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儒家誠信交往道德的現(xiàn)代轉化

2014-04-17 06:02祖國華
關鍵詞:人倫美德契約

祖國華

(吉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研究中心,吉林 四平136000)

儒家誠信交往道德的現(xiàn)代轉化

祖國華

(吉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研究中心,吉林 四平136000)

誠信是儒家所倡導的人與人交往的傳統(tǒng)美德,若使其在當今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就必須實現(xiàn)理論根源由“誠天道”到“敬人事”;交往關系由“序人倫”到“倡平等”;規(guī)范依據(jù)由“尊禮制”到“守契約”;價值取向由“貴道義”到“義利合”;實現(xiàn)方式由“重內省”到“強他律”;倫理維度由“偏私德”到“講公德”的現(xiàn)代轉化。

儒家;誠信;交往道德;現(xiàn)代轉化

在中國傳統(tǒng)倫理思想中,誠信是人與人交往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道德品質。儒家倡導以誠待人、信守承諾,不僅是與人交往的道德規(guī)范,更是每個人心中的道德法則。其作為一種有價值的倫理傳統(tǒng)塑造和培養(yǎng)了傳統(tǒng)中國人“以誠為本”的美德,在市場經濟發(fā)展、人際環(huán)境急劇變化的今天,中國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誠信、信任危機,如何使誠信在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揮作用,使其成為構建現(xiàn)代社會人際信任的主要思想資源日顯重要。今天的人際關系相對于傳統(tǒng)社會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只有對儒家的誠信交往道德進行轉化,才能使其在現(xiàn)代社會具有適生價值,才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人際環(huán)境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一、從“誠天道”到“敬人事”:理論根源的轉化

“誠信”是如何產生的?傳統(tǒng)社會人與人交往為什么要遵守“誠信”?儒家認為“誠”于“天”,對“天神”、“天道”的誠實守信、真誠信任是其理論根源之一?!罢\的觀念早在原始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動中就已產生”[1],先民認為萬事萬物由神靈主宰,在強大的自然力以及無法主宰的人類命運面前,弱小并無知的人類為了避免天災神譴,對天、對神心存敬畏,行為與神意保持一致,謹小慎微、中規(guī)中矩,并虔誠信奉天、神,真誠的向神靈祈福,在祭祀活動中托付自己的請求,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此時,“誠信”只是人與神交往的規(guī)則,凸顯的是“誠信”在人神交往過程中對人自身的規(guī)約作用,是人類自我對“誠信”的單方面設計,不具有通常意義上的道德意蘊,更不具有人與人交往的普遍意義。西周時期,隨著人類人文精神的覺醒,“以德配天”使得神意具有了賞善罰惡的功能,神意可以根據(jù)人是否有德而發(fā)生改變。由此,對神的忠誠信奉轉變?yōu)閷Α暗隆薄Α吧啤钡葍r值準則的遵從,“誠信”雖然成為對神理性認同的前提下對自我的道德規(guī)約,更多的致力于人的自我道德努力,但其依然只是在人與神的交往中發(fā)揮作用,并沒有真正成為人倫交往的美德。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的主體性提升,神的地位旁落,“天”成為“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論語·陽貨》)的客觀宇宙,“自然”成為“天”的應有之義?!罢\于天道”就是人法“天道”以成“人道”,“誠信”成為人倫交往的美德。但此時,“誠”依然作為“天道運行之理”而被強調,“誠”的本體論意義是第一位的,成為人類道德的根本來源,人應該“率天命之性,修率性之道”(《禮記·中庸》);“盡心、知性、知天”(《孟子·盡心上》),成就“順天命之至德”(《荀子·不茍》)。而作為“成己成物”的“思誠”之“人道”,因以上達“天道”為根本目的而居于相對次要的位置。

“道德既不是人主觀自生的,也不是神的意志,道德的本質蘊藏于社會生活之中”[2],“道德是人的需要的產物”[3]。道德具有社會性,體現(xiàn)的是人的本質,而不是神的意志。誠信作為人的一種道德,其產生依據(jù)同樣不是 “天意”、“神啟”,而需要從道德主體——人的實踐活動、人的社會性本質中尋找誠信美德的產生根源。人在產生之初,單個人是無法存活的,為了獲得人類生存所需的物質生產資料,就必須團結起來、互助協(xié)作,并對生產資料進行分配、交換,由此形成了具有社會性的人與人之間的生產、生活關系。然而,每個人的個體需要、個性展現(xiàn)又都是不同的,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交往過程中難免沖突,利益紛爭日益突顯。人類的生存、生活對物質資料生產的客觀需要,對由人集合成的社會提出了合作性、秩序性的要求,協(xié)調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形成物質資料生產、社會生活、人與人交往的良好秩序,對人提出了更高層級的道德要求,即誠實守信,真誠合作。在這種道德動機的推動下,個體將秩序要求內化為自覺,向往道德、追求道德、遵守道德,道德因為符合人的物質生產需要、滿足人的生存發(fā)展的動機而成為人的本質性規(guī)定。馬克思認為:“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活動著的?!保?]由此可見,道德的產生前提是人,不是虛幻的、理想性的理念,更不是由人自己設想的某種具有神秘意志的“神”,而是在現(xiàn)實社會中,從事實實在在的生產勞動,受社會關系制約,追求自我發(fā)展和完善的人?!罢\信”作為傳統(tǒng)社會的交往美德,產生于人的物質生產實踐與社會交往實踐,通過人與人的信守承諾、踐履諾言維持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有序秩序。當代社會,人際往來互動更加頻繁和復雜,“誠信”作為一種美德更是旨在謀求個體與他人、社會的共同發(fā)展而付諸的道德努力和進行的道德實踐。

二、從“序人倫”到“倡平等”:交往關系的轉化

儒家的誠信交往道德產生于“差等有序”的人倫環(huán)境。“人倫”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存在方式,以“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為訓誡,人身處其中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被牢牢的固定在人倫關系之中,每個人都要在與他人的關系中來確證自我。任何人不得僭越“尊卑有等”、“長幼有序”、“男女有別”的等級秩序,人的思想、行為被嚴格的限定在特定的角色與身份當中。角色、身份在傳統(tǒng)人倫社會具有類的特征,不具有個體性,每一個角色、每一種身份都包含著成為這一角色、身份所應該承擔的責任和履行的義務。傳統(tǒng)社會,“誠信”交往美德的實現(xiàn)很大程度上依賴個體對角色、身份的認可和期待,誠實守信、信任托付通常是對承擔這一角色的個體能夠承擔角色的義務要求具有先在的設定和認可,可以說儒家的誠信是一種“角色誠信”亦或“身份誠信。儒家在傳統(tǒng)人倫社會倡導“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交游稱其信”(《禮記·曲禮上》),父子、君臣、上下、夫婦、長幼、鄉(xiāng)黨、鄰里之間都要真誠守信也是以安倫盡分為前提,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通過血緣和親情來維系,以親疏遠近、尊卑有別為依據(jù),以實現(xiàn)有序的人倫關系為目的,消除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性,待人誠摯的情感、誠實守信的個體行為都被限定于人倫角色與身份中,誠信交往美德被消融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統(tǒng)治秩序中。

在中國社會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的轉型過程中,人與人之間打破了親疏、上下、尊卑的界限和差距,當代人所面臨的不再是等級森嚴、角色固定的交往空間,而是具有獨立權利的私人空間和開闊平等的公共空間。角色、身份在人際交往中對責任、義務的固化作用也隨著社會的流動性和開放性逐漸弱化,人與人之間不因性別、財富、年齡、身份、權力、地位有所區(qū)別,能夠平等相待。利益交往逐漸取代血緣、親情而成為維系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紐帶,當代社會的誠信交往道德就在這種平等的人際交往關系中產生并實現(xiàn)。尊重、理解他人,承認他人的價值和尊嚴,對他人真誠敬重、信任他人、講究誠信,自覺維護與他人的平等關系。與人交往時,真情實意、以誠待人?!捌降仁侨嗽趯嵺`領域中對自身的意識,也是人意識到別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人把別人當作和自己平等的人來對待?!保?]信任是對他人的尊重和肯定,誠信、履行承諾又是自信的體現(xiàn)?,F(xiàn)代人講誠信不是在人倫等級秩序的束縛下進行自我限制,而是在承認他人權利的同時,追求自我價值,在與人真誠、平等的交往中展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自我。

三、從“尊禮制”到“守契約”:規(guī)范依據(jù)的轉化

儒家誠信交往道德的實現(xiàn)所依據(jù)的規(guī)范和準則是“禮制”,“禮,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荀子·勸學》),“人之規(guī)范”(《河南程氏粹言》卷一),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是調整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社會關系和權利義務的準則,既是人之為人的標準,又是人與人交往的禮節(jié)儀式。傳統(tǒng)社會的“禮制”旨在維護人與人之間差等、親疏、遠近的人倫秩序,個人對這種秩序要真誠信奉,與人交往時在內心和行為上都要保持與禮儀制度的一致。宋明理學家以“理”訓“禮”,提高了“禮”之于人倫交往的絕對性,“理”既是天地之德又是個體的道德理性,每個人都必須“誠”于天理,去除人欲,服從人倫之禮?!罢\于中而形于外”(《禮記·大學》),“誠信”本是內心情感和外在言行的統(tǒng)一,在內心中保存與人真誠的仁愛之情,才能在行為中踐行信用之舉,然而森嚴的禮制對角色、地位、等級進行絕對劃分,將每個人都框定在義務的界限內,不得有絲毫的僭越,以致“以禮殺人”。人與人的交往失去了真誠的內心情感和誠信的道德自覺,即使在禮的規(guī)制下人能夠誠實守信也是被馴化的結果,是在不明何為真正的“禮”,應該如何有效的遵守“禮”的情況下做出的愚誠愚信,人本有的內心真實的道德情感、個性自由、對他人的理性判斷以及人際間的平等在等級森嚴的禮制社會都難以實現(xiàn)。

現(xiàn)代社會,誠信交往道德圍繞人與人之間的契約關系展開,依據(jù)契約規(guī)定來實現(xiàn)。市場經濟條件下,契約關系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契約關系的建立首先在于承認契約人的利益需求,通過義務的互動來實現(xiàn)雙方利益的滿足。契約關系更是一種平等關系,是契約雙方利益的平等實現(xiàn)。其中規(guī)范人行為的不是禮制而是對自我利益實現(xiàn)的訴求與愿望。所以,在契約關系中,人與人之間誠信交往是契約得以建立并完成的客觀需要,人在其中不再是對禮制的被動服從,而是主動和自覺的遵守契約。他人信守諾言、履行義務是自我利益得以實現(xiàn)的前提,將心比心,以此為目的就必然對自己也提出實現(xiàn)承諾、承擔責任的要求。在契約關系中,誠信不僅是高尚的道德品質,更是實實在在的利益追求,具有普遍性。可以說,契約關系中的誠信交往道德從人本身尋找其存在的合理性,人人講誠信,不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社會主體的共同需要。因此,現(xiàn)實社會,“調節(jié)人們行為的不僅有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風俗習慣、道德規(guī)范,還有人們在交往活動中達成的契約規(guī)范以及相關成文法”。[6]契約和規(guī)范是交往雙方達成共識,調節(jié)雙方關系,避免紛爭和矛盾,誠信交往所必須遵守的人際法則。

四、從“貴道義”到“義利合”:價值取向的轉化

儒家的誠信交往道德以追求道義為根本的價值目標?!傲x”是正確、恰當、合宜、正義,是善惡標準,是道義準則。儒家主張重義輕利、以義制利,其所言“義”是“公義”,是高尚的精神追求,“利”是一己私利,是庸俗的物質需要。誠信作為美德是在“結義”的基礎上實現(xiàn)的,強調交往雙方 “近于義”(《論語·學而》),堅守彼此的承諾和約定,承擔共同的“道義”責任。中國古代哲人認為誠信是人之為人的基本要求,孔子認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保ā墩撜Z·為政》),孟子更是認為“誠信”是人之正道,“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人不僅在行為上實現(xiàn)誠信,更應該在思想上誠于道義。與人相處時倡導 “君子之交”,“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wèi)靈公》),人與人交往應以擁有高尚的價值目標為前提,交往雙方都應尚公義、摒私利,求公利、除私欲。崇尚“義”是對“利”的制約,傳統(tǒng)社會人與人的誠信依靠“雙方關系中的義務關聯(lián)來保證,靠個人盡力履行義務,并將義務擴大化來實現(xiàn)。交往雙方關系不對等,人們被教導要‘嚴于律己’,‘真誠奉獻’,而不要主動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自己的權利”。[7]這種基于道義論的誠信沒有意識到人的現(xiàn)實性要求,屬于個體的道德理想層次,單方面強調人對義務的履行而造成對個體權利的蔑視,所以,當人的利益要求彰顯,權利觀念增強時,傳統(tǒng)道義論指導的誠信必然失去其約束力,反而更容易使人失去對誠信的道德自覺。

儒家只強調個人義務,忽視個人權利的誠信交往道德已不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實現(xiàn)價值取向的轉化成為必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多因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而發(fā)生,不能排除人在交往過程中對利益的訴求。與人誠信不是絕對的義務要求,而是交往雙方通過各自義務的履行,達成雙方利益的共同實現(xiàn),所以在現(xiàn)代社會倡導誠信道德必須考慮到人的利益要求。但利益的獲得應該是“取之有道”的,應符合社會主義的價值歸宿。人對利益的追求是社會發(fā)展的驅動器,但對利益的狂熱又會造成 “信任危機”、“信貸危機”、“信用危機”以及“誠信危機”。所以,道義和利益在經濟高速發(fā)展,人對利益的追逐逐漸升溫的現(xiàn)代中國社會缺一不可,二者共同構成誠信美德實現(xiàn)的基礎。利益的實現(xiàn)是提倡誠信美德的目的,遵守道義準則又是誠信道德的根本。所以,誠信作為現(xiàn)代社會的人際交往美德,應該突破傳統(tǒng)思想對個體的禁錮,尋求物質利益和社會主義法律規(guī)范、道義要求的統(tǒng)一,以理性的態(tài)度和互惠互利、共生共在的理念指導交往行為,科學處理個人與他人的矛盾,實現(xiàn)人際間的和諧。

五、從“重內省”到“強他律”:實現(xiàn)方式的轉化

儒家的誠信交往美德依靠自反、自制、自律的內省工夫得以養(yǎng)成?!拔崛杖∥嵘恚瑸槿酥\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孔子所言“三省”體現(xiàn)了內省功夫與誠信修養(yǎng)的關系。與人交往忠誠信實是內省的重要內容。“內省”就是個體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檢查,自覺去除缺陷和弊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友善往來。中國傳統(tǒng)社會以強調人倫性、道德性的儒家思想為主導,人與人之間的良好關系期待于個體的道德自覺。與人交往要“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寬于責人,嚴于律己,從自身尋找產生矛盾的原因,進而控制自身消極欲望、情緒,自覺約束自身行為,實現(xiàn)自制和自律。子思和孟子進一步提出“明善”、“思誠”的內省工夫,意識到自身本有的善性,堅定對“善”的信念和“真誠無欺”的情感,并進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實踐努力,才能使“真實無妄”的善性得以顯現(xiàn)。思孟學派的內省方法從人自身為誠信交往美德的養(yǎng)成尋找到根據(jù)和動力,確定了內省的方向和根本原則。由此,誠善待人、與人真誠、信守承諾不再是對道德規(guī)范的被動遵守,而成為主動的修養(yǎng)意愿。儒家的自省是對誠信之善的自覺行為實踐,不訴求禮法、制度、規(guī)約的外在援助,而是通過每個人的道德努力,從心理和行為上培養(yǎng)人的誠信自覺和自律。

儒家的誠信美德依靠內省工夫養(yǎng)成,訴諸的是主體向內用力的道德自覺,形成了傳統(tǒng)中國人不假外求的自我實踐型道德人格。然而,誠信作為交往美德,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展開,只有交往雙方都誠實守信才能建立人際間的信任。儒家的內省工夫著力強調道德主體內求,又如何保證他人能夠遵守誠信。這種使誠信得以實現(xiàn)的方式是一種理想性的設計,完全寄托于個人單方面的道德自覺與完善,難以真正解決人性中的痼疾。尤其是在社會轉型期,人們面臨著更強大的利益誘惑,人的欲望、沖動被極大的引發(fā),道德原則對人心的制約作用異常脆弱,背信棄義,無視法律法規(guī)、蔑視道德良知、違反承諾約定的失信、失約現(xiàn)象屢禁不止,人們喪失了起碼的自我約束能力,單純依靠人的道德自覺力量是不可靠的,所以,加強他律的作用、他者的監(jiān)督,在誠信美德養(yǎng)成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律與他律的結合是必要的。通過交往雙方訂立契約,實現(xiàn)利益制約機制,雙方履行承諾、遵守契約不僅是對他人的義務,更是自我利益實現(xiàn)的前提和保證;建立健康的價值導向和評價機制,提出普遍適用交往主體的高尚的價值準則,并在交往雙方之外設立中立性的監(jiān)督機構監(jiān)督主體的誠信行為;制定完備、有效的制度規(guī)范,保證制度賞善罰惡的功能,嚴厲打擊違反誠信原則的行為,從制度上為誠信交往美德的實現(xiàn)提供保障。

六、從“偏私德”到“講公德”:倫理維度的轉化

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誠信作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美德,偏重于私德。所謂私德,就是發(fā)生在私人生活領域,處理私人關系以及個體修養(yǎng)所應具有的美德。費孝通將中國人相互之間的關系用“差序格局”[8]的模式來表示,即中國社會是以個體為中心,依親疏、近遠而逐漸推開的關系網。如此,“在中國人人際交往中形成了一條基本的原則——‘內外有別’,對待自己人,人們會講究誠信,也相互信任;對待外人,則互信程度很低,相互提防,相互算計”。[7]163誠信固然是一種交往美德,但在中國親疏有別的傳統(tǒng)人倫交往環(huán)境中,其實現(xiàn)必然以“論輕重之序,慎測淺深之量”(《禮記·王制》)為前提,人與人之間猜忌、懷疑、防備,難以坦誠相待。“家國同構”的中國傳統(tǒng)社會以“家”即典型的私人關系模式來闡釋國家和社會,所以諸如君臣、官民等典型的具有社會性的關系也都具有家族、宗法、血親的特征。傳統(tǒng)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私人關系,產生于私人關系,旨在融洽私人關系的誠信美德也必然是一種私德。誠信之所以成為私德更集中在其“獨善其身”的修為上,通過個體人格的塑造強化單方面竭誠盡責,而不是通過人際間的互動提高社會整體的誠信道德水平。所以,傳統(tǒng)的誠信道德是以個體為基本要素,發(fā)生在個人生活空間,通過個人自我的道德得以形成。“私德”的特征在于側重于個人理想、信念,具有個體性和臨時性,缺乏普遍永久的約束力,這也是中國人可以 “同心恩篤”、“親如一家”但也可以 “異心疏薄”、“相互毀傷”的原因所在。

梁啟超開啟了關于“公德”、“私德”的討論,“人人獨善其身者謂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謂之公德。”(《論公德》)“公德”即“公共道德”、“社會公德”,與“私德”相對,不僅是關乎個人的道德要求,更是在公共生活空間,處理公共關系,全體社會成員必須遵守的起碼的公共生活規(guī)則?,F(xiàn)代社會,人的交往空間被逐漸打開,人與人之間突破了以血緣、地緣為主要特征的“人倫關系”,形成了具有臨時性、變化性、競爭性的“陌生人關系”。適合傳統(tǒng)人倫社會“熟人”圈子的誠信交往道德已然無法維持人與人之間的良性交往。每個人都必然生活在公共領域,并經常與陌生人打交道,其交往行為一定具有公德的性質。因此,只有轉化誠信的倫理維度,使其普遍適用于個體私人生活和社會公共生活,成為調節(jié)所有社會成員交往關系的公共性道德準則才是當今社會誠信交往美德的要義所在。首先,通過誠信修身、“反身而誠”進行個體人格塑造,培養(yǎng)個體的誠信交往品質,倡導人與人之間平等互利、互尊互重、真心實意、誠實守信,通過人際間的互動提升互信程度,共同提升社會整體的誠信道德水平。其次,隨著勞動分工的不斷細化,社會上出現(xiàn)了代表不同利益、具有不同職能的團體,現(xiàn)代中國社會,企業(yè)、政府對民眾的失誠,民眾對企業(yè)、政府的失信已成為極其嚴峻的社會問題,所以提高團體的誠信度也是誠信由私德轉化為公德的重要方面。最后,由于現(xiàn)代人一般都會承擔特定的社會角色,服務于一定的職業(yè)團體當中。將自己融入到集體,熱愛自己的崗位,真誠奉獻,培養(yǎng)個人對團體忠誠敬業(yè)的職業(yè)精神更能使誠信真正成為適應于現(xiàn)代社會的美德。

[1]魯芳.論儒家“誠”的起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4):37-40.

[2]羅國杰.倫理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6.

[3]夏偉東.道德本質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21.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72.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8.

[6]高兆明,李萍.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倫理秩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34.

[7]何友暉,彭泗清,趙志裕.世道人心——對中國人心理的探索[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69.

[8]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0.

[責任編輯:薛柏成]

B21

A

1007-5674(2014)01-0015-04

10.3969/j.issn.1007-5674.2014.01.003

2013-11-10

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11B112)

祖國華(1962—),男,吉林吉林人,吉林師范大學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人倫美德契約
一紙契約保權益
誠實是美德
尊王抑或尊天:基于人倫與性命的晚明治道重建
新疆發(fā)現(xiàn)契約文書與中古西域的契約實踐
她是自立自強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助人為樂是美德
天倫和人倫共生倫理永恒——秦漢傳統(tǒng)中基于發(fā)生角度的倫理分類
解放醫(yī)生與契約精神
《項鏈》里的契約精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