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南京工業(yè)大學外語學院江蘇·南京210009)
美國翻譯研討班的翻譯理念與新批評派的文學理論
李丹
(南京工業(yè)大學外語學院江蘇·南京210009)
本文論述了美國翻譯研討班受到新批評派文學理論的影響,分析了新批評派以作品為中心的本體論文學觀和“意圖謬誤—感受謬誤”等觀點對翻譯研討班翻譯思想與實踐的啟迪,指出了新批評派推動了翻譯研討班的翻譯理念和翻譯實踐的發(fā)展。
美國翻譯研討班 新批評派 作品本體論 意圖謬誤 感受謬誤 張力
20世紀60年代,隨著文學翻譯在美國的興起和繁榮,美國翻譯培訓派(The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應運而生,它的形成標志是美國大學里翻譯研討班的設立。翻譯研討班通過指導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進行閱讀、討論和翻譯,以達到透徹理解、賞析和闡釋作品的目的。翻譯研討班對美國文學翻譯理論和實踐產生了重大影響,并在美國譯學界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翻譯培訓派,該派的代表人物龐德更是以翻譯中國古典詩歌而聞名。郭建中教授在《當代美國翻譯理論》一書中對美國翻譯培訓派及龐德的翻譯思想及翻譯實踐有專門的介紹和論述,并特別指出:“該派聲稱重實踐,不談理論,但在實際上,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I.A.理查茲的閱讀研討班的方法”(郭建中,2000:37)。I.A.理查茲是英美新批評派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而英美新批評派是西方20世紀上中葉文學批評理論的主要流派,統(tǒng)治英美文學批評界達半個多世紀之久,尤其是對美國大學的文學教學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一直延續(xù)至今。所以,從這一背景來看,美國翻譯培訓派的翻譯理念與翻譯實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新批評派的文學理論,特別是新批評派詩學觀的影響。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分析美國翻譯培訓派所受到的新批評派文學理論的影響。
美國翻譯研討班在其指導思想上受到了新批評派以作品為中心的本體論文學觀的影響。新批評派文學理論的特點是以文學作品為文學之本體,認為作品本身是文學活動的本源與目的。他們主張文學作品是一個自存自足的實體,把它看成是“一個為某種特別的審美目的服務的完整的符號體系或者符號結構”(張首映,1999:157)。新批評派因而重視研究作品的內在構成及因素,特別是注重對單個作品的形式因素和技巧方法進行研究,認為文學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發(fā)點是解釋和分析作品本身。美國翻譯研討班翻譯的作品多為詩歌,這和新批評派對詩歌這一文學體裁的推崇一脈相承的。新批評派視詩歌為純文學的完美形式,是文學語言的典范,其中的一個學者布魯克斯更是主張將詩歌看作是一個“精致的甕”(張首映,1999:158)來加以研究。翻譯研討班的初衷與其說是為了培養(yǎng)翻譯家,不如說是為了通過翻譯去進行詩歌的研究,對他們來說,詩歌翻譯本質上是文學批評行為。正如新批評派反對以一種先驗的意識和理論介入作品,提倡對單個作品進行“就事論事”或“就文論文”式的個體批評和封閉式討論那樣,曾為美國翻譯研討班成員之一的賴納?舒爾特在總結翻譯研討班的目的時也認為:過去學生很少去閱讀作品本身,而是去看作品的評論?!跋喾?,翻譯研討班的做法是通過對作品的討論,使學生重新能接觸作品本身”(郭建中,2000:40)。
新批評派不僅堅持以作品為中心的本體論文學觀,而且還堅持對作品內部研究的客觀主義原則。新批評派學者維姆薩特和比爾茲利提出對作品的認知要避免“意圖謬誤”和“感受謬誤”。所謂意圖,就是作者內心的構思或計劃。他們認為作品的意義不同與作者的意圖,探討作者意圖與分析文本無關。研究作品,沒有必要去研究作者的意圖,否則就可能導致作品研究的荒謬性,成為“意圖謬誤”。因此,新批評派極力反對在作品研究中受到有關作家的傳記評介等先入為主的影響,新批評派強烈反對傳統(tǒng)的對文學進行自傳的和歷史的闡釋,因為“作品的真正意義存在于其內部結構,而與其創(chuàng)作者的傳記或歷史信息無關”(朱剛,2001:41)?!案惺苤囌`”是說讀者閱讀作品時可能錯誤地認識和分析作品,片面強調自己的感受,而每個讀者的感受各不相同,從而導致對作品闡釋的印象主義和相對主義,新批評派反對印象主義的批評,實際上是試圖將讀者的情感客觀化和作品的價值永恒化?!耙鈭D謬誤或感受謬誤的結果都是使詩歌本身作為一個具體批評判斷的對象趨向消亡”(朱剛,2001:44)。維姆薩特和比爾茲利通過對“意圖謬誤”和“感受謬誤”的論證,意在說明詩是自律的產品,雖然它是詩人心智的產物,但最終不由作者的意圖或讀者的個人反應所左右,詩的含義只能產生于詩本身。這種將作品與作者、讀者和外部世界隔離的本體論詩學觀,無疑也是理查茲的文學閱讀班和后來的美國翻譯研討班所自覺或不自覺奉行的圭臬。
理查茲在其文學閱讀班上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選了13首詩印成卷子發(fā)給學生,這些詩的范圍從莎士比亞的詩一直到E.W.威爾柯克斯的詩,但是不注明題目和作者,讓學生讀完后任意地寫些評論。而結果理查茲頗為意外:著名詩人的作品不一定就得到好評,“二三流”詩人的作品反而被視為佳作。這一實驗的影響廣泛而深刻,“理查茲的教學實驗,是新批評派的直接起點”(王鍾陵,1998:163)??梢哉f,理查茲在文學閱讀班上采用的文學教學方法和批評方法,造就了英美新批評派。如果從“意圖謬誤”的角度來看,這次實驗似乎驗證了:通常讀者對作品的認識,容易受到社會對某個作家的既有評判標準的左右,從而導致理解的偏頗;但從另一角度來說,理查茲的實驗似乎也說明了因為個體反應的多樣性,讀者僅僅從個體印象出發(fā)認識作品也容易導致“感受謬誤”。但理查茲自己認為:“文本中應存在著一個‘統(tǒng)一意思’,讀者也應該有一個‘統(tǒng)一的判斷系統(tǒng)’,并據此對‘統(tǒng)一意思’進行評價”(許冬平、王東風,2000:42)。這是理查茲開設文學閱讀班的意圖所在,這一設想也成為后來翻譯研討班的前提和出發(fā)點,因為原文本的統(tǒng)一意義才使翻譯活動成為可能。
在一篇題為《翻譯理論探索》的論文中,理查茲認為通過恰當?shù)挠柧?,達到對原文一致的、正確的理解是可能的,而這正是后來翻譯研討班所要達到的目的,他們的翻譯實踐,正好成為這種訓練的一種極好形式。也就是說,在新批評派的文學理論里,翻譯活動被看作是理解和闡釋的一種途徑。正因為如此,翻譯研討班實際上是效法了理查茲在其文學閱讀班上把文本與作者和社會隔離的做法,而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所譯作品的原作者本來就出自非英語文化圈,特別是一些中國古代詩歌作者的個人背景和社會評價不為英美人所了解,所以在客觀上起到了理查茲在其實驗中隱去作者姓名的效果。另一方面,研討班通過對作品的集體閱讀、研究、討論、交流和翻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對作品的個體印象所導致的片面和狹隘的誤讀,從而達到對原詩的統(tǒng)一意義、客觀情感及永恒價值的探求??傊?,這種翻譯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意圖謬誤”和“感受謬誤”對原作客觀闡釋的干擾,在翻譯研討班上,甚至不懂原文語言和文化的成員也可以參加翻譯活動,這更是加強了這種效果。
并且,新批評派的學者在“細讀”過程中如何把握詩的意義和構成要素方面提出了許多獨特的見解。布魯克斯和沃倫所合著的《怎樣讀詩》是論述細讀批評方法的代表作,他們主張從詩的整體意象和意義中把握每首詩的特點。在《詩的張力》一文中愛倫·泰特提出詩歌語言中,有兩個經常在起作用的因素:外延(extension)和內涵(intension)?!巴庋印笔窃~的“詞典意義”,“內涵”是詞的暗示意義,張力是將這兩個詞的前綴去掉后的共核詞:tension。它表示外延與內涵的協(xié)調,明晰和暗示的結合,意象和意義的統(tǒng)一,優(yōu)秀的詩歌就是應該像這樣富有張力,“詩的意義就是它的張力”(塞爾登,2000:300),退特在分析鄧恩的一節(jié)詩時認為,“詩中的意義已完全融入“金子”這一意象之中,這里,內涵與外延是合二為一的,它們相互充實”(塞爾登,2000:301)。新批評大師蘭色姆則將詩的構成總結為“肌質—構架”?!凹≠|”,就是那些活的、局部的細節(jié),是詩的意象;“架構”是詩的邏輯核心,是詩可以意釋而轉換為散文的部分。但詩不同于散文的獨特性及其對世界本體的表現(xiàn),都在于它的意象,可見蘭色姆關于詩的結構的觀點,實際上是偏重于肌質,即細節(jié)和意象的,蘭色姆認為:“就現(xiàn)代詩人而言,他力求去達到意義的朦朧,通過眾多意象去捕捉紛繁復雜、神秘莫測的世界,這也反映出詩歌的本體意識”(方珊,2000:181)。新批評的這幾種代表性觀點都不同程度地強調詩歌中的意象因素對把握詩的特征和意義的重要性,這對現(xiàn)代派詩歌的發(fā)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為現(xiàn)代派詩歌就是要通過意象去表現(xiàn)一個與理性不同的世界,這些觀點同樣也深深地影響了翻譯研討班的翻譯觀,特別是詩歌翻譯的理念。正因為如此,翻譯研討班把龐德的詩歌翻譯方法作為他們效法的典范。龐德不僅是意象派現(xiàn)代詩歌的開創(chuàng)者,并且也被認為是新批評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龐德在詩歌翻譯,特別是在中國古典詩歌翻譯的過程中,延續(xù)了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思想,他在詩歌翻譯中對原文意象的刻意追求是和新批評派對詩歌內部結構的論述,特別和蘭色姆對“肌質”的強調是不謀而合的。龐德認為:“一個“意象”是在瞬間表現(xiàn)智慧和情感的復合體”(塞爾登,2000:329),這一點和理查茲對詩歌意義的看法倒是基本一致的:“一首好詩傳達給讀者的是詩人對世界的獨特體驗產生的有益的心理效應”(方珊,2000:129)。換句話說,在譯詩時抓住了原詩中的意象,也就傳達了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思想情感和獨特感受,這正是譯詩的真諦所在。
由此可見,美國翻譯研討班的研究過程中受到了新批評派積極地影響和有力地推動,在一定程度上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了新批評派以作品為中心的本體論文學觀,遵循了新批評派堅持對作品內部研究的客觀主義原則。同時,美國翻譯研討班形成了自身的翻譯理念,進行了以詩歌翻譯為主的實踐活動,從而為美國文學翻譯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郭建中.當代美國翻譯理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35-58.
[2]張首映.西方二十世紀文論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46-169.
[3]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批評理論(英文版)[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31-56.
[4]王鍾陵.新批評派詩學理論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1998(5).
[5]許冬平,王東風.評根茨勒的《當代翻譯理論》[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12).
[6]拉曼·塞爾登.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xiàn)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300-329.
[7]方珊.形式主義文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128-211.
I046
A
1009-8534(2014)05-0040-02
2014-04-24
李丹,女,遼寧沈陽人,(1979-),南京工業(yè)大學外語學院,碩士,講師,從事英美文學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