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寧偉
消費金融在西方國家已經發(fā)展得比較成熟,但在中國將消費和金融真正結合在一起并逐步普及開來,基本認為還是2000年以后出現(xiàn)的新生事物。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消費金融與汽車金融、大宗購物金融服務、大額信用卡分期付款等聯(lián)系密切,廣義來看汽車金融等也是一種消費金融,在2008年以后發(fā)展迅猛。除了商業(yè)銀行之外,一大批消費金融公司、貸款公司、網(wǎng)絡金融服務公司風生水起,成為消費金融服務的主流。不難看出,消費金融的根源仍在于消費,特別是普通民眾的消費,這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消費觀念、消費習慣和消費行為緊密相連。消費金融的服務和盈利模式主要基于消費的基礎,并為之提供符合客戶需求,甚至量身定制的個性化金融服務。那么,在當下許多媒體和學者認為民眾消費不足的時代,我國居民消費僅占GDP的36%左右,而發(fā)達國家接近70%。是什么原因影響或者抑制了我們的消費?筆者認為,有許多主要原因值得辨析和討論,包括宏微觀兩大主要方面各四個項目,只有厘清了根源,才有助于我們認識消費金融的本質,通過調整影響因素,來把握消費金融的發(fā)展趨勢。
從宏觀上看,消費與投資存在非此即彼、此消彼漲的關系。試想,在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現(xiàn)金總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宏觀政策傾向于投資,用于工資等刺激居民消費的額度必然受到擠壓和削減,反之亦然,這是二者最為主要的“共生互補”關系。此外,在一定程度上,投資與消費之間還存在正向聯(lián)系,但相比與非此即彼的“共生互補”關系要相對弱勢,且存在一定限制條件和影響范圍。在正向聯(lián)系中,投資與消費存在一定轉移支付,例如投資由物質成本、人工成本、談判溝通成本等組成,其中人工成本的一部分體現(xiàn)為工資,一般在50%。因此,在投資加大的情況下,可能會促進基礎設施建設人員工資總額的增加,某些工程也會促進人均工資的提升。
但是過度投資對消費的轉移支付有兩大抑制作用。一是投資過多,導致建設供大于求,難以消費,或者難以進入人民群眾的消費視野和消費半徑。例如,上海、重慶等地方近年來在郊區(qū)一擁而上的奧特萊斯購物中心,市內很多商場建設過度而商家吸引不足,更不要提市郊對消費者的吸引,導致不少購物中心服務員比消費者多。二是投資過多,導致建設惡性競爭,轉包、分包甚至層層轉包的現(xiàn)象層出不窮。在投資一定的前提下,轉包、分包等行為使得談判溝通成本甚至“灰色收入”的絕對值和占比大幅提升,變相削減了人工成本的絕對值和占比。最終,導致真正建設者或勞動者的工資一降再降,甚至由于其中的關系敏感復雜發(fā)不出工資,這也是近年來農民工特別是建筑工欠薪、討薪事件頻發(fā)的原因之一。
消費與經濟周期主要呈現(xiàn)相輔相成、“隨波逐流”的關系。但這種關系之間可能存在一定時滯,例如在經濟蕭條期即經濟周期的低谷,可能消費抑制在先,是經濟衰退的誘因之一,也可能經濟蕭條在先,是制約消費提振的前因之一。當然,在經濟波動過程中,投資往往作為提振經濟的一種手段,或者作為拉動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的一種措施。這一點,無論是20世紀中期的美國“羅斯福新政”,或者21世紀中國的四萬億基礎建設,都將投資視為改善經濟環(huán)境、提升未來信心的重要方法。不難看出,這一方法在實踐中已經超越了國界、時間和體制。
但是,傳統(tǒng)的政治經濟學理論與西方經濟學理論在周期看法中存在差異,一些政治經濟學著作和學派認為社會主義不同于資本主義,前者具有計劃調控色彩,因此不存在經濟周期。筆者認為:這一觀點理論上也許可行,但在實踐中存在一定問題。從宏觀大趨勢上看,世間萬物皆有周期。例如,人有生理周期,有生老病死;企業(yè)有生命周期,有新建也有破產;一年有四季,動植物都有生長周期;就連宇宙中的恒星、行星和星系也有周期,有誕生也有消亡。從實踐操作上看,投資有波動,波動就是一種周期,經濟也有波動,也存在周期。以投資波動導致的經濟周期實質存在,例如,2008年次債危機后,我國政府采取以投資拉動內需緩解出口的動力不足,人為創(chuàng)造了一個投資波峰和經濟熱點,避免了中國經濟受世界經濟的拖累。短期來看比較有效,但長起的副作用相當明顯,由投資拉動引起的后續(xù)建設問題、地方債務危機等都與之有關,難以進行持續(xù)的強投資刺激。換句話說,“逆周期”的階段性投資、并購比較可行,但不能持續(xù)地“逆生長”、“逆周期”,否則其后果十分嚴峻。事實上,我們常言道“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就是這個道理,而美國對“凱恩思主義”的運用只能作為階段性的調控“藥劑”,絕非長期服用的“保健藥品”。
消費還受到通貨膨脹“驅逐良幣”和“替代效應”的壓制。說起通貨膨脹,我們往往想到一個熟悉的數(shù)據(jù)——CPI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也是用來衡量通貨膨脹的重要數(shù)據(jù)之一。CPI往往由度量“一攬子”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shù),這些商品和服務項目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休戚相關,如肉蛋奶禽的價格等。因此,它需要調查社會消費商品和服務項目的最終價格,作為進行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jiān)測和調控以及國民經濟核算與調控的重要指標。一般而言,物價全面持續(xù)地上漲就認為發(fā)生了通貨膨脹,CPI達到兩位數(shù)以上往往視為“急劇的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一般伴隨著貨幣的超發(fā)和貶值,一個側面也反映了一個經濟體的成長和發(fā)展。事實上,只要不出現(xiàn)大蕭條,理論上CPI將持續(xù)上漲,只是速度差異,溫和或者強烈。但這個速度的量變常常引發(fā)質變,例如,在CPI保持在較低水平的個位數(shù)時,一般視為“溫和的通貨膨脹”或者“健康的通貨膨脹”。但如果持續(xù)、全面地突破這個范圍,就會對消費起到嚴重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是“劣幣驅逐良幣效應”明顯,變相遏制消費。例如,以前你花100元可以購買一件質量較好的襯衫,但現(xiàn)在貨幣不斷貶值,質量較好的襯衫需要500元,你需要但又舍不得,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100元的但質量較差的襯衫,甚至省下這100元繼續(xù)穿舊襯衫。二是“擠出或替代效應”明顯,直接限制消費。例如,以前你習慣晚上花100元在飯店吃飯,但現(xiàn)在通貨膨脹嚴峻,同樣的飯菜需要花費500元,不得已你只能花費80元自己去菜市場采購,回家自己烹調,將餐飲準備和烹飪勞動由“業(yè)務外包”轉為“自給自足”,才能基本達到原來的標準。不難看出,無論上述哪個方面,一定程度上消費需求會被抑制,消費額度和頻率都將減緩。
從宏觀上看,消費還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約束,直接影響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勤儉節(jié)約”在一定意義上對消費起到了約束作用。例如,一些老年人更習慣“精打細算”、“細水長流”,而非“有多少花多少”,更不能“寅吃卯糧”。值得關注的是,消費金融的很多設計理念正是基于在收入穩(wěn)定的前提下,合理規(guī)劃未來的償付金額和周期,如房貸、車貸、商貸等,不僅提倡“有多少花多少”,而且許多消費金融的產品恰恰基于“寅吃卯糧”的時序設計,采取提前透支,再分期付款的方式。
在此,筆者并非說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不先進,也并非非議消費金融的設計理念存在問題。筆者認為:這種差異實際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是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商業(yè)文明的差異。一方面,選購品質上乘的商品,能夠延長使用壽命,愉悅客戶身心,減少產品磨損,也是一種變相的“勤儉節(jié)約”。不然,咱們可以算一筆賬,一臺知名品牌的轎車一般可以開8年,其間不需要太多的維修,但價格在10萬以上;一臺普通的轎車也可以開8年,但有的往往6年就不得不提前“退役”,中間可能遇到某些突出的質量問題,且可能存在一定設計和安全隱患,其間需要多次大修,雖然購置價格便宜只要4萬,但維修維護費并不少,算下來與價格10萬的知名品牌轎車相差無幾。而且,萬一因質量問題出車禍受到傷害就“賠了夫人又折兵”。另一方面,現(xiàn)代商業(yè)文明實質也提倡合理消費、環(huán)保消費、綠色消費,這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不謀而合。試想,如果在客戶經濟條件達到一定標準的前提下,提前透支一部分未來的收益,提前享受優(yōu)質的產品和服務,這是客戶與金融企業(yè)的共贏。
再來看看微觀因素,工資因素首當其沖。消費一般指個體和家庭領域,俠義的消費并不包括公務消費、組織消費。因此,工資的存量和增量與消費和購買能力聯(lián)系最為緊密,在一定程度上,工資的增量在一定時期之后決定了未來工資的存量。這里的增量需要考量兩個因素,一是增加額度,二是增加幅度。從工資額度上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普通大眾的工資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以前的人均十幾元到現(xiàn)在的人均幾千元。從工資的增幅上看,很多地區(qū)、很多企業(yè)卻長年保持了較低的增幅,有的遠遠不能比上CPI的增幅。這種增幅導致了實際購買能力的下降,使得一些家庭不得不“勒緊褲腰帶”,只能保證最低的生存需要,而抑制了其他需要消費的發(fā)生。
即便如此,目前的工資增量上仍然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增量上的直接支付少、間接支付多。例如,國內地方政府直接支付給員工的工資少,間接和轉移支付多,目前只有海南省三亞市等少數(shù)城市的常住居民享受過次數(shù)有限的直接支付。相比之下,在一些發(fā)達國家或地區(qū),地方政府的“紅包”不僅量足而且頻率較高,例如澳門等地基本每隔一年就會在春節(jié)等時期向全體居民派發(fā)一次紅包,一般都在幾千元澳幣。需要強調的是,間接支付和轉移支付并非不好,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確實面臨流程較長、涉及層級較多的問題,不排除“雁過拔毛”、“層層分羹”的情況,因此直接支付的實際效果應該更好,避免了中間環(huán)節(jié)的“節(jié)節(jié)滲漏”。二是增幅上的計算對標不足、CPI口徑偏小。工資的增幅往往與CPI進行對比,是否“跑贏”是大家普遍關心和關注的焦點。但是一些部門和地方政府的CPI口徑計算不一,不能客觀反映我國實體經濟價格水平的真實變動情況,占比接近40%的工業(yè)品價格變動就無法在CPI指數(shù)中得到有效反映;還有的地方并不包括房屋租金或房屋價格在內,而上述花費在很多大中城市往往每人每月要花費一千元甚至更多,其影響程度遠遠大于蔬菜、豬肉和調味品的價格波動。因此,相比于近年多次出現(xiàn)的“蒜你狠”、“姜你軍”,房價和租金的拖累更為密切和給力。
從微觀上看,人工成本、個體成本也牽扯到消費水平,主要通過“迭代效應”、“疊加效用”和“擠出效應”的影響呈現(xiàn)反向變動關系。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包括工資成本在內的人工成本是衡量通貨膨脹的重要組成,也可能推高CPI,因為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中已經多少包括了勞動的費用。近年來,許多省市的最低工資一漲再漲,一些發(fā)達地區(qū)的最低月工資都達到了一千元以上就是最好的例證。那么,人工成本如何牽扯消費呢?人工成本又是如何束縛消費需求的呢?
這里需要討論兩個問題。一是人工成本上升后,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二是人工成本上升后,能否跑贏CPI。如果人工成本上升,能夠刺激宏觀經濟,還能夠跑贏CPI,那么人工成本的提升就有助于消費拉動,但是事實真是如此么?一般而言,人工成本上升,意味著產品和服務的最終價格上升,如果是普遍現(xiàn)象,那么這么多種類的產品和服務價格上漲可能產生“迭代效應”和“疊加效用”,增大CPI的增幅。因此,人工成本的增幅一般難以跑贏CPI的漲幅。不僅如此,前面提到,人工成本只有約50%的部分體現(xiàn)為工資,其他為房租、地租、辦公水電、后勤等開銷。試想,一旦CPI全面上漲,水電、后勤、車輛都將上漲,受到影響的范圍遠遠大于雇員人工本身。此外,人工成本上升導致的產品和服務價格提升,對投資方而言意味著產品成本全面提升,以價格為競爭優(yōu)勢的公司在國際市場往往難以維系。因此,常常導致制造企業(yè)的遷移,“擠出”原本布設在國內的企業(yè)。例如,近年來在華外資制造企業(yè)逐步開始向東南亞等國轉移,尋求更低的人工成本;有的企業(yè)還向發(fā)達國家“回流”,在母國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用機器人替代人工從而降低成本,替代效應十分明顯。因此,對原來制造企業(yè)的所在國而言,人工成本上升可能導致外資流出,影響宏觀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畢竟,制造業(yè)才是一國發(fā)展和大國崛起的中流砥柱。
從微觀上看,個體的消費理念、習慣和行為也有可能影響消費,這種影響可能是促進的,也可能是抑制的,后者的作用在中國尤為明顯。從消費理念上看,中國人受到傳統(tǒng)因素影響顯著,例如提倡不能“寅吃卯糧”,“有多大能耐辦多大事兒”,結果傾向于當期消費,不贊成多期和延期消費,無形中給消費金融套上了一個沉甸甸的枷鎖,阻礙了消費理念的吸收與融合。這一點我們在宏觀因素的傳統(tǒng)文化約束中已有闡述,這里不再贅述。
此外,從消費習慣上看,中國人往往更加重視儲蓄,使得全國整體儲蓄率常常高于發(fā)達國家。過高的儲蓄屬于“沉淀資金”或者“風險撥備”,無助于拉動消費。當然,這與中國目前的發(fā)展階段比較吻合,在一些領域社會保障、醫(yī)療保障和高等教育體制尚待完善的情況下,人們往往貯備今天的余錢和閑錢,來抵御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替代作用明顯。從消費行為上看,華人乃至整個東亞都更為重視教育,舍得為子女得到更好的學習機會而投資。眾所周知,教育和培訓投資是人力資本積累的重要途徑,也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個體或家庭經濟資源的有限性、選擇花費的唯一性,導致教育投資可能擠占消費預算,延遲當期消費、拖累即期消費甚至替代其他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