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重慶科技學院 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院,重慶 401331)
伴隨著對西方語言學派翻譯理論的引進,中國翻譯研究者們在20世紀的后20年開拓了語言學派的翻譯研究,產生了本土的語言學派的翻譯理論。語言學和翻譯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對于這種聯(lián)系進行深究后,本文提出英語翻譯語言學模式。
德國著名翻譯理論家威爾斯認為,現代翻譯科學研究的起源可以奈達1947年發(fā)表的《論圣經翻譯的原則和程序》為標志,它是奈達1964年發(fā)表的《翻譯科學探索》一書的前奏,并起著催化劑作用。在《論圣經翻譯的原則和程序》一書中,奈達運用現代語言學的方法,科學地分析了翻譯中的種種問題,并指出:翻譯是一門科學。這一觀點在此后的《翻譯科學探索》(1964)和《翻譯的理論和實踐》(1969)中被進一步闡釋為:翻譯不僅僅是一門藝術,一門技巧,也是一門科學。原因有兩個方面:首先,翻譯中的種種問題可以“采用處理句法結構的科學途徑,語義分析的途徑和信息論來解決”,即采用語言學的、描寫的方法來進行闡釋。其次,在翻譯過程中有一定的客觀規(guī)律可循,所以“對不同語言中存在的相應信息間的關系進行任何描寫和分析,都必須是語言學的科學描寫和分析”。
無庸置疑,奈達的翻譯理論是以喬姆斯基(Chomsky)的轉換生成語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為基礎,盡管奈達聲稱其翻譯理論產生于喬姆斯基理論之前,但我們認為,奈達的譯論與喬氏理論仍有一定關聯(lián),因為奈達的代表作《翻譯科學探索》(1964)從發(fā)表時間來說,晚于喬姆斯基的《句法結構》(1957),奈達在其著作中采用的一些語言學術語如“核心”(kernels),“轉換”(transform ) ,“表層結構”(surface structures)和“深層結構”(deep structures)實際上是從喬氏理論中借用的。當然,奈達的翻譯理論與喬姆斯基的語言學理論也存在著四個方面的差異。第一,就語言符號而言,喬姆斯基關注的是語言符號本身,而奈達關注的是人們對語言符號的反應,這也是奈達后來會對翻譯中接受語讀者的反應(response of recipients)產生濃厚興趣的原因。奈達認為,單詞和符號僅僅是一種標記,是一種位居第二位的信息的呈現形式,接受語讀者的反應才是衡量翻譯質量的標準。第二,奈達強調語言交際行為產生的文化語境的重要性,然而,喬氏理論并沒有關注到這一點。例如,喬姆斯基認為薩貝爾-沃爾夫(Sapir-Whorf)的語言學研究太過于強調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奈達卻認可薩貝爾-沃爾夫的研究成果并將其納人自己的理論框架之中,這也是喬姆斯基將符號代表的意義同文化語境相隔離的原因,而奈達關注的不僅僅是符號代表的意義,也關注在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符號所起到的一定作用,即符號的功能意義(functional meaning)。第三,奈達和喬姆斯基在深層結構的形式特征(depth of the formal proper-ties)和短語結構的形式特征是否是語言的一個普遍特征等問題上存在著分歧,喬姆斯基認為,所有語言在表層形式特征上存在著共性,但他并沒有指出深層結構是否具有共性。而奈達認為,同樣的深層結構可以在兩種特定的語言中構成一個句子。最后,奈達和喬姆斯基的理論在方法上存在著明顯差異,奈達先假設翻譯是一種存在著解碼和編碼的過程(a decoding and recoding process),然后將文本簡化處理為簡單的句法結構,而喬姆斯基的理論中涉及的句法結構卻很抽象和復雜。以上這四個方面的差異可以證明奈達的翻譯科學研究模式是對喬姆斯基語言學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此外,奈達根據圣經翻譯的經驗,提出了著名的“動態(tài)對等”(dynamic equivalence)和“功能對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論。并指出,衡量譯語文本質量的標準是接受語讀者的反應。無庸置疑,奈達的翻譯理論曾在西方和中國的翻譯理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其著作和譯學思想成為20世紀翻譯科學研究這一嶄新領域的基礎。
奈達的翻譯理論在德國得到了具體的應用,德國著名翻譯理論家威爾斯在其著作《翻譯學--問題與方法》(1982)中進一步闡釋了奈達的理論與實踐。根據根茨勒的觀點,威爾斯的翻譯科學可以分為三個獨立卻相關的研究領域:一是普通翻譯學,研究翻譯過程中的普通規(guī)律,提出翻譯的理論模式;二是描寫翻譯學,涉及與翻譯對等現象有關的經驗主義研究;三是應用翻譯學,明確翻譯中的各種困難問題和克服困難的方法。我們認為,威爾斯對翻譯科學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前兩個研究領域的成果,因為他對第三個研究領域即應用翻譯學“所作出的解釋最少,卻引發(fā)了最多的問題”。在這里,應指出的是,威爾斯的理論是基于喬姆斯基對不同語言中的句法、語義和邏輯存在著共性這一觀點,同時,威爾斯還發(fā)展了奈達對文化因素的觀點,認為文化因素不僅僅只包括那些影響最終譯語文本的因素,而且還包括那些影響譯者對最終譯語文本作出決定的因素。目前,國內譯界已達成共識,認為威爾斯的著作《翻譯學一問題與方法》從客觀上來說比較系統(tǒng),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國內有學者曾指出,威爾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過早地掛上學科招牌的做法有欠嚴謹,并認為威爾斯對翻譯學的學科性質等根本問題未能真正闡明。但筆者認為,雖然我們不敢斷言威爾斯已經真正闡明了翻譯學的學利一性質,但應該肯定,他實際上在書中已經對翻譯學的學科性質作出了可貴的探討和設想,他指出:“翻譯科學既不是理論部分方面也不是普遍規(guī)律研究方一面封閉的科學,而是一門認知性、闡釋性和聯(lián)想性的科學,它以靈活的方式處理話語問題,試圖回答原文可譯還是不可譯以及原文和譯文的效果是否等同的問題”。
奈達的《翻譯科學探索》和威爾斯的《翻譯學一問題與方法》兩部著作的問世,標志著語言學派對翻譯科學所作出的有益探索,我們應對此予以肯定,但這并不意味著翻譯科學已經完全建立。正如國內著名學者許鈞所指出的,“翻譯科學是一門正在探索中的科學,就目前而言,‘翻譯學’只能看作是不同途徑、角度和方法的翻譯理論研究的一種總稱”。當然,我們應該認識到,奈達和威爾斯在進行譯學探索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他們并沒有完全意識到翻譯科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重要性。在奈達的大部分著作中,僅有較少的關于翻譯利一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系統(tǒng)討論,同樣,威爾斯在《翻譯學一問題與方法》的前言中指出,該書是他從事翻譯教學和研究的產物,也就是說,書中帶有翻譯理論教科書的特點,因此,我們認為,威爾斯還不能夠從真正意義上來清楚闡釋翻譯科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學科性質。
除奈達和威爾斯對翻譯科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性質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以外,語言學派其他翻譯理論家對翻譯科學和語言學的關系也存在著一些誤解,這是由于他們過度強調語言學和對比語言學對翻譯研究的影響而造成的,如,卡特福德在其代表作《翻譯的語言學理論》(1965)中的第一章指出,“任何翻譯理論都必須采用某種關于語言的理論,即普通語言學的理論’。同時,“翻譯理論是以語言之間的某種關系為研究對象的,因此,它屬于比較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此外,費道羅夫在《翻譯理論概要》(1953)一書中指出,翻譯理論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翻譯問題只能在語言學領域內解決,因為任何體裁的作品的翻譯都要借助于兩種語言的對比??ㄌ馗5潞唾M道羅夫的觀點受到了國內譯界的質疑和批評,如我國著名學者許鈞和譚載喜堅持認為“翻譯學應享有獨立學科地位”,在此,筆者贊同兩位學者的觀點,認為將翻譯學作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或副產品的觀點是片面的,翻譯學可以是一門也應該成為一門從語言學中獨立出來的科學和學科,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無庸置疑,就翻譯研究中主要涉及的語內翻譯和語際翻譯而言,翻譯研究具有顯著的語言研究的性質,涉及的主要是語言問題,由于翻譯要涉及兩種語言的對比,因此,翻譯研究具有語言對比研究的性質,但如果僅僅出于這個緣由,就將翻譯研究隸屬于對比語言學之下,是一種片面的、站不住腳的看法,因為對比語言學主要是關注兩種語言結構上存在哪些異同,是一種靜態(tài)對比研究,然而,翻譯研究是一種動態(tài)對比研究,它不僅僅關注語言結構上存在哪些異同,也關注為何存在這些異同以及如何克服這些異同造成的語言障礙,使原文信息在譯文語言中具有等同的價值和功能。因此,翻譯研究者首先必須透過某種特定語言的表層結構,深人研究使這種特定語言具有特定價值的,主要包括文化在內的許多超語言因素,然后采用對比手段在兩種不同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尋找融合點,這樣一來,翻譯研究者必須求助于對比社會學、對比文化學,而遠非單純的對比語言學。第二,翻譯從廣義上來說,包括符際翻譯,即將信息從一種符號系統(tǒng)轉換到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符號系統(tǒng),如把言語變成手語、旗語、圖像等。對于這類翻譯的研究,必須廣泛涉及超語言的和非語言的現象,因此不可能將這類翻譯研究籠統(tǒng)地算作語言學。第三,翻譯尤其是語際翻譯是一個從一種語言轉換到另一種語言的復雜過程,不論是個人翻譯,還是集體翻譯,從原文到譯文的轉換都只能在譯者的大腦里進行。如果我們贊同喬姆斯基的設想,即在人的大腦中存在著一種操控說話人語言能力的“語言機制”,那么我們如何理解和解釋存在于譯者大腦中的“語言轉換機制”呢?為解答這一問題,我們必須借助于心理學、神經生理學甚至人腦解剖學的相關研究,這樣一來,心理學、神經生理學的研究便結合到了翻譯研究中來。
翻譯理論來自于語言學。它主要是語義學(話語分析)的一個方面,語義學的所有問題都和翻譯理論有關。在實際翻譯中,我們所需要翻譯的是語言的深層結構,即語義結構。20世紀80、90年代,人們發(fā)現話語分析的成果已經逐步運用到翻譯研究中來,這些研究著眼于揭示實際翻譯中發(fā)生的事情,指出意義不是指在單詞和語法范疇之內,而是通過跨越單詞、短語、從句、句子和文本傳遞信息。
首先,語言學與翻譯語言學研究拓寬了分析范圍,逐步從單詞到句子向外轉移。句子結構作為一種分析單位的文本和一種體現文化價值的文本,與某種實踐和概念的文化有著聯(lián)系。其次,研究者認為,所有語言的使用被看作是一種媒介,語言學的研究更加強調翻譯在意識形態(tài)中的作用。90年代的話語分析涉及語言的交際意義、社會和權力關系的方式以及翻譯研究的聲望。話語分析模式的最大影響是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模式??墒?,對翻譯研究使用語域分析的是豪斯(Juliane House)(1981 /1997)。她不僅采用了韓禮德的語域分析模式,而且系統(tǒng)地規(guī)定了原文與譯文對比的基本標準。在她撰寫的《翻譯質量評估模式》(A Mode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1981)中,更倡導語義學和語用學方法。
語用意義的翻譯是翻譯中的一個難點,譯者要透徹理解作者的語用意義。莫納·貝克(Mona Baker)(Baker, 1992: 217)指出:“語用翻譯不僅要注意翻譯的外延意義,而且也要注意在交際中使用話語的方式以及我們在話語中解釋它們的方式。”她認為,語用翻譯的各種表現要把相關的語言學概念應用到語際轉換中去。
德國學者阿爾布雷克·特紐伯特(Albrecht Neubert)和格雷戈里一施里夫(Gregory Shreve)(1992: 146-148 )指出:“只有具有翻譯語篇過程的經驗理解,才能提高翻譯教學和翻譯實踐。翻譯的篇章語言學方法試圖解釋和描述翻譯,它沒有規(guī)定翻譯應該如何進行。也許它能幫助譯者從語篇上意識翻譯的策略,但沒有告訴他們在翻譯過程中確實應該做什么?!?/p>
語料庫語言學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它是在語料庫的基礎上研究語言的,語料庫語言學家采用語言描述的經驗方法。到了90年代,語料庫語言學開始為翻譯研究提供大量的分析方法。莫納·貝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研究翻譯的語料庫。語料庫的建立為解決翻譯研究問題開辟了新的途徑。通過翻譯英語語料不僅能探索翻譯的基本規(guī)律,分析譯者的文體風格,而且還能夠驗證許多翻譯理論家提出的假設。
翻譯語言學注重語言學理論基礎。語言學一向與翻譯研究關系密切,當代語言學,尤其是語篇語言學,更有可能為翻譯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研究模式。翻譯研究所要擁抱的是集語言與文化分析于一體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研究模式。以言語行為理論作為語言學基礎,以哈貝馬斯的普遍語用學為理論指導,才能構建起翻譯學的理論體系。語義的指稱論、觀念論、功用論、替代論、關系論都有各自的翻譯觀,認知語言學的基本原理可以彌補這些翻譯理論之不足。
翻譯語言學運用語義取向法、話語分析取向法、語用學取向法、語篇語言學取向法和語料庫取向法等語言學方法描述翻譯過程。奈達認為,翻譯科學研究是比較語言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這種研究應以語義為核心,要在動態(tài)對等的層次上進行比較。話語分析已發(fā)展成語言學的一支新興學科,話語分析的成果(主位推進、銜接連貫、問題—解決模式及宏觀語篇結構)也逐步深入地運用到翻譯研究中來。作為語言學中的一個流派,語篇分析在對翻譯研究發(fā)生影響。例如,在具體的篇章中,存在由于語境制約而導致的所指義偏離、貶損義偏離、褒獎義偏離和情感義偏離。隨著語用學的發(fā)展,語用翻譯理論也在不斷成熟。維索爾倫的語境動態(tài)順應論不僅可將翻譯理論納入一個連貫統(tǒng)一的框架,而且動態(tài)順應也為拓寬翻譯研究的發(fā)展空間帶來諸多有益的啟不。語料庫語言學的發(fā)展對翻譯研究產生了巨人的影響。只有解決好了語料的代表性問題,語料庫翻譯研究才能更好地健康發(fā)展。
翻譯研究只有以語言學的理論作為主干框架,才會對翻譯活動有本質的認識。對翻譯問題的學術探討,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徑,既不能夠把它們作簡單的比較,更不能用甲的標準(規(guī)則)來衡量乙的做法。翻譯的標準是語言學理論。當理性意義與聯(lián)想意義一致時,翻譯是確定的,直譯可達到“信”“忠實”的標準;當理性意義與聯(lián)想意義不一致時,可采用翻譯的一些軟標準,如:不違背知識的客觀性;理解的合理性與解釋的普遍有效性;譯文的普遍可接受性;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
綜上所述,就譯學研究而言,對語言之外的各種要素的關注都是應該而必需的,但是如果要建立起翻譯學的知識體系,語言要素仍是最主要的要素,離開對它的研究將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任何翻譯活動都是以語言作為媒介的,所以我們應該重新認識語言學派的翻譯理論家們?yōu)橥苿幼g學研究的發(fā)展所作出的積極探索,在充分肯定他們的貢獻的同時,也要認識到,目前對譯學研究的語言學探索過程中還有很多內容未被涉及,深度也有待加強,因為翻譯學不可能是一門單純的語言學科,而是一門涉及到語言學,文化學,社會學,人類學,符號學,心理學,神經學和信息論等的具有綜合性、交叉性、邊緣性的獨立學科。
[1]Catford, J.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2]Gentzler, 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M].London: Routledge, 1993.
[3]Keil, F. C. Semantics and Conceptual development [M].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4]Nida, 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Leiden: E. J. Brill, 1964.
[5]Nida, E. A. & Taber, C.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 Leiden: E. J. Brill, 1969.
[6]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25-263. 1995.
[7]Sommers, F. The ordinary language tree, mind [M]. 68,160-185. 1959.
[8]Wilss, W.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M]. Tübingen: Gunter Narr Verlag, 1982.
[9]Zipf, G. K. 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 [M]. Canbridge: Addison-Wesley, 98. 1994.
[10]蔡毅,段京華.蘇聯(lián)翻譯理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11]吳義誠.關于翻譯學論爭的思考[J].外國語,1997(5):67-74.
[12]許鈞.一門正在探索中的科學,與R·阿埃瑟朗教授談翻譯研究[J].中國翻譯,1996(1):3-5.
[13]許鈞.譯學探索的忠實記錄和理性總結[J].中國翻譯,2001(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