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迪
摘 要:在素質教育蓬勃開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經廣泛運用到中學教學之中,從而實現(xiàn)了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讓現(xiàn)代教育技術真正進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更加廣闊的學習環(huán)境,成為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載體,對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終生學習技能產生了積極的意義。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有以下幾點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各學科;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339-01
在素質教育蓬勃開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經廣泛運用到中學教學之中,從而實現(xiàn)了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讓現(xiàn)代教育技術真正進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更加廣闊的學習環(huán)境,成為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載體,對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終生學習技能產生了積極的意義。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有以下幾點作用。
一、信息技術的運用有利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才是學習的動力。對于學生而言,形象思維比較活躍,學生的思維活動多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課堂上給學生以最直觀的感受,更易于學生深入學習。同時,教材中很多內容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憑課堂內容介紹和教師分析給學生的往往是抽象的印象。而課件大多由影視圖像或圖片剪輯而成,這就需要信息技術的運用,它可以提供形象,生動的參照物,是學生置身于一種五彩斑斕、聲像同步、動靜結合的教學環(huán)境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誘導學生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景教學是新課標積極倡導的一種教學方式,信息技術的運用是情境創(chuàng)設的最佳方式,它有利于學生更快地融入課堂內容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各種學習潛能,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不同信息的適當組合,可以增強其表現(xiàn)力,為了保持學生的觀察興趣,讓學會觀察,教師可以以錄像為媒體,以活動的畫面,鮮明的色彩,來展現(xiàn)課堂內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有了觀察興趣后,才可以有觀察的主動性,才可能逐漸形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信息技術的運用有利于直觀呈現(xiàn),突破學習難點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由于受認識能力的限制,常常會在教學中“卡克”有許多卡克點是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把靜止的關系動態(tài)化,直觀演示事物的變化和知識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克服認知障礙,從而達到教學手段難以達到的效果,既省時又省力。如果運用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板畫演示,倘若用電腦課件演示,既省時又省力,學生學得明明白白,教師教得輕輕松松。所以說信息技術的運用是“低耗、高效、優(yōu)質”的教學手段之一。如語文課上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也是教學的重點,有時教師數(shù)次范讀課文,學生的朗讀效果也不是很到位。如果可千把教師的朗讀錄下來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來暫停、指導這樣做針對性更強,教學效果更顯著。
三、信息技術的運用有利于拓展延伸,豐富學習內容
山區(qū)的孩子知識面窄,生活閱歷淺,表象儲備貧乏,因此往往對教材中內容的形象、意境感受膚淺。信息技術的運用則能變抽象的語言文字為具體的視覺畫面,豐富學生的感知,拓寬生活見聞,更重要的是信息技術能夠引導學生去閱讀各類課外書籍,拓寬各科教學的外沿。
四、信息技術的運用有利于活躍思維,啟發(fā)想像能力
信息技術對于豐富學生表象,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教材內容以及創(chuàng)作生動形象的場景也有著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的運用在各課教學中的作用毋庸多言,但凡事都個度,信息技術也不是運用得越多越好,正如每個文本都留有空白讓讀者去發(fā)揮想象進行再創(chuàng)造一樣,我們在教學中也要適當留有教學空白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想象和獨特的創(chuàng)造,否則,只會抑制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并不是全盤否定傳統(tǒng)教學手段,信息技術教學只有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有機結合起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