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常委匡耀求提交提案,建議取消節(jié)假日高速公路免費,代之以發(fā)放節(jié)假日交通補貼。提案稱,根據(jù)2012年統(tǒng)計推算假日高速公路免通行費超過200億元,按目前內地人口計算,可以給每人發(fā)20元;他建議國家財政再拿出一部分,給每個國民發(fā)放100元節(jié)假日交通補貼。
匡耀求的這個提案,不少人認為“看起來很美”,但“實施起來不太現(xiàn)實”。但我覺得,方向比速度更重要,辦法總比困難多,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因為我們想不到。只要全民發(fā)補貼的方式比假日高速免費更科學,我們就值得沿著這個方向努力。
之所以“看起來很美”,道理顯而易見,其一,更加公平,因為目前的節(jié)假日免費,只是讓部分有車的國民享受了,而乘坐其他交通出行的國民,不僅不能享受這一措施的好處,還可能因為價格上漲增加開支;其二,可以提高道路資源配置效率,沒有了免費,一些可出行可不出行的有車一族,就可能選擇不出行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降低塞車幾率;其三,有利于環(huán)保,上路的車少了,能源消耗就降低了,汽車排放的尾氣也就少了。
之所以認為“實施起來不太現(xiàn)實”,歸納起來,理由大概有這樣幾點:一是人口是動態(tài),每年測算不易;二是涉及人口龐大,發(fā)放成本較高;三是擔心層層截留,最終不能發(fā)放到每個人手中;四是每人發(fā)放20元太少,公共財政能否補貼是一個未知數(shù);五是免費是趨勢,擔心這種辦法會讓公路姓“公”的本質永不可能實現(xiàn);六是有車一族本身就為出行付出了巨大成本,也繳納了更多的稅費,取消特殊優(yōu)惠采取普惠也不公平。
質疑之聲毫無疑問是有道理的,但這些質疑并不是不可以化解的,如有車一族擔心的出行成本問題,一方面可以通過嚴格執(zhí)行《收費公路管理辦法》,讓更多的公路免費起來:另一方面可以立法限定收費公路的利潤率,適當降低收費標準。至于擔心被截留,則完全是多余的,只要黨紀國法硬起來,就不會有問題。普惠實際與普惠成本的問題,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大數(shù)據(jù)技術的幫助下,無論是人口統(tǒng)計,還是發(fā)放到位,問題都不會太大。
實際上,補貼涉及的是一個國民福利問題,爭論的焦點,一是國民的國家福利是多是少的問題,因為全世界每一個國家的國民或多或少都會享受國家福利,比如北歐就是高福利國家,也是我國民眾一直羨慕的地方,但許多專家對這種高福利模式并不贊成,擔心這樣的模式壓縮了市場的作用,可能導致經(jīng)濟增長率較低,就業(yè)不足,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就曾撰文稱,“如果過多靠國家福利,而不是靠自己奮斗,民眾幸福感會打折扣。”
關于國民福利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國民福利究竟是該以顯性為主還是以隱性為主的問題。西方國家由于沒有中國這樣的戶籍制度,無論是采取社會保障的模式,還是采取國民分紅的模式,國民福利基本上都是以顯性為主。而我國,國民福利更多地附加在戶籍制度上,附加在單位、職務等身份上,以隱性為主。我國隱性福利泛濫恰恰也是近年來社會擔憂和批評的地方,因為隱性福利泛濫加劇了貧富差距,導致國民的不公感增加。
因此,高速公路節(jié)假日該不該免費不是問題的焦點,國民普惠的顯性福利才是問題的本質。而我國急切需要做的,就是應該盡快明確國民普惠福利的清單,清除附著在身份上的各種隱性福利,或者讓一些必要的特惠性的福利也見見光。至于該不該“發(fā)放節(jié)假日交通補貼”這一普惠國民福利,當然可以討論,如果意見一致,應該發(fā),則可以與其它國民普惠顯性福利合并發(fā)放,既可以降低單筆發(fā)放的成本,也可以讓國民感受到“被關懷”的幸福。
(文/郭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