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青
【摘要】 目的:了解有關精神障礙患者病恥感,探討解決的方案。結果:降低或減少精神障礙患者病恥感體驗,正面接受疾病治療,面對社會,提供心理寄托。討論:降低精神障礙患者病恥感體驗,使他們不再回避社會,創(chuàng)造更好環(huán)境,以利于康復和正常生活。
【關鍵詞】精神障礙患者;病恥感;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3-0393-01
病恥感是指患者因患病而產生的一種內心的恥辱體驗,反應了患者的一種心理應激反應〔1〕。研究表明精神疾病僅給患者本人帶來了痛苦,還給其帶來了病恥感,即隱瞞、回避、難以消除、掩飾〔2〕,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社會功能、治療依從性、疾病康復及生存質量。
1 產生來源
近年來有學者從認知觀點角度提出,病恥感的產生主要是一個認知行為過程,用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三大核心概念解釋了病恥感的問題〔3〕。首先,人們對于精神疾病存在刻板現(xiàn)象,是人在認識他人時經常出現(xiàn)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例如人們普遍認為精神障礙患者能力低下,工作難以勝任,性格脆弱,具有危險性、有暴力傾向;其次,人們對精神障礙患者存在偏見,即認同關于精神疾病的消極看法而產生負性的情感反應,如對精神疾病患者感到生氣、憤怒、害怕、憐憫等;最后,人們對精神障礙患者存在歧視,導致患者受到不公平對待。
2 病恥感相關因素分析
2.1住院次數(shù) 通過長期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患者的住院次數(shù)與病恥感呈正相關關系??赡茉颍夯颊叩淖≡捍螖?shù)越多,表明了患者病情的長期性和不穩(wěn)定性,長時間的住院治療、經濟壓力及長時間面對社會上的各種歧視,使得患者病恥感體驗更加強烈,這將可能影響到患者在配合治療上的依從性,同時對患者預后的社會功能恢復產生一定的消極作用。
2.2患者受教育程度 患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感知病恥感的水平反而越低,這可能與受教育高者身份地位相對較高,日常生活中較少受到他人的歧視或者被貶低的經歷相對較少有關。同時,也可能是因為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治療的依從性較高,應對方式較為全面相關。
2.3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的患者感知病恥感水平較低,這可能與宗教能提供心理寄托,促使其正面接受疾病以及緩解疾病造成的焦慮、抑郁和恐懼情緒。但部分患者及家屬存在過分夸大宗教信念的作用,排斥藥物,治療依從性較差會導致預后不良。
3 對策探討
3.1精神疾病患者納入正?;?/p>
與絕大多數(shù)軀體疾病不同的是,現(xiàn)實當中精神疾病的結果即意味著能力或競爭力的下降。由于精神疾病的人格、理解和判斷以及言語行為等方面的改變,比軀體疾病更易致病恥感的產生〔4〕。因此,正常化的核心宗旨就是“把精神病患者如同我們自己一樣看待”。對待精神障礙患者采取容納和接受的態(tài)度可能比爭取平等權利更切合實際。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將精神疾病純“醫(yī)學化”。借鑒以往像肺結核和腫瘤所做的工作一樣,通過醫(yī)療水平的提高和治療手段的改進,這兩類疾病的病恥感較以往大為減少。
3.2權利的爭取和保護
不少人提出應當建立相應的組織,采取像解決性別、種族歧視類似的辦法,爭取平等的權利,其中包括醫(yī)療、住房、就業(yè)以及法律等方面。從爭取權利的角度來消除病恥感至少有幾點優(yōu)勢:①從道德層面,依靠政府的干預手段,維護患者的自身權益和利益,而不僅僅停留在對患者的理解和同情等感情層面;②依靠法律條文,可以更積極主動地保護患者,不是單靠說服或訴求;③從結果看更能直接體現(xiàn)出患者是否真正受益,并且可以通過量化的方法檢驗其結果。
3.3加強公眾教育
通過一切可利用的傳播途徑和場合,發(fā)放宣傳冊、播放宣傳片、舉辦專題講座,普及精神疾病知識,使公眾學習和了解精神疾病的基本常識,認識到歧視等消極態(tài)度對患者康復的不利影響,倡導全社會要尊重、關心、愛護和幫助精神病患者,營造利于患者回歸家庭及社會的和諧氛圍〔5〕。
4討論
綜上所述,病恥感體驗已經成為精神疾病病人在康復過程中最大的負擔,社會對精神疾病的傳統(tǒng)看法、病人對病情的隱瞞、病人與社會的疏離、對病人的歧視等等,這些都使病人在疾病康復或融入社會的過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礙,因此,如何降低病恥感體驗對病人的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仍存在著較強烈的歧視和貶低精神病患者的現(xiàn)狀,這種負面的態(tài)度將影響著患者的治療和預后,也影響著家庭關系和家屬對待患者的態(tài)度以及家屬的心理健康情況等。長期繁重的生活照料和監(jiān)護責任落了在家庭成員身上,這無疑會影響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甚至導致疾病的產生。他們不僅要承受沉重的經濟負擔,同時親人患病作為刺激導致心理負荷加重,他們是一些“潛伏著的患者”也需要引起更多地關注〔6〕。
病恥感是一個涉及醫(yī)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眾多學科的復雜問題,精神疾病的病恥感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精神疾病病恥感的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康復和生活質量,是精神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的絆腳石。作為精神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有必要對此進行針對性的研究,為精神疾病患者制定策略應對病恥感,使他們不再回避社會和治療,創(chuàng)造更好環(huán)境以利于精神障礙患者的康復和正常生活。
參考文獻
[1]狄峰,董毅等.精神疾病病恥感量表中文版本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應用的信效度,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24(5):343-345
[2]鄭維瑾,宋立升.精神障礙患者的病恥感[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07,34(3):165-168
[3]徐暉,李崢.精神疾病患者病恥感的研究進展,中華護理雜志
[4]鄭維瑾,宋立升.精神障礙患者的病恥感[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07,34(3):165-168
[5]周英,李亞潔等,護理專業(yè)與非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患者歧視態(tài)度調查,醫(yī)學與社會,2012,25(5):79
[6]李艷,崔蓉,羅小年.精神分裂癥對患者家屬的影響[J].精神醫(yī)學雜志