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溆洋
(沈陽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儒學在遼代的傳播及其影響和作用
叢溆洋
(沈陽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契丹族作為馬上民族建立了遼朝,遼王朝本應該完全以武立國,不擅“文禮之事”,但是由于契丹統(tǒng)治者采取了以儒學為核心的治國之道,遂有儒學思想在遼代的傳播。此種傳播為維護契丹統(tǒng)治,擴大國土疆域,安定局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可以說如果沒有儒學思想的傳播和實施,就沒有遼代經(jīng)濟文化的繁榮和政治穩(wěn)定。儒學思想貫穿遼代始終,該思想通過多種方式的傳播,鞏固了遼的統(tǒng)治政權(quán),促進了遼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和進步;儒學文化思想成為指導遼朝統(tǒng)治者治國安邦的基本國策,對遼朝的政治、思想文化、社會習俗、道德觀念、宗教信仰等社會意識形態(tài)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將儒學的影響范圍擴展到中國北方乃至東北亞地區(qū)。
儒學;遼代;傳播;影響
遼代是我國東北少數(shù)民族契丹族始建于公元907年的封建王朝。契丹族是馬上民族,以武立國,不擅文禮之事。遼建國后,隨著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遼朝的勢力不斷的擴大,與漢族的交往日益頻繁,契丹族人逐漸接觸并接受了漢族儒學文化。遼朝的統(tǒng)治者也深深的認識到得國易、治國難的道理,為了鞏固政權(quán),遼統(tǒng)治者引進并倡導儒學文化思想;儒學文化思想在遼成為遼朝統(tǒng)治者治國安邦的基本國策和指導思想;儒學思想對遼朝的政治、思想文化、社會習俗,道德觀念、宗教信仰等社會意識形態(tài)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文擬對儒學思想在遼代的傳播進行一定的描述分析,并揭示其影響和作用。文章分三部分加以論述。
儒學的傳播自始至終貫穿于遼朝二百多年的發(fā)展過程,在該過程中,儒學的傳播是系統(tǒng)的、規(guī)范的;這一傳播,不僅受到統(tǒng)治階級的重視,也得到社會各個階層的廣泛接受和尊奉。歸納起來遼朝的儒學傳播,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一)以科舉取士傳播儒學
科舉源于漢,始于隋,確立于唐,是中原歷代皇帝選撥人才的主要方式,科舉以儒學經(jīng)典為考試內(nèi)容和評判標準,是儒學思想一直占據(jù)統(tǒng)治主導地位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遼代建國時沒有實施科舉考試,但過數(shù)年后,為了鞏固政權(quán)的穩(wěn)定,才開始了科舉制度?!疤纨埮d朔漠之區(qū),倥傯干戈,未有科目,承平日久,始有開辟?!盵1]遼景宗保寧八年,“詔復禮部貢院。”“制限以三歲,有鄉(xiāng)、府、省三試之設(shè)。鄉(xiāng)中日鄉(xiāng)薦,府中日府解,省中日及弟時有秀才未愿起著,州縣必根刷遣之程文分兩科,日詩賦,日經(jīng)義,魁各分焉。三歲一試進士,貢院以二村紙書及第者姓名給之,號‘喜帖’。明日舉按而出,樂作,及門磐鼓十二面,以法雷震。殿試,臨期取旨,又將第一人特贈一官服,授奉直大夫,翰林應奉文字。第二人,第三人止授從事郎,余并授從事郎。”[1]此時的遼朝不僅引用了儒學科舉取士的內(nèi)容,也引用了儒家禮儀形式。據(jù)《遼史》卷17《圣宗紀》和《遼史》卷26《道宗紀》記載:“求進士得七十二人,命賦詩,第其工拙,以張昱等一十四人為太子校書郎,韓欒等五十八人為崇文館校書郎……?!边|史還記載:“遼圣宗太平八年和遼道宗壽隆元年考取進士的就有187人。”漢儒科舉制度在遼的成功復制,不僅鞏固和擴張了遼王朝的統(tǒng)治集團,也為了儒學文化思想在遼朝的傳播奠定主導地位的基礎(chǔ)。
(二)開設(shè)官學和私學以教育傳播儒學
清寧元年,遼道宗下詔興辦教育,確立了儒學經(jīng)典為教學內(nèi)容和教職人員,“詔設(shè)學養(yǎng)士,頒《五經(jīng)》傳疏,置博士、助教各一員?!盵2]清寧六年在遼中京設(shè)立國子監(jiān),并命祭祀孔子先師,“中京置國子監(jiān),命以時祭先圣先師(孔)?!盵2]國子監(jiān)的設(shè)立標志著儒學成為遼朝國民教育的主體。國子監(jiān)設(shè)立好后,在遼興起開辦儒學教育的風潮,各地都開辦了官學或私學?!霸t歸化等處守臣修山澤祠宇、先帝廟貌,以時祀之。于是諸州孔子廟,及奉圣黃帝祠、儒州舜祠、大翮山王次仲祠,俱為一新。”[3]據(jù)清《畿輔通志》、《山西通志》記載:遼圣宗時,“涿州設(shè)立州學;歸州因州人‘本新羅所遷,未習文字,請設(shè)學以教之,’許之;翰林學士邢抱樸還于應州創(chuàng)設(shè)龍首書院等?!鼻髮W者不僅限于漢人,也有契丹人,“藩漢官子孫有秀茂者,必令學中國書篆,習讀經(jīng)史?!盵4]在私學上也多處設(shè)立,如蕭蒲奴幼時由人“教以讀書,聰敏嗜學,不數(shù)年,涉獵經(jīng)史。”[5]耶律蒲魯“習漢文,未十年,博通經(jīng)籍。”[6]“蕭韓家奴‘少好學,弱冠入南山讀書,博覽經(jīng)史,通遼、漢字’?!盵7]等。遼朝興辦儒學教育,為儒學在遼代的傳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也為遼朝培養(yǎng)出大量的漢族、契丹族的儒學知識分子。官學和私學的大量設(shè)立為儒學在遼朝的進一步傳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使儒學的傳播由統(tǒng)治階級擴大到社會各個階層。
(三)推廣教化倡導儒學思想精神
因為儒學是作為遼王朝的政治指導思想和立國之本,所以儒學思想在遼境內(nèi)的影響日深,傳播范圍不斷擴大,傳播層次不斷深化,其所提倡的忠孝節(jié)義等儒學思想道德觀念,逐漸被契丹人所接受,并成為全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準則。國內(nèi)出現(xiàn)了“安習教化,民趨禮義”[7]的局面。耶律義先曾告誡族人:“國家三父房最為貴族,凡天下風華之所自出,不孝不義,雖小不可為?!盵8]加強了統(tǒng)治者的專制統(tǒng)治,制定法律,修訂禮數(shù),有了上下貴賤之分。儒學所倡導的忠孝等道德倫理觀念也被遼代社會普遍接受。儒學文化思想傳播的擴大,不僅促進遼朝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也提高了遼朝人民的文化素質(zhì),使遼朝成為當時中國北方、乃至東北地區(qū)儒學思想文化的中心,如遼圣宗開泰元年“那沙乞賜佛像、儒書,詔賜護國仁王佛像一,《易》《詩》《書》《春秋》《禮記》各一部?!盵9]據(jù)《契丹國志》卷7《圣宗紀》記載:遼圣宗儒學文化修養(yǎng)甚高,“道釋二教,皆洞其旨;縷縷音聲,特所精徹?!瑵h文又喜吟詩,出題詔宰相已下賦詩,詩成進御,一一讀之,優(yōu)者賜金帶。又御制曲百余首?!盵10]遼朝貴族子弟都很喜歡儒學文化,使“樂慕儒宗”,“趨庭就傅”,“學詩禮以檢身”成為當時的一種風尚。從而給予遼代社會風俗、文化思想、倫理道德和禮儀規(guī)范以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一)籠絡(luò)漢族賢能儒士服務(wù)政治統(tǒng)治
契丹民族尚武,善騎射,不擅“文禮之事”和“治國之道”,治國之才也寥寥無幾。為此,遼太祖建國后,深感治國之艱難,思想之匱乏,人才之短缺。在此背景和環(huán)境下,他意識到要想成就一番霸業(yè),穩(wěn)定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必須確立治國之道的指導思想,同時還應該廣納賢才。對此,《遼史》有所記載,言:“時太祖問侍臣曰:‘受命之君,當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對。太祖曰:‘佛非中國教?!对唬骸鬃哟笫?,萬世所尊,宜先?!娲髳?,即建孔子廟,詔皇太子春秋釋奠?!盵11]遼太祖在皇太子耶律倍的幫助下,親自制定了“尊孔崇儒”的基本國策。“(神冊三年)五月乙亥,詔建孔子廟?!盵12]標志著儒學文化思想在遼朝正式開始,由民間的傳播走向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舞臺。神冊元年三月,遼太祖依漢制“立子倍為皇太子”這也是儒學在遼朝的政治舞臺第一次發(fā)揮作用?!埃ㄉ駜匀辏┣锇嗽露∮?,謁孔子廟,命皇后、皇太子分謁寺觀。”[13]以示尊崇。但是,當時契丹人對儒學了解并不是很多。
為了能順利實施這一基本國策,遼朝統(tǒng)治者在內(nèi)統(tǒng)一君臣思想,對外廣納漢族儒士,重用漢族文人儒士。由于當時中原地區(qū)正處在諸侯混戰(zhàn)時期,民不聊生,很多漢人躲避戰(zhàn)爭,向北逃亡,在逃亡的難民中很多賢德儒士成了遼太祖開疆治國的重要謀臣?!皹涑枪?,分市里,以居漢人之降者;又為定配偶,教墾藝,以生養(yǎng)之,以故逃亡者少?!盵14]這是漢人謀士韓延徽為遼太祖提出的意見?!坝值醚嗳隧n延徽,有智略,頗知屬文。與語悅之,遂以為謀主,舉動訪焉。延徽始教契丹建牙開府,筑城郭,立市里以處漢人,使各有配偶,墾藝荒田。由是漢人各安生業(yè),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諸國,于延徽有力焉?!盵15]這是遼太祖對韓延徽功績肯定贊許之詞。還有韓知古、韓德讓等都為遼朝的統(tǒng)治穩(wěn)定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暗伦屧诮y(tǒng)和間,位兼將相,其克敵制勝,進賢輔國,功業(yè)茂矣。至賜姓名,王齊、晉……”[16]
(二)推行與鞏固“以漢制待漢人”制度
由于遼朝的日益強大,中原諸侯混戰(zhàn),使遼朝疆域迅速擴張。如石敬瑭獻“燕云十六州”:“是月,晉復遣趙瑩奉表來賀,以幽、薊、瀛、莫、涿、檀、順、媯、儒、新、武、云、應、朔、寰、蔚十六州并圖籍來獻?!盵17]所謂的“燕云十六州”就是今天的山西北部、北京和河北等地,這些地區(qū)的生產(chǎn)方式以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為主,經(jīng)濟、文化比遼朝本土要發(fā)達很多,遼的游牧式治理方式遠遠不能適應這些地區(qū)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遼朝初得十六州時,既有人心不向,又乏官吏治理和統(tǒng)治農(nóng)業(yè)文明的經(jīng)驗。面對日益突出的生產(chǎn)方式、社會習俗等方面矛盾,遼太宗推出了“以漢制待漢人”,“因其俗而治”的方針政策,采取設(shè)漢官、用漢制。“至于太宗,兼制中國,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國制簡樸,漢制由沿名之風固存也。遼國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盵18]“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復設(shè)南面三省、六部、臺院、寺監(jiān)、諸衛(wèi)、東宮之官?!盵19]遼朝設(shè)立“一國兩制”雙重體系的治理制度,不但穩(wěn)定了局勢,鞏固了政權(quán),也促進了儒學思想在遼朝的傳播。
(三)淳化社會風俗
契丹族是一個有著一千多年悠久歷史的游牧民族,和其他中國北方少數(shù)民族一樣游牧漁獵在草原大漠之中。在遼代建國前,他們還處在原始氏族部落的社會形態(tài)。據(jù)記載:“畜牧、田漁為稼”漁獵是契丹族人維持生活的主要來源。他們以吃肉著皮,車走家搬的生活方式為主要生活方式?!哆|史》有載:“大漠之間,多寒多風,畜牧畋漁以食,皮毛以衣,轉(zhuǎn)徒隨時,車馬為家?!盵20]社會習性較為彪悍、粗獷,社會習俗較為原始,倫理道德水平還處在原始氏族部落階段。遼朝建立后,在儒學的影響下,生產(chǎn)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社會風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儒學改變了契丹族人“繼庶母婚”“弟取寡嫂婚”等的婚俗和“人死不哭”“人死不墓”喪葬等等傳統(tǒng)習俗。
儒學文化思想貫穿遼代二百余年的發(fā)展過程,對遼代的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社會觀念,宗教信仰等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促進吏治廉明
從遼朝的建國初期,遼太祖就把“尊孔崇儒”作為遼朝的基本國策,把儒學思想作為遼朝建設(shè)的政治指導思想,貫徹落實了“為政以德”。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孔子主張仁政,仁者愛人,孔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也?!盵21]遼太宗曾提出“軍國之務(wù),愛民為本。民富則兵足,兵足則國強?!盵22]開泰元年,遼太宗下詔曰:“朕惟百姓徭般煩重,則多給工價;年谷不登,發(fā)倉以貸;田園蕪廢者,則給牛、種以助之?!盵22]鼓勵百姓農(nóng)耕。蕭義任遼北院樞密使時,“申威令以制其豪強,修仁政以養(yǎng)其疲潦。”[23]耶律仁先“恤孤載,禁奸匿,宋聞風震服?!盵24]耶律宗政“樂慕儒宗,諦信佛果。戚里推其孝佛,部下仰其寬仁?!盵25]
在吏治上,從選官開始,遼朝從初期遼太祖開始,就很明白“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道理,他把韓延輝、韓知古等漢臣納入遼朝的統(tǒng)治集團,委以重任。儒家主張“學而優(yōu)則仕”,遼太宗時期,為了能選拔更多可用之才,開設(shè)儒家的科舉取士制度,但是當時的科舉制度只限于燕云地區(qū)。到遼圣宗時期,科舉制度基本完善,任賢舉能,有英雄不論出處之勢。耶律韓八“囊衣匹馬行于宮側(cè),遇圣宗微行出市,才始見售。”[26]為求圣賢之才,圣宗下令諸部:“所俘宋人,有官吏儒生抱器能者,諸道軍有勇健者,具以名聞。”[27]“武白被遼軍俘獲后,遼授他為上京國子博士,后又任尚書左永,知樞密事。”[28]“宋將王繼忠被俘后,被任為樞密使。”[29]在治理官吏清廉上多次下詔整治,設(shè)立處罰制度,對于貪污受賄者給予法律制裁,或罷官永不錄用等措施。太平六年圣宗下詔“南諸部廉察州縣及石烈、彌里之官,不治者罷之。”“詔大小職官有貪暴殘民者立罷之,終身不錄;其不廉直,雖處重任,即代之;能清勤自持者,在卑位亦當薦拔;其內(nèi)族受賄,事發(fā),與常人所犯同科。”[30]等都體現(xiàn)出了儒學思想對其的影響。
(二)普及了儒學思想
遼朝的歷代皇帝把孔儒思想作為衡量朝臣們忠君、愛國、勤政的行為準則。儒學思想以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為核心。仁是孔儒思想的核心理論體系,是孔子對社會政治、倫理道德要求的最高標準。孔子認為:“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盵31]主張“禮治”為“德治”,“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盵32]“忠良則必示族褒,兇逆則須行誅伐?!盵33]在遼圣、穆兩朝,張儉時任宰相,深得皇帝的贊許:“尊儒重道,移孝資忠。宗九流百氏之指歸,達三綱五常之要道?!盵34]儒學思想作為遼的基本國策,在教化百姓上更是以“孝悌”、“三綱五常”思想作為衡量百姓倫理的標準,倡導并獎勵百姓的孝梯行為。圣宗下詔:“民間有父母在,別籍異居者,聽鄰里覺察,坐之。有孝于父母,三世同居者,族其門閭。”[35]“癸卯(開泰元年),前遼州錄事張庭美六世同居,儀坤州劉興澈四世同居,各給復三年?!盵36]“邢簡妻陳氏,孝舅姑,閨門和睦,親黨推重。睿智皇后在她死后,追贈她為魯國夫人,刻石以表其行?!盵37]儒學思想的普及,改變了遼朝契丹族人原有陳規(guī)陋俗,使儒學思想的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成為遼朝社會倫理道德的新準則,促進遼社會文明進步。
(三)提高了社會文明程度
儒學在遼朝的傳播大大提高了遼朝的社會文明程度。在遼圣宗時期興起的“學唐比宋”風潮,不僅促進了遼代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和各民族的融合,縮小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與中原地區(qū)的文化差距,更提高了遼代社會的文明程度。據(jù)《遼史》記載,在遼道宗即位之初就“求直言,訪治道,勸農(nóng)興學,救災恤患,粲然可觀”。[38]由此可見,此時的遼朝已經(jīng)基本脫離了建國前的原始社會形態(tài),從統(tǒng)治者到百姓,從管理方式到生產(chǎn)、生活方式都向文明社會邁進了一大步。在當時,遼道宗曾認為“修文物,彬彬不異于中華?!盵39]
儒學文化思想在遼代的傳播,對維護契丹族的統(tǒng)治,提高契丹民族的文化素質(zhì)、道德修養(yǎng),改變了思想觀念等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縮小與中原地區(qū)的差距,促進了各民族的相互融合,使得當時東北亞地區(qū)的儒學文化圈進一步充實。
[1]《契丹國志》卷23《試士科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遼史》卷21:本紀第21道宗一[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3]厲鶚《遼史拾遺》卷7引《宣府鎮(zhèn)志》[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
[4]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卷77引路振《乘軺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遼史》卷87《蕭蒲奴傳》[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6]《遼史》卷89《耶律蒲魯傳》[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7]《遼史》卷103《蕭韓家奴傳》[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8]《遼史》卷45《百官志一》[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9]《遼史》卷15《圣宗紀六》[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10]《契丹國志》卷7《圣宗天輔皇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1]《遼史》卷72:列傳第2[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12]《遼史》卷1本紀1太祖上[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13]《遼史》卷2本紀2太祖下[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14]《遼史》卷74《韓延徽傳》[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15]《契丹國志》卷1《太祖大圣皇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6]《遼史》卷74列傳12[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17]《遼史》卷4本紀4太宗下[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18]《遼史》卷45志第15百官志一[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19]《遼史》卷47《百官志三》[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20]《遼史》卷32:志第2營衛(wèi)志中[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21]程樹德《論語集釋》.子路上篇[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90.
[22]《遼史》卷59:志第28食貨上[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23]《全遼文》卷9《蕭義墓志銘》[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2.
[24]《遼史》卷96《耶律仁先傳》[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25]《全遼文》卷7《耶律宗政墓志銘》.
[26]《遼史》卷9《耶律八傳》[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27]《全遼文》卷1《諭舉拔人才詔》[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2.
[28]《遼史》卷82《武史》卷74《韓知古傳》、《韓延輝傳》[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29]《遼史》卷81《王繼忠傳》[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30]《遼史》卷17《圣宗八》[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31]程樹德《論語集釋》》·學而上篇[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90.
[32]程樹德《論語集釋》八侑下篇[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90.
[33]《全遼文》卷l《圣宗諭高麗興化鎮(zhèn)敕》[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2.
[34]《全遼文》卷6《張儉墓志銘》[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2.
[35]《遼史》卷10:本紀第10圣宗一[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36]《遼史》卷15:本紀第15圣宗六[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37]《遼史》卷107《邢簡妻陳氏傳》[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38]《遼史》卷26《道宗紀六》[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39]《契丹國志》卷9《道宗天?;实邸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責任編輯 曹 萌】
B262
A
1674-5450(2014)04-0099-04
2014-03-16
叢溆洋,女,內(nèi)蒙古寧城人,沈陽師范大學科技哲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