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來新夏先生"/>
張 國
(《中國青年報》天津記者站,天津300201)
91歲,始掛筆
——憶來新夏先生
張 國
(《中國青年報》天津記者站,天津300201)
在告別人世之前,91歲的歷史學家來新夏對護士提了一個請求:把我的眼鏡拿來,我要看東西;把我的假牙拿來,我要說話。
這也許是來新夏陷入昏迷前為人所知的最終遺言。他因肺部感染入院,直至一個月后心臟功能衰竭。上呼吸機前,他還給護士們“上課”,還想讀書。
2014年3月31日15時10分,春天還沒走完,來新夏走了。此前一天,還有學生撰文回憶,南開大學新年晚會有則燈謎,謎面是“落花流水春去也”,謎底就是大名鼎鼎的來新夏教授。
在歷史學、方志學、圖書文獻學等多個學科都作出開創(chuàng)性貢獻的來新夏,素以“縱橫三學,自成一家”聞名。但他自謙只是“一個讀書人”。
他如約完成了讀書人的誓言——兩年前,南開大學為他慶祝九十大壽,他自稱“90后”,當眾表示:行百里者半九十,九十歲是新的開始,請朋友們監(jiān)督,“有生之年,誓不掛筆”。
去世前幾日,來新夏主編的新書《目錄學讀本》付梓,他沒能看到。近千萬字的《來新夏文集》再過幾天就要交到出版社,他還沒校完。他新近在一家廣播電臺開設的文化講座也還沒制作完成。
一切都已來不及了。
妻子焦靜宜湊在耳邊,試圖將他3月23日發(fā)表的最后一篇隨筆念給他聽。文中,來新夏形容自己“一直停不下來”。他總結,最后三年左右寫了三十來篇文章,還做過多次講演,感到“心無愧怍”。
文章題為“難得人生老更忙”。這是他在輔仁大學的師友啟功的贈言。來新夏八十大壽時,年過九旬的啟功已不能寫毛筆字,就以硬筆寫來祝壽詩。
他多年的助手和朋友、南開大學圖書館原副館長李廣生說,來先生何止“著作等身”,他個人撰寫的著作摞在一起,高過了天花板。
為來新夏整理文集的南開教授徐建華指出,來先生的許多成果都具開拓意義,多部專著是本領域或新中國成立后本學科第一部作品。
來新夏的第一部學術著作是1957年的《北洋軍閥史略》,這是新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論述北洋軍閥興亡史的專著,“文革”中成為他的麻煩之一。有人批評他“研究壞人的歷史”,“陰暗心理作怪”。
焦靜宜說,來先生曾經屬于“內控”人員,沒被定性為右派,但也排除在“群眾隊伍”之外,限制外出,不許上課。這客觀上催生了一位目錄學家——后來他開設目錄學課程獲得允許,因為這門學科“離政治遠”。
有人形容,來新夏屬于“百科全書”式人物,且口才極好,講課“記下來就是一篇完整文章”。
晚年的來新夏不再開啟新的課題,而是把舊稿補充完整。他的代表作《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是用毛筆寫成,初稿12冊,但經過“文革”,僅余兩冊。另一書稿《書目答問匯補》也被沒收,多年后被學生從廢紙堆中發(fā)現(xiàn)。
與很多同代知識分子一樣,來新夏的學問經過了被焚燒、然后憑借腦力重新恢復的過程。
焦靜宜說,來先生極少談起“文革”,也不寫回憶錄。他覺得,自己所經歷的,并非個人獨有的遭遇。
學生們公認,來新夏后來經歷了“衰年變法”式的轉型:這位歷史學家以高齡成為出版近20種隨筆集的高產作家。
南開大學中文系教授寧宗一形容這位摯友,“在史學與文學兩條路并行的軌跡上”,進行了“從容的對接”。
而他自比“瘦駱駝的水囊”,只是讓人干渴時“姑且喝上一口”。
他身上亦有瘦駱駝的毅力。在來新夏80歲之前,李廣生未見他“打過一個哈欠”。他每次拜訪,往往見到滿頭白發(fā)的來先生坐在電腦前。
來新夏74歲那年開始學習電腦,起因是他預料到,上了年紀用筆寫字手會發(fā)抖,鍵盤則不會。
在“環(huán)顧左右,平生知己半為鬼”的年紀,來新夏身邊不乏忘年交。李廣生說,來先生善于交友,有人素不相識,只是慕名而來。只要門鈴一響,開門的往往是來先生。不少地方請他為方志寫序,他甚至為5個拆遷的村莊題寫過《遷墳記》碑文,而在此之前,他親自考察新墓園“均能符合民意”才算答應。
在焦靜宜看來,與青年人的交往,是來新夏保持活力的原因?!八迅@些年輕人的交往看做跟社會聯(lián)系的渠道?!?/p>
浙江省紹興縣集賢鎮(zhèn)群賢村的農民孫偉良,以換煤氣罐為生,雖只有初中學歷,但研究地方志頗有成就。十多年前,他寫信請教來新夏,二人自此建立了長期的讀書人的聯(lián)系。2007年,這位農民在村里建起一座“來新夏民眾讀書室”。
那個村莊來新夏去過三次。他寄去的包裹,孫偉良連原包裝都不舍得丟掉。
孫偉良曾向來先生提出,希望在南開讀個函授文憑。來新夏告訴他,如今教授多如牛毛,擁有文憑未必就算博學多才。紹興的文史富礦足夠挖掘,只要用心研究,比擁有文憑強得多。
跟來新夏的弟子們一樣,孫偉良稱他為“來先生”。
來新夏喜歡“先生”這個稱呼。他近年發(fā)現(xiàn),“先生”似已成“古董”,研究生稱老師為“BOSS(老板)”,師生關系變成雇傭的金錢關系。他“寧背守舊落后的惡名”,也拒絕“BOSS”之稱。
他還忌諱被人尊稱“大師”。在遺囑中,他要求后事從簡,不舉辦任何告別儀式。
很多人沒有來得及與來先生道別。這個讀書人的名為“邃谷”的書房設為了靈堂,沒有哀傷的樂曲,只有書的山谷。
親友們原本期待為他慶祝百歲壽辰,來新夏也很有信心會活到那一天。他今年出版的最后一本隨筆集《旅津八十年》,附有他密密麻麻、令不少晚輩汗顏的工作日程。
今年春節(jié),來新夏整理舊物,發(fā)現(xiàn)尚有一筆“欠債”。2005年,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學術研究主任居蜜委托他整理些鴉片戰(zhàn)爭史料《潰癰流毒》,他因事務繁忙遺忘。他自覺愧對舊友,決定“盡生前二三年之力”完成。
這筆債永遠還不上了。
張國(1982~),男,《中國青年報》天津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