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傳文
(青島大學 文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山林棲居與山水情趣
——中印佛教山居詩比較
侯傳文
(青島大學 文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源于森林文明的“山林棲居”是佛教獨特的修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是佛教文學的重要主題,并由此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山居詩。“山居詩”將山水情趣與修道體驗相結(jié)合,表現(xiàn)人與自然的親緣關(guān)系,有助于自然美的發(fā)現(xiàn)和表現(xiàn)。
山居詩;山林棲居;山水情趣;自然美
釋迦牟尼離棄王城,山林修道,開創(chuàng)了佛教山林棲居傳統(tǒng),形成一種獨特的修行和生活方式。表現(xiàn)山林棲居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山居詩是佛教文學的重要現(xiàn)象。本文對中印佛教文學“山居詩”進行比較研究,梳理其淵源流變,探討其思想特點和情趣意蘊。
一
厭棄城市的煩躁,棲居山林,參禪修道,這樣的林居生活在《阿含經(jīng)》等早期佛典和僧尼個人作品中都有所表現(xiàn),形成了佛教文學中獨具特色的山林棲居現(xiàn)象。釋迦牟尼曾經(jīng)在森林中訪師問道,也曾在林中修苦行多年,最后在菩提樹下覺悟成道,他后來的傳教事業(yè)也時常在森林中進行,因而在早期佛經(jīng)中特別是佛傳作品中,少不了森林書寫。然而早期佛經(jīng)主要闡述佛教義理,沒有突出表現(xiàn)佛陀的山水情趣,倒是佛陀的弟子們留下了大量描寫自己出家求道生活體驗和感受的作品,表現(xiàn)了他們的林居生活和自然山水情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南傳巴利文佛典經(jīng)藏小部中的《長老偈》。這是一部宗教抒情詩集,收入264位比丘的1291首詩偈,主要表現(xiàn)詩僧個人的宗教體驗和宗教情感,其中有許多表現(xiàn)山林棲居生活的山居詩,如桑菩德長老偈:
僧到寒林去,修習身隨念;
獨身求進取,喜樂而專心;
斷處諸煩惱,清涼且安然。[1](P4)
有些作品寫出了詩僧出家求道和林中修道的過程。如達拉布扎長老出身舍衛(wèi)城一個歌舞伎人之家,青少年時曾經(jīng)學習舞蹈,成為歌舞伎人,四出逰行,載歌載舞,為人們提供娛樂。后來聽了佛陀的教導,有意出家修行?!堕L老偈》收其作品50偈,前面數(shù)偈主要表示自己林居修道的愿望,如開頭一偈:“何時如我愿,獨居山洞中;修觀無愛欲,知法無常性。不知到何時,才能如愿行?”然后是詩人與自己“心念”的對話,表現(xiàn)詩人內(nèi)心出世與入世的矛盾、林居與城居的糾結(jié):
叫一聲“心念”,我曾請求你;
身居山洞中,當使你歡喜。
處處水濺聲,孔雀美屏羽。
林中修禪觀,你當覺歡喜。
叫一聲“心念”,請你聽我言:我已舍親友,以及世俗歡;
出家來山林,為何你不滿?
經(jīng)過長時間的思想斗爭和刻苦修行,詩人漸漸適應了林中生活,感受到林居的快樂。詩人寫道:
林有野豬鹿,山石和洞窟。
地靈天然美,新雨濕漉漉。
石窟以為家,禪悅洞中住。
林中有孔雀,紫項而美冠;
屏羽蓋其身,聞雷而歡歌;
置身此境中,慰心宜參禪。[1](P196-201)
這里不僅有對林居生活的適應,更表現(xiàn)了對山林優(yōu)美自然環(huán)境的熱愛。沙門僧侶厭棄穢土,退居山林,他們喜歡山林中寂靜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希望在這樣的寂靜環(huán)境中獲得解脫的快樂。《長老偈》中有許多作品注意描寫自然環(huán)境,大多以對優(yōu)美的自然景色的贊美表現(xiàn)出世之樂。
山林棲居現(xiàn)象并非佛教一家所獨有,也不是佛經(jīng)文學的首創(chuàng),釋迦牟尼山林修道也是受到前人的啟發(fā)。馬鳴《佛所行贊》寫悉達多太子出游,看到一位自稱沙門的人,聲言:“畏厭老病死,出家求解脫。眾生老病死,變壞無暫停。故我求常樂,無滅亦無生。怨親平等心,不務于財色。所安唯山林,空寂無所營?!盵2](P9)這個沙門山林棲居的生活方式啟發(fā)了太子,使他產(chǎn)生了出家求道的念頭。也就是說,釋迦牟尼在試圖擺脫現(xiàn)實煩惱和痛苦時,聽到了來自山林的呼喚。他沖破父王及家人的阻撓,離棄王城,來到仙人居住的凈修林。這個沙門的出現(xiàn)并非偶然。沙門思潮是印度公元前6世紀前后出現(xiàn)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和文化思潮,許多人拋棄城市進入森林,在求道的同時,也在尋求另外一種生活方式,這些人稱為沙門。佛教只是沙門思潮中的一個派別,而且是比較晚出的,當然也是后來居上的一個派別。
山林棲居現(xiàn)象是森林文明的遺產(chǎn)。人類原始時代主要生活在森林中,以采集和狩獵為主要生產(chǎn)方式,因此人類文明的第一個階段就是森林文明。走出森林之后,人類踏上了不同的文明之路,形成了海洋文明、河谷文明、草原文明、城邦文明等不同文明類型。與其他古代文明相比,印度文明與森林關(guān)系更為密切。詩人泰戈爾在題為《正確地認識人生》的演講集中指出:“在印度,我們的文明發(fā)源于森林,因此也就帶有這個發(fā)源地及其周圍環(huán)境的鮮明特征?!盵3](P5)印度佛教的山林棲居現(xiàn)象和佛教文學中的山居詩,就是這樣的森林文明的產(chǎn)物。
二
中國上古文明也曾經(jīng)與森林關(guān)系密切,然而,由于較早進入河谷農(nóng)業(yè)文明,中國傳統(tǒng)主流文化對土地的眷戀、對農(nóng)作物和田園的情感遠遠超過對世外山林的向往。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雖然也有隱逸之人和修道之士,但并沒有形成山林棲居傳統(tǒng),也很少有表現(xiàn)山居生活的文學作品。佛教傳入中國并扎根之后,不僅佛法義理為國人所接受,其中蘊涵的出世精神和森林情結(jié)等印度文化元素也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一部分人厭棄社會生活,到遠離塵世的山水清幽之地結(jié)廬建寺,出家為僧。他們常常把自己宗教修行的體驗和感受融入山林景色,表現(xiàn)出自然山水情趣。
中國佛教文學中最早將山林棲居生活和自然山水情趣相結(jié)合創(chuàng)作山居詩的是魏晉時代的詩僧,代表人物有東晉名僧支遁等。支遁常與謝安、王羲之、孫綽、許詢等名士優(yōu)游山林,登高賦詩,創(chuàng)作了《詠山居詩》《八關(guān)齋詩三首》《詠懷詩五首》等表現(xiàn)山水情趣的詩作。東晉廬山慧遠更是一位鐘愛山水的高僧。他21歲隨道安出家,45歲于襄陽別安師東行,原打算去羅浮山,及屆潯陽,見盧峰清靜,足以息心,于是駐足廬山,創(chuàng)建東林精舍,其“洞盡山美,卻負香爐之峰,傍帶瀑布之壑,仍石壘基,即松栽構(gòu),清泉環(huán)階,白云滿室。復于寺內(nèi)別置禪林,森樹煙凝,石筵苔合。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氣肅焉?!盵4](P212)自此,慧遠“卜居廬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跡不入俗?!盵4](P221)慧遠對匡廬山水的鐘愛不僅有身體力行的表現(xiàn),而且亦有詩文抒懷。其散文《廬山記》描繪廬山之秀美,其《廬山東林雜詩》則將自然風光與個人冥思相結(jié)合,不僅寫出山林風光,而且滲透佛教哲理,詩云:
重巖吐清氣,幽岫棲神跡。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有客獨冥游,經(jīng)然忘所適。揮手撫云門,靈關(guān)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孰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翮。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5](P1085)①《大正藏》收錄宋人陳舜俞撰《廬山記》,其卷四《古人題留篇》中有慧遠《游廬山》詩一首,原文如下:“重巖吐清氣,幽岫棲神跡。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有客獨冥游,徑然忘所適。揮手撫云門,靈關(guān)安足辟。流心叩玄聽,感至理弗隔。孰是騰九霄,不奪沖天翮。妙同趣自拘,(下闕)”(見《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51冊,第1042頁。)可見該詩又名《游廬山》,個別字句差異值得斟酌。
作品將山水情趣與佛教理趣相融會,頗具深邃幽遠之境界。慧遠等高僧大德卜居山林,修道賦詩,表現(xiàn)山居生活與山水情趣,在中國佛教界樹立了典范。山居修道及其文學表現(xiàn)不僅在六朝時期的佛門蔚然成風,而且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佛教文學中形成了一種傳統(tǒng)。
魏晉是中國文學自覺的時代,也是中國佛教山林棲居興起和興盛的時代,由此,佛教山林棲居現(xiàn)象及其文學表現(xiàn)對中國自然山水詩的興起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直接的影響。除了上述詩僧文僧之外,還有文人學士,他們雖然不愿穿上袈裟出家修道,但也受到佛教義理的熏陶和情趣的感染,寄情山水,優(yōu)游山林,表現(xiàn)出自然山水情趣。雖然中國詩歌在晉宋之際出現(xiàn)自然山水情趣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佛教的傳播無疑是其中不可忽視的因素。朱光潛先生曾經(jīng)指出:“中國詩人對于自然的嗜好比西方詩要早一千幾百年。究其原因,也和佛教有關(guān)系。魏晉的僧侶已有擇山水勝境筑寺觀的風氣。最早見到自然美的是僧侶(中國僧侶對于自然的嗜好或受印度僧侶的影響,印度古婆羅門教徒便有隱居山水勝境的風氣,《沙恭達羅》劇可以為證)?!盵6](P74)的確,佛教遠離城市、遠離社會而棲居山林的修行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產(chǎn)生山水詩的重要土壤,因此,中國山水詩首先出自支遁、慧遠等詩僧之手,而且早期重要山水詩人謝靈運、陶淵明等,都與佛家有緣,也就不足為奇了。
唐代盛產(chǎn)詩人,也出現(xiàn)了不少詩僧。《全唐詩》收入了數(shù)十位僧人的詩作,比較重要的佛教詩人有寒山、拾得、皎然、貫休、齊己等,他們的詩作在表現(xiàn)自己修道過程和修行境界的同時,也有對山林棲居生活的描述,有自然山水情趣的流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寒山?!度圃姟肥蘸皆娨痪?,其詩人小傳記載:“寒山子,不知何許人。居天臺唐興縣寒巖,時往還國清寺。以樺皮為冠,布裘弊履。或長廊詠唱,或村野歌嘯,人莫識之。……嘗于竹木石壁書詩,并村野屋壁所寫文句三百余首。”[7](P4906)可見寒山得早期佛教阿羅漢之真?zhèn)?,其作品中有大量山林棲居的篇什,描寫自己的棲居山林生活,表現(xiàn)悠然自得隨遇而安的心態(tài)。如其中一首寫道:
久住寒山凡幾秋,獨吟歌曲絕無憂。蓬扉不掩常幽寂,泉涌甘漿長自流。石室地爐砂鼎沸,松黃柏茗乳香甌。饑餐一粒伽陀藥,心地調(diào)和倚石頭。[7](P4918)
作品將詩人自己的山居生活作了具體描繪:在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中,詩人無憂無慮地吟唱;石室之中煮著野味,詩人倚靠在石頭上,吟一首伽陀,心境無比平和。這樣的山居生活充滿詩情畫意。
宋代影響最大的佛教宗派是禪宗,產(chǎn)生了許多能詩善文的禪師,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禪門偈頌,是中國佛教文學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類型之一。禪宗雖然主張心凈土凈,認為人生處處皆道場,不太提倡山林隱居,但也不反對山林棲居。有許多禪門高僧寫出了優(yōu)秀的山居詩,如九峰義詮著有《筠州九峰詮和尚山居詩》22首;慧林宗本著有《靈巖山居頌二十首》;著名詩僧汾陽善昭寫出了《與重巖道者住山歌》《山僧歌》《壽山歌》等長篇山居詩,還有表現(xiàn)山林棲居生活和思想精神的《擬寒山詩》10首;西余凈端除了專題《山居詩》10首之外,還有許多詩篇表現(xiàn)山居生活;楊岐方會著有《法華山居十首》;栯堂元益著有《山居》10首。②見朱剛、陳玨:《宋代禪僧詩輯考》,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13、80、165、172、223、344、533頁。宋代文學接盛唐余緒,成就亦有輝煌,但在思想界,儒道復興,佛教式微,因此,雖有詩僧不少,但成就影響與唐代不可同日而語。就山居詩而言,大多說理味較濃,而山水情趣較淡。如義詮《筠州九峰詮和尚山居詩》之一:
真源如寂靜,靜極即光輝。云散孤峰出,山高眾岫歸。野花開蘚徑,芳樹隱柴扉。卻指沖虛處,松風動翠微。[8](P13)
這是宋僧山居詩中比較優(yōu)秀的作品,具有禪理與山水情趣相結(jié)合的特點。有些山居詩純粹說理,如宗本《靈巖山居頌二十首》之七:“居山不見山,方始是居山。未到無心地,難教得意閑?;ㄩ_青嶂里,鶴唳白云間。此意無人會,終朝獨掩關(guān)?!盵8](P81)
蒙元時期漢族文人士大夫受壓抑,避身佛門,談禪論道,寄情山水者有之,其中涌現(xiàn)了一些頗有成就的詩僧。代表人物有明本、清珙等。明本號中峰,因住天目山中峰而得名。清人顧嗣立編《元詩選》收詩2卷,詩人小傳說他屢辭名山,屏跡自放。若入山脫笠,即結(jié)茅而棲。其《中峰廣錄》三十卷中有《山居十首》,其中一首寫道:
頭陀真趣在山林,世上誰人識此心?;鹚拮P煙寂寂,云開窗檻月沉沉。崖懸有軸長生畫,瀑響無弦太古琴。不假修治常具足,未知歸者謾追尋。[9](P1373)
石屋禪師清珙,退居霅溪之西曰天湖,吟諷其間以自適。以山居詩著稱,有門人編集的《福源石屋珙禪師山居詩》一卷傳世。清人顧嗣立編《元詩選》收詩34首,包括《山居吟》12首,其中一首寫道:
茅屋低低三兩間,團團圍繞盡青山。竹床不許閑云宿,日未斜時便掩關(guān)。[9](P2504)
明清時代,詩歌這種文體在中國文苑已經(jīng)趨于沒落,自然山水情趣在人們的心靈中也逐漸淡化。佛教的影響進入中國文化的內(nèi)區(qū)深層,但作為宗教本身則趨于衰落。由此,佛教文學山林棲居失去了生長的土壤,雖然歷代不乏寫手,但已經(jīng)沒有多少新意了。
三
從宗教的角度看,僧人的山林棲居不是為了觀賞山林,而是為了修行悟道。然而,從文學的角度看,佛教山居詩反映了山林棲居的修行方式和生活方式,表現(xiàn)了佛教特有的思想意識和審美情趣,其文學意義和審美價值就在于山水情趣與修道體驗的結(jié)合。
在印度早期佛教文學中,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修道體驗與山水情趣結(jié)合的特點,如獨居長老偈:
山風甚清涼,且?guī)в蟹枷悖?/p>
我自斷無明,居住山崗上。
林中花木多,所見唯山坡;
心喜此山林,獨享解脫樂。[1](P132)
詩人寫出了在山林棲居中修行悟道,斷除無明,獲得解脫的喜樂境界。
詩僧支遁是中國山水詩的開創(chuàng)者,他在《八關(guān)齋詩三首序》中說:“余既樂野室之寂,又有掘藥之懷,遂便獨往。于是乃揮手送歸,有望路之想。靜拱虛房,悟外身之真;登山采藥,集巖水之娛?!盵10](P350)詩人將“悟外身之真”與“集巖水之娛”并舉,道出了佛家山林文學山水情趣與修道體驗相結(jié)合的本質(zhì)特點,其詩作也體現(xiàn)了這方面的追求,其《詠山居詩》云:
五岳盤神基,四瀆涌蕩津。動求目方智,默守標靜仁。茍不宴出處,讬好有常因。尋元存終古,洞往想遺民。玉潔其巖下,金聲瀨沂濱。捲華藏紛霧,振褐拂埃塵。跡從尺蠖屈,道與騰龍伸。峻無單豹伐,分非首陽真。長嘯歸林嶺,瀟灑任陶鈞。[10](P351)
詩人不是為山居而山居,而是“動求目方智,默守標靜仁”,在表現(xiàn)山水之樂的同時,悟到了外身之真,將宗教玄理寄托于自然山水之中。支公不僅“模山范水”,而且開創(chuàng)了自然山水情趣與修道體驗相結(jié)合的傳統(tǒng)。前述廬山慧遠《游廬山》將自然風光與個人冥思相結(jié)合,不僅寫出山林風光,而且滲透佛教哲理。
寒山是佛門奇僧,也是詩壇奇才,其作品將自然山水情趣與佛理參悟巧妙結(jié)合,如下面這一首:
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巖棲息離煩緣。泯時萬象無痕跡,舒處周流遍大千。光影騰輝照心地,無有一法當現(xiàn)前。[7](P4919)
這里詩人從自然變化中體悟佛教的空有關(guān)系,見解深刻。
中唐詩僧皎然詩佛兼精,首倡以禪喻詩,主張“情緣境發(fā)”,是中國詩學意境論的奠基人之一,其獨樹一幟的“取境”論便是宗教體驗與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其特點就是山水情趣與修道體驗的結(jié)合。如《苕溪草堂》中有這樣的詩句:“境凈萬象真,寄目皆有益。原上無情花,山中聽經(jīng)石?!盵7](P4971)詩人在自然中體悟佛理,所見所聞皆有益于參禪悟道,又通過佛理認識自然之理,感受到純真瀟灑的自然之美。
晚唐詩僧齊己自號“衡岳沙門”,有《白蓮集》十卷傳世,其中多有描寫山林棲居、表現(xiàn)山水情趣之作。其《中春感興》詩曰:
春風日日雨時時,寒力潛從暖勢衰。一氣不言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詩通物理行堪掇,道合天機坐可窺。應是正人持造化,盡驅(qū)幽細入爐錘。[7](P5147)
詩人將自然、禪理和詩情融為一爐,別有意趣。
禪僧們喜歡自然山水,又常常以自然景物體會佛理禪機。如《碧巖錄》記載的長沙游山公案:長沙,一日游山,歸至門首。首座問:“和尚什么處去來?”沙云:“游山來?!笔鬃疲骸暗绞裁刺巵??”沙云:“始隨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座云:“大似春意?!鄙吃疲骸耙矂偾锫兜诬睫??!盵11](P174)長沙景岑禪師既不執(zhí)著于草與花,也不執(zhí)著于春與秋,表現(xiàn)的是一種自由自在自然而然的悠然境界。這里有借境示禪的理趣,因而成為參禪的“公案”。然而,拋開禪辯機鋒,其中所表現(xiàn)出的山林棲居生活方式,不僅充滿了詩情畫意,而且顯示出自由灑脫的超然境界。在這樣的禪門宗風影響之下,禪僧大多善于通過自然山水表現(xiàn)修道體驗,其山居詩更是如此,如宋僧楊岐方會《法華山居十首》之二:
崖泉長繞草堂鳴,每到中宵分外清。遠勢自然能斷續(xù),誰夸品弄玉琴聲。[8](P344)
這樣的山居詩通過自然現(xiàn)象表現(xiàn)對事物的感悟,寓修道體驗于自然山水情趣之中。
元代詩僧石屋禪師清珙以創(chuàng)作山居詩著稱,但他自稱是“偶成偈語”。他還在《石屋詩》自敘中強調(diào):“慎勿以此為歌詠之助,當須參究其意,則有激焉?!盵9](P2500)可見這些作品是詩僧修道的產(chǎn)物,而不是一般的寄情山水之作。其《山居吟》中的作品大都表現(xiàn)出自然山水情趣與佛法修證相結(jié)合的特色,請看下面一首:
獨坐窮心寂杳冥,個中無法可當情。西風吹盡擁門葉,留得空階與月明。[9](P2504)
作品既是詩人山居生活的寫照,也是和尚悟道示法的表現(xiàn)。
除了專題性的“山居詩”之外,禪師們的示法偈中也常有山林棲居的表現(xiàn),他們繼承發(fā)揚了中印佛教文學的自然情結(jié)和形而上的超越精神,把自然山水情趣與佛法修證和佛理參悟相結(jié)合,表現(xiàn)出新的境界。如子湖巖利蹤禪師偈:
三十年來住子湖,二時齋粥氣力粗。每日上山三五轉(zhuǎn),問汝時人會也無?[12](P279)
禪師筆下的山林棲居往往別有意趣,這首示法偈就是通過描寫山林棲居的日常生活,表現(xiàn)“平常心是道”的玄妙境界。
四
佛教的山林棲居雖然志不在山而在道,但佛教詩人筆下的山居詩大多表現(xiàn)了對自然的熱愛,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親密關(guān)系,這在印度早期佛教文學中已經(jīng)有所表現(xiàn),如桑格卡長老偈:
山石過清泉,水中有苔蘚;
群猴常出沒,我心亦陶然。[1](P140)
中國佛教僧人的山居詩,在贊美林居生活的同時,也表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親密關(guān)系。如皎然《題湖上草堂》詩云:
山居不買剡中山,湖上千峰處處閑。芳草白云留我住,世人何事得相關(guān)。[7](P4966)
這里“芳草白云留我住”一句絕妙,不僅直接表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親密關(guān)系,而且承上顯示自然與自由境界,啟下表明人在自然中悠然自得,可以擺脫世事,超越凡俗。皎然在《山居示靈澈上人》一詩中寫道:“外物寂中誰似我,松聲草色共忘機?!盵7](P4968)說明自然界的松聲草色成為詩人的知音和同伴。山居的詩人與山中的自然萬物產(chǎn)生了親情,一旦別離,會戀戀不舍,皎然的《別山詩》進一步寫出了這樣的感受:
如何區(qū)中事,奪我林棲趣。辭山下復上,戀石行仍顧。[7](P4991)
長期山居的詩人,偶爾因故下山,由于對山林依依不舍,詩人從山上下去上來反復幾次;最后不得不離開了,行走過程中還不時回頭顧戀那里的石頭。對山居生活和自然同伴的依依惜別之情躍然紙上。
人與自然的親密關(guān)系,有助于自然美的發(fā)現(xiàn)和表現(xiàn)。出世離欲棲居山林的高僧大德,有閑情逸致走進自然、親近自然、觀察自然,發(fā)現(xiàn)自然之美,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表現(xiàn),這正是佛教山居詩獨特的審美價值。
中印佛教詩人同樣山居修道,同樣寄情山水,同樣以詩述懷,表現(xiàn)人與自然的親緣關(guān)系,他們筆下的自然美也必然有共同之處。
首先是對整體自然美的觀照。印度早期佛教詩人率先山林棲居,率先對山林整體的自然美有所發(fā)現(xiàn)和表現(xiàn),如大迦葉長老偈:
青山如暗云,復如深色花;
鳥兒聚山中,我心常喜悅。
山深人不至,野獸常聚集;
群鳥飛來此,我心常喜悅。
山水何其清,巖石何廣平;
猴鹿常出沒,樹花時墜溪。
身在此山崗,我心常喜悅。[1](P193-194)
這里有山有水,有樹有花,有獸有鳥,看到這一切,詩人心中充滿喜悅之情。這是對山林整體之美的欣賞。
整體性自然美是一種宏觀的觀照,比較關(guān)注宏偉景象,注重宏大意象,這在中國佛教詩人那兒有比較充分的表現(xiàn),如慧遠的“重巖吐清氣,幽岫棲神跡”,皎然的“湖上千峰處處閑”等,皆屬于宏觀整體美的觀照。自然有千姿百態(tài),詩人有不同個性,所以詩人對山林自然的整體觀照中也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或秀麗,或奇險,或空靈,或幽深。如果說皎然筆下的山水偏于秀麗,那么寒山筆下的自然則偏于幽奇玄妙:
寒山多幽奇,登者皆恒懾。月照水澄澄,風吹草獵獵。凋梅雪作花,杌木云充葉。觸雨轉(zhuǎn)鮮靈,非晴不可涉。[7](P4915)
其次是對個體自然美的欣賞。如果說整體自然美偏于宏觀,那么個體自然美則偏于微觀;如果說整體自然美的表現(xiàn)偏于宏大意象和宏偉景象,那么個體自然美的表現(xiàn)更需要細致入微的具象化。出于對自然的熱愛,對自然美的欣賞,印度早期佛教詩人已經(jīng)有對自然現(xiàn)象細致入微的觀察和表現(xiàn),如吉得克長老對林中孔雀的細致觀察和描寫:
頭頂生美冠,孔雀有藍頸。
游于卡郎林,引頸妙聲鳴。
風雨填涼意,鳴聲轉(zhuǎn)融融,
我正修禪觀,聲動林中僧。[1](P11)
印度是孔雀之國,孔雀是印度人心目中最美的動物之一,在印度詩人的作品中多有表現(xiàn),佛教詩人也不例外,而且是佛教詩人較早發(fā)現(xiàn)并表現(xiàn)孔雀之美的。中國佛教詩人山居詩中也有大量的動物書寫,有對動物的細致觀察和描寫,但總體上說,印度佛教詩人偏愛動物,中國佛教詩人偏愛植物,這是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印度佛教“眾生平等”觀念主要說明人與動物的平等親緣關(guān)系,另一方面佛陀前生曾經(jīng)上百次轉(zhuǎn)生為動物,所以印度佛教文學表現(xiàn)動物比較多。中國佛教提出“無情有性”,即認為沒有情感意識的山川草木也像人一樣具有佛性,因而中國佛教文學表現(xiàn)山川河流、白云清風、花草樹木等“無情”的自然現(xiàn)象的作品比較多。上述作品已經(jīng)見出這一特色,這里再舉幾例。先看皎然《寒竹》對冬天雪中竹子的觀察和描寫:
裊裊孤生竹,獨立山中雪。蒼翠搖勁風,嬋娟帶寒月??窕ú幌嗨?,還共凌冬發(fā)。[7](P5000)
寫出了蒼翠的山竹迎風傲雪的氣概和裊裊婀娜的風姿。皎然對松樹更是情有獨鐘,有多首詩歌寫到松樹,如《雜興六首》《風入松》《戲題松樹》《觀裴秀才松石障歌》等,都表現(xiàn)了對高潔蒼松之熱愛。其《戲題松樹》 詩中寫道:“為愛松聲聽不足,每逢松樹遂忘還?!盵7](P5002)只有山林棲居的詩人才會有這樣的自然情懷。
在自然美的發(fā)現(xiàn)和表現(xiàn)方面,印度佛教詩人有率先之功,中國佛教詩人則后來居上,顯得更加豐富、更加成熟、更為深化。其成熟和深化主要表現(xiàn)為自然的人化。這種自然的人化主要有兩種表現(xiàn):其一是與野生的自然相對而言,即對經(jīng)過人工經(jīng)營的自然美的欣賞。如果說印度佛教詩人筆下基本上都是野生的自然,那么中國佛教詩人筆下則有了一些人工培育的動物和植物的書寫,如齊己《新栽松》《庭際新移松竹》《觀盆池白蓮》等題詠植物的詩,其所詠植物皆人工栽培。再如石屋珙禪師《山中天湖卜居二首》之一:
林木長新葉,繞屋清陰多。深草沒塵跡,隔山聽樵歌。自耕復自種,側(cè)笠披青蓑。好雨及時來,活我新栽禾。游目周宇宙,物物皆消磨。既善解空理,不樂還如何。[9](P2500)
詩人特別強調(diào)了“自耕復自種”的勞作,這樣的山居詩不僅表現(xiàn)了自然山水情趣,而且融入了田園之樂,更加中國化了。
其二,自然的人化是與外在于人的自然相對而言,即詩人將自我融入自然,使筆下的自然染上人之色彩。如果說印度佛教詩人筆下基本上都是外在于人的自然,那么中國佛教詩人筆下的自然更多地融入了詩人的自我,更加人化和內(nèi)在化了,即詩人將自己的個性氣質(zhì)、思想情趣與禪悟感懷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書寫。如寒山詩:
眾星羅列夜明珠,巖點孤燈月未沉。圓滿光滑不磨瑩,掛在青天是我心。[7](P4918)
詩人筆下圓滿光滑的既是明月,也是詩人參透佛理禪機的心靈,月與心互喻,彰顯二者的皎潔明澈。
再如皎然《溪云》:
舒卷意何窮,縈流復帶空。有形不累物,
無跡去隨風。莫怪長相逐,飄然與我同。[7](P4999)
詩人是在寫舒卷自如的流云,也是在寫飄然無跡的自我。
總之,佛教詩人在山林棲居生活中親近自然觀察自然,在自然美的發(fā)現(xiàn)和表現(xiàn)方面功不可沒,其思想境界、審美格調(diào)、觀察角度、表現(xiàn)手法等,在中印文學史上都具有開創(chuàng)性質(zhì)和開拓意義。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言:“僧侶首先見到自然美,詩人則從他們的‘方外交’學得這種新趣味?!盵6](P74)
[1] 長老偈·長老尼偈[M].鄧殿臣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2] 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冊[M].東京:大正一切經(jīng)刊行會,1979.
[3] 泰戈爾.泰戈爾全集.第19卷[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 釋慧皎.高僧傳[M].湯用彤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
[5]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M].北京:中華書局,1983.
[6] 朱光潛.詩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7] 全唐詩[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8] 朱剛,陳玨.宋代禪僧詩輯考[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9] 顧嗣立編.元詩選[M].北京:中華書局,1987.
[10] 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52冊[M].東京:大正一切經(jīng)刊行會,1979.
[11] 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M].東京:大正一切經(jīng)刊行會,1979.
[12] 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51冊[M].東京:大正一切經(jīng)刊行會,1979.
責任編輯:馮濟平
Mountain Forest Inhabitation and Landscape Sentimen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ino-Indian Buddhist Poetry of Mountain Habitation
HOU Chuan-wen
(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
Mountain forest habitation, which comes from forest civilization, is not only a unique way of cultivation and life in Buddhism, but also an important theme in Buddhist literature, and has produced distinctive poetry of mountain habitation. Such poetry combining landscape sentiment and cultivation experience shows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which is helpful to discover and show the beauty of nature.
poetry of mountain habitation; mountain forest habitation; landscape sentiment; beauty of natureb
I199.2
A
1005-7110(2014)06-0001-07
2014-09-2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印佛教文學比較研究”(11BWW022)的階段性成果。
侯傳文(1959-),男,山東泰安人,文學博士,青島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東方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