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東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 人文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8)
馬克思主義是典型的西方思想文化體系,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東方思想文化體系的杰出代表。兩種文化產(chǎn)生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具有明顯的時間性和地域性差異。兩種文化建立在不同的經(jīng)濟基礎上,反映了不同的時代內容和時代精神,代表不同的階級利益,具有不同的發(fā)展前途,是各自獨立的異質文化體系。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相互交流、滲透、融合和發(fā)展,并正在創(chuàng)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其根本原因是兩種文化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相似相通之處。張岱年先生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相通之處至少包括唯物論、辯證法、唯物史觀、社會理想等四個方面。在唯物論方面,元氣論與世界物質性原理有相同之處;在辯證法方面,陰陽學說與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有相同之處;在唯物史觀方面,中國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的群眾史觀有相通之處;在社會理想方面,大同社會與共產(chǎn)主義社會有相同之處。這些契合點是兩種文化互動的前提,是馬克思主義實現(xiàn)“三化”的堅實的思想文化和心理基礎。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自然界、社會和人類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說,揭示了客觀世界的本質和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創(chuàng)立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關于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是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石,認為世界的真正統(tǒng)一性在于物質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和能動性,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社會的決定力量,從而創(chuàng)立了歷史唯物主義。
中國歷史上存在著悠久而樸素的唯物論傳統(tǒng),樸素唯物主義是唯物主義發(fā)展的最初形態(tài),它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試圖從中找到具有無限多樣性的自然現(xiàn)象的統(tǒng)一。早在殷周時代,《尚書·洪范》就闡述了“五行”的思想,認為世界是由五種物質元素組成的,開創(chuàng)了中國樸素唯物主義的先河。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道德經(jīng)》42章),這里的“道”就有物質實體和規(guī)律的含義?!豆茏印贰兑讉鳌贰俄n非子》各自發(fā)展了老子的“道”論思想,并將其改造成為唯物論??鬃影烟炜闯勺匀恢?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論語·陽貨》)荀子是先秦時期最偉大的唯物論者,他明確地把天解釋為自然之物,反對天命、鬼神迷信之說,肯定“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盾髯·天論》),即自然運行法則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進而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漢代王充以“元氣”為始基,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唯物主義哲學體系。王充在《論衡·自然篇》中認為:“萬物之生。皆稟元氣?!蹦铣R梁時期的唯物主義哲學家范縝,綜合并發(fā)展了先秦、兩漢以來的無神論思想,提出神滅論思想。宋代張載對佛教唯心論進行了批判,提出了“太虛即氣”“凡有皆象,凡象皆氣”(《正蒙·乾稱篇》)的唯物主義觀點,建立了氣一元論的理論體系。明清之際的顧炎武和王夫之則把張載的氣一元論進一步發(fā)展,最終建立了博大精深的唯物主義理論體系。中國古代的樸素唯物論思想帶有很大的猜測性、直觀性和模糊性,無法與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相提并論,但是這種樸素的唯物論思想堅持世界的客觀性,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和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本質精神具有內在的一致性。
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內核”即唯物主義,并用唯物主義改造了黑格爾哲學的唯心主義,吸收了黑格爾哲學的“合理內核”即辯證法,并在概括和總結當時自然科學成就和無產(chǎn)階級革命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構建了科學的唯物辯證法體系,第一次實現(xiàn)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唯物辯證法是辯證法思想發(fā)展的第三階段和高級形態(tài),其主要內容有:兩個總特征,即普遍聯(lián)系和永恒發(fā)展;三大規(guī)律,即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質量互變規(guī)律、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一系列基本范疇,即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抽象和具體、邏輯和歷史等。恩格斯稱唯物辯證法是一個偉大的革命思想,列寧把唯物辯證法稱為馬克思主義有決定意義的東西。
中國是辯證法最早的發(fā)源地,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理論思辨的民族,中國古代學者歷來崇尚形而上之道學,喜愛窮究天理,通達陰陽,“學不究道, 不足以謂之學”(程灝語)。正如科學史專家李約瑟說:“當希臘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細地考慮形式邏輯的時候,中國人一直傾向于發(fā)展辯證邏輯。”[1]337
發(fā)達的辯證思維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一個重要特征。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一直固守和發(fā)揚辯證思維的基本體系,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辯證法傳統(tǒng)。中華民族辯證思維淵源于殷商時代產(chǎn)生的陰陽五行說,是樸素辯證法思想的萌芽?!吨芤住肥侵袊糯q證法的集大成者,強調“一陰一陽謂之道”,體現(xiàn)了以柔克剛、陰陽轉化、萬物生生不息等辯證理念。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是中國古代第一個較全面、多層次地闡述了世界的辯證本性的哲學家。老子認為事物是由一系列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對立面組成的,提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先后相隨”(老子《道德經(jīng)》32章),強調“反者,道之動”,矛盾雙方總是向著對立面的地位轉化,“物壯則老”“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老子《道德經(jīng)》22章)。正是這些對立面的相互作用推動了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和發(fā)展。隨著中國先哲們對自然現(xiàn)象、社會現(xiàn)象以及對人自身的有機體活動的觀察和探索的進一步深入,提出了如“天人合一”“一物兩體”(《正蒙·參兩》)、“一分為二”“合二以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系辭下)、“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這些辯證法思想是唯物辯證法的初始形態(tài),而唯物辯證法是古代辯證法的現(xiàn)代形態(tài),二者是相通的。雖然中國古代辯證法思想還沒有脫離經(jīng)驗性達到科學性的高度,還具有相對較大的局限性和不徹底性,但是,其中所包含的辯證思維方法給予我們深刻的智慧啟迪,成為中華民族認同、理解和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文化哲學基礎和思想橋梁。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重視人和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是馬克思主義一以貫之的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自然的主人、社會的主人、自身的主人,要重視人、關心人、突出人的主體精神和主體價值。人是馬克思主義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內容就是人的解放和全面發(fā)展,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觀基礎上的科學的、革命的愛民、重民學說。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豐富的人本思想,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側重對人的關注和研究。“主要關心的是社會,而不是宇宙,關心的是人際關系的日常功能,而不是關心地獄或天堂,關心人的今生,而不是它的來生?!盵2]10其關注和研究的重點是人而不是宇宙自然??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切方面都是圍繞著“人”展開的,著力思考人生問題,聚焦人生觀、人性觀、社會觀、歷史觀、倫理觀、價值觀,并將人放在價值觀念指向的主體位置上,孔子所創(chuàng)立的儒學被稱為以“仁”為核心的一整套關于人的學說。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十分重視人的作用和地位,認為人為萬物的中心,人的存在具有他物不可比擬和取代的價值,孔子將“人”作為其仁學核心,在《禮記·禮運》中指出:“人者,天地之心也?!倍偈嫣岢觥疤斓厝?萬物之本”“人之超然萬物之上而最為天下貴也”(《春秋繁露·立元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由重人發(fā)展到重民、富民、教民、愛民。《尚書》中有“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老子認為統(tǒng)治者必須順應民意,提出“圣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老子《道德經(jīng)》49章)。《孟子·盡心下》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避髯诱f:“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王制》)《管子·治國》的“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宋代理學認為“天下之務莫大于恤民”(《朱文公集·與陳師中書》);明清之際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則將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發(fā)展到頂峰。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民本思想,是根植于尚農(nóng)和重農(nóng)的封建社會,難免存在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性,與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唯物史觀不能同日而語,離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還有一個歷史與邏輯的距離,但其中包含著許多積極的因素,如:考察與把握了人的地位和作用,看到了民眾在穩(wěn)定國家和推動歷史發(fā)展中的基礎性作用,體現(xiàn)了重視民眾巨大作用的基本精神,是樸素的群眾思想觀,是達到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科學高度的必經(jīng)階段,與馬克思主義重視人民群眾作用與地位的價值取向是一致的。
任何社會的思想文化體系都必然包含著某種社會理想模式,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馬克思主義都構想了美好的社會理想,中國傳統(tǒng)文化構想的是“大同社會”,馬克思主義構想的是共產(chǎn)主義,兩種社會理想雖然具有本質差異,但也存在著許多相通性。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就對各自的社會理想進行了闡述,墨子設想了“尚賢使能”“兼愛非攻”的理想世界;老子描述了“小國寡民”的原始共產(chǎn)主義理想;孔子描述了“有道”的理想國模式,認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禮運》)
近代洪秀全在《天朝田畝制度》中描述了“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的理想天國。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構思了“人人相愛,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孫中山提出以“天下為公”為原則的“三民主義”社會理想。這種體現(xiàn)了“天下為公”總原則的大同社會理想成為影響中國幾千年的社會理想的范本,成為中華民族對美好社會生活模式的一種設想,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fā)展中逐漸內化為民族成員的內在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組成部分。這種精神代代相傳,不僅是中國人的一種美好社會理想,更是中國歷朝歷代仁人志士的一種不懈的實踐追求,無數(shù)中華兒女,為了實現(xiàn)大同理想社會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馬克思主義暢想建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高級階段——共產(chǎn)主義社會,在這個社會里人人平等,沒有階級之分,財產(chǎn)公有,一切平等,沒有剝削,人們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構想的“大同社會”有本質差異,因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構想的“大同社會”是一種建立在小農(nóng)生產(chǎn)的自然經(jīng)濟基礎上的烏托邦式的社會理想,存在著空想主義色彩。但是這兩種社會理想都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向往和追求,都主張?zhí)煜聻楣?都否定任何形式的私有制,都追求社會的公平、正義和自由,都旨在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壓迫和剝削以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所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構想的“大同社會”與馬克思主義所設想的共產(chǎn)主義社會具有多方面的契合性。
參考文獻:
[1]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3卷[M].盧嘉錫,路甬祥,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78.
[2]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