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愛
智障學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使得大腦受到損傷,智商偏低、行為異常,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以及思維能力都很差。他們的學習興趣明顯低于同齡生,對課堂教學活動毫無興趣、在課堂中不能集中精力參與教學活動,在課堂常常當“觀眾”角色,因此教學效果很差。為克服智障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消除學習障礙,提高學習效果,進行分析研究,采用以下幾種方法和措施,進行教學實踐,在教學中給予他們特殊關照和指導,使課堂有趣有味,在快樂中學習。
一、巧妙地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越高,學習積極性就越高,學生對學習是否有興趣,關鍵在于教師是否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智障學生本身智力低,對學習失去信心,常常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當“觀眾”。為改變角色、激發(fā)他們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我經常根據(jù)教學內容或學習任務,以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生動有趣的故事,或者猜謎語、設疑等輕松有趣的方式導入課題,把他們帶入輕松愉快的課堂,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比如學“我愛吃蔬菜”一課,我利用多媒體播放《蔬菜歌》視頻,讓學生欣賞音樂,學生在欣賞音樂視頻中對蔬菜有潛移默化的認識,得知各種蔬菜形狀、名稱、所包含的營養(yǎng),逐步引出課題,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這樣巧妙靈活地調動學生的口、耳、目等多種感官,激發(fā)他們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好基礎。
二、精心安排課堂程序,激發(fā)學習興趣
引起智障學生的有意注意避普通學生要困難得多,要想讓他們自始至終將注意力放在學習內容上,還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每節(jié)課的課堂程序,通過讓學生多動手、動腦、動口的方法,提高教學方法的新穎性、多樣性、趣味性,取得成功的快樂。為此,從我們智障班實際出發(fā),采用同教材、同要求、異方法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這樣的教學模式對智障學生比較適合,有助于他們同正常學生一樣接受一體化教學。所謂同教材、同要求,即在使用的教材及應掌握的知識點方面同其他學生一樣要求。所謂方法,即教師在授課時對智障學生給予適當?shù)年P照,具體在教學過程中可做到:
1. 教學直觀性。當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面向全體學生作必要的直觀演示時,特別關照隨讀生,使其能看清、看懂、看會,甚至還可讓其重復一下教師的演示。
2. 針對性提問。在上課時,教師心中有隨讀生,適當提問,一方面促使其積極開動腦筋,另一方面便于發(fā)現(xiàn)學習過程中不懂的地方。所提的問題難度適中,經過思考后可以回答,有利于進一步調動隨讀生的積極性。并在授課過程中,根據(jù)學生層次進行提問、練習、互動、輔導,為他們分別制定不同難易程度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并分類評比,表揚、獎勵,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運用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表明:小學生的注意力一般為15~25分鐘,而智障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連十分鐘都達不到,如果教師講授時間過長,學生就會感到疲倦,注意力分散,發(fā)呆或隨意走動。而他們又不能像普通的學生那樣有自學、小組探討或者生生互動的學習能力,這樣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可以巧妙地把游戲引入課堂,調節(jié)教學節(jié)奏,就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消除疲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我在上《靈巧的手》這一課時,當學生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的情況時,我為他們設計了“捉手指”的游戲,同學們邊說“小小手,尖又尖,我看你呀,往哪跑”,一邊伸出食指做游戲,當說到“往哪跑”時,就互相捉對方的食指。這款原本適用于幼兒園小朋友的游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興趣,通過做游戲對智障學生進行多種感官并用的訓練比較輕松、愉快、生動、活潑,同學們學習時往往很感興趣,樂意去做,所感到的疲倦消除了,學得輕松愉快。
四、掌握記憶規(guī)律,合理安排課程
智障學生的思維發(fā)育不健全,記憶能力差。我在上午新授知識后,一般下午要進行一次復習,第二天再進行一次復習。比如,上午新授“西紅柿”這一新詞,在下午個別訓練時再讓學生分辨顏色、形狀、練習書寫,與上午的知識緊密聯(lián)系起來,即加深了“西紅柿”的知識,又達到了復習鞏固的效果。如此反復,學生的識記方面有很大提高。 五、創(chuàng)設生活環(huán)境,照顧個別差異
由于智障學生在感知客觀事物、思維、語言表達方面存在著個別差異,我在教學課文時注重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有利補償了其缺陷,達到語言訓練的目的。
如,上《語言訓練5》,課文要求學生觀察圖,然后回答這樣的問題:仔細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哪些物品,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由于學生存在著個別差異,有的只說出部分物品,有的述說沒有條理。因此,我注重創(chuàng)設生活環(huán)境,讓他們能在現(xiàn)實的生活環(huán)境中,感知客觀事物,達到語言訓練的目的。具體做法:
1. 帶學生觀察家里擺設比較簡單的圖片,然后叫學生按由前到后的順序,說出家中擺設的物品。
2. 讓語言表達差的學生也按剛才那位同學說的順序,說一遍這些物品。
3. 全體同學跟著老師再說一遍這些物品。
4. 讓學生說一說自已家的擺設的物品。通過觀察使學生懂得每個家庭中的擺設方位、物品不是固定的模式,但觀察方法是相同的。
5. 引導學生看圖、識圖,學生用老師教給的觀察方法去觀察圖的物品。結果他們很有順序地把圖中的物品一一說出。
六、在學習生活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通過這些年的教學經驗,我深深地體會到,每天的教學是一個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要通過每天的溝通、交流、關心,才能培養(yǎng)和建立起愉快的情感基礎。特別對于這些智力殘疾的學生,他們每一個同學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和較大的個體差異,有的孩子沖動、易怒;有的孩子遲鈍、壓抑;有的孩子卻敏感、自卑,而他們宣泄自己情感的方式也花樣繁多。往往讓剛剛接觸他們的老師十分頭疼。這就需要每一名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用自己的愛心、耐心和細心來包容學生,用和風細雨的教導和及時的表揚鼓勵來安撫學生的情緒,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一位好老師的關心、愛護能令殘障學生對老師產生強烈的信賴感。久而久之,老師與學生之間就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達到情感的交流。
總之,特殊教育是一門特殊的工作,作為特教工作者,我們只能在摸索前進,同時借鑒國外成功辦學經驗,腳踏實地、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培智教育新路子,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