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靜娟
摘要:美育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過各種文學體裁培養(yǎng)和提高人們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和創(chuàng)造力。本文通過美育在詩歌、散文、小說、戲劇中的滲透,闡釋了美育對語文教學的意義。
關鍵字:語文教學;美育滲透;意義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3-0042
美育是通過人對美的感受,引動感情的激蕩,造成感情的共鳴,在愉悅中受到教育。周恩來總理曾說:“有人問我:文藝的教育作用和娛樂作用是否是統(tǒng)一的?是辨證的統(tǒng)一。群眾看戲、看電影是要從中得到娛樂和休息,你通過典型化的形象表演,教育寓于其中,寓于娛樂之中?!闭驗槿绱耍烙粠в幸话憬逃哂械膹娭菩?,能使人們心甘情愿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出高尚的審美情操,獲得精神的滿足與愉悅。語文教學中的各種文學體裁無不蘊涵美育于其中。
一、美育在詩歌中的滲透
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精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的音韻,富于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建筑美。真正優(yōu)秀的詩歌,不僅充分體現(xiàn)著詩歌的一般特點,而且特別具有一種耐人尋味、引人遐想的東西,這便是意境,便是詩歌的韻味。意境是中國傳統(tǒng)美學最重要的范疇之一,是藝術創(chuàng)造特別是詩歌創(chuàng)造所達到的一種能令人感受領悟、玩味無窮卻又難以明確言傳、具體把握的藝術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統(tǒng)一,虛實有無的協(xié)調(diào),既生于象外,又蘊蓄于象內(nèi);它是心與物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而心馳物外,是意與境的渾然一體而意溢于境,是情與景的水乳交融而情漫于景,是虛實有無的相濟相生、相輔相成。有處實處是物,是境,是景;無處虛處是心,是意,是情。選入我們課本的詩歌都是經(jīng)過千百年的錘煉而積淀下來的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詩歌。如:范仲淹的《漁家傲 ·秋思》詞的上片著重寫塞外秋景,而景中有情;下片寫塞外鄉(xiāng)思,著重抒情,而情中有景?!扒锼肌倍郑侨V領。詩人用“衡陽雁去”“四面邊聲”“長煙落日”“孤城閉”等壯闊蒼茫的景象來烘托出雄渾悲涼的意境,表現(xiàn)了詩歌的韻味,為下闋的抒情奠定了基礎。
同樣是寫秋思,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寫出的是另一種詩歌的韻味,詩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在上課的時候,主要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圖景中。讓學生理解了游子遠離家鄉(xiāng),孤獨漂泊,秋景蒼涼,時近黃昏,怎不叫人痛斷肝腸呢!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過眾多自然景物的羅列,就把濃重的深秋色彩,刻畫得淋漓盡致,盡顯詩歌的韻味。優(yōu)美的語言構成了美妙的意境,使讀者從中得到美的感受和對生活的感悟。
二、美育在散文中的滲透
散文,是內(nèi)容、形式、語言和表現(xiàn)手法最靈活、最自由、最少有拘束的一種文體。其中抒情散文是以表現(xiàn)作者對生活的感受、抒發(fā)思想感情為主的文章。它往往通過對某一事件或人物的描寫來直接抒發(fā)情懷,也常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造成優(yōu)美的意境。這類散文一般短小精悍,語言優(yōu)美,富有詩情畫意,表現(xiàn)出濃烈的感情色彩,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讓作者在欣賞文章的同時得到美的感受。初一有一篇課文叫《散步》,但很多老師都容易把這么美的一篇散文,上成一堂政治課,整節(jié)課都在講“該不該尊老愛幼”。對此,筆者也在思考:如果是我,我該如何下手,才能把這篇課文上成一節(jié)正真的語文課?
恰好這時筆者有幸被廣西師范學院邀請到南寧市縣區(qū)參加送教下鄉(xiāng)活動,于是決定挑戰(zhàn)《散步》,把《散步》上成真正的語文。上散文課主要是抓關鍵字、關鍵句來品析,來挖掘自己寓情于景的那份感情。于是筆者從“人性美”、“意境美”“語言美”這三個角度進行分析。因為課文的景物描寫不僅僅是寫景,而是寫景抒情。所以如果把意境美巧妙的穿插在了人性美里,更是錦上添花。而且筆者還引用了畢淑敏的《孝心無價》片段來升華主題,讓學生分別用一個字、兩個字、三個字、四個字、五個字來概括末段,學生們的精彩回答把課堂引向高潮。最后以陳紅的《?;丶铱纯础方Y束了文章的學習。散文的美就在于“形散而神不散”,就在于“一切景語皆情語”,《散步》通過人、景、情來營造了一種很美的意境。
三、美育在小說中的滲透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在不倦地追求著現(xiàn)實美的同時,也強烈地追求著藝術美。這是因為:藝術集中地顯示著美的特征,具有現(xiàn)實美所無法代替的特殊的審美價值。列寧曾經(jīng)指出,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能教導人、引導人、鼓舞人?!倍囆g美存在于藝術作品之中。如《我的叔叔于勒》,筆者三次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切入,第一次,主要抓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稱呼的變化來揭示文章的主題。第二次,抓住于勒的第二封信,讓學生找出信中的破綻,通過菲利普夫婦接到來信前后的對比,來分析他們的性格,和于勒的性格特點,讓學生明白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人群的生活的無奈,而不是僅僅批判他們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第三次,重點分析菲利普夫婦遇到于勒的時候的情景,并分析若瑟夫明明不贊同父母的做法,為什么不出聲?每一次嘗試都有不同的收獲。
又如魯迅的《社戲》,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寫出“我”十一二歲時在平橋村夜航到趙莊看社戲的一段生活經(jīng)歷。作者刻畫了一群農(nóng)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農(nóng)村自由天地中充滿詩情畫意的兒童生活畫卷,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擺脫封建束縛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渡鐟颉分械木拔锩鑼憙?yōu)美而又樸素,淡泊而又醇濃,月夜行船、船頭看戲、午夜歸航這幾個畫面,情景交融,充滿江南水鄉(xiāng)特色。走進那富有詩意的鄉(xiāng)間夜景中,就像走進了美麗的童話世界。
四、美育在戲曲中的滲透
戲劇是一種綜合藝術,是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各種藝術的綜合體。它通過演員裝扮角色,在舞臺上表演故事情節(jié),塑造生動的舞臺藝術形象來反映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直接感染觀眾,發(fā)揮社會作用。例如我國民族新歌劇的奠基之作——《白毛女》,它把歌唱、舞蹈、戲曲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體現(xiàn)了民族特色,又具有西洋歌劇的某些長處,為歌劇的發(fā)展提供了富足的經(jīng)驗。首先,它的語言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次,它的音樂是在民歌的基礎上,吸收傳統(tǒng)戲曲和西洋歌劇的某些表現(xiàn)手法而成的,目的是為塑造人物形象,突出性格特征。此外,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更增強了《白毛女》的藝術感染力量,給人以激勵和鼓舞。
美育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過各種文學體裁培養(yǎng)和提高人們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人在潛移默化中完善品格、滌蕩心胸、豐富感情、開拓思想、增長才干等,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 劉叔成,夏之放,樓昔勇等.美學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 曹廷華.文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市第三十七中學 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