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海,陳 麗
(湖北工業(yè)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湖北 武漢430068)
與《詩經(jīng)》一樣,《楚辭》是中國詩歌乃至中國文化的源頭之一。而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及語言自身的復(fù)雜性成為英譯的巨大障礙?!峨x騷》作為《楚辭》的代表,既是政治抒情詩,又是偉大心靈的悲劇,可以和西方荷馬的史詩《奧德賽》及但丁的《神曲》相媲美。自從1852年費(fèi)茲曼發(fā)表《楚辭》評論文至今,其英譯本已有16個,但全譯僅有霍克斯譯本。然而,由于學(xué)術(shù)方位、民族文化修養(yǎng)和個人修養(yǎng)不同,各個譯本質(zhì)量不一,暇瑜互見,本文將運(yùn)用功能對等翻譯理論比較許淵沖和霍克斯的英譯本。
從1852年費(fèi)茲曼發(fā)表《〈離騷〉和〈九歌〉:紀(jì)元前三世紀(jì)的兩篇中國詩歌》一文開始,《楚辭》開始進(jìn)入英語世界傳播中國文化。之后,翟理斯、理雅各、韋利等都對《楚辭》部分作品進(jìn)行了翻譯,直到1959年牛津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霍克斯《楚辭:南方的詩歌》,《楚辭》第一個全譯本問世。與英語世界譯者的翻譯活動相比,國內(nèi)對《楚辭》的翻譯起步較晚。先后有林文慶、楊憲益夫婦、許淵沖、孫大雨和卓振英的《楚辭》英譯本問世。而對《楚辭》譯本的討論多為《楚辭》的語言或文化特點,少數(shù)涉及翻譯中的得失。霍克斯全譯本面世后,給予譯本的研究才真正出現(xiàn)。1960年,K.P.K.Whitaker指出霍克思的《楚辭》譯文“讓不懂中文的讀者感受到這種不同尋常的詩歌類型所具有的豐富內(nèi)涵?!瓰樽x者提供了可讀性強(qiáng)而又充滿魅力的譯文”。[1]
本文運(yùn)用功能對等理論,舉例比較并從意義對等、風(fēng)格對等和讀者反映三方面分析許、霍《離騷》兩種英譯本的得失,譯者在功能對等的前提下應(yīng)盡量選擇形式對等的翻譯方法,以便更多的外國讀者了解絢爛的楚國文化。
功能對等理論是尤金·奈達(dá)的翻譯理論的核心,1964年該理論的提出,為學(xué)者們研究翻譯提供了新的視角,在我國譯學(xué)界的影響較大,也是國內(nèi)譯學(xué)界評價較多的理論。他確信,“翻譯就是要在接受語中以最自然的方式重現(xiàn)原文中的信息,首先要重現(xiàn)意義,其次是風(fēng)格”[2]。在翻譯實踐中功能對等理論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覷,它將文化以及西方文論中的讀者反映納入到翻譯研究的領(lǐng)域。奈達(dá)認(rèn)為形式對等和動能對等是翻譯中兩種類型的對等。形式對等是傳統(tǒng)翻譯中所追求的形式上的對應(yīng),而功能對等強(qiáng)調(diào)讀者的反映。功能對等理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意義對等、風(fēng)格對等和讀者反映。它以意義對等和風(fēng)格對等為基礎(chǔ),強(qiáng)調(diào)譯入語讀者對譯文的反應(yīng)與原文讀者對原文的反應(yīng)基本一致,而讀者的客觀反應(yīng)是衡量翻譯的標(biāo)準(zhǔn)。文化共性可以幫助譯文達(dá)到最佳對等;而中西語言文化的差異,以及譯者對漢語文化語言知識掌握的局限,往往使譯文達(dá)不到最佳對等?!叭绻f,原作者是神靈,則譯者就是巫師,任務(wù)是把神的話傳給人”[3]55,為了達(dá)到“傳話”的目的,我們更應(yīng)該追求功能對等,因為在形式上的“無條件的精確主義是可怕的”[3]59。
由于譯者們的生活年代、國籍和文化背景不同,譯本必然呈現(xiàn)各種差異,體現(xiàn)出譯者們不同的特點。在大量翻譯實踐和研究的基礎(chǔ)上,許淵沖總結(jié)出詩詞翻譯的本體論——“三美論”,即譯詩要盡可能傳達(dá)原詩的意美、音美、形美。在論及這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時許淵沖認(rèn)為:“‘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保?]許淵沖以深厚的中英文功底和詩性感悟使《楚辭》的文化思想和藝術(shù)價值在異域土壤中得以再生。霍克斯中英文造詣深厚,曾于1948年至1951年間在北京大學(xué)做研究工作。在此之前他深研中國語文,試譯過《離騷》。1959年牛津出版了 Ch′u Tz′u,The Songs of the South:an Ancient Chinese Anthology。自1957至1971年擔(dān)任牛津大學(xué)中國文學(xué)教授,繼續(xù)從事翻譯工作。此外,他還做了不少調(diào)查研究,其中有一些成果是帶創(chuàng)造性的。如他認(rèn)為《楚辭》(特別是《離騷》)這樣的文學(xué)是根植于“巫教”(rooted in Shamanism)這樣的文化的。Shaman一詞,據(jù)LONGMAN解釋是“流行于亞洲東北部的一種宗教,用巫術(shù)占卜、治病等等”?!拔住笔欠窨煞Q宗教這里不談,可信的是湘西土家族至今保存著一些屈原時代的巫祀風(fēng)俗、習(xí)慣、服飾等[5]。
筆者將舉四個例子,分析各個譯本的得失,然后從語意對等、風(fēng)格對等、讀者反映三個方面分析比較許淵沖和霍克斯的英譯本。
例1: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6]1
許淵沖譯:Descendant of High Sunny King,oh!/My father′s name shed sunny ray./The Wooden Star appeared in spring,oh!/ When I was born on Tiger′s Day.[7]2-3
霍克斯譯:Scion of the high lord Gao Yang,/Bo Yong was my father′s name./ When She Ti pointed to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On the day geng-yin I passed from the womb.[8]68
以上兩個譯本譯法各異,都在選詞造句上下了功夫,注重了譯本的文學(xué)性。許淵沖先生將“高陽、伯庸、攝提、孟陬”和“庚寅”譯作 High Sunny King,she sunny ray,Wooden Star,spring 和 Tiger′s Day,避免向譯入語引入過多的漢語專有名詞,同時省掉英語注釋。中國人讀原詩需要注解,外國人讀中國典籍必然需要更多的解釋才能明白這種文化的博大精深,不然就不能明白原詩所要表達(dá)的意思也不能明白詩人創(chuàng)作該詩時的情感。與許譯法注重風(fēng)格對等不同,霍克斯教授更加注重語意對等,用音譯法將這四個詞分別譯成Gao Yang,Bo Yong,She Ti和geng-yin,以防釋義,并在注釋里附加了三個英注解釋,以方便英語讀者能對這幾個文化負(fù)載詞有更多的理解。由此可看出,讀霍譯本的讀者反映在更大程度上接近于漢語讀者的反映,而許譯本的讀者在充分了解了《離騷》文本形式的同時,卻不能充分理解原詩所表達(dá)的感情。
例2: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6]9
許 淵 沖 譯:The first two monarchs were so bright,oh!/That they followed and gained the way./ The two last kings were in sad plight,oh!/They sought bypaths and came to bay.[7]6-7
霍克斯譯:Glorious and great were those two,Yao and Shun,/Because they had kept their feet on the right path./And how great was the folly of Jie and Zhou,/ Who hastened by crooked paths,and so came to grief.[8]69
對于“堯舜”和“桀紂”,許回避了這四位帝名,代之以不明確的the first two monarchs和the two last kings,并不能作為鮮明對比來分別說明“堯舜”和“桀紂”為明君和昏君,而只是為了注重風(fēng)格對等采取排比的方式進(jìn)行了翻譯。對于這四位帝名,譯者沒有加以任何解釋,英語讀者自然不明白詩人此處所要表達(dá)的對于忠于賢君的渴望,并且對于史實也缺乏了解,他們不能明白詩人心中的壓抑憤懣之情,必然也不能和漢語讀者的反映相企及。此外,in sad plight只能說明“桀紂”處境不好,并不能說明他們代表著昏君。bypath只是指“小路,人們很少走的路”,而不能說明,他們選擇的執(zhí)政之道是錯誤的。然而,在霍譯詩里,glorious and great,great folly和crooked paths及注解里對sage-kings和 monsters of iniquity的長篇解釋,可讓目的語讀者明確理解詩人提及這四位帝王用以抒發(fā)自己被排擠不受重用的悲哀之情?;艨怂构倘蛔⒅卣Z意對等,對于“耿介”,他翻譯成glorious and great,明顯看出他注重音韻美。right path和crooked path相比較而并列,由此可看出,霍譯本從內(nèi)容到形式對比鮮明,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在注重語意對等,充分考慮英語讀者反映的同時,譯者還盡量注重與原詩的風(fēng)格對等。
例3: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6]16
許淵沖譯:I make a belt of grasses′sweet,oh!/And add to it clovers and thymes./ My heart tells me it′s good and meet,oh!/I wont′t regret to die nine times.[7]10-12
霍克斯譯:Yet,though cast off,I would wear my orchid girdle;/I would pluck some angelicas to add to its beauty;/For this it is that my heart takes more delight in,/And though I died nine times,I should not regret it.[8]70
許霍兩位譯者都忽視了“替”與“申之”二詞,而這兩個詞對于句子的理解至關(guān)重要。前兩句是對上一句中被廢棄的原因的解釋,“替”,是指捏造事實;“申”表示又指責(zé)[9]。雖然霍譯出了slandered,但是他的yet,would和add to its beauty表明他沒有把這幾句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搞明白;許譯本的jeers也離“申之”意思較遠(yuǎn),他的前兩句翻譯也不能使讀者了解詩人這幾句詩的原意。許譯本固然注重了風(fēng)格對等,而兩位譯者在此處卻未能注重語意對等,目的語讀者的反映也注定不能等同于源語讀者。
例4:
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53
許淵沖譯:None understands me in the State,oh!/Why regret me native village?/Since I can′t rule my kingdom′s fate,oh!/I′d drown myself like ancient sage.[7]42-43
霍克斯譯:There are no true man in the state:no one understands me./ Why should I cleave to the city of my birth?/Since none is worthy to work with in making good government,/I shall go and join Peng Xian in the place where he abides.[8]78
作為《離騷》詩篇的結(jié)尾,準(zhǔn)確翻譯原詩對于讀者理解至關(guān)重要。對于“懷乎故都”,許譯成了regret,而霍譯成了cleave to,詩人屈原所想表達(dá)的是對故都的念念不舍,cleave to更能深切表達(dá)這種眷戀之情,讀者也能從這兩個單詞中洞悉詩人的感情,regret卻會誤導(dǎo)英語讀者。對于“與為美政”,許漢譯成“和他們共同實施美政”[7]42,英譯成rule my kingdom′s fate,而霍譯本的 work with in making good government更能準(zhǔn)確表達(dá)原文所要表達(dá)的意思。對于“彭咸”,許譯為ancient sage,而霍直接音譯為Peng Xian。在楚辭研究史中,對于“彭咸”,學(xué)者們一直存在著爭議,霍譯本在注解中也對這一問題進(jìn)行了說明。對于這種不確定性,直接音譯更加值得肯定。翻譯時,風(fēng)格對等固然重要,但是對于傳播中國文學(xué)和文化,只有語意對等才能煽動外語讀者達(dá)到和漢語讀者的共鳴,外語讀者的反映才會在更大程度上達(dá)到與源語讀者反映的對等。
從上面例子可以看出,許淵沖的譯文著力表現(xiàn)“騷體”的特征,在造詞選句上有些委曲求全,他的譯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只是過多地省略了原文本中詞語的文化信息。他的譯詩格律嚴(yán)格,除表示“兮”的oh外,每行8音節(jié),并且借用聯(lián)句交韻式進(jìn)行押韻,體現(xiàn)了他的“音美”和“形美”的譯學(xué)觀點,充分體現(xiàn)了功能理論對等的風(fēng)格對等。此外,他草創(chuàng)了譯文中的新詩體“騷體”,而目前在所有的英譯本中只有許先生力圖創(chuàng)造這樣一種特殊的詩體來表達(dá)感情激烈的悲惋蒼涼之情。然而,對于“意美”,許譯詩則沒有充分譯出詩人所要表達(dá)的意思,而是自創(chuàng)wooden-star這樣的詞并且不加任何注釋,這會讓譯入語讀者不知所云,也不能讓譯入語讀者感受到楚國當(dāng)時的文化,沒有充分重視譯入語讀者的反映。因此,譯入語讀者對于譯文的理解很難達(dá)到原語讀者對于原文的理解一樣的程度?;艨怂沟淖g法介于直譯與意譯之間,形式上滿足于現(xiàn)代語言的自然節(jié)奏及表意的暢快,沒有遵循屈原的“騷體”風(fēng)格。和許譯本相比,霍更加追求語意對等,在不好翻譯的地方加以注解,而忽視了原作與譯作之間的風(fēng)格對等,他對翻譯作品的反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等同于目的語讀者對作品的反映。
由于中西文化不同及譯者翻譯方法差異,兩位譯者對于《離騷》的理解各有偏差,所譯《離騷》自然各異。對于《離騷》這樣的典籍進(jìn)行翻譯,需要譯者掌握很高的英語和漢語水平,了解詩人屈原在《離騷》里寄予的希望被楚王重用為國效力的愛國之情及被人誹謗慘遭貶謫的悲哀之情,從而去把握原詩的風(fēng)格。原作的內(nèi)容與形式不可分割,以男女離合之情反映政治際遇之感等各種比興、象征手法的運(yùn)用,騷體、韻律、選詞和語氣等構(gòu)成的獨特風(fēng)格,譯者需要盡力表達(dá)這些形式并且忠實地傳達(dá)原文的內(nèi)容。許譯本更加注重形式對等,力求詩歌音美和形美;霍譯本更加注重語意對等并考慮到譯入語讀者的反映。對于奈達(dá)的功能對等,兩位譯者都沒有做到至善至美。奈達(dá)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對于《離騷》在英語世界的流傳起著重要作用。英譯者要做到以英語讀者為判斷主體的真正的功能對等,并且在功能對等的前提下,選擇形式更對等的翻譯策略。許、霍英譯本各有可取之處以及需改進(jìn)之處,若將許、霍譯本各取其翻譯中之長處,《離騷》英譯本將使更多英語讀者了解屈原和楚國文化。只有內(nèi)容與形式的完美結(jié)合,才能使《離騷》這種不朽之作源遠(yuǎn)流長,為更多人所了解和欣賞。
[1] Whitaker K P K.Book review:untitled,in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J].University of London,1960(23):169.
[2] 葉子南.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01.162-163
[3] 余光中.余光中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2.
[4] 許淵沖.再談 “意美、音美、形美”[J].外語學(xué)刊,1983(04):68.
[5] 彭榮德.屈原的“奇服”和土家族巫服[J].長沙:長沙水電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1990(03):88-91.
[6] 黃鳳顯.楚辭插圖本[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7] 許淵沖.楚辭[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4.
[8] Hawkes,David.The songs of the south:an ancient chinese anthology of poems by qu yuan and other poets[M].England:Penguin Classics,2011.
[9] 黃壽祺,梅桐生.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M].楚辭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