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青青
(福建農(nóng)林大學(xué),福州,350028)
《紅字》(1850)自出版以來,就廣受關(guān)注。國外對這部小說的評論真可謂包羅萬象:D·H·勞倫斯認為這部小說彰顯了清教徒式的道德(參見Elbert 1990:223);弗德里克·坎貝爾·克魯斯(Frederick Campbell Crews)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角度觀察認為《紅字》展示出了人們對性欲的渴望和自我壓抑,以及這種欲望被隱藏或得以升華的種種方式(參見Murfin 1991:217);伊弗特·奧古斯特斯·杜伊金柯(Evert Augustus Duyckinck)高度贊揚《紅字》,認為它是奉獻給世界的最正宗的美國本土作品(Duyckinck 1910:270);艾爾墨·肯尼迪·安德魯斯(Elmer Kennedy Andrews)提出《紅字》標志著美國文化的獨立,代表了美國獨特的文學(xué)傳統(tǒng)(Andrews 1999:5)。
國內(nèi)的評論亦五彩繽紛,不一而足。彭石玉(2005)基于諾斯普·弗萊的原型理論,探討了《紅字》中人物在《圣經(jīng)》中的原型及情節(jié)原型。劉林(2008)關(guān)注到《紅字》的長篇序言“海關(guān)”的敘述者“我”和小說正文的主人公有著相似的心路歷程,因此認為“海關(guān)”與《紅字》間存在同構(gòu)關(guān)系。毛凌瑩(2011)對《紅字》的鏡子意象進行分析,認為其承擔重要的敘事功能??傊v觀國內(nèi)外評論,對《紅字》的解讀從精神分析到女權(quán)主義批評,可謂流派紛呈,目不暇接。
《磨礪》是英國20世紀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德拉布爾(Margaret Drabble,1939~)于1965年出版的作品。小說問世便受到讀者喜愛,獲得約翰·盧埃林·里斯紀念獎(John Lewelyn Rhys Memorial Award),并在BBC女性節(jié)目中廣播,因此甚受評論界關(guān)注。評論開始多集中于探討小說的主題思想,如蓋勒·維提爾(Gayle Whittier)認為,和德拉布爾的其他作品一樣,《磨礪》的主題是關(guān)于母性和性愛、母性和職業(yè)之間的矛盾,但德拉布爾并不因此感覺惘然不知所從,而是認為母性和職業(yè)之間的二元對立是可調(diào)和的(Whittier 1980:197)。隨著女權(quán)運動的波瀾起伏,研究視角自然轉(zhuǎn)向女性主義,比如,艾琳·克羅南·羅斯(Ellen Cronan Rose)提到,包括《磨礪》在內(nèi)的早期作品中女主人公徘徊在“渴望長大而同時又幻想永遠長不大”的尷尬中(Rose 1980:8)。隨著研究視角的不斷擴展,關(guān)于《磨礪》的評論亦呈現(xiàn)多樣化趨勢。威爾瑞·格若斯維納·邁爾(Valerie Grosvenor Myer)認為德拉布爾塑造的所有主角都體現(xiàn)了清教主義的負罪與焦慮感(Myer 1974:15)。其他評論還涉及到小說中的宿命論傾向等問題。國內(nèi)的研究亦伴隨著國外研究動向亦步亦趨,近年來較具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如楊躍華(2011)和劉巧(2012)等。前者把《磨礪》、《瀑布》和《金色世界》看作是一個三部曲系列的整體,反射出當代知識女性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求索歷程。后者指出《磨礪》中存在大量的含混因素足以解構(gòu)小說的主題意義。
綜上所述,以往的評論從未把處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兩部經(jīng)典《紅字》和《磨礪》并置研究。本研究將從一個新的視角解讀文本,擬以《磨礪》文本為主,《紅字》為輔,用解構(gòu)主義文學(xué)理論家J·希利斯·米勒的重復(fù)理論解讀作品中呈現(xiàn)的重復(fù)與差異,以期彰顯女性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xiàn)的生命軌跡?!都t字》中的海斯特實質(zhì)上依舊是男性權(quán)威的代言人,《磨礪》中的羅莎蒙德則帶著內(nèi)心的矛盾刻意地反抗男權(quán)至上的傳統(tǒng)社會對女性的規(guī)范。很明顯,霍桑在小說中構(gòu)建了一個男性權(quán)威為主導(dǎo)的社會,而德拉布爾則想通過探索追求獨立的現(xiàn)代女性面對的生存困惑力圖重構(gòu)一個擺脫男權(quán)控制的世界。
依據(jù)米勒的重復(fù)理論,小說中出現(xiàn)的重復(fù)現(xiàn)象分為三大類:一、細小處的重復(fù),如語詞,修辭格等;二、作品中事件和場景的重復(fù);三、一部作品與其他作品在主題、動機、人物、事件上的重復(fù)(Miller 2004:6),第三類重復(fù)是一種典型的互文現(xiàn)象,暗合了法國當代文藝理論家茱麗亞·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的觀點:“任何文本都是對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編”(Kristeva 1986:37)。
不管是《磨礪》還是《紅字》都是講述一個女人的故事,這兩個女人都有私生子,并且都因此遭遇磨難,但她們都以積極的心態(tài)融入社會進行自我救贖?!都t字》主人公海斯特生活在17世紀末的波士頓,那是清教文化盛行的時代。當時清教徒們在新英格蘭成功地壓制了所有的公共娛樂活動和幾乎所有的私人消遣,包括音樂、舞蹈、戲劇、公眾游戲和游樂性集會(Mill 2001:80)。在個人道德方面更是苛求備至,因此,海斯特和丁梅斯代爾的私通行為難逃清教戒律的嚴厲懲罰?!赌サ[》中的羅莎蒙德雖然生活在兩性關(guān)系日益開放的20世紀60年代,但身為高級知識分子的她還是有意識地用維多利亞時期的傳統(tǒng)道德規(guī)約自己。偶然的一次約會使她懷孕生子,開始面對種種生活挑戰(zhàn)。
這兩個女人雖然生活在不同時代并擁有各自不同的故事,但她們身上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女主人公海斯特和羅莎蒙德都本性善良,年輕漂亮,即使生育完孩子還能保持優(yōu)美體型,但她們的家庭卻總有些不盡如人意。海斯特出身于沒落貴族家庭,有過不幸的毫無愛情可言的婚姻,但是她勤儉,樂于助人,積極向上。羅莎蒙德從小溫厚寬容,雖來自于有教養(yǎng)的學(xué)者家庭,但對父母的所思所行并不十分認同,甚至還覺得“荒謬”(德拉布爾1997:27)①。其次,羅莎蒙德和海斯特觸犯道德戒律的誘因頗有幾分相似,都是源自對心中戀人純真熱烈的愛情。海斯特與原來的丈夫老醫(yī)生齊靈沃斯之間根本沒有愛情,到了波士頓和年輕牧師丁梅斯代爾相戀后生下了女兒珠兒,為了保護牧師不受傷害,海斯特自己勇敢地接受懲罰,撫育女兒,內(nèi)心出于對戀人無私的愛促使海斯特堅強地面對懲罰和苦難。19世紀的歐洲受到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嚴厲的宗教性禁錮影響深刻,對女性的貞潔要求非??量蹋_素2009:1),而羅莎蒙德深受維多利亞時代道德影響,對兩性性行為保持高度戒備,起先為了逃避與男性朋友上床,自己獨創(chuàng)了“雙重防護系統(tǒng)”,即同時與兩個男友交往,并巧妙地使每一方產(chǎn)生錯覺,以為她已與另一個上過床,通過這一方式小心翼翼地維持自己的貞潔。而當她正洋洋得意地在喬和羅杰之間縱橫捭闔之時,喬治的陡然出現(xiàn)使這個運轉(zhuǎn)地極好的“防護系統(tǒng)”瞬間崩潰瓦解。對喬治的愛是如此之強烈,以至于她情不自禁地獻身于喬治并懷上了孩子。出于謹慎,羅莎蒙德向喬治隱瞞了私生子的情況并有意地避開他,她不想讓喬治陷入由自己造成的不必要的煩惱中,同時也不敢確定喬治是否真地愛自己,她已然考慮到“性交與生育之間關(guān)聯(lián)于生理,不關(guān)聯(lián)于精神,這如同性交與愛之間沒有必然的關(guān)聯(lián)一樣”(別爾嘉耶夫1994:197)。她唯一確定的是她自己深愛著喬治,深愛著他們的女兒。
此外,羅莎蒙德和海斯特都富有犧牲精神。海斯特為了戀人不被暴露而甘受懲罰。刑滿之后,她本可以帶著孩子遠離是非之地,但為了守候戀人,她又甘愿忍受周遭市井小民的欺負壓迫,毅然選擇留在波士頓,期望有朝一日能和丁梅斯代爾遠走他鄉(xiāng),去開創(chuàng)幸福美滿的生活。羅莎蒙德在知曉了女兒的嚴重病情后,幾番猶豫終究沒有告知喬治真相,而是在自己博士即將畢業(yè)之際,獨自照顧女兒,聯(lián)系醫(yī)生,在承受內(nèi)心痛苦之余,還“為喬治從未分擔過這不必要的憂傷而感到高興”(143)。二人展現(xiàn)母愛的方式也很是深沉一致。海斯特在珠兒的撫養(yǎng)權(quán)要被強制剝奪時表現(xiàn)出以死相拼的堅定和決絕;羅莎蒙德根本不顧家人朋友的強力反對,克服客觀存在的重重困難,堅決地生下了孩子;在孩子患病住院期間,由于被禁止探望孩子,焦灼不安的她顧不上自己作為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的體面和尊嚴,不惜在護士們面前裝瘋賣傻地鬧騰,終于如愿以償獲準留在病房照顧幼兒。在照顧女兒上,她們也有頗多相似之處,她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善于做手工,在多少個不眠之夜,傾心為女兒縫制亮麗的新衣裳,這也足以說明她們對于戀人的愛是執(zhí)著真摯的。
最有意思的是,兩位女主人公都有一位才貌雙全、出類拔萃、近在咫尺卻又可望而不可及的戀人。海斯特的戀人丁梅斯代爾牧師年輕英俊,“曾就讀于英國的一所名牌大學(xué)”(霍桑1996:56)②,因“雄辯的口才和宗教的熱情”(57)而受人敬重,他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對于自己所犯的罪過負疚不已,一直“一副憂心忡忡,誠惶誠恐的神色”,“好像自感到在人生的道路上偏離了方向,惘然不知所從”(57)。因為內(nèi)心受到宗教信仰的規(guī)約,年輕的牧師在上帝和海斯特間徘徊,最終選擇了上帝,在向上帝的無限虔誠的懺悔中逝去,臨死前告誡海斯特要繼續(xù)完成上帝的旨意,因為他們犯了罪。羅莎蒙德的心中所愛喬治是BBC廣播電臺的播音員,“清瘦而富于美感的臉龐,發(fā)出BBC播音員那種令人愉快的聲音”(21),此外,喬治的魅力還在于能夠巧妙地回避羅莎蒙德追問的嫻熟技巧,對于羅莎蒙德而言,這個像迷一樣神秘的男人是那么不可捉摸,他的矜持多少讓羅莎蒙德懷疑自己只是一廂情愿。羅莎蒙德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不再陷入傳統(tǒng)女性角色的桎梏,在小說結(jié)尾時并未向喬治透露真相,雖然內(nèi)心矛盾重重。海斯特和羅莎蒙德各自若即若離的愛情都沒有理想中的完美結(jié)局,海斯特終究沒能盼到和丁梅斯代爾長相廝守的美好日子,他們的愛情成了宗教教義的犧牲品;羅莎蒙德則因為主觀因素和喬治的愛情也戛然而止。盡管如此,兩位女主人公都是癡情的女人,海斯特在丁梅斯代爾過世多年后又回到給她帶來無盡恥辱的波士頓,繼續(xù)行善助人,完成戀人所交代的上帝的旨意;而羅莎蒙德除了喬治,“好像再也不會深深地喜愛任何人了”,“我懷著溫情想念的唯一的人,就是喬治”(137)。
生活在不同歷史空間的兩個女主人公有著如此驚人的相似經(jīng)歷,并非出于偶然,這似乎已經(jīng)很鮮明地暗示,愛情具有普泛性,不管時代如何變遷,“那種愛而不能得其所愛,亦不能忘其所愛的巨大的心理遺憾,以及對于天長地久永無絕期的堅貞美好的愛情的向往,卻是一致的”(王耀輝2012:167)。
《磨礪》和《紅字》之間的重復(fù)不是單純的“柏拉圖式重復(fù)”。當代法國學(xué)者德魯茲在《意義邏輯》中闡釋了“柏拉圖式重復(fù)”與“尼采式重復(fù)”的區(qū)別。“柏拉圖式重復(fù)”突出的是具有重復(fù)關(guān)系的兩部作品中相似的成分,而“尼采式重復(fù)”則更彰顯雙方重復(fù)基礎(chǔ)上的差異性,前者的理論植根于一個純粹的原型模式,強調(diào)模仿的真實性,后者則假定世界是建立于差異的基礎(chǔ)上,萬事萬物皆有別于他物,所謂的“相似”只是表面的幻象,其本質(zhì)皆是獨一無二的(參見Miller 2004:6)。《磨礪》與《紅字》之間雖然存在上述多處重復(fù)相似之處,但其各自的文本內(nèi)涵則各有千秋,體現(xiàn)了重復(fù)的差異性。兩部小說的差異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女主人公對兩性關(guān)系的態(tài)度在本質(zhì)上是截然不同的。
《紅字》女主人公海斯特終其一生都在為心中的神圣愛情犧牲自己,她的所有活動都是以戀人丁梅斯代爾牧師為軸心。勇敢堅強的海斯特內(nèi)心并不認同清教戒律,但為了能與戀人一起,刑滿釋放后并沒有選擇回歐洲,而是繼續(xù)戴著“A”字帶著孩子在人們的蔑視羞辱中度日。表面上,她在繼續(xù)為自己贖罪,實則在等候適當時機說服丁梅斯代爾帶著自己和孩子秘密逃離。她心中期待的是與戀人遠赴他鄉(xiāng)重建愛和溫馨的家園,但令人扼腕的是丁梅斯代爾并沒有以同樣的熱情回應(yīng)海斯特的召喚,對于宗教的虔誠使他拼命地壓制對海斯特的感情,因為他的內(nèi)心充滿著對自己所犯下的“罪惡”的懺悔,自認為“是個外表受人敬重,內(nèi)心墮落的罪人”(Smith &Wright 2011:41)。根據(jù)基督教精神,與上帝和快樂隔絕的,第一是自私,第二即是肉體之欲,這些是黑暗及死亡之路,隔斷了與上帝的聯(lián)系(詹姆士2002:321)。丁梅斯代爾臨終時還不忘告誡海斯特,要“完成他的意旨”(233),“宗教使人與自身的本性發(fā)生隔離”(史密斯、瑞珀爾2000:171),丁梅斯代爾在基督教道德教化和清教禁欲主義的雙重圍攻下完全喪失追求自由愛情的勇氣和對生命的激情,猶如行尸走肉般游弋于宗教理想和海斯特之間。最后耗盡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還誠懇地要求海斯特要繼續(xù)忠誠于上帝的仁慈,繼續(xù)贖罪。
癡情的海斯特執(zhí)著地投入自己的一生精力和感情守候戀人,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在丁梅斯代爾過世多年、珠兒長大成人遠嫁歐洲后,海斯特又毅然地回到充滿悲傷記憶的波士頓并又重新戴上“A”字生活。與其說是回來繼續(xù)行善贖罪,倒不如說是為了與埋葬在這里的戀人能長相廝守,丁梅斯代爾無疑成了海斯特心中永恒的上帝,真正的精神主宰?!八娜松速M在了這個絕望的牧師身上”(Colacurcio 2006:106),絲毫沒有自己的生活空間,丁梅斯代爾成了她生命中唯一的主宰。她的堅忍和勇敢也是建立在對這份遙不可及的虛幻愛情的守候上。她自始自終都忠誠于丁梅斯代爾,而后者則義無反顧地忠誠于上帝。因此,“她對清教權(quán)威的反抗不能說是完全成功的”(同上:105)。
海斯特的結(jié)局反映了她潛意識里對父權(quán)制文化的認同,從這個意義上說,她從來沒有獨立過,海斯特在兩性關(guān)系上呈現(xiàn)出完全一邊倒的趨勢,是菲勒斯中心主義男性權(quán)威控制女性意志的二元對立的典型體現(xiàn),而《磨礪》中的羅莎蒙德則正相反,作為親歷60年代歐洲女權(quán)運動的知識女性,已經(jīng)形成屬于自己的女性意識,不再迷惑于男性權(quán)威對“完美女性”的道德設(shè)置。羅莎蒙德不甘心“僅僅根據(jù)各種關(guān)系——性關(guān)系、母子關(guān)系、家庭關(guān)系——都是和男人的關(guān)系,來界定女人的身份”(弗里丹2007:1),她要“用自己的社會行為定義自己的身份”(同上)。
同樣在男權(quán)社會中經(jīng)歷困惑與掙扎,同樣陷入愛情的艱難抉擇,同樣面臨獨自養(yǎng)育孩子的辛酸,羅莎蒙德卻憑借內(nèi)心強大的女性意識,度過了重重精神危機,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
羅莎蒙德強烈的女性意識使她拒絕成為像姐姐比阿特麗絲那樣的傳統(tǒng)女性,她深知“大多數(shù)的婚姻注定要形成精神上的失望和肉體上的疲憊”(轉(zhuǎn)引自埃利斯2004:213)。懼怕因為愛情而深陷父權(quán)制文化的控制,成為“房中的天使”和男性的奴仆,對個體自主權(quán)的牢牢把握體現(xiàn)了羅莎蒙德鮮明的個人主義,雖然她深知自己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即強烈的女性意識可能使她陷入一種孤獨的精神流放,因為“為愛情而犧牲了整個的事業(yè),雖然有時也許是一種悲壯之舉,然而總的來說是愚蠢的;為事業(yè)而完全犧牲愛情,同樣也是愚蠢的,而且絲毫沒有悲劇意義上的英雄氣概”(羅素2009:128)。而小說結(jié)尾也再次重復(fù)她對喬治的內(nèi)心渴望和表面刻意否拒的矛盾,矛盾心態(tài)表露出女主人公潛意識中深埋著對傳統(tǒng)男女二元對立關(guān)系中男性高居統(tǒng)治地位的排斥和不滿,更體現(xiàn)她深怕一旦和喬治結(jié)合,會成為婚姻和家庭犧牲品的恐懼,因此,即便“只要她稍稍地給喬治哪怕只是一點點機會,喬治都有可能接受她和孩子”,“向喬治隱瞞孩子的真相是對喬治極大的不公”(Myer 1991:42),羅莎蒙德還是選擇疏遠喬治,她的內(nèi)心“想要像個男人一樣”(同上:44),獨立自由地生活,她在潛意識里已把男性貶為“他者”,從而自然而然地剝奪了喬治的“知情權(quán)”。也正因為想要成為男人,羅莎蒙德懷有“陰莖妒羨”情結(jié),而Susan Spitzer認為女性嬰兒可以當作“陰莖替代品”(同上),因此,正如班揚通過基督重獲新生,羅莎蒙德憑借女兒奧克塔維亞構(gòu)建一個全新的自我(Sadler 1986:33)。
其次,兩部小說對“A”字的隱含之意剛好相互對立,在《紅字》中,海斯特胸前繡著鮮明的紅“A”字代表著“放蕩,通奸”,時時提醒她犯有罪過。耐人尋味的是,《磨礪》中亦提到了紅“A”字,羅莎蒙德感覺自己“穿著胸前繡有醒目紅A字的衣服東奔西走,不過我這個‘A’作為第一個字母,代表的是禁欲而不是放蕩”(17)。她認為因為自己不能像同時代的其他姑娘們那樣,不管不顧地慷慨“參與性活動”,而是自覺地用維多利亞時代的嚴謹?shù)赖录s束自己,因此,偶然的一次性行為就懷了孕,她自認為是“受到了維多利亞式的懲罰”(17)。得知女兒奧克塔維亞生病后,羅莎蒙德的負罪感再次油然而生,“如果奧克塔維亞死了,這就是對我的罪過的報應(yīng),—無辜的將為有罪的而遭難”(152)。即使她內(nèi)心深處還涌動著一股反抗的力量質(zhì)疑她和喬治之間是否犯有罪過。雖然《磨礪》重新提到了《紅字》中的“A”字,以及它帶給女主人公的負罪感,但不同的是,《磨礪》對《紅字》中“A”字意象進行巧妙地解構(gòu)和重構(gòu),顛覆其原有的喻指意義,即淫蕩,給予了“A”相反的含義,即禁欲,這也暗示了羅莎蒙德在反抗男權(quán)社會的壓制,追求自身獨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把愛情與事業(yè)當作不可調(diào)和的二元對立的矛盾,雖然內(nèi)心渴望喬治的愛情,但還是選擇“事業(yè)型女人”和“母親”的角色,而刻意逃避“情人”和“妻子”的角色。
再次,兩部小說的差異性還體現(xiàn)在兩位作者對男主人公的塑造手法上,《紅字》中的男主人公丁梅斯代爾是作者霍桑著力著墨的中心人物,亦是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不可或缺的支柱性人物,即使是配角奇靈沃斯,作者也是不惜筆墨大書其險惡用心。而《磨礪》中的男主人公喬治從頭至尾都被作者德拉布爾“邊緣化”,只寥寥數(shù)筆帶過,而且皆是從女主人公羅莎蒙德所感所思的角度描述,根本沒有給予他粉墨登場的獨立舞臺。跟其他男性配角一樣,喬治并沒有從德拉布爾的筆墨中多分到一杯羹,而只能屈當“閃過”的跑龍?zhí)资浇巧行越巧男睦砀惺芤约八麄兊难孕薪y(tǒng)統(tǒng)被作者“雪藏”,他們僅僅只在女主人公的眼皮子底下和思維活動中方才“露面”。對比之下,很顯然,從兩個女主人公對兩性關(guān)系的態(tài)度以及男主人公的塑造手法上的差異性可看出兩位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的差異,即霍桑以維護男性絕對權(quán)威的立場塑造了一個獲得男權(quán)社會認可的“完美”女性海斯特,那么德拉布爾剛好反其道行之,《磨礪》挑戰(zhàn)了男性話語體系,解構(gòu)了男權(quán)至上的傳統(tǒng)社會定義的“理想”女性的原型,顛覆了在男性話語霸權(quán)中把女性貶抑為隸屬于男性意識的弱者。
霍桑在《紅字》中構(gòu)建的是屬于父權(quán)制基礎(chǔ)上的菲勒斯中心主義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海斯特沒有婚姻自由,她無奈地與一個毫無愛情基礎(chǔ)的畸形老醫(yī)生結(jié)婚;她沒有戀愛的自由,與丁梅斯代爾的愛情被視為褻瀆神靈,罪大惡極?!都t字》暗示了作者霍桑潛意識里對男性話語體系的支持。女性在這個體系里,不管被描繪地多么勇敢、純潔、美麗、高尚,她都缺乏自我意識,在這個世界里,女性沒有屬于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父權(quán)制社會總是適時地向女性灌輸男權(quán)中心體系的道德意識。海斯特對戀人無比忠貞,對上帝的旨意執(zhí)著堅守,對鄙視侮辱她的人始終以德報怨,這些都是男權(quán)中心的社會賦予女性的標準美德,她的實踐經(jīng)歷最終符合了男權(quán)社會對女性的道德規(guī)范,從而得以善終。這種善終可以看作是作者霍?;蛘吣袡?quán)中心的社會體系對她表現(xiàn)良好的“嘉獎”。很明顯,海斯特對于自身命運的反抗從未逃離過菲勒斯中心主義的牢籠,她無形中守護了宗教權(quán)威統(tǒng)攝下的男性中心主義的社會體系,默認了自己作為“女性他者”的地位。在《紅字》里,宗教(上帝)的力量高高凌駕于人的意志,人在全能的上帝面前顯得渺小無力(Maclean 1955:13),上帝可以輕易地給海斯特的愛情判處死刑,不管她內(nèi)心有多么強大的意志力,最終還是成為宗教和男性權(quán)威的犧牲品,因此,《紅字》展示的是一個由宗教力量統(tǒng)治男性意志,而男性意志又控制女性意志的菲勒斯中心主義的世界。
羅莎蒙德擺脫了父權(quán)制社會賦予女性的道德枷鎖,但又不得不面對新的生存困惑,這正暗合了小說題目millstone磨石源自《圣經(jīng)》的寓意。羅莎蒙德的人生選擇構(gòu)成了她生命中的沉重的“大磨石”(Spitzer 1985:87)。即使如此,作幽默詼諧的筆調(diào)還是為作品營造出積極向上的基調(diào)。羅莎蒙德雖然投入巨大的精力照顧生病的孩子,但她還是非常順利地完成畢業(yè)論文并找到滿意的職位。小說中男性權(quán)威的不在場使羅莎蒙德的女性意識有了用武之地。雖然她因此飽嘗痛苦折磨,但其積極融世的心態(tài)足可證明她的頑強意志和反抗世俗束縛的勇氣。面對生存的困惑和挑戰(zhàn),羅莎蒙德不再隨意盲從男權(quán)社會的規(guī)則,而是多了幾分審慎的執(zhí)著,這也暗示了當代知識女性的走向?!赌サZ》還彰顯了德拉布爾對男性與女性,中心與邊緣,權(quán)力與身份的顛覆和重構(gòu)意識,暗示了作者對在男權(quán)制度下女性生存狀態(tài)的憂慮和不滿。德拉布爾之所以樂于展示知識女性面對的種種挑戰(zhàn),因為她本身就曾陷入這樣的困惑:“是嫁個學(xué)究還是當個學(xué)究?”(Singh 2007:37),每個成年女性幾乎都面臨類似的困境,作為龐大的弱勢群體的一員,德拉布爾絕不是一個頭腦簡單的女權(quán)主義者,而是以一名“謹慎的女權(quán)主義者”(Cooper-Clark 1986:47)的身份探索當代女性的精神世界。從她的作品中,不難體察到作者對于追求獨立的現(xiàn)代女性面對生存困惑能否尋找到突破口的關(guān)切。
附注
①下引此作僅注頁碼。
②下引此作僅注頁碼。
Andrews,E.K.(ed.).1999.Nathaniel Hawthorne:The Scarlet Letter[M].Cambridge:Icon Books.
Colacurcio,M.J.2006.Woman’s heart,Woman’s choice:The“history”of The Scarlet Letter[J].Poe Studies(1-2):104-14.
Cooper-Clark,D.1986.Interview with Contemporary Novelists[M].New York:St.Martin’s Press.
Duyckinck,E.A.1910.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Literature[M].New York:Henry Holt.
Elbert,M.1990.Encoding the Letter“A”:Gender and Authority in Hawthorne’s Early Fiction[M].Frankfurt:Haag &Herchen.
Kristeva,J.1986.Word,dialogue and novel[A].In Toril Moi(ed.).The Kristeva Reader[C].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34-61.
MacLean,H.N.1955.Hawthorne’s SCARLET LETTER:The dark problem of this life[J].American Literature(1):12-24.
Mill,J.S.2001.On Liberty[M].Ontario:Batoche Books.Miller,J.H.2004.Fiction and Repetition:Seven English Novel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urfin,R.C.1991.Cas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Criticism[M].New York:St.Martin’s Press.
Myer,V.G.1974.Margaret Drabble:Puritanism and Permissiveness[M].New York:Barnes &Noble.
Myer,V.G.1991.Margaret Drabble:A Reader’s Guide[M].London:Vision Press./New York:St.Martin’s Press.
Rose,E.C.1980.The Novels of Margaret Drabble:Equivocal Figures[M].London:Macmillan.
Sadler,L.V.1986.Margaret Drabble[M].Boston:Twayne.Smith,A.M.&E.J.Wright.2011.Hawthorne[J].American Literary Scholarship(1):31-43.
Singh,A.2007.Margaret Drabble’s Novels:The Narrative Of Identity[M].Delhi:Academic Excellence.
Spitzer,S.1985.Fantasy and femaleness in Margaret Drabble’s The Millstone[A].In E.C.Rose(ed.).Critical Essays on Margaret Drabble[C].Boston:G.K.Hall.87-105.
Whittier,G.1980.Mistresses and Madonnas in the novels of Margaret Drabble[A].In J.Todd(ed.).Gender and Literary Voice[C].New York:Holmers &Meier.197-213.
貝蒂·弗里丹.2007.第二階段(小意譯)[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伯特蘭·羅素.2009.性愛與婚姻(文良文化譯)[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哈夫洛克·埃利斯.2004.性心理學(xué)(陳維政、王作虹、周邦憲、袁德成、龍葵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琳達·史密斯、威廉·瑞珀爾.2000.智慧之門:宗教與哲學(xué)的過去和現(xiàn)在(張念群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
劉林.2008.“海關(guān)”與《紅字》的同構(gòu)關(guān)系[J].外國文學(xué)研究(1):61-69.
劉巧.2012.含混——《磨礪》的解構(gòu)主義解讀[D].成都:四川外國語學(xué)院.
瑪格麗特·德拉布爾.1997.磨礪——一個未婚母親的自述(程遒欣、呂文鏡譯)[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
毛凌瑩.2011.《紅字》中的鏡子意象及其敘事意蘊[J].外國文學(xué)研究(3):81-88.
納撒尼爾·霍桑.1996.紅字(姚乃強譯)[M].南京:譯林出版社.
尼古拉·別爾嘉耶夫.1994.人的奴役與自由(徐黎明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彭石玉.2005.霍桑小說與《圣經(jīng)》原型[J].外國文學(xué)(4):64-69.
王耀輝.2012.文學(xué)文本解讀[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威廉·詹姆士.2002.宗教經(jīng)驗之種種——人性之研究(唐鉞譯)[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
楊躍華.2011.知識女性的愿景——瑪格麗特·德拉布爾小說研究[M].成都: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