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增美,陳華
(山東財經(jīng)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山東濟南 250014)
族裔性對美國華裔文學接受的影響
劉增美,陳華
(山東財經(jīng)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山東濟南 250014)
族裔文學是相對主流文學而言的,族裔性作為族裔文學的根本屬性是一種“差異”符號,在傳播和接受過程中具有雙重影響,它可以促進族裔文學的接受,也可以導致族裔文學的獨白。美國華裔文學在美國的接受是伴隨著“族裔性”減弱而進行的,而華裔文學在中國的接受卻是一個“中國化”的過程,彰顯了華裔文學的族裔性。盡管我國學者的“中國文化情結”深化了華裔文學的研究,但對的族裔性的過分關注卻限制了華裔文學接受范圍的擴大,這一現(xiàn)象值得關注。
美國華裔文學;族裔性;接受;影響
外國文學的接受研究早已成為我國外國文學研究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然而,學界更加聚焦的是國外主流文學的接受,而較少探討非主流文學的接受。在美國文學的研究中,我們往往關心??思{、海明威等美國文學經(jīng)典作家的創(chuàng)作及其接受研究,而當代美國華裔文學雖已成為外國文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但對其接受研究的研究仍比較缺乏。
美國華裔文學誕生于上世紀60、70年代,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華裔文學不僅得到美國讀者和學者的關注,走進了學校課堂和主流文學選集,成為學術研究的內容,在國際上也得到較大范圍的傳播。在中國更是出現(xiàn)了一個接受高潮,這與華裔文學的獨特性——族裔性是分不開的??梢哉f,族裔性是華裔文學的立命之本,但作為差異符號卻具有兩面性,它可以促進華裔文學的接受,也會阻隔其與主流文學的對話,影響其更大范圍的傳播。作為族裔文學,華裔文學在美國的接受是一個族裔性與美國性不斷對話的過程,族裔性的減弱不僅有助于華裔文學接受范圍的擴大,也能促進華裔文學從“邊緣”到“中心”的過程;然而,華裔文學在我國的接受卻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中國化”特點,這與中國學者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研究理論的發(fā)展有密切關系。的確,中國學者的文化視角深化了華裔文學的族裔性研究,但對族裔性的特別關注對接受具有引導作用,族裔性強的作品得到更多關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接受內容的相對集中。探討族裔性對華裔文學接受的影響,比較華裔文學在國內外接受上的不同,有助于我們思考華裔文學在我國接受過程中存在的偏頗,對其他族裔文學在其母國文化語境中的接受也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族裔往往與種族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在君主制時代,種族與“血統(tǒng)”相關,“血統(tǒng)”是否純正是衡量人們出身的重要標準。在19世紀人種被看作是一種生物群體單位,受遺傳因素影響,并被劃分為優(yōu)劣等不同級別。進入20世紀這些看似科學的概念開始遭到質疑。英國學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 illiams)明確指出:種族“一直被用來貶抑非我族類的不同群體”,并“產(chǎn)生負面影響”。(威廉斯,2005: 378)亞當·庫柏(Adam Kupper)認為“種族”是“‘霸權文化'強加給別人的他的規(guī)則,使得別人因為不同而受誣蔑”(Kupper,2004),而霸權文化通常是指歐裔白人的、中產(chǎn)階級的、男性的和異性戀的,揭示出這一概念所包含的種族歧視本質。種族理論也成為帝國主義向外擴張殖民的借口,但在后殖民理論家霍米·巴巴(H.K.Bhabha)看來,“殖民主義話語”常以“刻板印象(stereotype)這一話語策略”來虛構和歪曲事實,如“關于亞洲人欺騙成性和非洲人禽獸般的性行為的話語就從來沒有被真正地證實過”。(黃懷軍,2007:297)顯然,“種族”概念是人為建構的結果、是白人霸權文化強加給他人的產(chǎn)物,是對少數(shù)族裔群體、特別是有色人種的歧視。為了顛覆霸權文化的種族偏見、解構“刻板印象”,“族裔”一詞逐漸用來取代“種族”。
“族裔”最初是一社會學概念,“是與種族與階級相對的”。(Sander,1998:19)美國社會學家施墨恩指出,族裔是指“一個有著真實或假設的共同祖先,有共同的被分離的和被命名的群體意識;擁有一個或多個共同的族群的文化象征物”。(廖炳惠,2003:222)“族裔”突出的是族群的共同點,與族群的政治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在美國,族裔是與WASP,即信奉新教的歐裔白人(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相對的,是少數(shù)族裔群體建構身份自我命名的一種手段。
族裔性作為一個批評術語進入文化研究和文學研究領域,是與這一概念所具有的批判性相關。作為族裔群體的獨特品格,族裔性在本質上是一種“差異”符號,是后現(xiàn)代批判精神在文學研究領域的具體表現(xiàn),它可以促使研究者對文學文本中那些習以為常的“差異”進行反思。(王曉路,2002:64)但“差異”作為身份建構的基礎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忽視“差異”則會失去自身的獨特性,則意味著喪失自己的文化身份;但如果過分突出“差異”,則與族裔群體建構共同身份的旨趣相違背,建立在“解構”基礎上的身份面臨被解構的困境。對“差異”認識的不同形成了兩種身份研究方式。一種觀點著眼于同質,認為文化身份指涉“一種共有的文化,集體的‘一個真正的自我’”,能夠反映一個種族和民族的“共同的歷史經(jīng)驗和共有的文化符碼”,突出了族群身份的整一性和穩(wěn)定性。另一種觀點則著眼于異質,認為文化身份“不是固定的本質”,而是由一些“深刻的和重要的差異點”構成的“真正的現(xiàn)在的我們”,強調身份的多樣性和差異性。(黃懷軍,2007: 296)前者是一種本質主義的思維方式,而后者采用的是解構主義的認識論。兩種看似對立的觀點實則反映了少數(shù)族裔文學在族裔性建構過程中遭遇的矛盾困境。如果突出族群內部的差異性,則不可能建立起整一的族裔身份;但如果無視族裔群體內部的差異,則意味著失去建立身份賴以存在的方法論基礎——差異??梢哉f,族裔性是建立在“差異”基礎上的差異性。在華裔文學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其表現(xiàn)形式也會發(fā)生變化。在初期,族裔性更多的表現(xiàn)族裔群體的共同性,但隨著華裔文學的發(fā)展,其族裔性則呈現(xiàn)多樣性。
美國華裔文學的接受有其特殊的社會語境。作為美國最大的少數(shù)族裔群體之一,華人群體曾為美國建設、特別是鐵路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但在美國歷史上,華人卻長期處于“無聲”狀態(tài)。六七十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和學生運動促進了少數(shù)族裔群體自我意識的覺醒,一批亞裔知識分子首先帶頭在文學和政治領域發(fā)起抗爭,他們通過挖掘、整理亞裔作家的寫作,并結集出版,旨在建構亞裔之美國身份、解構“刻板印象”、重塑亞裔歷史。作為一種新的文學形式,要在美國多元文化中尋得一片立足之地,凸顯華裔文學的族裔性無疑是集群體之力、發(fā)出最強、最大聲音的有效策略。
華裔文學的族裔性主要表現(xiàn)在作家的“華裔感性”(Chinese American Sensibility)和作品描寫的“華裔美國經(jīng)歷”,突出了華裔群體“差異”的共同性,并成為界定華裔文學的標準。1976年陳耀光 (Jeffrey)等合編的《啊咦!美國亞裔作家文集》(以下簡稱《啊咦!》)(1991)被《黨派評論》比作“美國華/亞裔文藝復興的宣言”。該選集的編輯之一、著名的華裔文學作家和評論家趙健秀依據(jù)“華裔感性”將華裔作家分為“真?zhèn)巍眱煞N,認為只有站在華裔群體內部,書寫該群體的歷史或經(jīng)歷的作家,才是真正的華裔作家;而站立在族裔群體外部,作為外人(outsiders)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家是“偽”華裔作家?!皟取薄巴狻敝滞怀隽巳A裔文學與主流文學的對立和差異。在內容方面,《啊咦!》選集收錄的作品主要以傳記和寫實小說為主。族裔性的突顯也表現(xiàn)在最早的亞裔文學批評著作《美國亞裔文學作品及社會背景介紹》中,該書作者也突出了亞裔群體共同的“美國經(jīng)歷”的重要性。的確,在華裔文學發(fā)展初期,亞裔文學選集和批評著作對族裔性的重視不僅有助于激發(fā)華裔群體的身份意識,建構華裔同盟,也有助于引起讀者和學界的關注,獲得認可。
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早期學者為突顯華裔文學的獨特品格,對“族裔性”做的種種限定反過來對華裔文學的接受具有反作用。建立起身份后的華裔文學在內部并非鐵板一塊。隨著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華裔文學內部也呈現(xiàn)多樣化的特點,族裔身份不再是單數(shù)而是復數(shù)的,如果過分突出差異性,一部分族裔性較弱的作品則會被排除在華裔文學之外,如《啊咦!》選集曾把黃玉雪、湯亭亭等人的作品排除在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盡管這樣做似乎保持了華裔文學的純潔性,但卻不利于華裔文學的多樣化發(fā)展。長此以往,華裔文學將陷入尷尬的“獨白”境地。只有將華裔文學的獨特性融入美國文學傳統(tǒng)中,華裔文學才能擺脫其邊緣地位,走向中心。因此,華裔文學在美國的接受也是一個族裔性建構并不斷超越的過程。
作為族裔文學,華裔文學要確立自己的身份,是以凸顯其族裔性開始的。但是要獲得讀者和學界的認可,卻首先要經(jīng)歷一個“美國化”的過程。人們往往將華裔文學被收錄進主流文學選集看作華裔文學走向成熟的標志,也將此看作華裔文學在接受方面取得的成功,這說明文學性或藝術性并非僅是主流文學的評價標準,也是衡量族裔文學的重要標尺。因此,華裔文學的發(fā)展過程也是一個“美國化”的過程,作品的族裔性表現(xiàn)為一個由強漸弱的過程,這是華裔文學與主流文學不斷互動對話的結果,也是多種因素合力作用的必然。
華裔文學族裔性的強弱對接受有很大影響,而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受讀者期待視野的限制?!杜率俊纷鳛槔锍瘫降淖髌繁皇珍涍M多部主流文學選集,將華裔文學帶進千家萬戶,標志著華裔文學接受的第一高峰,這與當時的接受語境密切相關。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大眾媒體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介紹,特別是電影對中國武術的演繹引發(fā)了美國讀者對中國文化的興趣,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卻非常有限。在這樣的背景下,湯亭亭的《女勇士》出版可謂恰逢其時,當然,女權運動對其接受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湯亭亭打破了早期學者對華裔文學族裔性的界定,對中國文化做了“美國化”的改寫,曾遭到趙健秀等學者的強烈批評,但卻滿足了美國讀者的期待視野。試想一下,如果湯亭亭不對“中國文化”和傳統(tǒng)故事進行改寫,《女勇士》是否還會得到美國普通讀者和世界各國讀者的認可?其藝術性是否還能達到如此高度?盡管這樣的假設似乎并不成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作家在作品中描寫的花木蘭和岳飛等形象并非是為了忠實地傳播中國文化,而是為作家的藝術創(chuàng)作服務的,因為一部作品的藝術性越高,越能超越民族和國家界限,抵達更多讀者,成為經(jīng)典。
族裔作家的創(chuàng)作立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作品的族裔性表現(xiàn),并對接受產(chǎn)生很大影響。人們通常認為族裔作家應該擔負起一種社會責任,他們被看作是族裔群體的“代言人”。但很多族裔作家對此并不認同,他們認為創(chuàng)作是一種個人行為,是藝術創(chuàng)造。盡管不同作家對族裔性的解讀不同,表現(xiàn)迥異,但無論是趙健秀、湯亭亭、譚恩美還是移民作家哈金,他們都把自己看作是美國作家,他們的目標是要創(chuàng)作出大寫的“美國文學”,因此,他們對族裔性的描寫不是為了表現(xiàn)華裔群體的差異性,而是借華裔文學的“族裔性”表現(xiàn)出這一文學獨特的藝術性?;仡櫲A裔文學的接受歷程,不難發(fā)現(xiàn),能夠成為華裔文學經(jīng)典、收錄進美國主流文學選集的作品并非單純描寫華裔群體生活的寫實性作品,而是族裔性與藝術性有機結合的作品?!杜率俊肪褪且粋€典型的例子,無論在文類上、還是內容上《女勇士》都超越了早期華裔學者對華裔文學的界定,該作品以傳記形式出版,被看作繼承的是“西方的傳統(tǒng)”,背離了中國文化傳統(tǒng),曾被排斥在美國華裔文學選集之外,并引發(fā)了關于族裔性的爭論。但作家對中國文化和傳統(tǒng)故事的有意背離和改寫本質上是“中國文化的美國化”過程,不僅拓寬了華裔文學的生存空間,也創(chuàng)新了華裔文學的藝術形式,促進了華裔文學更快更廣的傳播。
美國華裔文學在美國的接受是伴隨著作品族裔性的減弱而發(fā)展的。以湯亭亭的創(chuàng)作為例,《孫行者》是作者繼《女勇士》和《中國佬》后的第三部作品,與前兩部作品相比族裔性明顯減弱。但1998年修訂的《諾頓美國文學選集》將《孫行者》收錄其中,而不是其他作品。眾所周知,《諾頓美國文學選集》致力于表現(xiàn)主流文學思想史,能夠反映主流學者的審美旨趣。如編輯所言,此次修訂的目是為了“表現(xiàn)50多年來在散文方面的各種變化,重點放在族裔多樣性與實驗寫作方面”。(Baym,1998:xxx)作為一部后現(xiàn)代小說,湯亭亭運用戲仿、拼貼和語言游戲等后現(xiàn)代藝術手法,表現(xiàn)當代美國文化語境中族裔身份建構的流動性和不確定性。該作品不僅滿足了主流文學對族裔多樣性的要求,而且在藝術創(chuàng)新方面具有引領作用。盡管時代更迭轉換,評價標準趨向多元,但藝術性仍是評判作品優(yōu)劣的最重要的標準,華裔文學要抵達更多讀者,不能完全脫離主流文學的評判標準。也就是說,族裔性的表現(xiàn)不是目的,而是為文學性訴求服務的。
族裔性的減弱還表現(xiàn)在其他作家的創(chuàng)作中。例如譚恩美的近作《拯救落水之魚》與其早期作品相比,族裔性已明顯減弱。在年輕一代華裔作家的創(chuàng)作中,這一傾向表現(xiàn)更為明顯。如任璧蓮、雷祖威、黃哲倫等年輕一代代表作家,他們出生、成長在美國,接受的是美國教育,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除了父母的口口相傳,更多地來自學校教材和大眾傳播工具。在他們的作品中,無論是在思想內容還是形式創(chuàng)新方面,都與早期華裔文學大不相同,他們關注的是年輕華裔群體或者說少數(shù)族裔群體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狀態(tài)。他們常常有意模糊作品主人公的族裔背景,淡化族裔色彩;在形式上也不再拘泥于寫實性作品和傳記,小說、戲劇、詩歌等創(chuàng)作形式越來越多。但需說明的是,盡管華裔文學在發(fā)展過程中其族裔性表現(xiàn)有所減弱,但并沒有完全消失,只是表現(xiàn)方式更加多樣。
當然,也有華裔作家并不描寫族裔內容。如苔絲·格里森(Tess Gerritsen)創(chuàng)作了近20部小說作品,作品多次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漢語在國內出版。盡管苔絲·格里森本人及部分主流文學學者將苔絲·格里森看作是一名華裔作家,認為“描寫非族裔內容……是一種突破”(Sander,1998:22),但由于其作品沒有描寫美國經(jīng)歷,也沒有表現(xiàn)華裔情感,她的創(chuàng)作不被看作是華裔文學,也沒有得到學界的關注。這也說明,族裔性作為華裔文學的獨特性,其表現(xiàn)形式可以多樣,但不會消失,因為缺乏族裔性的作品不能算作華裔文學,只有族裔性與藝術性兼具的作品才能成為華裔文學的經(jīng)典,成為學界關注的對象。
華裔文學與中國文化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激發(fā)了中國學者的研究興趣和熱情。華裔文學在我國的接受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主要是外國文學雜志登載的關于華、亞裔文學介紹性文章。自90年代開始,美國華裔文學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特別是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理論的發(fā)展為這一新型的文學形式提供了理論基礎,華裔文學研究漸成風尚,逐漸形成以吳冰、張子清和饒芃子等老一代學者為領軍人物的研究中心:北京外國語大學、南京大學和暨南大學。同時,以華、亞裔文學為題的國內國際學術會議的召開、“華裔美國文學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的成立、華裔文學翻譯作品的出版等都進一步促進了華裔文學在我國的接受。華裔文學研究很快蔓延到全國各地,并形成一股研究熱潮,涌現(xiàn)出一大批華裔文學學者和愛好者,以華裔文學為題的研究成果也逐年增多,甚至成幾何倍數(shù)增長。據(jù)北外華裔美國文學研究中心資料顯示,自1999年至2009年間,以美國華裔文學為研究內容的博士論文有30篇,至2012年,國內出版批評華裔文學教材、研究專著、訪談錄等多達30余部,發(fā)展速度驚人。
與華裔文學在美國接受的“美國化”不同,華裔文學在我國的接受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中國化”特點。受西方后現(xiàn)代理論影響,傳統(tǒng)的外國文學研究受到?jīng)_擊,文化研究則異軍突起,華裔文學成為理論實踐的試驗田。而中國學者獨特的文化背景為華裔文學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保障,文化身份研究成為熱點。研究者不僅從中國文化視角評判華裔文學作品中的中國文化,也重視中國文學傳統(tǒng)在華裔文學中延伸或變遷。特別突出中國文學與文化對華裔文學的影響。在2007年之前國內出版的12部批評著作中①,有10部作品將其中的中國文化作為主要研究內容,有研究者將美國華裔文學看作“跨文化的中國敘事”(高鴻,2005)或“西方語境的中國故事”(衛(wèi)景宜,2001);也有學者認為“美國華裔文學與大陸新文學傳統(tǒng)具有相同的文學品格和文化特質”。(胡勇,2003)甚至有學者建議將華裔文學與華文文學歸并在一起,統(tǒng)稱為華文文學。有研究者將水仙花、黃玉雪、湯亭亭、譚恩美等華裔作家與聶華苓、嚴歌苓等華文作家進行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女性作家建立的女性寫作傳統(tǒng)是“中國文學延伸到異域的一道彩虹”。(肖薇,2005)在這些研究中,中國學者更傾向于探究中國文化或文學對華裔文學的影響,以此建構華裔文學自身的文學傳統(tǒng)??梢哉f,中國學者的這些研究進一步凸顯了華裔文學的族裔性,也引導了華裔文學接受的傾向,即族裔性強的作品得到更多關注。的確,中國學者的中國文化視角豐富和深化了華裔文學的解讀,但同時也造成了接受內容的相對集中。
中國學者的“中國文化情結”突出了對華裔文學“族裔性”的研究,這主要表現(xiàn)在對華裔文學獨立身份的重視。在美國,美國華裔文學的接受基本上是在亞裔文學研究的框架內,是與日裔文學、韓裔文學、菲律賓裔文學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但在中國,華裔文學往往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分支進行的。當然這與華裔文學在早期亞裔文學中的地位有一定的關系。在早期,華裔文學作品無論在數(shù)量還是質量方面在亞裔文學中都占據(jù)很大的優(yōu)勢;在早期研究者中,華裔學者也占了很大比例;在研究方法上,為了突出華、亞裔文學身份的整一性,研究多采取“整體化”(totalizing)策略。因此,早期華裔文學研究與亞裔文學研究基本保持同步。但隨著亞裔文學版圖的擴大,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亞裔文學的疆界已拓展到南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qū),菲律賓裔、越南裔以及印度裔作家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美國華裔文學在亞裔文學中的“中心”地位已被多個“中心”取代,美國華裔文學與亞裔文學研究不再保持同步。但從當前華裔文學在我國的接受看,中國學者的中國文化情結進一步突出了華裔文學的族裔性特點,但這樣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對華裔文學的文學性訴求,不僅造成了研究內容的相對集中,也造成了研究范式的相對單一。相對忽視了年輕一代華裔作家的創(chuàng)作,而哈金等新移民作家的創(chuàng)作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的確,近幾年美國華裔文學研究在我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一方面,對具體作家的研究更加深入。如方紅的《華裔經(jīng)驗與閾界藝術——湯亭亭小說研究》探討表意手法與閾界藝術在作品中的運用,開辟了新的研究視角(2007)。吳冰與王立禮主編的《華裔美國作家研究》是國家社科項目成果,在作家研究方面堪稱集大成者;另一方面,華裔文學研究進入一個理論建構和反思階段,如張瓊的《從族裔聲音到經(jīng)典文學——美國華裔文學的文學性研究及主體反思》將華裔文學置于美國文學背景下討論其藝術性(2009)。劉葵蘭的《變換的邊界:亞裔美國作家和批評家訪談錄》則通過對作家和批評家的訪談比較全面地展示了這一領域的最新進展(2012)。此外,以美國華裔文學為題的研究項目也逐漸增多,如蒲若茜主持的200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亞裔美國文學批評范式與理論關鍵詞研究”,筆者2011年教育部課題“族裔性與文學性的融合——美國華裔文學批評研究”等致力于華裔文學理論建構和批評研究。但研究的深入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內容相對集中的偏頗,應該引起重視。
如其它美國少數(shù)族裔文學一樣,華裔文學的族裔性是其有別于其他少數(shù)族裔文學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其身份符號,但族裔性猶如一把雙刃劍,它可以促進華裔文學的接受,但過分突顯族裔性則會切斷與主流文學的對話,影響其更大范圍的傳播。與美國主流文學在我國的接受不同,當代美國華裔文學在我國的接受是一個“華裔文學的美國化和華裔文學的中國化”的過程,這里存在著華裔文學與主流文學融合及跨文化接受的問題。作為多元文化的產(chǎn)物,美國華裔文學是在美國文學的大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其族裔性不可能脫離美國文學的普遍性。只有將華裔文學置于美國文學的傳統(tǒng)中,我們的研究才能更充分認識其特殊性,美國華裔文學在我國的接受才會更加全面和客觀。這不僅是美國華裔文學在我國的接受面臨的問題,同時其他少數(shù)族裔文學在其母國文化語境中的接受也會面臨同樣的挑戰(zhàn)。
注釋:
①這12部作品為:衛(wèi)景宜:“西方語境的中國故事——論美國華裔英語文學的中國文化書寫”(2002)、胡勇:《文化的鄉(xiāng)愁——美國華裔文學的文化認同》(2003)、石平萍:《母女關系與性別、種族的政治:美國華裔婦女文學研究》(2004)、趙文書:Position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n Contested Terrains(2004)、張龍海:《屬性和歷史:解讀美國華裔文學》(2004)、肖薇:《異質文化語境下的女性書寫——海外華人女性寫作比較研究》(2005)、高鴻:《跨文化的中國敘事——以賽珍珠、林語堂、湯亭亭為中心的討論》(2005)、李貴蒼:《文化的重量:解讀當代華裔美國文學》(2006)、張瓊:《矛盾情結與藝術模糊性:超越政治和族裔的美國華裔文學》(2006)、蒲若茜:《族裔經(jīng)驗與文化想象:華裔美國小說典型母題研究》(2006)、薛玉鳳:《美國華裔文學之文化研究》(2007)、陸薇:《走向文化研究的華裔美國文學》(2007)。
[1]Baym,N.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5thed.)[C].New York:Norton,1998,(2):xxix-xxxii.
[2]Jefferry,P.,F(xiàn).C.Chan et.al.Aiiieeeee!An Anthology of Asian American Writers[M].New York:Penguin Books USA Inc,1991.
[3]Kupper,A.Culture,difference,identity[A].王曉路等.當代西方文化批評讀本[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377-389.
[4]Sander,L.G.Introduction:Ethnicity-Ethnicities-Literature-Literatures[J].PMLA,1998,(1):19-22.
[5]方紅.華裔經(jīng)驗與閾界藝術——湯亭亭小說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
[6]高鴻.跨文化的中國敘事——以賽珍珠、林語堂、湯亭亭為中心的討論[M].上海: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2005.
[7]胡勇.文化的鄉(xiāng)愁——美國華裔文學的文化認同[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
[8]黃懷軍.差異[A].王曉路等.文化批評關鍵詞研究[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293-301.
[9]雷蒙·威廉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M].劉建基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5.
[10]廖炳惠.關鍵詞200:Key Words in Literary and Critical Studies[M].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3.
[11]劉葵蘭.變換的邊界:亞裔美國作家和批評家訪談錄[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
[12]王曉路.種族/族性[J].外國文學,2002,(6):62-66.
[13]衛(wèi)景宜.西方語境的中國故事——論美國華裔英語文學的中國文化書寫[J].華文文學,2001,(4):69-73.
[14]吳冰,王立禮.華裔美國作家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15]肖薇.異質文化語境下的女性書寫[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5.
[16]張瓊.從族裔聲音到經(jīng)典文學——美國華裔文學的文學性研究及主體反思[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Influence of Ethnicity on Reception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LIU Zeng-mei,CHEN Hua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nan 250014,China)
Ethnic literature usually gains its recognition as opposed to themain-stream literature.Ethnicity,a symbol of difference,also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of ethnic literature,has influence on its distribution and reception,and itmay promote its reception or lead to itsmonologue.Reception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n America goeswith theweakening of ethnicity while its reception in China is a process of being localized,which highlights its ethnicity.It's true that Chinese scholars’“Chinese culture complex”has deepened Chinese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toomuch attention on ethnicity,however,limits its reception range to a certain extent,which isworthy of note.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ethnicity;reception;influence
I106
A
1002-2643(2014)03-0079-05
2013-08-02
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族裔性與文學性的融合——美國華裔文學批評研究”(項目編號:11YJA752012)的部分成果。
劉增美(1966-),女,山東昌樂人,教授,文學博士。研究方向:美國文學與文化研究。
陳華(1982-),女,山東五蓮人,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