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強
(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廣西桂林541004)
自然與文明的悖反:李少君詩歌中的“神”*
馮 強
(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廣西桂林541004)
自然與文明的悖反是李少君詩歌當中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他先后提出的“草根寫作”和“新紅顏寫作”創(chuàng)作主張在深層次里都與這相關聯(lián);李少君詩歌里的“神”,是他努力在自然和文明的悖反中尋求平衡的產(chǎn)物。
李少君;自然;文明;詩神
重新拾筆之后,李少君最為人所知的詩歌大概是《神降臨的小站》(收入《草根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在序言《自然的廟堂》里,他重提“自然乃廟堂,山水是我的導師”。在中西方詩歌差異的背景下,這個問題自有深意:對中國當代詩人來說,如何讓自己的詩歌接上傳統(tǒng)氣脈仍然是一門異常緊要的功課。
論及《河流與村莊》時,李少君認為:“我的詩歌乃是神賜,冥冥中,乃是偉大的自然和詩歌傳統(tǒng)給了我靈感,是自然的回音,傳統(tǒng)的余響,是我內(nèi)心的感悟與致敬使我重新寫作。”這里,李少君將“詩歌”“神賜”“自然”和“傳統(tǒng)”做了化約處理,他將中國古典詩歌里的最高價值給予了自然,因為自然讓中國詩人獲得安慰溫暖,自然由此成為詩人們的“神圣殿堂”,由此,“詩歌就是中國人的宗教”。從這個意義上說,李少君詩歌中的“神”不同于西方猶太教新教中的一神,而是另有所指,這一所指須放到傳統(tǒng)、詩歌和自然的語境中來理解。他認為“西方有一個外在于人高于人之上的宗教、上帝,詩人是直接聽從上帝的,是站在上帝的立場與角度的,詩人就是人間的上帝,所以他要隨時隨地批判、糾正不完美的現(xiàn)實與人,詩人與社會的關系永遠是緊張的”,而“中國詩人們向來相對是心平氣和的,如蘇東坡般,即使經(jīng)常身處逆境,也總是微笑著悲憫地對待一切,對待身邊的事物和人,將一切融化在詩歌中,在詩歌中化解一切。”這里我們需要注意,在他那里,西方的詩人有一個“上帝”的潛立場,而中國詩人的隱蔽背景則是“自然”,前者對抗、批判,后者包容、化解。而詩歌則是通向這一自然的最佳途徑,詩歌就是修煉:“詩歌就是最好的內(nèi)功修養(yǎng)之路,可從中通向大道。因此,詩歌是具有宗教意義的結晶體,是一點一點修煉、淬取的精髓?!边@里,李少君為自然籠上一層人文關懷的氣息,即他那里自然不是純粹的,而是被人文關懷過濾的、清洗的自然,是理想的自然。否則就像米沃什所說,“競爭是大自然在人類社會的一個延伸”,或者像海子,“如果你熱愛大自然,你就必須熱愛大自然的骯臟”[1]。李少君當然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看看他的《雪國》:
雪創(chuàng)造的世界,也被雪轄治
飛鳥被雪藏了,猛獸也是
連鳥鳴也消失在叢林里
整個世界都被霸道的寒冷專制禁錮
連院子里的一叢雜草,也凝結成了一朵冰花
被雪藏的還有城鎮(zhèn)、村落
以及人的蹤跡和喧嘩的聲響
但有兩匹馬不知從何處突然奔跑出來
馬蹄踩踏得積雪和凍土吱喳作響
群犬大吠,沖破寂靜的清晨
只有每一間小木屋屋頂緩緩飄散的炊煙
以及從山那邊逐漸呈現(xiàn)的朦朧晨曦
證明著這里還有人的氣息與動靜
證明著這個世界仍然還有生活、自由與美
《雪國》的前半部分為我們呈現(xiàn)了自然幾乎最終戰(zhàn)勝文明與秩序的景象——杜甫晚年的詩歌不乏這種凄涼[2]——然而從中間“兩匹馬不知從何處突然奔跑出來”,文風陡地一轉(zhuǎn),一個瀟湘雅人將大風雪壓陣下北方村莊的生機描寫得這樣響亮,實屬難得。后面緊跟上緩緩的炊煙,又讓上文急驟的動感安頓下來,把北方清冽空氣里的“生活、自由與美”散發(fā)出來。我舉《雪國》,是因它最好地呈現(xiàn)出了李少君詩歌中自然與文明的悖反。像詩人多多可以同時寫出《鎖住的方向》和《鎖不住的方向》,李少君的詩歌里也有這種隱蔽的反轉(zhuǎn),比如《海上小調(diào)》是《鄱陽湖邊》的反轉(zhuǎn),《夜行》是《石梅小鎮(zhèn)》的反轉(zhuǎn)。在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然與人類文明秩序的深層次沖突之一,即自然對文明的隱蔽威脅。另一種沖突在他那里也很明顯,即人類文明的過度發(fā)展對人自身的異化,比如《在紐約》的開篇:
在大都市,摩天大樓才是主體
樓群高大,森嚴,俯瞰著地面
地上活動的人類,不過是點綴
再比如《摩的司機》寫年輕的小伙子在車流里如魚入水,車后“女郎低低的驚叫讓他心里很受用”:
但在接過嬌嫩玉手遞過來的五元車錢時
他滿臉的青春痘都充血,脹得通紅
更觸目的當屬《撞車》的結尾:
自行車象是一個擺設的道具
那輛汽車也似乎若無其事
只有那個人,慢慢地癱軟
最后四肢朝天
人是自然和文明之間的最大中介,自然孕育了人類,人類又借助自然創(chuàng)造了文明,西人曾以自然為人類的第一洞穴而以文明為第二洞穴,洞穴既是認知上的目障,也為各種本體提供安全的庇佑,而詩歌修辭的可能又以本體的不可能為前提,詩歌作為人類文明的一部分與自然的非本體性注定是沖突的,所有的詩人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困境。而每個詩人解決困境的方法又不相同。比如米沃什就會認同上面自然和文明雙重洞穴的說法,他對詩歌的著名定義——“對真實的熱情追求(the passionate pursuit of the real)”——“真實”在他那里不是簡單的現(xiàn)實,而是意味著上帝[3]。同樣稱之為“上帝”,詩人多多的處理則完全不同:“我年輕時總以為是在同上帝面對面,但這種感覺并不恰當:如果你面對上帝,你就沒法寫作;實際上你寫作時,上帝就在你之內(nèi),你就是上帝。但你需要等待,需要耐心,放松,鎮(zhèn)定,平和,你得將思想保持在高處并且融入”[4]。多多的上帝應該不會是基督教的上帝,“上帝就在你之內(nèi),你就是上帝”,這樣的說法從基督教看來無疑是瀆神的。但是從“道”或者“佛性”來看,多多的說法又容易理解:道不遠人,道就在人的身體中運行,自性即佛性。這一點,李少君的態(tài)度顯然接近于多多,他同樣認為詩歌是“向道”的,但他在詩歌中的具體處理又不同于多多。在多多,對抗——詞語之間的對抗、自然與文明之間的對抗——明顯多于和解,李少君則是“在詩歌中化解一切”,化解多于對抗。而化解,就仰賴文章開頭提及的“神”。
李少君詩歌中的“神”,除了《神降臨的小站》,《神的家里》是明顯的一例:
原野上星星點點的繁華
是神首飾盒里備選的飾品
山間流淌的那條小溪
是神饑渴時飲用的礦泉水
草叢中零零散散的一些小羊羔
是神最愛享用的點心
這是神的家里。在明凈的天空下
萬物一一擺開,供其挑選
包括那些寺廟、殿堂、白塔、茅草棚……
將羊羔視為“神最愛享用的點心”,以及“挑選”“備選”這些有猶太—基督教色彩的詞匯說明李少君多多少少受西方的影響(除了《醫(yī)院》最末一句——“那些被時代列車碾過的殘肢斷體/獨自在角落里小聲祈禱上帝的撫慰”——李少君的詩歌再未提及“神”)。由于明確了中國人宗教感的缺失而有意識地以詩歌代替宗教,李少君那里就隱含了一個從雪萊到史蒂文森的西方浪漫主義文學傳統(tǒng),前者認為詩人是未經(jīng)承認的立法者,后者則以一個罐子賦予田納西荒野以秩序(《自道》:在荒蕪的大地上/我只能以山水為詩),當然這一秩序發(fā)生在語言當中。語言轉(zhuǎn)向之后,浪漫主義文學能否葆有它曾經(jīng)的活力,對中國當代詩人乃至西方當代詩人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從雪萊到史蒂文森,中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耿占春曾經(jīng)敏銳觀察到“臧棣詩歌話語所遵從的不是事物的秩序而是語言的秩序……對自然的感受力不是生發(fā)在自然本身而是在‘山水詩’的語言秩序之中?!保?]從“在詩歌中化解一切”這一角度考慮,李少君和臧棣的詩學觀點似乎相當,因為這句話可以改寫為“在語言中化解一切”。但與臧棣在《絕不自然:我這樣理解詩》(2004)中對自然的驅(qū)逐不同,李少君未在主觀性上走出太遠,而是學習古代詩人,試圖在主體和客體之間保持一個好的平衡。這其實是自然與文明悖反的一個延伸,而李少君詩歌中的“神”自然不是上帝,它是泛神意義上的“神”,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為“詩神”,是根據(jù)詩人心境和外在場景的不同給出的最佳語言秩序。比如《抒懷》和《疏淡》的結尾:
當然,她一定要站在院子里的木瓜樹下(《抒懷》)
背景永遠是霧蒙蒙的
或許也有炊煙,但最重要的
是要有站在田梗上眺望著的農(nóng)人(《疏淡》)
給出的場景都是自然場景,但并不“是”,而是“應該”。自然與生存于自然當中的人類宛若蹺蹺板的兩端,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南渡江》里詩人每天都會去江邊小坐:“會看了又怎么樣?/看了,心情就會好一點點”。《傍晚》里“父親的應答聲/使夜色明亮了一下”。都是在自然的冰涼中加入一些人的溫暖。
李少君的詩歌,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一個同心圓的結構,這個結構要么像《雪國》,從外往內(nèi)回旋,從自然的荒蠻到內(nèi)心的安謐,要么反過來,從內(nèi)往外擴散,比如這首《夜晚,一個人的海灣》:
當我君臨這個海灣
我感到:我是王
我獨自擁有這片海灣
它隱身于狹長的凹角
三面群山,一面是一泓海水
——浩淼無垠,通向天際
眾鳥在海面翱翔
眾樹在山頭舞蹈
風如彩旗舒卷,不時招展飛揚
草亦有聲,如歡呼喝彩
海浪一波一波涌來,似交響樂奏響
星光璀璨,整個天空為我秘密加冕
我感到:整個大海將成為我的廣闊舞臺
壯麗恢宏的人生大戲即將上演——
為我徐徐拉開絢麗如日出的一幕
這和《神降臨的小站》自然是異曲而同工,它們都是由靜而動,但動得尚不招搖,因為有靜把持著。比如《暴風雨之夜》里那個去窗口諦聽的孩子,《初春》里坐在院子中央讀書的少年,《安靜》里坐在小板凳上發(fā)短信的青年工人。他的詩歌,處理得當?shù)臅r候會讓人想起安哲羅普洛斯的《霧中風景》,周天大霧彌漫,人不知所以,但是有樹定在那里,像是一個可以回溯的原型,系住漂泊的心靈。他另有一首《野貓》我也喜歡,野貓其實是家貓失去家園后的命運,因為照顧家貓的老人去世了:
每個黃昏,這只貓
都要跳到這條長椅上坐一會
主人在的時候,每個傍晚
它都是和主人在這條長椅上度過
她看書或嘆氣,它則安靜地
蹲在一旁發(fā)楞或打盹
幾年過去,它還保持著這個習慣
院子里的人也習以為常
它不受打擾地坐在那兒
仿佛老人還在,仿佛
老人的亡靈短暫重返
它要陪她一會兒……
在這里,“家”仍然是一個原型,“野”更像是一顆環(huán)繞的衛(wèi)星,不離左右。在這種普通中國人并不陌生的亡靈不滅的傳統(tǒng)里,自然與文明的悖反被處理得更加親切。相比之下,對自然與文明之悖反的解決,比如《假如,假如……》,在力量上反而稍遜,因為悖反的解決實際上要求自然和文明之間的恰當比例,猶如《四行詩》:
不過,我的心可以安放在青山綠水之間
我的身體,還得安置在一間有女人的房子里
這頗有幾分“山水幾多嬌,只為紅顏笑”的氣勢?!恫莞防?,李少君更多關注山水詩,《深情集》則聚焦在紅顏詩,“草根寫作”與“新紅顏寫作”也是他這些年提出的兩個詩學命題。其實山水詩和紅顏詩(如宮體詩)在古代確有深層次聯(lián)系,中國古代讀書人的窮達二途,仕途順達時湎于聲色,失意往往放身山水,但中間總有個通道在,這個通道,在我看,就是中國的“知音傳統(tǒng)”。李白有名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辛棄疾則有“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將山水女性化,視山水為紅顏知己。而“知音”的出處,在于苦于不被理解而終盼被理解的苦衷。而這其中又隱含了一個悖反,即女性在其中總是處在一個被觀看的位置,像“山花落盡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閑”,“一朝春盡紅顏老”,內(nèi)中總有個紅顏為誰展的問題。當然山水不僅可以女性化,中國的傳統(tǒng)里,男性化的山水也是蔚為大觀,典型的比如明末清初遺民詩人的山水詩。黃宗羲曾言:“文人與山水相為表里,豈故標致以資談助也,其相通之處,非徒有精靈,實顯體狀,此酬彼答,不殊形影”[6]。廖燕也說:“天下之最能憤者莫如山水”[7]。這樣說不免落入將女性和男性本質(zhì)化的窠臼,但無論是《圓圓曲》里的“沖冠一怒為紅顏”,還是《長恨歌》里的“君王掩面救不得”,都是由于自然和文明之間的失衡,情感勢能使然。而“在當代詩歌的版圖中來看,李少君的詩歌應屬江南一脈,氣象氤氳而不乏超拔之相,溫婉的展開的同時往往會帶我們進入幽深之境?!保?]在我看來,李少君的詩歌是在自然和文明的悖反中努力尋求二者平衡的嘗試,詩神的降臨幫助他探求這種平衡,如同《春光》的結尾:雖然不過是坐在春風中低頭飲茶自吟自歌。
[1]西川.深淺[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2006:269.
[2]宇文所安.盛唐詩[M].賈晉華,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4:209.
[3]Czeslaw Milosz,Robert Faggen.The Art of Poetry No.70[DB/OL].[2013-04-24].http://www.theparisreview.org/interviews/1721/the-art-of-poetry-no-70 -czeslaw-milosz.
[4]Fabio Grasselli,Dou duo.Writing is a promise[DB/OL].(2004-10-11).http://www.cinaoggi.it/english/culture/duo-duo-interview.htm.
[5]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詩歌、經(jīng)驗與修辭[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232.
[6]時志明.山魂水魄:明末清初節(jié)烈詩人山水詩論[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166.
[7]胡經(jīng)之.中國古典美學叢編:中冊[C].北京:中華書局,1988:372.
[8]張偉棟.古典的法則與明晰詩意的生成——讀李少君《草根集》[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147-149.
責任編輯:黃聲波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Civilization:“God”in Li Shaojun’s Poetry
FENG Qia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Guangxi541004 China)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is a very obvious feature of Li Shaojun’s poetry.The“Grass RootsW riting”and“New Female ConfidantsW riting”which he proposed relates the contradiction deeply. The“God”in his poetry ismore a solution to the contradiction.
Li Shaojun;nature;civilization;god of poetry
I207.2
A
1674-117X(2014)01-0024-04
10.3969/j.issn.1674-117X.2014.02.006
2013-08-28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12JCZW04YB)
馮 強(1982-),男,山東膠縣人,廣西師范大學教師,博士,主要從事中國當代詩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