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溢
摘要:我們從現(xiàn)存劇目賓白中搜集典型常用虛詞及相關(guān)詞組作為語言材料,加以分析整理。元雜劇語言的研究一直以來相對薄弱。目前,關(guān)于元雜劇中的語氣詞的全貌和特點,我們尚缺乏清晰的認識。本文在全面占有語料的基礎(chǔ)上,對雜劇中所有語氣詞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
關(guān)鍵詞:元明雜劇 虛詞 用法演變
元明雜劇口語色彩較濃,我們從現(xiàn)存劇目中搜集典型常用虛詞及相關(guān)詞組(如“也”、“呵”、“底”、“的”、“有的”、“沒的”、“無的”、“便是”等)作為語料,加以分析、整理,從所選虛詞出現(xiàn)的時間、用法入手,分析其詞義、用法的演變。為了明變,我們把問題放到更廣闊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既從宏觀上把握演變發(fā)展的總體脈絡(luò),又把重點放到明晰元明時期的發(fā)展演變狀況上。
本文網(wǎng)羅了現(xiàn)存所有雜劇,全面研究了其中常用虛詞,旨在以前人的研究為基礎(chǔ),對其進行細致、詳盡地描寫。以期勾勒出常用虛詞在這一時期的用法演變。
1 也
一般的,語氣助詞“也”,通常表示判斷、解釋、感嘆、疑問祈使等,用在句中或句末。日本漢學(xué)家太田辰夫認為“也”表示動作或狀態(tài)實現(xiàn)、動作完成,或用于稱呼之后、用于表示強調(diào)或增添疑問語氣的場合。在文言語體中,“也”是較為常用的語氣助詞,但到了元代,它的地位開始受到“啊”和“呀”這兩個語氣詞的沖擊。在元雜劇中,就使用頻率看,“也”出現(xiàn)頻率最高;就句中位置來看,“也”,只用于句末?!鞍 焙汀把健敝饕糜诰涫?。例如:末背云:呀,聲息不好了也!(《西廂記》)
語氣助詞屬于助詞的一種,是用在句中表示停頓和句末強調(diào)語氣的虛詞,在句子中讀作時不譯舒緩?fù)nD,在句末強調(diào)語氣或通過排比句重復(fù)時增強氣勢。在古代,常見的語氣助詞有“啊”,“者”,“也”,“焉”,“矣”,“乎”六個。而“呀”作為語氣詞,直到元代才出現(xiàn),最開始,它只是記錄語氣助詞的讀音。所以認為,“呀”、“啊”是近代漢語語氣助詞“也”的直接后裔。例如:卜吉道:“苦呀!苦呀!我命休矣!”(《三遂平妖傳》)
2 呵
由于與蒙古語的時體用法有相近、相通之處,便被用來對譯,在直譯體中漢族固有的用法在數(shù)量上被無限放大,形成畸形繁榮。直譯體影響消失后,這些用法便沉寂下來。通過對宋元明23部文獻的語料分類分析和對“呵”功能描寫的基礎(chǔ)上,可以得出元代蒙漢對譯的影響是“呵”發(fā)生語法化的動因?!昂恰弊鳛闈h語語氣助詞最早出現(xiàn)在宋代,有表示假設(shè)語氣的用法。直譯體用“呵”來對譯蒙古語假定式副動詞附加成分,有兩種用法:一是表示假設(shè),一個動作引出另外一個動作,在直譯體的作用下,元雜居中的“呵”大量使用。例如:你敢打死呵,我便與你做媳婦。(《元典章·刑部四·諸惡》)好了病呵,爺爺要用你。(《鐵拐李二白》)
上述“呵”單獨使用,可譯成“的話”。有時和漢語固有的假設(shè)連詞搭配使用,形成“若(如、倘或)……呵”漢蒙雜糅句式,可用“如果……的話”來譯。
按功能來分,“呵”可以分為“呵1”和“呵2”。
“呵1”在整句尾,用作語氣詞。它在宋末元初興起并有所發(fā)展,隨著元的衰亡而消失?!昂?”附著在短語或前一分句之后,即分句尾或小句內(nèi),用作句中助詞,表示著重、列舉、對比、承接。例如:我等你呵似投吳文整,尋你呵似覓呂先生。(《元刊雜劇三十種·泰華山陳摶高臥》)“呵2”產(chǎn)生于元代,元末明初消亡。也就是說,助詞“呵”在元代功能的強大與元代特殊的歷史背景直接相關(guān)。語氣詞兼有句中助詞功能,“呵”在句中表停頓,有提起話題的作用。
3 底、的
唐宋時,“底”用于動詞和賓語中間,與“是”配合,指示句子焦點。元代又出現(xiàn)了其他用法。作為助詞的“底”后來逐漸寫作“的”。一是強調(diào)現(xiàn)實事件的責任者,即句子的主語。例如:子是這三人定的計策臣也都參透:是君王傳的圣旨,麗后定的見識,賊子施的機彀。(《元刊雜劇三十種·晉文公火燒介子推》)二是強調(diào)動作的受事,即句子的直接賓語。例如:但要的豆谷米麥,問甚布絹紗羅。(《般涉調(diào)·耍孩兒·莊家不識構(gòu)闌》)三是表假設(shè),相當于“的話”。此用法在宋代開始出現(xiàn),在南戲中有較少用例。在元代尚未廣泛使用,有的尚未完全進一步虛化為語氣助詞。例如:錢呵!有你的不讀書便出游,沒你的不違法便下牢,……(《雜劇·散家財天賜老生兒》)
4 有的、沒的、無的
4.1 “有的” 張相認為“有的”、“有底”和“有得”的基本意義從“有”而來。較早用例限于宋金之際。例如:把你平生有底學(xué)才,刀舉把賊徒斬壞。(金·無名氏《劉知遠諸宮調(diào)》)“有底”意為“所有的”,做定語。這是臨時的松散組合,結(jié)合并不緊密。宋末元初,“有的”開始現(xiàn)形,早期意義與用法與“有底”一樣。例如:有的言語,對面評度。(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此類情形不多,但直到清代仍有出現(xiàn)。例如:有的不是,都派壓在我身上,又說我們不教爺禮了。(《紅樓夢》52回)
元代往后,頻率有所增加,意義和功能也有新的變化。例如:三口兒都活了,這喜酒我有的吃哩。(《元曲選·桃花女》四折)此處“有的”意為“多至不盡、沒完沒了”,居于謂詞之前??梢娖湟饬x從“所有”轉(zhuǎn)向“無限”,極言數(shù)量之多;用法則從定語轉(zhuǎn)向狀語。此時的“有的”已凝固為一體,成為一個不可隨意拆分的組合。
“有得”是“有的”的功能變體,應(yīng)不早于元代。例如:你姐姐到他家時,用不了,使不了,……有得好哩?。ā对x·桃花女》二折)“有得”置于謂詞性成分之前,表性狀程度加深或行為持續(xù)不斷、沒完沒了。它的出現(xiàn)頻率較低,可能是方言用語(如揚州、金華等地,多在南方)。我們在進行研究時,也注意到了這些詞語在時間以及空間(地域)上的變化。
4.2 “沒的”和“無的” 動詞“沒”加語氣助詞“的”,意義為“沒有”。例如:婆婆也,怕沒的真心兒自守。(《竇娥冤·楔子》)元雜劇中除了“沒的”之外,還有“無的”?!皼]的”可以作副詞、動詞之用,也可以用作名詞化。但“無的”只有名詞化的用法。
4.2.1 “沒的”作副詞。例如:①我往日相識的朋友,聽得到岳孔目死了,他沒的不來燒紙?(《鐵拐李》二折)②你沒的不送我到郊外?(《鐵拐李》二折)③一個燒餅,我與你些兒吃,你嫌少,沒的我都與你吃了吧?(《瀟湘雨》四折)
4.2.2 “沒的”作動詞。例如:①天色已晚,想是沒的人來了,我且關(guān)上門者。(《朱砂擔》一折)②我用手去他口邊摸著,早沒的氣了。(《留鞋記》三折)
4.2.3 名詞化的“沒的”。例如:①他也沒的吃,咱別處尋討去來。(《趙禮讓肥》一折)②我也沒的吩咐你,你把你的頭來,我抱一抱。(《蝴蝶夢》三折)
4.2.4 名詞化的“無的”。例如:①在城有個蔡婆婆,我問他借了十兩銀子,本該還他二十兩,數(shù)次來討這銀子,我又無的還他。(《竇娥冤》一折)②他每日家飯也無的吃哩!(《舉案齊眉》三折)
5 便是
“便是”用作語氣助詞,最早見于宋代,元明清均有用例而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例如:①你若尋我時,到花園里來尋我便是。(元·武漢臣《包待制智賺生金閣》二折)②我離了他家門便是。(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
“便是”用作表判斷,常用于元曲中人物出場、介紹姓名、身份。例如:①自家李存信的便是。(元·關(guān)漢卿《鄧夫人痛哭存孝》一折)②(媒人上,云)自家官媒人的便是。(元·關(guān)漢卿《山神廟裴度還帶》四折)
我們選取了少數(shù)幾個典型常用虛詞及其組合,注意分辨其詞義和用法在不同時期的異同,探討其細微差別,并把文獻材料和現(xiàn)代方言聯(lián)系起來,得出結(jié)論。但由于我們自身水平有限,本文在對文獻資料的考證和統(tǒng)計上還有很多不足,論證也顯得不夠嚴謹。文中的諸多不當和錯誤,懇切希望專家和老師們不吝賜教。
參考文獻:
[1]徐嘉瑞.金元戲曲方言考[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48.
[2]趙彩芬.元雜劇平民化傾向初探[J].昆明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5(02).
[3]郭偉廷.元雜劇科諢藝術(shù)技巧研究[J].中山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0(04).
[4]趙元任.漢語口語語法[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68.
[5]鄭雅寧.論元散曲對元雜劇形成產(chǎn)生的影響[J].社科縱橫,2005(06).
[6]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2000.
[7]唐韻.元明雜劇特色句式探索[J].四川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3(04).
[8]牧蘭.簡析元明雜劇中的蒙古語[J].赤峰學(xué)院學(xué)報(漢文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7(01).
[9]王學(xué)鋒.遴選“經(jīng)典”——20世紀朱有燉雜劇選本述評[J].戲曲研究.2007(02).
[10]李占鵬.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J].整理研究述評綿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