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趙超 王斯蓓 張超
摘要:小學至大學,各級學校中“問題學生”都是其中一個特殊群體,占有一定比例。在高職院校,這個比例稍大一點。由于其特殊性,使得如何做好“問題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成了輔導員和任課教師很頭痛的難題,更是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重點和難點。本文結合筆者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學生問題,分析了“問題學生”的成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轉化策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問題學生;成因;轉化
我國學者沒有統(tǒng)一界定“問題學生”的定義,但通常將經(jīng)常上課遲到、早退甚至曠課、不上學,而又不聽勸阻、不服從管理的學生認定為“問題學生”。這類學生通常表現(xiàn)為不遵守課堂紀律,嚴重影響班級正常的教學秩序,同時經(jīng)常違反校規(guī)校紀,給學校的教學管理造成了很大麻煩,也是輔導員和任課教師最頭痛的教育對象[1]。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多種因素造成了“問題學生”的產(chǎn)生,使其在學生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如果不加以重視和教育轉化,不僅影響學生未來發(fā)展,還會對學校、家庭乃至社會產(chǎn)生不良后果。
一、“問題學生”的成因
1.家庭因素的影響
宋慶齡說,孩子們的性格、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最深??梢?,家庭環(huán)境對于人的成長與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背景和成長經(jīng)歷中的消極因素與“問題學生”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①家庭不睦,父母爭吵連綿,或父母離異,導致子女心理有陰影,性格成長扭曲;②留守家庭,父母常年在外,無暇教育子女,導致學生性格不健全;③家庭經(jīng)濟條件優(yōu)越,父母及親屬對孩子過于溺愛,易使學生滋生惡習;④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差,學生往往信心不足,性格孤僻。上述種種情況說明,不健康的家庭環(huán)境形成了“問題學生”[2]。
2.學校因素的影響
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家長存在這樣一種理念:將孩子送到學校,對孩子的教育就是學校和老師的事了。雖然育人成才是學校和教師的義務,但由于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存在缺憾,促使我國的中學教育過分追求升學率,而忽視了素質教育,尤其是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高中階段,部分學生由于自小受家庭因素影響,或心理過分自卑,性格孤僻,或個性乖張,言語激烈,從而在學習和社交方面存在障礙,影響了學習成績及社交關系,加上老師的批評和家長的責難,導致個性和心理變得更扭曲,各種惡習也隨之而來。進入高校后,沒有了升學壓力,學生放松了自己,原有的壞習慣顯露出來。另外,高校管理模式相對寬松,為學生宣泄過盛的精力和不滿情緒提供了機會。此外,為在學生面前樹立老師的權威,個別教師的工作方法過于簡單、粗暴,引起了學生的逆反心理。這些都是形成“問題學生”的原因。
3.社會因素的影響
大學擴招,以及現(xiàn)有的應試教育模式讓大部分成績好的學生上了大學,給人造成的錯覺就是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都是有問題的學生,致使很多高職學生從一入校就產(chǎn)生了自卑心理。加之,網(wǎng)絡信息化在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其不良信息的傳播也影響著這些抵抗力、辨別力較弱的學生,嚴重影響他們的正確價值取向[3]。由于“金錢至上”“百無一用是書生”“享樂主義”等錯誤輿論的浸染,在學習、生活中形成了不良習慣,導致了“問題學生”的產(chǎn)生。
4.個人主觀因素
剛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20歲左右,五年制的學生甚至才17、18歲,正值青春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心理變化最激烈,也容易產(chǎn)生心理困惑和心理沖突。他們在學習方面目的性不夠明確,學習成績不理想;在情感方面也容易出現(xiàn)危機,表現(xiàn)為情緒不穩(wěn)定,自控能力差,出現(xiàn)易怒、打架、斗毆、自殘,甚至輕生行為。
可見,在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三重影響下,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壓力很大,特別是一些單親家庭、特困家庭和家庭關系不和睦的學生,不愿意和別人交流,缺乏合理的宣泄方式,非常容易產(chǎn)生抑郁和消極悲觀情緒,繼而出現(xiàn)“問題”[4]。
二、“問題學生”的轉化策略
人之初,性本善?!皢栴}學生”的本質其實并不壞,通過努力,是可以教育和轉化的。我們要把“問題學生”的教育轉化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1.端正教育思想,改變工作態(tài)度
要做好“問題學生”的轉化工作,我們首先必須端正教育態(tài)度,改變工作方式。在思想和言行上須慎重,不能因為基礎較差或素質較低而歧視他們。我們必須根據(jù)“問題學生”的成因,認真分析他們的思想狀況,尋找突破口。與他們交朋友,充分了解他們,然后耐心的引導、啟發(fā),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克服缺點,使他們盡快轉變過來。
2.加強理解和信任
師生間的相互信任,是做好“問題學生”轉化工作的基礎和前提。要取得他們的信任就得先信任他們,多與他們溝通、交流。在了解中增強其信任,在信任中加深了解。只有縮短了師生間思想上的差距,充分取得他們的信任,才能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找到“問題”的根源。
3.不吝贊揚和鼓勵
在教育者眼里,“問題學生”也還是孩子,雖然他們表現(xiàn)出叛逆的行為,但也有優(yōu)點,也需要贊揚和獎勵。教育者應具備發(fā)現(xiàn)的眼睛,主動去了解“問題學生”,發(fā)掘他們身上被人們忽視和掩蓋的亮點,有了進步就表揚,有了提高就贊譽。適當?shù)馁潛P對他們也不失為一種鞭策和鼓勵,使其增強必勝的信心[5]。
4.注意因材施教
對待“問題學生”應因人而異,對癥下藥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針對懶散的學生,要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目標,制訂適宜的學習計劃,并跟蹤督導;針對暴躁、易怒的學生,要采用“冷卻法”,以和藹可親的動作表達情感,加強信任,舒緩壓力。
5.營造和諧的育人氛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環(huán)境能夠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健康、和諧的校園氛圍對學生有很強的感染力,能夠發(fā)揮調(diào)節(jié)心境、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功能。注意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通過組織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營造積極、健康高雅的氛圍,增強學生相互關懷與幫助的意識,引導“問題學生”在活動中發(fā)展、健全人格。
總之,“問題學生”是由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對其進行教育轉化是一項迫切需要引起重視和解決的問題,更是一項長期、艱苦、細致的工作。(作者單位:滄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
參考文獻:
[1]陳燦芬.高校問題學生解讀[J].社會科學家,2009(12):121-124.
[2]王先茹.家庭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10(4):69-71.
[3]陳勝永.社會、網(wǎng)絡和媒介對學生德育的影像[J].貴州教育,2009(24):13-14.
[4]范倩.高校“問題學生”的成因及對策分析[J].中國職工教育,2013(10):43.
[5]劉爽.淺談“問題學生”的轉化及方法[J].青年與社會,2013(2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