄片都可以上傳到視頻網絡上和龐大的受眾群體分享。在信息量上,網絡視頻紀錄片的海量傳播,拓展了紀錄片的傳播渠道。
隨著電視專業(yè)化內容的細分,紀錄片所針對的目標受眾日益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群體。在當代大眾文化領軍的電視文化背景下,做出大眾喜歡的紀錄片是其生存之道,而紀錄片的大眾化并不等同于沒有原則的低俗化。從某種角度分析,欄目的收視率與欄目的質量以及欄目對社會的貢獻并不完全成正比,一些收視率不高的節(jié)目常常起到社會良心的作用。一些代表了精英文化的節(jié)目很難做到雅俗共賞,卻擔負著引導整個社會文明的作用。我們除了對觀眾迎合之外,還要對觀眾進行引導和培養(yǎng),一個壟斷性和公益性國家的主流媒體無疑應當負擔起改造和完善社會職責的功能。
[1]尹鴻.世紀轉折時期的歷史見證——論90年代中國影視文化[J].天津社會科學,1998(1):79-81
[2]西冰.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電視紀錄片的多元化發(fā)展出路[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2(7):28-29
[3]張明博.她們的聲音——199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獨立紀錄片女導演創(chuàng)作概述[J].新聞大學,2007(3):96-99
[4]孫霽,張愛華.DV紀錄片的題材選擇[J].新聞傳播,2007(6):54-55
[5]楊明品.廣播電視內容建設與人文類節(jié)目的使命及路徑[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5):30-31.
[6]曹丹.解析紀錄片欄目的大眾化生存特色[J].現代視聽,2010(10):53-55.
2013-11-09
朱嘉琪(1988- ),女,吉林長春人,東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廣播電視編導研究。
J952
A
2095-7602(2014)02-01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