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晟
最近,云南某幼兒園發(fā)生了多名兒童集體中毒事件,而罪魁禍首則是已經有點陌生的毒鼠強。那么,這種毒物,究竟是什么玩意,又有多厲害呢?
毒鼠強學名叫做“四亞甲基二砜四胺”(CAS:80-12-6),其分子結構很有趣,像是一個漂亮的籠子:
這個化合物,在1949年被德國拜耳公司制造出來時,人們壓根就沒想過它可以當作老鼠藥。次年,在一個家具工廠,好些工人發(fā)生了中毒事件,而造成中毒的是一種處理羊毛時用的高分子材料——其中含有很少量的四亞甲基二砜四胺。
拜耳公司這才注意到這種化合物,趕緊拿來研究一下,發(fā)現它的毒性超乎想象。1953年,有人提出來,可以拿它當老鼠藥啊!于是,在上世紀50年代,這種物質在美國大行其道,用作老鼠等害蟲防治。
然而,毒鼠強的毒性實在太大了,性質又非常穩(wěn)定,使用過這種藥的植物里會有很大的藥物殘留,這就很容易造成二次中毒。因此,各國很快將其淘汰,我國農業(yè)部也在1991年發(fā)文,明確禁止了它的使用。換句話說,在我國生產、銷售、使用毒鼠強,都屬于違法行為。
但是,潘多拉的魔盒一旦被打開,想要關上就沒那么容易了。
既然是老鼠藥,肯定都是有毒的。而毒鼠強的“毒”就更厲害了。
首先,其毒性非常劇烈。通常認為,對于成年人,它的致死劑量在9~12毫克。也就是說,假設1克毒鼠強被摻在食物里,被一群人平均地吃下去,則可以毒死大概83個成年人;過去一種很常見的5克包裝,最多可以毒死400人。
毒鼠強的毒性機理,在于興奮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使中毒者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精神混亂,癥狀類似于癲癇大發(fā)作(即俗稱的“發(fā)羊癲瘋”),一日發(fā)作幾次到十幾次,最終死于呼吸衰竭。
同時,它是一種白色粉末,無色無味,投毒后并不容易被察覺。麻煩的是,目前臨床上并無針對它的特效解毒藥劑,只能是針對癥狀,用苯巴比妥類藥物進行緩解治療。
更糟糕的是,毒鼠強很難從體內代謝排出,所以當癥狀緩解后的幾天至一周時間里,它還會從肌肉、臟器中重新溶入血液,讓患者病情出現反復。此刻,如果患者以為已經治愈出院,就非常危險了。
既然毒鼠強的性質這么可怕,價格又相對很便宜,也就不難理解,它為何會成為一種犯罪工具了。
其中,最著名的案件當數南京“914”特大投毒案。
2002年9月14日,再平常不過的一個早晨。南京湯山地區(qū)的一個早點攤前,滿是行色匆匆的人群,都是放下錢拿起燒餅或豆?jié){就走。旁邊一家學校,則讓食堂師傅成批成批地搬走早餐,提供給上早自習的學生。
到9點鐘的時候,毒藥開始發(fā)作了:不斷有人捂著肚子癱坐在地,有的干脆就不省人事。那天早晨,共有400多人因為吃了這家早餐店的飲食而中毒;盡管當地組織醫(yī)護工作者奮力搶救,最終還是有38人不幸遇害。
中毒原因很快被確定:有人在這家早點攤的水缸和面粉中投入了少量的毒鼠強。緊接著,投毒者被抓獲,是附近另外一家早點攤的攤主陳正平。
據陳正平交代,他因為那家早點攤生意比自己好,就決心折騰一下;而他原以為小小一點老鼠藥,溶在那么大一口水缸里,最多就是讓食客拉拉肚子而已——很顯然,他低估了毒鼠強的威力,結果讓38名無辜群眾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他自己也于當年12月被依法槍決。
令人遺憾的是,2004年,在浙江寧波,又出了一個早點攤投毒的案件:46歲的顏萬才,因與攤主口角,遂用毒鼠強投毒,造成60余人中毒,所幸搶救及時,無人死亡。最終,他被依法判處無期徒刑。
毒鼠強的危險性,無疑是非常之高的。想要防范它被用于這種大規(guī)模投毒事件,唯一的方法就是徹底從市面上查禁這種物質。從此次案件來看,至少這一工作依然沒有做到徹底落實。公安機關和媒體都還要多作宣傳,讓全民都認識到這種白色粉末是多么的可怕,必須加以擯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