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晶晶+尤昌鎮(zhèn)
眾所周知,“教無定法”、“教是為了不教”這兩句教學經(jīng)典語言,共同指向一個目標:以學生為中心。對此,王榮生教授在《語文課程論基礎》里談及“語文教師的專業(yè)化建設”也這樣闡述:“參與課程研制、用教材教、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將成為語文教師專業(yè)工作的三大準則?!辈⒃谡撌觥罢Z文教學內容”時指出:教師為達到教學目標而在教學中重構“師本—生本”狀的“課程內容”和“教材內容”。它既包括對既定課程內容的執(zhí)行,也包括在課程實施中對既定課程內容的改造,還包括教師乃至學生在教學中所產(chǎn)生的課程內容;既包括在教學中對現(xiàn)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師對既定教材內容的“重構”—改編乃至增刪、更換等,還包括由其他途徑的種種材料的呈現(xiàn)。這段話說淺了就是教學內容的選擇要“量體裁衣”,一切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是學生求知的訓練場,思維的發(fā)散場,情感的體驗場;課堂的教學形態(tài)立足于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尤其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教師在解讀文本的時候要有“生本”意識,找準文本與學生心理需求的契合點,從而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到達“不教”之境界。那么,確立怎樣的教學內容,設計怎樣的問題,才能有效地刺激學生元認知的思維、心理及情感體驗的需求,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呢?鑒于這樣的思考,筆者在執(zhí)教《我的叔叔于勒》時,針對學生學習小說大都有較濃厚的興趣,很關注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人物的命運,對于小說中的字、詞、句,大部分學生不會感覺有難度的現(xiàn)狀,試圖通過“重構”教學內容去引領學生把握人物形象,體會作者的感情態(tài)度,體會主旨上有深層的認識,并能引發(fā)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再說,課文是一篇刪節(jié)小說,對照原作,很顯然,刪節(jié)以后不利于對人物、小說主題的深入認識,如果通過與莫泊桑原著小說的比較閱讀,在人物形象的理解上去突破,指導學生閱讀完整的作品,養(yǎng)成思考、探究與體驗的閱讀品質,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會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達到深層解讀小說主題之目的。為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重點設計了“三度解讀”,達到非常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小說敘述者與敘述視角的解讀
首先,在課前發(fā)下莫泊桑的原作《我的叔叔于勒》(未刪節(jié)版),讓學生仔細閱讀,比較與課文的異同,并把這種異同用旁注的形式寫在文章旁邊空白處。
一開始,學生會認為小說的主人公是于勒,其實,于勒只是作者設置的一面鏡子而已,在這面鏡子中照出的是人性的美丑。所以作者并不是要告訴我們于勒是一個怎樣的人,而是想知道我們怎么看待于勒這樣的人。因此小說的敘述視角尤為重要了。在小說中作者雖然是一個隱形的人,但他把自己的價值觀和感受都加在了這個敘述者身上。小說的敘述者“我”——若瑟夫、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于勒的侄子,還有這個“我”還包括成年若瑟夫(小說開頭和結尾),較為復雜(這可能也是人教版編者刪除開頭結尾的原因,這樣敘述者就單一了)。用孩子的眼來看他的親叔叔于勒,用孩子的口來講他的親叔叔于勒的故事,為避免敘述視角的單一,又用成年后的若瑟夫再來回顧這個故事,莫泊桑不愧是一個高超的小說家,文中處處可見他的這種用心。
為了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這種用心,于是,利用課后練習讓學生討論:
1.保留與刪去這一頭一尾,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讓學生關注小說的開頭和結尾,是為了找出誰在講故事,意在讓學生了解小說敘述視角的效果。
小說的開頭和結尾,是成年若瑟夫說他小時候所經(jīng)歷的事。在小說開頭結尾處,我們看到成年后的若瑟夫毫不猶豫的給乞丐五法郎,他保留了童年的純真、愛心,仍然幫助像他的叔叔一樣的窮苦人,這是人性的光輝,在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里作者通過成年若瑟夫表達了自己的人道主義之愛,從對親人的愛擴大到對所有窮苦人的愛。
同時保留開頭和結尾,能使小說以故事敘述人的角度述說,故事套故事,增加可信度,可以使讀者對人物心理有進一步的了解。
2.小說敘述者為什么不選擇菲利普先生或夫人?
小說敘述者的精心選擇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高明的藝術技巧。因為敘述者往往承載著作者自己的情感走向和處世態(tài)度。如果敘述者是菲利普先生或夫人,小說的金錢味就太濃,人情味太薄,不禁令讀者身處冰冷的地窖,感嘆世態(tài)炎涼,人性淡薄。小說人物和主題就淺顯了甚至變味了,情節(jié)也變得平淡無奇,根本無法成為一篇享譽世界的優(yōu)秀短篇小說,精于講故事的莫泊桑顯然不會如此。
二.小說主要人物的深入解讀
與原文比較,課文刪去了很多內容,主要集中在對菲利普一家日常生活的描述,包括平常拮據(jù)的、憋屈的生活和周日的散步;菲利普一家想掩飾、想改變這樣的生活等方面,可以讓學生找出刪節(jié)的內容讀一讀,思考一下編者刪去這些內容是否妥當?
兩文的比較閱讀,就需要學生的自主比較,可通過小組合作探討這個問題,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從作品的完整性、人物的多面性等角度分析均可。讓同學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初步把握小說的主題。
為了更深入認識和評價菲利普夫婦,不妨設置如下兩個問題:
1.菲利普夫人做了哪些事,說了哪些話,從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樣的人?
如菲利普夫人:“我的母親不放心地挽著我那未嫁姐姐的胳膊。”“我的母親一肚子心事愁得了不得?!薄拔夷赣H因為我們生活得不寬裕很感痛苦,時常找著好些尖刻的話,好些遮遮掩掩的和不顧信義的閑話去對付我的父親。每逢這種時候,這個可憐的男子漢總是一言不發(fā),張開手掌在額頭上抹一下,像是要揩掉并不存在的汗水似的。這一動作使我心酸,我體會他那種無可奈何的痛苦。”
母親為了不讓于勒叔叔發(fā)現(xiàn)我們,讓我去付牡蠣的錢,并對我多付十個銅子的錢表示生氣。
我母親有點猶豫不決,她怕花錢;但是兩個姐姐贊成。母親于是很不痛快的說:“我怕傷胃,你只給孩子們買幾個好了,可別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比缓筠D過身對著我,又說:“至于若瑟夫,他用不著吃這種東西,別把男孩子慣壞了?!?/p>
從以上內容看出,用自私、冷酷、勢利、愛慕虛榮、嫌貧愛富來形容菲利普夫人是不夠完整的,她固然有可惡、可笑的地方,但也有可悲、可憐、可取之處。菲利普夫人不是自私、冷酷、貪婪的代名詞,她還是稱職的母親,承受著生活的重壓,努力保護著自己的家庭。我們可以看到底層人物生活的卑微和辛酸。
通過對刪節(jié)內容與課文的比讀,學生們找出了課文中沒有的而原著中寫得較精彩的人物描寫細節(jié),體會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2.如果你有一個嫁不出去的姐姐,或者有一個敗家的叔叔,你爸爸會怎么辦?你媽媽會怎么想?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也是情感體驗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來談談自己的家庭中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時父母是如何面對和解決的。每個家庭的特點不同,自然,版本也是多樣的,家境富裕的可能就寬容大度了,因為不多一個吃閑飯的。家境不佳的父母可能就斤斤計較了,因為經(jīng)濟的拮據(jù)畢竟是一個家庭的大問題,根本容不下一個滿身是債的親戚。
王富仁老師在《怎樣感受人?怎樣感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一文中也寫道:“我們與‘我的父母有什么不同呢?不同之處不在于我們沒有生活在一個物質的和金錢的世界上,不在于我們不像‘我的父母那樣關心自己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而在于我們沒有像于勒這樣一個能夠從根本上顛覆自己家庭的經(jīng)濟基礎、使我們不是越來越富裕而是越來越貧窮的親人,一個我們中國人所說的‘敗家子的弟弟。而沒有這樣一個人,是無法挖掘出經(jīng)濟世界里的金錢關系對我們人性的扭曲的,是無法顯示出我們成年人心靈的本真狀態(tài)的?!?/p>
希望學生跳脫固有的框架,對菲利普夫婦抱有一定的憐憫,從而感受作者莫泊桑的悲憫情懷。少一些“批判揭露”等單一主題表述,多一些探究作者內心深處比較復雜的情感的眼光。只有這樣,我們學生的內心情感才會不斷豐潤,胸懷才會豁達。
三.小說主題的深層解讀
這是一篇讓人深思的小說,不是讓我們來嘲笑或是一味的譴責某些人,而是真誠的讓我們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對于他人的態(tài)度里是否還有愛和同情。小說選擇若瑟夫作為敘述者,一個充滿悲憫情懷的人,他用這種親情關系看于勒,自然也會用這種親情關系看自己的父母,所以在文章的敘述中體現(xiàn)了“我”對父母的理解和同情,這也是莫泊桑的同情和情懷。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們知道小說的主題并不是在批判菲利普夫婦,而是體現(xiàn)在現(xiàn)實社會金錢關系對人性的破壞上,似乎這是人人都無法避免的,可作者卻試圖讓人性回歸愛和同情,所以他讓成年后的若瑟夫仍然保留這些人性光輝,正如錢理群教授說的“莫泊桑本質上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作家”(錢理群《略說<我的叔叔于勒>》)。改編后的小說情節(jié)線索清楚明白,更適合初中生閱讀。但改編后的課文淡化甚至改變了原作中成人視角對世界上所有不幸者的悲憫情懷,對菲利普夫婦和于勒精神世界的理解變得簡單化,小說就簡單的成為對于勒的同情和對菲利普夫婦的譴責,小說內部隱含的悲劇氛圍也改變了,譴責、鞭撻代替了悲憫,小說的主題也改變了。
所以,在主題的認識上可以讓學生深入感受文本,理解原作和課文各自的優(yōu)缺點,重新認識作者的寫作意圖,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我的叔叔于勒》,你喜歡哪個版本?可以和你的同桌一起用200字左右寫出你的理由”來讓學生做深入思考。事實上,一石激起千層浪,通過理性的陳述,既讓學生自己總結了課堂學習所得,又加深了對小說主題的理解。
尤昌鎮(zhèn),董晶晶,教師,現(xiàn)居浙江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