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玉
【摘 要】韓國是一個民族凝聚力非常強的國家,而在此發(fā)展過程中歷史教育的作用不容小視。然而韓國自從解放之后到現在為止大致上經歷了多個發(fā)展時期。雖然每一個時期的社會背景或國家政策不盡相同,但是對歷史教育的重視卻是一直不減,盡力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歷史教育的作用,這也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參考的。
【關鍵詞】韓國;歷史教育;課程
韓國自1945年解放之后,就開始非常重視民族主義教育。而國史教育作為其重要的方法途徑之一,受到了國家很大程度的重視。直到現在,韓國的國史教育已經經歷了多次的改革,但其地位依舊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伴隨著每一次教育課程的實行,國史教育也隨之在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時期:
一、教學要目時期(1946年-1950年)
這一時期是以“清除日式教育”和“培養(yǎng)民主市民”作為目標。在編制教科書時,是將日文的教材翻譯成韓文,日本史為主的內容換成韓國史為主。但是教育制度上還是沿用了日帝時期的教育制度。并且在美國進步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實行綜合課程,即歷史與地理、公民一起稱為社會生活課,單純的承襲“民主市民的養(yǎng)成是社會課的主要目標”。而“震檀學會”發(fā)行的通史書《國史教本》就成為了當時的國史教科書。
二、第一次教育課程時期(1954年-1963年)
這一時期是首次由政府頒布及實行,所以稱為第一次教育課程。而在這一時期的歷史教育之中,為確立民族自主獨立性的傳統(tǒng)教育,以及培養(yǎng)民主市民和提升公民素質是教育的重要目標。而作為教育的過渡時期,強調確立為了近代化進程和民族主體性的精神教育。而就歷史課程而言,歷史與公民、地理一起仍屬于社會生活課的一部分。并且在內容上也沒有做過多的修改,只是采用了問題式的呈現方式。
三、第二次教育課程時期(1963年—1975年)
《5·16》事件后由軍政部掌權,使得教育課程朝宣傳《5·16》的正當性和當時軍事政權的革命事業(yè)的方向推進,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二次教育課程開始了。這次教育課程是強調反共精神、經濟效能、國民精神、實踐性教育等。具體來講,經濟效能和實踐性教育是在“祖國的近代化”的主旨下進行的,而反共精神和國民精神的教育發(fā)揮著成為緊跟經濟開發(fā)的意識形態(tài)和建設統(tǒng)一民主國家的思想基礎的作用。
四、第三次教育課程時期(1974年-1981年)
這一時期的教育課程,是將培養(yǎng)能夠適應世界變化的國家觀和民族意識的人為教育目標,特別強調因國內外形式的變化所致的國民精神教育和精神力的凝聚。所以就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國史教育,使國史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各個學校的必修課程。同時,教科書政策也選擇了國定教科書的形式,并在內容上將重點放在了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與榮譽感,彰顯民族文化與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性的民族史觀的確立上。
五、第四次教育課程時期(1981年-1987年)
1979年10月,由新軍部掌權,并于1981年12月頒布了新的教育課程。它是在實現強化國民精神教育的目標下,設定了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史正統(tǒng)性、民族文化的繼承等目標。而在維新體制下,自由受到限制的國民們,對另一個維新的登場并不支持,甚至是與之抗爭。而他們就用武力鎮(zhèn)壓,并將這些抗爭歸結為是感性的國民涌出的混亂。所以,他們就想改變這種混亂,主張“國民精神教育的強化”。
六、第五次教育課程時期(1987年-1992年)
《6·29》宣言之后由盧泰宇政府掌政,并隨后進入第五次教育課程時期。其核心是強化基礎教育和應對信息化社會的教育,提高教育課程的效率性等。因此,社會課的統(tǒng)合被進一步的強化,并且嘗試著實現區(qū)域化教育課程。與此同時,在即將到來的新世紀背景下,是以培養(yǎng)主動開放進取的韓國人為教育目標。而國史依舊是維持獨立學科的形式,只在意識形態(tài)的偏向問題的接受程度以及用語上進行了部分修正。
七、第六次教育課程時期(1992年-1997年)
為了適應文民政府的史觀和世界觀,開始了第六次教育課程,并將目標定為“培養(yǎng)主導21世紀的健康自主且有創(chuàng)意的韓國人”。在歷史方面,把國史重新編入社會課中,進一步強調社會課的統(tǒng)合性。但在對歷史認識和國史教科書的意識形態(tài)上,多少存在爭議,說國史教科書不顧社會民主化和意識形態(tài)衰退的影響,卻依然受到政治的影響。但培養(yǎng)具有更為均衡的歷史意識的民主市民,才是國史教育的真正目的。
八、第七次教育課程時期(1997年-2007年)
隨著21世紀的到來,素質的培養(yǎng)逐漸成為焦點。為順應這一趨勢,開始了第七次教育課程。在此過程中,國史教育的目的是確認韓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培養(yǎng)一種積極參與到民族史開展的精神。所以就將國史和世界史統(tǒng)合成為社會課內的獨立科目。因為,學生不僅需要從民族史的層次上掌握韓民族的樣貌,還需要從世界史的層次上互相關聯(lián)的去掌握。這與目前為止的國史教育的基本方向和目標上并沒有太大的出入,只是教科書采用分類史的敘述形式。
九、第八次教育課程時期(2007年-現在)
從2007年開始,韓國一改之前的教育課程編制體制,實行“即時修訂”的形式,既要維持學校的穩(wěn)定,又要反映社會對教育的要求。因此,面對這種社會和國家的要求,強化了歷史教育,使得分散的歷史內容綜合成了一個獨立的歷史課目。到目前為止,以第七次教育課程為基礎已經進行了三次的修訂,與之相比具體修改的部分多數是集中在內容體系以及單元內容的變化上,并且主要學習政治史和文化史。
綜上所述,韓國歷史課程改革隨著國內國外形勢的不斷變化而進行,并且隨著自己的實踐和研究,其歷史教育的作用也是越來越明顯,使韓國社會公德水平也達到了相當的高度,民族自豪感十分強烈。換句話說,在每一個時期,韓國都很努力的將歷史教育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限度,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這正好符合了社會和國家的要求,也順應了世界課程改革的趨勢。這其中的一些經驗與教訓是值得我們去探究和學習的。
【參考文獻】
[1]趙亞夫.國外歷史教育透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劉基剛.歷史教科書中高句麗、渤海史敘述比較[D].尚明大學,2009.
[3]梁惠真.中韓中學歷史教科書高句麗史的敘述以及內容的分析[D].國民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