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崇河
(1.安徽亞星律師事務所律師,安徽淮北 235000;2.安徽大學法學院,安徽合肥 230000)
淺析土地承包經營權
——兼論違約補救
黃崇河1,2
(1.安徽亞星律師事務所律師,安徽淮北 235000;2.安徽大學法學院,安徽合肥 230000)
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我國對農村土地制度實施以來實踐經驗的總結,是用益物權的一種。土地承包制度物權化,是用益物權制度優(yōu)勢的客觀要求,是他物權制度的核心之一,能夠最大化實現土地價值,能夠長期穩(wěn)定地保持農村和諧發(fā)展。而土地承包合同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設定方式之一。
土地承包經營權;用益物權;物權;土地承包合同
土地承包經營權已經被我國的物權立法設定為一種用益物權,土地承包合同是用益物權的設定方式之一。在現實生活中,一物一權原則不難體現,一塊土地的承包經營權為一人所擁有早已在實踐中為人們所接受,而這方面又在土地承包經營權與土地承包合同中體現得最為清晰。
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指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與土地所有者簽訂合同,約定在向集體繳納一定收益的前提下,在—定期限內對土地進行排他性地占有,自主經營,并取得剩余產品的分配權和部分土地處分權,從而使土地的所有權與使用權發(fā)生分離,實行農地家庭承包經營的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我國對農村土地承包制度實行20余年來經驗的總結。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其基本表現形式是承包合同,只要農民不能按照合同約定上繳承包金,合同就可以由發(fā)包方解除。這時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只能是一種債權,隨著土地承包制度的發(fā)展,承包期限逐漸延長?!掇r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把土地承包經營權確定下來,它的物權性日益突出。物權法關于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規(guī)定結束了多年來我國關于其物權或是債權性質的爭論,將其明確定性為物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用益物權的一種。用益物權是對他人之物進行使用與收益,必須以對物的現實占有為前提。根據法律的規(guī)定,只有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才能享有土地承包經營這種法定權利,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非法剝奪。
(一)強化其財產屬性
物權是私權的一種,在物權法中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規(guī)范,主要是從對義務人予以限制的角度設計的,體現了私法的物權法性質。隨著農業(yè)稅的取消,后農業(yè)稅時代的到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必將更加頻繁。農村土地承包法規(guī)定,可以依法轉讓、轉包、互換、出租或者其他方式,流轉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物權法第一百二十八條更明確地規(guī)定,只要在土地承包期限內,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將土地經營權流轉,不需發(fā)包人同意。筆者認為,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性質在理論上得到了肯定。如果在性質上把土地承包經營權定性為債權,則該項承包合同為基礎條件,而在轉讓方面,承包人不能自動為之,須經發(fā)包人同意。物權法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徹底的物權化。同時,在實踐中排除了土地所有權人對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的流轉權利非法干涉。為此,筆者認為,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發(fā)包方無權橫加于涉,政府部門以及其他人員也不得妨礙或者強迫承包人進行流轉。理論上講,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在法律規(guī)范之內自由轉讓其權利時,土地所有人(發(fā)包方)幾乎沒有可能利用非法手段干涉他人的權利,也不能任意謀求不正當利益,如收取一定的費用才準許流轉,違背農民意志低價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等。
(二)保持農村穩(wěn)定
保持農村穩(wěn)定,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決不能動搖。土地承包期可延長30年的政策,已經得到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農業(yè)和農村工作若千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確定。在1998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修訂《土地管理法》時,以法律的形式于第十四條明確規(guī)定“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30年”。同時,在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農村土地承包法》對“耕地的承包期為30年”也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從而使中央的政策具有了更高的權威及力度。特別是《農村土地承包法》以“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作為其立法宗旨之一,該法與我國現有農村土地政策和土地管理法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保持農村土地承包期限長期穩(wěn)定,不僅已經為我國政策和法律加以具體而明確的規(guī)定,而且也為經濟學界和法學界認可。我國物權法作為最重要的財產基本法第一次對承包期限進行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時限是符合當前實際情況的。
因我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禁止土地所有權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故土地所有權流動的唯一方式即為土地征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種用益物權,其可以依據法律的規(guī)定進行流轉,具有交換價值,在集體土地所有權被征收時,可以依照法律規(guī)定得到補償。
土地承包經營權物權化是用益物權的制度優(yōu)勢的客觀要求,用益物權作為他物權制度的核心之一,是實現土地公有制前提下,土地價值最大化的途徑。作為他物權的一部分,用益物權以物的使用價值為核心內容,它能夠按照市場規(guī)律最大化地使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提高,從而解決制度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化解我國廣大農村因土地而出現的矛盾和糾紛。
土地承包經營權之物權法定原則,可以有效地穩(wěn)定農用土地制度,從而提高農民生產經營的積極性。相反,將成為農村不穩(wěn)定的導火索。如以下案例,1994年濉溪縣某鎮(zhèn)的村民組進行土地調整時,由于當時的村民組疏忽,加之魏某家人均在外打工,村民組在分承包地時,將魏某一家人的土地漏掉,魏某后來發(fā)現漏分了土地,即找村民組補地。1996年村民組將其所有的一塊土地補給了魏某承包,魏某依據承包合同的約定,耕種其承包地。不料,2004年秋,村民組強行收回魏某的承包地,并將其租賃給他人。魏某多次找鎮(zhèn)、村協(xié)商處理未果。無奈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令村民組返回承包地。在訴訟中村民組辯稱,魏某雖然承包了我村的土地,但是其承包的土地沒有經過政府的有關部門登記造冊,故村民組可以隨時收回魏某的承包地。此案村民組收回土地的行為,最終被人民法院依法確認村民組的行為違法。結合物權法的規(guī)定,從此案例可以看出,土地承包合同是主要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方式。土地承包合同一經生效承包方就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這一點使其區(qū)別了通常的基于合同的物權變動。一般來說,基于合同發(fā)生的物權變動,須要履行完交付或登記之時才發(fā)生物權變動的后果,也就是說,僅僅依據合同一般并不導致物權的變動。但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主體處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之中,彼此比較熟,且此種權利很少流通,加上登記制度并不完善,因而《物權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土地承包經營權自土地承包經營合同生效時設立?!睆纳鲜鑫餀喾ǖ谝话俣邨l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政府有關部門是否登記造冊,只是對已經生效的承包合同的確認。即使沒有土地登記造冊,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也是生效的,合同的生效采取的是意思主義,只需合同生效,土地承包人就已經取得了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承包合同的功能主要在于讓權利人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這種物權。如果發(fā)包人可以任意提前收回土地,承包方權力將無法得到保障。
沒有保護的權利,就不是權利,同樣承包經營權也是需要保護的。物權救濟雖然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重要救濟,但并不是唯一的救濟方式。在承包經營權受到他人侵害時,承包經營人有行使物上請求權救濟措施,獲得了物權法的保護。但物權救濟方式的行駛,并不因此而排斥合同法對承包經營權的保護方法。在司法實踐中,承包經營糾紛的大多都是因承包合同而引起。對承包合同引起的糾紛,物權法所規(guī)定的物權請求權的救濟措施,對承包經營權人并不能提供完全的補救。因發(fā)包人違約而發(fā)生承包經營糾紛,在實踐中經常發(fā)生。就如上述案例村民組強行收回魏某的承包地,并將其租賃給他人的行為,魏某以其違約而提起訴訟,這種訴訟應為違約之訴,而不像過去有的地方要求當事人提起行政訴訟。土地承包合同本身是民事合同,在訴訟中,雙方當事人的訴訟地位是平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基于土地所有權人違約提起訴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在證明了發(fā)包人違反了合同的規(guī)定,發(fā)包人在沒有法定的免責事由的情況下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因此,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請求合同上的補救方式也是保護其利益的重要方式??梢哉f,合同的補救是物權的請求權所不可替代的。
土地承包合同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物權性質的內容是的主要部分,因此,在實踐中不可忽視土地承包合同作為債權性質的存在,這樣,才能給予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利益最大化的保護。
通過土地承包合同設定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一項重要的用益物權,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通過合同方式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內容加以確定,從而可以讓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更加清晰地界定物權內容,將更有利于保護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的合法利益,已成為我國的一項重要的用益物權。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經營權在物權法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加以完善。使土地承包經營權既符合中國特色,又符合國家、社會的發(fā)展要求。
[1] 李師慧,陳家濤.對我國全面取消農業(yè)稅的幾點思考[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03).
[2] 王志達.物權立法中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完善之探討[J].當代法學,2001(04).
[3] 梁慧星.制定中國物權法的若干問題[J].法學研究, 2000(04).
[4]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實用版[M].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
[5] 郭潔.農地承包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立法構建[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2(01).
[6] 羅豪才.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7] 何欣欣.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研究.經營管理者[J]. 2012(18).
[8] 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第5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何玉付
D912.3
A
1671-8275(2014)05-0117-02
2014-06-30
黃崇河(1977-),男,安徽淮北人,安徽亞星律師事務所律師,安徽大學法學院2012級法律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