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峪芬
花生高產(chǎn)栽培技術
王峪芬
選擇色澤淺,質(zhì)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選用經(jīng)審定推廣的、生育期適宜、比較早熟、株型緊湊、結莢集中、抗旱性較強、較抗葉斑病的優(yōu)良品種。在我縣主要選用:白沙1016、冀油四號、魯花十一、魯花十四等品種。
1、土壤改良。對于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塊,需整修水平梯田、深耕,以加深活土層,耕深要達到26—32厘米。對于土質(zhì)瘠薄、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地塊,要增施有機肥,或施用河泥、塘泥、淤泥等。粘土地要摻砂。
2、輪作。實行3—4年的合理輪作制,要避免花生與豆類作物倒茬。在當?shù)鼗ㄉシN面積大、倒不開茬時,需采取深翻、深刨、增施有機農(nóng)肥等措施加以補救。
1、發(fā)芽試驗。要求發(fā)芽率達95%以上。
2、曬種與剝殼。播前要帶殼曬種,選晴天9時一15時,在干燥的地方,把花生平鋪在席子上,厚10厘米左右,每隔1—2小時翻動一次,曬2—3天。剝殼時間以播種前10—15天為好。
3、分級粒選。選種仁大而整齊、籽粒飽滿、色澤好,沒有機械損傷的一級、二級大粒作種,淘汰三級小粒。
4、根瘤菌拌種。種子拌花生根瘤菌粉,每畝用25克菌粉加清水100—150毫升調(diào)成菌液,均勻地拌在種子上。
1、整地。秋季前茬作物收割后,滅茬,秋翻、耙、壓后做成新壟。準備地膜覆蓋栽培的地塊,做成底寬75—80厘米、畦高5厘米,畦面寬65—70厘米的畦,畦與畦中間做成20—25厘米寬,15厘米高的小壟,以備播種時取土用。
2、選肥與施肥。隨秋整地作壟畝施腐熟圈糞、炕洞土、漚制綠肥等1000—2000公斤,壟作開溝攄施或撒施。壟作栽培也可在播種當年下種前攄施農(nóng)肥。播種時,施磷酸二銨每畝10—15公斤、硫酸鉀5—8公斤作種肥。
1、播種期。春季5厘米土層地溫穩(wěn)定在12℃時,珍珠豆型花生即可播種。我地一般在4月底至5月上旬,地膜覆蓋栽培可提前7—10天。
2、播種密度與方式。壟作:壟距50厘米,穴距13—17厘米,每畝8000—10000穴,每穴播2粒;或者單粒點播,穴距6.5—8.5厘米;地膜覆蓋畦作:一畦兩行,小行距40厘米,穴距13—17厘米,每穴2粒,畝保8000—10000穴。
3、播種方法。對壟作形式的,先開溝深5厘米左右,因墑情而定。先施種肥,再以每埯2粒等距離下種,均勻覆土,鎮(zhèn)壓;對地膜覆蓋畦作形式的,可采取先播種后覆膜和先覆膜后播種兩種方法。先播種后覆膜的可采用機械或人工進行。機械播種可一次性完成整地、施肥、噴施除草劑、播種、覆膜、壓土等工序。
用人工方法的、在畦面平行開兩條相距40厘米的溝,深4—5厘米,畦面兩側均留13—15厘米。溝內(nèi)先施種肥,再以每穴2粒等距下種,務使肥種隔離,均勻覆土,使畦面中間稍鼓呈微弧形,要求地表整齊,土壤細碎。然后,噴除草劑乙草胺,每畝用量40—60毫升,兌水50—75公斤噴灑。如墑情不好,要加大兌水量,均勻噴灑,使土壤保持濕潤。然后,用機械覆膜或人工覆膜,要求膜與畦面貼實無折皺,兩邊攢土將地膜壓實。最后在播種帶的膜面上覆土形成10—12厘米寬、6—8厘米高的土帶,防風揭膜。
1、壟作田間管理。(1)清棵蹲苗:苗基本出齊時進行。先拔除苗周雜草,然后把土扒開,使子葉露出地面。注意不要傷根。清棵后經(jīng)半個月左右再填土埋窩。(2)中耕除草:在苗期、團棵期、花期進行三次中耕除草。掌握“淺、深、淺”的原則,注意防止苗期中耕雍土壓苗;花期中耕防止損傷果針。(3)培土:開花后半個月進行培土,不要過厚,以3厘米為宜。
2、田間管理。覆膜到出苗期間,發(fā)現(xiàn)薄膜破口或覆蓋不嚴時,及時用土重新壓埋、堵嚴。當幼苗破膜拱土,開始露出真葉時,扒去膜上的土,使子葉露于地表。發(fā)現(xiàn)缺穴,立即用催出芽的種子補種。開花前在畦溝內(nèi)進行一次中耕除草。在開花下針到莢果充實期間,根據(jù)花生長勢,可在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500倍溶液2—3次。在此期間,如遇干旱,要及時澆水。
我縣花生病害主要有葉斑病(褐斑病、黑斑病、紋斑病)、銹病、病毒病、根腐病等。
1、預防措施。加強檢疫,嚴禁從病區(qū)引種。燒毀田間病殘體,深翻地,與玉米等禾谷類作物、甘薯實行3—4年輪作,雨后排除田間積水。
2、防治方法。(1)花生葉斑?。河谑蓟ㄇ皣姙⑾铝械投練⒕鷦?,或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每畝70—80克,400—600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每畝70—100克,1000—1 500倍液,任選一種。發(fā)生嚴重時兩種殺菌劑交替使用,施藥間隔10天左右。如天氣干旱,間隔期可適當延長。(2)花生銹病:發(fā)病初期,每畝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125克,兌水60—75公斤噴霧?;蛴昧蛩徙~、生石灰和水比例為1:2:200的波爾多液噴霧。嚴重時兩種殺菌劑交替使用,每隔8—10天噴一次。(3)花生斑駁病毒?。涸缙谝⒁夥姥?,及早清除田間周圍雜草,減少蚜蟲傳播病毒。普遍查田,發(fā)現(xiàn)病株,及早拔除。(4)花生根腐病:禁用收獲前受過霜凍的花生作種。正常收藏的花生種,播前經(jīng)曬種后,每100公斤種子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克拌種。
1、蠐螬。(1)在播種時,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拌直徑2毫米左右的爐渣10公斤,做成毒砂。每畝按2公斤毒砂撒入播種溝內(nèi)。(2)對秋蠐螬,在7月份花生初花期,用14%樂斯本(毒死蜱)顆粒劑每畝600—700克,或用樂斯本40%乳油200毫升,均加入10公斤細沙,拌勻后順壟基部撒施,然后淺鋤地表,將藥劑埋入土內(nèi),以延長藥效期,對防治蠐螬危害幼嫩莢果效果顯著。
2、花生蚜。及早清除田間周圍雜草,減少蚜蟲來源。蚜蟲發(fā)生早期(窩子蜜期)及早發(fā)現(xiàn),局部施藥。在夏季發(fā)生量較多時,可用下列藥劑噴霧防治:(1)0.3%苦參堿水劑,每畝用500毫升配成100倍液;(2)每畝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 一18克,兌水制成2000—2500倍液;(3)40%樂果乳油50毫升兌水60公斤,配成1000—1500倍液。
3、銀蚊夜蛾、苜蓿夜蛾等食葉性害蟲。7—8月危害葉片較重時可用:(1)每畝用2.5%敵殺死(溴氰菊酯)乳油20—40毫升,兌水配成2000— 3000倍液;(2)50%馬拉硫磷乳油75—100'毫升,兌水配成1000—2000倍液;(3)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150克,兌水配成1000—15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
1、成熟。當中下部葉片轉黃脫落,多數(shù)莢果果殼硬化,種子顆粒飽滿、光潤、呈現(xiàn)品種特有的色澤時即成熟。
2、收獲時期。為避免遭受霜凍,應及時起收。我地區(qū)一般在9月末10月初收獲。
3、收獲方法。選晴天用人工或機械收獲。起收后就地鋪曬,曬到莢果搖動有響聲時,運回場院堆垛,莢果朝外,繼續(xù)風干。約經(jīng)30天,充分干燥后摘果,去除秕粒,再充分晾曬,方可入庫儲藏。
(作者單位:盧龍縣農(nóng)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