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利 徐德榮
(青島理工大學,青島,266033;中國海洋大學,青島,266100)
兒童文學的譯者素養(yǎng)問題從未有人論及,似乎對于經常從事翻譯的人來說,勝任兒童文學翻譯自然不在話下。更有出版社專門邀請資深翻譯家涉足兒童文學翻譯,借以出版“名家名譯”作品。然而兒童文學翻譯作品中的問題比比皆是,低級錯誤之多令人觸目驚心,連很多資深翻譯家也不能幸免。這不能不讓關心小讀者的兒童文學翻譯研究者憂心忡忡。兒童文學翻譯亂象叢生的背后有譯界浮躁和翻譯批評缺失的現實問題,更讓人探問:究竟兒童文學的譯者應該具備怎樣的素養(yǎng)才能勝任兒童文學翻譯?這恐怕不單是有良知譯者的捫心自問,更是出版社選擇譯者時所需要認真斟酌的問題。
20世紀70年代以來,翻譯能力研究一直是翻譯教學和翻譯過程研究關注的焦點。學術界根據不同理論范式、從不同視角出發(fā),逐步形成了自然觀、要素觀、最簡觀和認知觀等翻譯能力理論(李瑞林2011:46)。然而翻譯能力并不等同于譯者素養(yǎng),譯者素養(yǎng)包括了翻譯能力所不能涵蓋的重要內容。譯者能力主要體現在譯者解決翻譯中所遇到問題的方法和手段,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不斷思考、積累經驗所形成的能力;譯者素養(yǎng)指的是譯者在特定社會、文化情境下創(chuàng)造性地求解翻譯問題、生成翻譯產品所需的自主意識及其實踐,具體包括學習者的語言素養(yǎng)、知識素養(yǎng)、策略素養(yǎng)、數字素養(yǎng)、批判素養(yǎng)和社會素養(yǎng),是譯者形成專家能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主要標志,理應是翻譯人才培養(yǎng)的終極目標指向(同上:49-50)。由此可見,譯者素養(yǎng)囊括了譯者所應具備的各種知識、能力的儲備和職業(yè)倫理要求,是對譯者更為全面和客觀的考察框架,也為譯者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譯者素養(yǎng)這一概念的提出,明確了譯者實現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目標導向,無論對于翻譯教學還是譯者本人的職業(yè)發(fā)展都具有鮮明的指導意義。
翻譯素養(yǎng)問題似乎已經引起了翻譯研究者的關注。潘為民(2011:21)明確指出:翻譯成敗取決于譯者素養(yǎng)。針對當下我國翻譯隊伍素質整體下降的現實,他指出譯者應該關注自身語言素養(yǎng)、技術素養(yǎng)和翻譯理論素養(yǎng)的提高,以適應全球化語境的發(fā)展需要。同樣,兒童文學翻譯質量的提高取決于譯者對自身素養(yǎng)的關注和發(fā)展?,F在兒童文學翻譯中所出現的種種亂象大多可以歸結為譯者素養(yǎng)的不足,特別是兒童文學譯者核心素養(yǎng)的缺失。所以我們根據兒童文學翻譯的本質和實際出現的翻譯問題,提出在具備譯者一般素養(yǎng)(包括雙語能力、翻譯理論修養(yǎng)和翻譯技巧等)的基礎上,兒童文學譯者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對兒童文學本質的深刻理解、敏銳的文體意識和文體翻譯能力以及“為孩子而譯”的使命感和責任心。
兒童文學有其不同于成人文學的內在約定性,構成了兒童文學之所以是兒童文學的本質特征。在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身上,這些本質特征體現得尤為明顯。難以想象,一個兒童文學的譯者不了解兒童文學、對其本質特征沒有任何體認還能翻譯出好的作品來。所以我們認為,對兒童文學的本質的深刻理解是兒童文學譯者所應首先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
在本質上,兒童文學是充分體現兒童獨有文化、“從兒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發(fā)去解放和發(fā)展兒童”(朱自強2010:41)的兒童本位的文學。首先,兒童文學在本質上體現了兒童獨有的文化,我們稱之為“兒童文化”。兒童與成人是人生具有極大差異的存在狀態(tài),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態(tài)。有研究者指出,兒童作為個人生命初始階段的存在者,不僅具有自然所賦予的稚嫩身體,而且有其獨立與不容忽視的內在精神、生命現象和獨立價值(錢雨2011:47)。這種兒童所獨有的內在精神、生命現象和獨立價值構成了兒童文化。與成人文化不同,兒童文化具有的特點,這三個方面具有深度聯(lián)系,有機地構成了兒童文學的整體(朱自強2009:18。著重號為筆者所加,下同)。大量研究表明,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生來具有欣賞世間萬物的出色想象力和藝術眼光,他們往往傾向于以藝術的語言和藝術性的創(chuàng)造行為來面對周遭世界,可以說,兒童的思維是“藝術性”思維。兒童是天生的游戲家,游戲是兒童的生命狀態(tài)和存在方式,游戲精神是兒童生命發(fā)展的價值向度,是兒童文學的內在旨趣(李學斌2011:68-73)。兒童是完整自然的生物,天生具有對大自然的親切感和同自然的交好感,大自然是所有孩子天然的“密友”和“同謀”。兒童文化的藝術性、游戲性和生態(tài)性構成兒童文化的關鍵要素。兒童文學是兒童文化的集中反映和體現,所以對兒童文化的理解必然有助于譯者理解兒童文學作品的內容,領會其精神實質。反之,如果譯者不諳兒童文化、以成人的眼光和經驗來猜度原文,那么就會在翻譯實踐中出現種種問題和偏差。
同時,兒童文學的本質在于“從兒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發(fā)去解放和發(fā)展兒童”。兒童文學理應為兒童而創(chuàng)作,這是兒童文學的“原點”,即出發(fā)點。而兒童又是兒童文學的目標讀者,所以又是其“終點”。兒童文學之所是兒童文學的關鍵在于它是以兒童為旨歸、以兒童為最終評判尺度的文學。兒童文學的這一本質屬性要求作者以及譯者最大限度地了解兒童,了解兒童的生命欲求,用譯文來解放和發(fā)展兒童。兒童文學翻譯所面臨的最大分歧在于,本身就是成人的譯者在翻譯時究竟是從成人的角度出發(fā)還是從兒童的角度出發(fā)。如果從成人的角度出發(fā),譯者通常會不自覺地“按照成人自己的人生預設去教訓兒童,從成人的精神需要出發(fā)去利用兒童”(朱自強2010:41),失去理解并呈現原作體現兒童文化精髓的機會,在翻譯中往往表現為沒有童趣,最終的結果是“成人本位”的翻譯;而從兒童的角度出發(fā),“從兒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發(fā)去解放和發(fā)展兒童,并且在這解放和發(fā)展兒童的過程中,將自身融入其間,以保持和豐富人性中的可貴品質”(同上),以這種觀念翻譯出來的作品會把握兒童文學的特質,往往童趣盎然,最終實現“兒童本位”的翻譯。如果用最簡單的語言歸納,兒童文學的本質是“兒童本位的文學”,那么兒童文學翻譯理應是“兒童本位”的翻譯。那么實現兒童本位的翻譯要求我們在深刻理解兒童文化的基礎上,從兒童的生命欲求出發(fā)去滿足、發(fā)展兒童,并在此過程將自身融入其間。不理解兒童獨有的文化,從成人的視角出發(fā)往往導致成人本位的翻譯?,F舉一例說明。
例1.原文:Copses,dells,quarries and all hidden places,which had been mysterious mines for exploration in leafy summer,now exposed themselves and their secrets pathetically,and seemed to ask him to overlook their shabby poverty for a while,till they could riot in rich masquerade as before,and trick and entice him with the old deceptions.(格雷厄姆2002b:58)
喬向東譯:那些灌木叢,小山谷,石坑以及一切隱秘的地方,在萬物繁茂的夏天里還是需要探測的“秘密礦產”,而此刻卻可憐巴巴地裸露無疑,似乎要讓他暫時看看它們的貧瘠,不久它們又會如從前一樣披上繁茂的假面具,用老掉牙的把戲來欺騙他。(格雷厄姆2002a:36)
趙武平譯:矮樹林,小山谷,采石場,以及夏季繁葉蔭翳遮蔽的所有隱秘之處,往昔那些神秘探險寶地,現在全都暴露無疑,秘密慘不忍睹地大白天下;它們仿佛在請求,要他暫且寬恕它們的粗陋和寒磣,請他等到它們能像從前那樣到盛大的化妝舞會上狂歡時,再來用老花招逗弄和迷惑他。(格雷厄姆2002b:59)
以上例句原文出自格雷厄姆的《楊柳風》(又譯《柳林風聲》),這部兒童文學的名著很為作家周作人所欣賞,“一拿來便從頭到尾讀完了,這是平常不常有的事,雖然忘記共花了幾天功夫”;他在隨筆中把書名譯為《楊柳風》,并稱之為“二十世紀的兒童(一到二十五歲)文學的佳作”(轉引自格雷厄姆2002b:譯序)。上述引文描述的是鼴鼠溜出溫暖的客廳來到野外時看到的四周田野冬天的景象。在原文中,優(yōu)美的散文化的文字以兒童的視角體現了兒童文化的藝術性:在兒童的眼中,哪怕是光禿禿、冷寂的冬天都是有生命力、有詩意的;兒童隨時準備著到野地里探尋寶藏,在樹叢中嬉戲,體現了兒童文化獨有的游戲性;兒童對大自然天生的親切感和這段文字所體現的大自然對孩子的深厚情感和眷戀體現了兒童文化的生態(tài)性。原文“seemed to ask him to overlook their shabby poverty for a while,till they could riot in rich masquerade as before,and trick and entice him with the old deceptions”(像是在求他,先不要管它們光禿禿的窮樣子,等它們像以前一樣能上演盛大的化妝舞會了,一定會再用原來的把戲來逗弄他、引誘他)體現了大自然和鼴鼠作為游戲伙伴的一種心照不宣的“同謀”關系,充分體現了兒童文化的藝術性、游戲性和生態(tài)性。而上述兩種譯文都暴露出譯者對于兒童文化的不解,他們皆以成人的視角解讀原文,而不是從兒童自身的生命欲求出發(fā)去理解原文,所以在譯文中大自然和孩子都呈現出一種“欺騙”與“被捉弄”的敵對關系,這種對原文情景和思想的誤讀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低估。深刻理解兒童文化、把握兒童文學的本質訴求是做好兒童文學翻譯的必備素養(yǎng),這一素養(yǎng)的缺失必然導致對原文的曲解或者理解不足,導致成人本位的翻譯。
在深刻理解兒童文學本質的基礎上,兒童文學譯者應該清晰地體悟和把握兒童文學的文體特征,具備敏銳的文體意識。兒童文學是對文體尤為敏感的文學體裁: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作品一讀就知道是為兒童而寫的兒童文學作品,還是以成人為讀者對象的成人文學。應該說,對兒童文學及其翻譯文學的文體學研究是緊扣兒童文學翻譯研究本質的核心問題。當然,兒童文學文體學研究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在建立較大語料庫的基礎上逐步進行,現在有影響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盡管如此,我們依然擇要言之,討論兒童文學譯者需要了解的兒童文學文體的幾個基本特征。
第一,兒童文學作品具有較為強烈的音韻性和韻律感。兒童文學對可讀性有著內在的要求。一方面,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兒童文學脫胎于民間文學,而民間文學正是口頭表達的文學,具有很強的口語性;很多民間文學的作品以說唱的形式存在,具有鮮明的音韻性,而兒童文學也有較強的音韻性。另一方面,從兒童文學實踐來看,很多兒童文學作品由家長或者老師讀給孩子聽,同時孩子們也大多具有讀出來的習慣。所以,兒童文學作品天生對音韻性和韻律感有內在的要求,這種要求在兒童詩歌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如在《愛麗絲漫游奇境記》中:
例2.原文:How doth the little crocodile
Improve his shining tail,
And pour the waters of the Nile
On every golden scale!
How cheerful he seems to grin,
How neatly spreads his claws,
And welcomes little fishes in
With gently smiling jaws!(Carroll 1993:9)
王永年譯:小小的鱷魚
在拾掇他閃亮的尾巴,
把滔滔的尼羅河水
沖洗每一篇金黃的鱗甲!
他咧著嘴笑得多么開心,
他的腳爪張得多么瀟灑,
他的牙床帶著文雅的微笑,
向小魚們表示歡迎!(卡羅爾2003:25)
本譯文的第一節(jié)還盡可能創(chuàng)造出了原文中的押韻效果,而在第二節(jié)中原詩的韻律蕩然無存,讓人讀起來磕磕絆絆,原文的美感和趣味都無從捕捉??梢哉f,韻律對于兒童詩歌以至于一般的兒童文學作品而言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可讀性的試金石。對比一下趙元任的譯文:
趙元任譯:小鱷魚,
尼羅河上曬尾巴。
片片金光鱗,
灑點清水罷。
笑糜糜,
爪子擺得開又開。
一口溫和氣,
歡迎小魚來。(加樂尓2002:11)
本譯文再造了原文的情趣,在字數和形式上都創(chuàng)造出詩歌獨有的特點,更重要的是兩節(jié)詩都實現了押韻,讓整首詩讀起來瑯瑯上口,意趣盎然。所以,兒童文學的譯者應該充分認識到音韻對于兒童文學的重要性,在翻譯中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出和原文相等的韻律效果來。
第二,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語言使用的自然性和樸素性。正如著名的兒童文學理論書籍《兒童與文學》所述,“世界性的兒童文學標準”是“有趣而明白易懂”(朱自強1997:297)。自然、樸素的兒童文學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舉重若輕、以少少許勝多多許的藝術,它在本性上拒斥“好為艱深之辭,以文淺易之說”的浮華雕飾的偽藝術(同上:308)。應該指出,自然、樸素的語言主要是指瑯瑯上口的口語化的語言。兒童文學本身既然能用自然、樸素的語言充分體現童趣,兒童文學翻譯亦理應如此。兒童文學翻譯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在于未能用自然、樸素的語言實現原文的意趣,正式書面語的過多使用使譯文情趣盡失。現舉一例說明:
例3.原文:So she was considering,in her own mind(as well as she could,for the hot day made her feel very sleepy and stupid),whether the pleasure of making a daisy-chain would be worth the trouble of getting up and picking the daisies,when suddenly a White Rabbit with pink eyes ran close by her.(Carroll 1993:1)
王永年譯:她獨自考慮(她盡可能用心,因為炎熱的天氣使她十分困倦,頭腦遲鈍),編一個雛菊花環(huán)的樂趣,能不能抵消站起來采摘雛菊的麻煩。這時候一只粉紅眼睛的白兔突然跑過她身邊。(卡羅爾2003:9)
趙元任譯:所以她就無精打采地自己在心里盤算——她也不過勉強地醒著,因為這熱天熱得她昏昏地要睡——到底是做一枝野菊花圈兒好呢?還是為著這玩意兒不值得站起來去找花的麻煩呢?她正在納悶的時候,忽然來了一只淡紅眼睛的白兔子,在她旁邊跑過。(加樂爾2002:1)
英文原文采用了“末端焦點”的敘事手法,上半段的敘述盡量寫得冗長,利用了英文“形合”的句法特點借機表現愛麗絲百無聊賴、昏昏欲睡的情態(tài),這一敘述方式本身具有很強的兒童情趣。王譯用了72個字來翻譯這段話,包括標點共80個字符,而趙譯用了101字,包括標點共110個字符。顯然,王譯有明顯的書面語傾向,“獨自考慮”、“十分困倦”、和“頭腦遲鈍”這樣的四字短語有書面語的特征,此外“編一個雛菊花環(huán)的樂趣,能不能抵消站起來采摘雛菊的麻煩”這句話的翻譯和英文原文的造句方式如出一轍。趙譯則完全采用了口語化的表達,并對原文句式進行拆分,加入了兩個問句。顯而易見,前者讀來像是一位正襟危坐的教授在講課,而后者則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爺爺在講故事。趙譯充分體現了口語化表達即自然、樸素的語言在兒童文學翻譯中的魅力,這種敏銳的文體意識是后來譯者所應認真學習核心素養(yǎng)。
第三,把握兒童文學的文體特征要求我們熟悉兒童文學作品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及其特殊效果,并在翻譯中充分體現出來。這些修辭手段絕非可有可無,雖是作者信手拈來之筆,卻常常體現兒童獨有的文化,對于兒童文學而言具有尤為重要的價值,因為修辭法是兒童文學的文學性的構成要素。文學性是文學作品的必然屬性,翻譯時再現作品的文學性,首先需要關注原文修辭手段的再現和效果(徐德榮、江建利2014:66-71)。我們曾專門討論過雙關語在兒童文學翻譯中的重要性(徐德榮、江建利2012:98-104)。此處以押頭韻為例進一步說明修辭手法對兒童文學的特殊意義。
押頭韻是充分體現兒童文學可讀性內在要求的修辭手法,為兒童文學作者所青睞,總能使作品洋溢著濃郁的兒童情趣。押頭韻的翻譯策略選擇頗能反映譯者的文體意識和文體翻譯能力,如下例所示:
例4.原文:So he scraped and scratched and scrabbled and scrooged,and then he scrooged again and scrabbled and scratched and scraped,working busily with his little paws and muttering to himself,“Up we go!Up we go!”(格雷厄姆2002a:2)
孫法理譯:于是他那小爪子忙碌了起來,鉆、摳、扒、抓,同時對自己唧咕著:“我們爬上去!我們爬上去!”(格雷厄姆2005:3-4)
原文作者連用了四個表示動作的詞:scraped and scratched and scrabbled and scrooged,構成了押頭韻,讀起來具有鮮明的兒童趣味;四個詞之間都加了“and”來突出動作的忙碌性,以此刻畫鼴鼠急于鉆到地面、享受春天的迫切心情,這是深諳兒童心理、從兒童生命欲求出發(fā)的兒童本位的創(chuàng)作。在譯文中,原文的押頭韻修辭效果蕩然無存,那兒童獨有的迫切心情亦無跡可尋,從文體效果來看,譯文是非常失敗的。考慮到原文的文體特征,我們完全可以譯為:他不停地抓呀擦呀,扒呀挖呀;挖呀扒呀,擦呀抓呀,小爪子忙得不亦樂乎,一邊干著,還一邊自言自語地給自己鼓勁兒:“上去嘍!上去嘍!”這一譯文盡量保留原文的修辭效果和可讀性,旨在實現功能對等的兒童本位翻譯。
第四,譯者應該把握語言的語體特征和正式性程度,譯出原文的“味道”。毋庸置疑,在兒童文學作品中語言的使用有著明確的語體特征,既有正式的書面語,也有口語體的對話,甚至下里巴人的俚語。那么在翻譯時譯者就應該根據原文的語體特征,有針對性地翻譯,而不是一概用書面語。尤其對于兒童文學這樣對于語體特征特別敏感的文學體裁而言,個性化的口語體乃至俚語的使用對于塑造人物形象、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理應在翻譯中有明確體現。以伊迪絲·內比斯特(Edith Nesbit)所著《許愿精靈》(Five Children and It)的翻譯為例,具體探討如下:
例5.原文:“Stow your gab!”the coachman rejoined.“You don’t want no kids,and,if you did,one kid’s the same as another to you.But I’m a married man and ajudge of breed.I knows a first-rate yearling when I sees him.I’m a-goin’to’ave him,an’least said soonest mended.”(Nesbit 1902:87)
李平譯:“別胡說八道!”車夫反駁道,“你根本不要孩子,就算要,哪個孩子對你都一樣。可我是個結了婚的人,孩子好壞我能看出來,我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個優(yōu)秀的兒童。反正我要把他弄到手,廢話少說?!保▋缺人固?006:67)
在上下文中,車夫和男仆一起爭奪一個可愛的孩子,車夫氣急敗壞地說了以上這番話。由于著急也因為文化水平不高,他的話里有發(fā)音不清的地方(“stop”發(fā)成了“stow”)也有明顯的語法錯誤(“I know”說成了“I knows”),他的用語“a first-rate yearling”本來是“棒極了的小崽子”的俚語表達,而譯者譯成了“優(yōu)秀的兒童”,譯文過于書面語,表明譯者忽視了原文的語體特征,因而導致譯文出現語體不當的問題,影響了原文文體風格的再現。
從翻譯倫理的角度來看,兒童文學的譯者總面臨著“為誰而譯”的問題。是為贊助人(比如出版商)翻譯?為自己翻譯?還是為兒童讀者翻譯?既然從事的是兒童文學翻譯,大多譯者都有為孩子翻譯的模糊意識,但是從我們對兒童文學翻譯市場的檢視來看,很多譯者缺乏為孩子而譯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翻譯之于我國四億兒童的意義可謂大矣!正因為有了兒童文學翻譯,中國的廣大兒童可以如饑似渴地品味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感受作品中的溫暖和人性光輝,在閱讀中滿足自己的生命欲求,潛移默化地發(fā)展自己人性中的優(yōu)秀品質。無疑,好的翻譯作品為孩子的心靈之屋打開了又一扇明亮的窗戶,而糟糕的翻譯硬生生地將這扇窗戶遮蔽了。所以兒童文學的譯者應該懷著強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心,盡力避免任何可能的錯誤,以極大的愛心和熱忱琢磨原文、打造譯文,真正做到“為孩子而譯”。
從技術上講,“為孩子而譯”要求譯者以兒童讀者為譯文質量的終極檢驗,在完成譯文初稿之后,應尋找相關目標讀者,分章節(jié)地讀給他們聽,在這一過程中進行內省式和外省式譯文修改。前者指的是在讀的過程中觀察小聽眾們的反應,在讀者反應不佳的地方做好標記,然后譯者反復揣摩,修改譯文,使譯文的讀者接受性更強。后者指的是譯者讀完一部分之后及時詢問讀者反饋,記錄相關反饋,并根據合理的反饋意見修改論文。
實際上,將作品讀個孩子聽、聽取孩子們意見絕非我們今日的獨創(chuàng)。100多年前,孫毓修在《童話》叢書編譯與編撰過程中,為使作品可讀性強,早已經做出過這樣的努力?!懊砍梢痪帲m質諸長樂高子,高子持歸,諸兒聽之皆樂,則復使之自讀之。召諸兒語之,其事之不為兒童所喜,或句調之晦澀者,則更改之,”以期使兒童“甘之如寢食,秘之為鴻寶”(朱自強2000:131)。這樣以目標讀者為導向的做法理應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翻譯的規(guī)范和傳統(tǒng),并被長久堅持下去。然而在今天的現實中,秉承這一做法的譯者似乎為數不多,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兒童文學翻譯界的一大憾事。
“為孩子而譯”歸根究底需要譯者有強烈的責任心。一般來說,兒童文學的譯者具有充分自信的雙語能力,理應勝任對原文的理解和譯文的生成。然而從實踐來看,兒童文學譯作、甚至是兒童文學經典譯作中的錯誤比比皆是,讓人不但懷疑譯者的雙語能力,更讓人懷疑譯者的責任心?,F舉幾例說明。
例6.原文:He leant back in his seat and surveyed the cushions,the oars,the rowlocks...(格雷厄姆2002b:8)
趙武平譯:他仰頭靠在座位上,逐一查看靠墊、船槳和槳架……(同上:9)
顯而易見,原文中描述的是鼴鼠“倚靠在座位上”,這樣他才能打量船里的裝備。而趙譯居然將之翻譯成“仰頭靠在座位上”?!把鲱^”在原文中沒有任何根據,而且這樣的動作根本不符合邏輯:很難想象一個人仰著頭還能打量船里的裝備。如此譯文的出現只能指向譯者責任心的缺失。
例7. 原文:...the rushes and weed clog the channels,and I can potter about dry-shod over most of the bed of it...(格雷厄姆2002b:12)
喬向東譯:煙囪上沾滿了水草雜物,我在不濕腳的地方閑逛……(格雷厄姆2002a:8)
原文的意思是:燈芯草和雜草塞滿了河床,我可以不濕腳地在大部分河床上閑逛,而譯文絲毫不考慮事理邏輯,也沒有在意原文中“channels”和“rushes”的基本詞義,似乎在極不負責任的情況下完成了翻譯。這樣的翻譯現象隨處可見,所以我們提出,“為孩子而譯”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應該是兒童文學譯者所應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沒有這一核心素養(yǎng)的譯者是不應該從事兒童文學翻譯的。
我們強調以上兒童文學譯者應該具備的素養(yǎng)、并將之界定為“核心素養(yǎng)”,這并不意味著其他素養(yǎng)不重要。相反,其他素養(yǎng)作為譯者應該普遍具備的一般素養(yǎng)是譯者之所以為譯者的必要條件乃至前提條件。這些一般素養(yǎng)包括但不限于過硬的雙語能力、翻譯理論知識、翻譯技巧和跨文化意識等。在此,我們僅以過硬的雙語能力為例,說明兒童文學譯者可能會出現基本素養(yǎng)缺失的問題,以期引起正在從事兒童文學翻譯和有志于從事兒童文學翻譯的同仁的高度重視。試舉例如下:
例8.原文:She swooped down towards the terrorstricken grower of plums,and slipped the coin into the pocket of his jacket,and in a few flaps she had rejoined the others.
The farmer sat down on the grass,suddenly and heavily.
“Well—I’m blessed!”he said.“This here is what they call delusions,I suppose.But this here three penny”—he had pulled it out and bitten it—“that’s real enough.Well,from this day forth I’ll be a better man.It’s the kind of thing to sober a chap for life,this is.I’m glad it was only wings,though.I’d rather see birds as aren’t there,and couldn’t be,even if they pretend to talk,than some things as I could name.”(Nesbit 1902:123)
任溶溶譯:她向嚇壞了的李子樹主人沖下來,把那硬幣放進他的口袋,拍了幾下翅膀,飛到其他人當中去了。
那農夫重重地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噢……上帝保佑!”他說,“我想這就是他們說的見鬼吧?不過這是三便士,”他已經把硬幣掏出來咬了咬,“它完全是真的。好,從今天起我要做個好人。就是這種東西使人終生清醒。不過我寧愿看到它們只是鳥,不過鳥想說話也說不出來,不像我說不出名稱來的這些東西?!保▋缺人固?009:42)
譯文中的最后一句明顯有誤,原文為“I’d rather see birds as aren’t there,and couldn’t be,even if they pretend to talk,than some things as I could name.”意思是,我寧愿看到的是稀奇古怪的鳥兒——甚至能說人話——也不愿見到的是那些我能說出名兒來的東西。所以我們說,兒童文學翻譯并非易事,原文的理解常讓譯者手足無措。兒童文學譯者應該小心謹慎,努力分析、理解原文,來不得半點馬虎,否則就會出現問題。可以說,兒童文學翻譯中的錯誤和有待商榷之處比比皆是,甚至有些資深翻譯家亦不能幸免。再舉一例說明。
例9.原 文:And such a luxury to him was his petting of his sorrows,that he could not bear to have any worldly cheeriness or any grating delight intrude upon it;it was too sacred for such contact.(Twain 1995:28)
張友松譯:他這樣玩弄著他的悲傷情緒,對他簡直是一種了不起的快樂,所以如果有什么世俗的愉快或是什么令人厭煩的歡喜來打攪他這種境界,那就叫他無法忍受;因為他這種快樂是非常圣潔的,不應該遭到那樣的沾染。(馬克·吐溫2012:20)
在譯文中,老翻譯家似乎沒有清楚地把握原文中“l(fā)uxury”的意思以及最后一個“it”的所指,譯文中出現的“愉快”、“歡喜”和“快樂”有混淆之虞。而另一個版本的處理似乎好得多:
朱建迅、鄭康譯:這樣撫慰自己心頭的哀戚,對他不啻一種享受,因此他無法忍受任何世俗的喜悅或令人不快的樂趣攪擾這種境界。這種超凡脫俗的境界不容侵犯。(馬克·吐溫2001:20)
在本譯文中,“l(fā)uxury”意譯為“享受”符合上下文;“it”具體化為“這種超凡脫俗的境界”,所指清晰,上下文連貫,一氣呵成,體現了譯者過硬的原文理解能力和譯文表現能力??傊?,兒童文學翻譯絕非“小兒科”,原文的理解亦非易事,需要譯者有過硬的雙語能力和深厚的語言素養(yǎng)。有志于從事兒童文學翻譯的譯者要具備并重視譯者的一般素養(yǎng),以免在兒童文學翻譯中出現不應該出現的問題。
由于兒童文學翻譯的特殊性,兒童文學譯者除了具備過硬的雙語能力、敏銳的跨文化意識等一般譯者素養(yǎng)之外,還應該具有兒童文學譯者所獨有的核心素養(yǎng),這些素養(yǎng)包括:對兒童文學本質的深刻理解、敏銳的文體意識和文體翻譯能力和“為孩子而譯”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具備這些核心素養(yǎng)的譯者才具備從事兒童文學翻譯的資格,才能真正體會作品的精神實質,實現與作者的“視域融合”,創(chuàng)造出具有兒童文學特質的兒童本位的譯作。
Carroll,L.1993.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M].New York:Dover.
Nesbit,E.1902.Five Children and It [M].Edinburgh:Morrison & Gibb.
Twain,M.1995.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肯尼斯·格雷厄姆.2002a.楊柳風(喬向東譯)[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肯尼斯·格雷厄姆.2002b.楊柳風(趙武平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肯尼斯·格雷厄姆.2005.楊柳風(孫法理譯)[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李瑞林.2011.從翻譯能力到譯者素養(yǎng):翻譯教學的目標轉向[J].中國翻譯(1):46-51.
李學斌.2011.兒童文學與游戲精神[M].北京: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劉易斯·卡羅爾.2003.愛麗絲漫游奇境(王永年譯)[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路易斯·加樂尓.2002.阿麗思漫游奇境記(趙元任譯)[M].北京:商務印書館.
馬克·吐溫.2001.湯姆·索亞歷險記(朱建迅、鄭康譯)[M].南京:譯林出版社.
馬克·吐溫.2012.湯姆·索亞歷險記(張友松譯)[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潘為民.2011.全球化語境下的譯者素養(yǎng)[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錢雨.2011.兒童文化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徐德榮、江建利.2012.從雙關語的翻譯檢視譯者的兒童文學翻譯觀[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98-104.
徐德榮、江建利.2014.論兒童文學翻譯批評的框架[J].外語研究(2):66-71.
伊迪絲·內比斯特.2006.許愿精靈(李平譯)[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伊迪絲·內比斯特.2009.五個孩子和一個怪物(任溶溶譯)[M].長春:長春出版社.
朱自強.1997.兒童文學的本質[M].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朱自強.2000.中國兒童文學與現代化進程[M].杭州: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朱自強.2009.兒童文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自強.2010.經典這樣告訴我們[M].濟南:明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